第二节 中国快递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一 中国快递产业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快递活动就存在,比如说“五百里加急”的古驿站、传递战事的烽火台和鸡毛信等,都是我国快递的雏形。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战争中传递情报、战事的专差。公元前558年至前486年间,古波斯帝国就建立有传递紧急文书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以信使站站相传的方法急速传递,被称为接力邮政。我国史书《后汉书》中也记载了罗马帝国的邮驿制度,“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驿站)”,驰道372条,总长度达数万公里。各国使者可以直达帝国首都,各地信息和政令可以通过“驿道驿站信差”日夜兼程传递,数日内到达首都和各个部落。中国古代邮驿发达,驿道四通八达,驿站星罗棋布,邮驿系统的规模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的邮驿已经是“北通燕蓟,南通吴楚,西抵关中,东达齐鲁”。秦“为驰道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必至”。驰道以秦都咸阳为中心,沿途广设邮亭驿舍,通达全国三十六郡,盛极一时,流传后代。古代快递活动由官府兴办,主要为军事和政治服务。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信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传递纽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由此可见,驿站制度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快递转运中心等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一)中国快递产业发展三阶段

1.快递产业的兴起——国有企业占主导

国际快递业务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快捷、可靠的个性化运输方式。现代快递产业起源于20世纪初叶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美国,兴起于60年代末。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商业高度发达,各个州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一系列对快递业务有巨大需求的经济部门不断成长和扩大,催生了快递产业的诞生。因此,美国快递产业发展历程中,首先诞生的是国内快递,其快递企业的发展多呈现出先局部区域后多区域,先国内后国际的特点,一般从区域快递(相邻城市间,逐渐发展到数个城市间)做起,逐步发展到提供多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的快递服务,并在条件成熟时进军国际快递市场。

我国快递业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引入快递业务这样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运行模式,使国际快递服务业成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服务贸易行业之一,其标志是当时中国的外贸部和海关总署批准外运企业与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日本OCS企业)于1980年6月签订了我国的第一个快件代理协议。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随后,1981年,有“国际快递服务创始者”之称的国际快递中外运敦豪企业(DHL)经批准以互为代理的形式与外运企业合作开展国际快递业务,并于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首家合资快递企业中外运——敦豪国际快递有限企业。之后世界上主要的跨国快递企业(如荷兰的TNT/天地企业、美国的UPS/联合包裹企业、FedEx/联邦快递企业等)经批准,均以与中方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了中国。

国际快递业务被及时引入中国的背景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得到了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但当时中国的外贸、经济文化等涉外交往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中外双方都急需使商业文件、银行票据和各类相关文件快速地实现相互交流。当时国际快递服务这一新兴的运输方式虽然已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中国国内还是空白,无人知晓和经营。而国内外的商家又迫切需要,许多国外用户希望国际快递企业能够进入中国提供快递服务。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特定的体制、政策以及人文环境,决定了快递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曲折性和必然性。当时,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达成代理协议,几乎是所有跨国快递企业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

经过努力,中国外贸部门很快批准引进了这项新型的国际货代业务,并且这一业务很快在中国发展起来。1985年,中国外贸部批准中国邮政成立了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EMS)。与国际快递企业不同的是,EMS不仅从事国际快递业务,也从事国内快递业务,并在两个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EMS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快递市场中,EMS更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1986年,中国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该法明确了邮政专营的范围,同时正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快递企业在中国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事实。该法第八条规定:“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条规定实际上意味着即使在当时,信件专营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时的规定为中国快递产业(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的国际快递产业)的发展留下了适当的法律空间,但是,由于新事物发展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立法者对此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

20世纪90年代初期,EMS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务的唯一经营者。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独特的资源和要素优势、灵活的机制,成为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也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商务文件、样品、目录等传递的时效性、方便性、安全性产生了更高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1992—1993年间,一大批本土快递服务商应运而生。其中很多是从专业运输部门内部衍生形成的国有快递企业,如铁路部门成立的中铁快递,航空部门成立的中国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等。目前在中国快递产业中有代表性的两家民营快递企业——上海申通和顺丰速运都是于1993年分别在浙江和广东起家的。民营快递企业提供了企业迫切需要而当时邮政EMS又难以满足的更高要求的服务,因而在短时间里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民营快递企业异军突起,市场地位日益巩固,已经成为中国快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快递产业的转型——快递产业对外开放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据国家邮政局网站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收入为408.4亿元。中国快递市场丰厚的利润回报、庞大的市场前景、较低的进入壁垒,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同行快递企业和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目光。外资快递企业不断地进入中国,尤其是全球快递产业的四大巨头——联邦快递、联合包裹、中外运敦豪、天地快运在中国不断参与合资、并购或独资,加快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步伐,以便占据更多的国内快递市场份额。

(二)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模式

从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国际国内经贸活动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这些都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现代快递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成几种模式,分析如下:

1.邮政特快专递(EMS)

邮政特快专递(EMS)虽开中国快递先河,但已失去一枝独秀的地位。我国邮政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大陆最早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之一,目前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国内业务通达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国际业务依赖万国邮联系统和与全球著名的TNT集团建立合作代理关系,通达全球200余个国家,其进出境通关业务直接在海关设在邮政系统的办事处办理,故可迅速报关、清关,加快了传递时效。EMS国内业务虽在函件快递方面执牛耳,其实很大原因是EMS将国家赋予邮政的普遍服务政策(邮政车辆城市内通行无阻、邮件重量超出“邮件”的规定、EMS“邮件”等同于真“邮件”享受铁路、民航的优先装运权等)施用于并非完全符合“普遍服务”内容的国内EMS业务,而导致竞争对手与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EMS国际业务则由于国际上著名快递公司介入中国市场,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EMS发展至今,其服务质量、送达时间、客户服务方面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要求,客户投诉时有发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报刊上就披露过客户发出的“特快专递为何快不起来?”的呼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各国EMS均存在的问题,这就是EMS并不拥有全部快递运输工具,使用不属于邮政的飞机、火车等长途运输工具,不便于协调、配合;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邮政的体制问题、技术支持问题、服务意识问题、各国利用万国邮联系统和国内各邮政局间清算不畅问题等导致的服务质量的每况愈下,而这些劣势却变成了其他竞争企业的机会。实际上,这是各国邮政均存在的问题,例如日本邮政物品快递市场占有率从1980年的63%下降至1993年的23%。当然,不应否认,近年来,EMS在技术支持、改进服务、推出特色服务、开展物流探索方面,正在不断改进,而且有所起色,但前述致命性问题恐难于在短期内有突破。

2.国际快递公司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快递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DHL、UPS、FedEx、TNT、OCS、Airborne、AAE等国际快递公司陆续与中国企业成立合作合资公司或建立代理关系,打入中国大陆市场,占据国际快递业务主要市场。这些国际快递业巨头的介入,为中国大陆快递市场注入了活力,它们借助自身庞大的国际网络、优良的服务功能和成功的经验,不仅为广大的中外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使这些公司及其国内合作伙伴们获益匪浅。这些公司的业务绝大部分是为中国对外经贸活动服务的国际业务,一方面因为具备国际业务的实力,另一方面国际业务利润也较高,开展国内业务,除了国家政策层面不太支持以外,这些公司与国内运输工具协调、配合也有难度,很难实现国际化的标准快递服务。

3.国内其他快递公司

国内其他快递公司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在我国快递市场巨大潜力的驱使下,国内相继成立的不同模式的快递公司,虽分属不同的运输系统,以不尽相同的经营模式,在不尽相同的快递市场中不断摸索和发展,但已显示了一定的活力。其主要代表应该是嘉里大通[18](EAS)、民航快递(CAE)和中铁快运(CRE)。1985年成立的大通国际是中国第一家合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以空运货代业务起家,通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美资联邦快递和安邦快递的合作,国资背景的大通凭借国际快件业务迅速崛起,并在1998年涉足国内快件和物流业务。民航快递则一直是借助民航系统的航线和场站优势,借助国际交往的优势,国内和国际并进。中铁快运则是利用中国铁路的旅客列车行李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辅以快捷方便的短途接运汽车,开辟了别具特色的利用铁路的快递服务,并开始涉足国际业务。另外,国内许多民营企业开办的快递企业,风起云涌,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 中国快递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势态

1.发展速度快

img

图1-1 2008—2013年快递业务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spb.gov.cn/。

快递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附加经济价值高、产业服务范围广等,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邮政局的指导和引导下,在快递企业和快递协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快递产业政策环境逐步完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快递服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日益突出,并不断加强。根据国家邮政局2014年5月23日公布的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441.7亿元,同比增长36.6%。快递业务收入在邮政行业中所占比率继续提升。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56.6%,比2012年年末提高3.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快递产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图1-1所示。

2.市场空间大

据国家邮政局2014年1月15日公布的2013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547.8亿元,同比增长28.6%;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725.1亿元,同比增长33.8%。

img

图1-2 快递业务量结构图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spb.gov.cn/。

2013年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1.5%、57.5%和18.8%;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4.9%、72.2%和2.9%。与2012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19]如图1-2和图1-3所示。

从目前的快递业务量结构来看,当前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集中在异地快递业务,特别是集中在三大经济区域内跨城市快递业务。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只占极小比重,大部分的国际快递业务都由四大跨国快递巨头把控。且当前国内快递市场尚未进行市场细分,对快递服务的内容和类别没有规范的分类,快递产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img

图1-3 快递业务收入结构图

资料来源:国家邮政局。

3.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快递产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近年来,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零售井喷式发展带动了快递的高速增长,同时快递产业成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2014年,西本新干线承办的“第七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暨2014年西本新干线会员大会”于2014年1月11日在上海召开。从该大会公布的信息中得知,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电商已经到一个临界点和引爆点。艾瑞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元,增长42%,与2012年相比,增速有所回落。来自广东卫视2014年10月6日《财经郎眼》的消息: 2013年中美网购占全球比重——中国24%,美国21%。数据显示中国2013实现了网络购物市场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排行第一!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电子商务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颠覆式的影响,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年来翻了两番,网络零售交易总额5年来平均增速为80%。2010年9月12日,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了《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发布会,全面反映2008年至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最新进展。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达到1257亿元人民币;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网络购物零售交易总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7%。2011年1月7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已达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总额达5131亿元,同比增长98.4%。2012年5月29日,商务部在2012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0—2011)》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网络零售交易总额7825.6亿元,同比增长52.5%。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2)》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7.8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3%;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达1.32万亿元。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26.8%;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超过1.85万亿元。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和发展给快递企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中智林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邮政体制改革时,快递每年业务量只有10亿件,网购规模为500亿元;到了2013年,快递业务量增长到92亿件,网购规模增长到1.85万亿元。在2013年网购形成的1.85万亿元市场规模中,有近1万亿元是来自快递的支撑和保障。在快递92亿件的业务量中,有超过60%是来自网购。

4.快递产业形成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快递服务业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目前我国快递产业内存在着四股力量:一是外资快递企业,主要是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中外运敦豪(DHL)、天地快运(TNT)、高保物流(GLEX)等,这类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发达的全球网络。二是国有快递企业,包括中国邮政(EMS)、民航快递(CAE)、中铁快运(CRE)等,这类企业依靠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国内网络而在国内快递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三是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包括顺丰速运、宅急送、申通快递、韵达快递等,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在局部市场站稳脚跟后,已逐步向全国扩张。四是小型民营快递企业,这类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但管理比较混乱,它们主要经营特定区域的同城快递和省内快递业务。

5.政府大力支持快递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推进快递服务加快转型升级,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已经将快递列为国家鼓励发展产业。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在国家制定的关于服务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推动发展改革的重大政策中,快递服务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都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

中国快递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十分迅猛。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快递物流市场年增长率在30%以上,是我国同期GDP平均增长率的3倍。快递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于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国际快递巨头,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处于比较弱势,中国国内快递企业多争夺于底端市场。中国快递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 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左右相比差距很大。据《2013—2017年中国快递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显示,2013 年1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6.9亿件,同比增长152.3%;业务收入完成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6%。

2007年9月,《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发布为快递产业提供了规范服务行业标准。2008年7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21]正式实施。2009年10 月1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2]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快递企业的地位,并提出了快递产业的准入门槛。

我国快递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2013年,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63.2亿件,同比下降10.7%;包裹业务累计完成6925.5万件,同比增长0.7%;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94.2亿份,同比增长2.1%;杂志业务累计完成11.4亿份,同比增长0.4%;汇兑业务累计完成1.8亿笔,同比下降22.2%。

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41.7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6.4亿元,同比增长51%;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29亿元,同比增长30.5%;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0.7亿元,同比增长31.7%。12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0.7亿件,同比增长62.8%;业务收入完成155.6亿元,同比增长38%。如图1-4和图1-5所示。

img

图1-4 快递业务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spb.gov.cn/。

img

图1-5 分专业快递业务收入比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spb.gov.cn/。

(二)中国快递产业的基本特征

1.中国快递产业的特征

(1)资本投入较大。

快递行业资本投入较大,需要在营业网点、车辆设备、处理中心、信息系统等业务运营资源方面投入大量资本,人工薪酬与日常运营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快递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快递业务多个环节要依赖人力完成,例如投递环节等,且人均处理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每年随业务量增长需要新增大量劳动力。

(3)区域性。

我国快递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3.2%、9.2%和7.6%,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1.3%、10.8%和7.9%。与2012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随着产业向内地转移、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预计未来中西部快递市场的占比将有所提高。如图1-6和图1-7所示。

img

图1-6 东、中、西部快递业务量结构图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spb.gov.cn/。

img

图1-7 东、中、西部快递业务收入结构图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 spb.gov.cn/。

(4)季节性。

快递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节日消费的季节性高峰以及每年第四季度社会贸易和运输业务高峰,形成快递业务需求的旺季,对快递企业的峰值处理和投递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每年第四季度至第二年春节前,特别是每年的“双十一”国内快递业务量将迅速增加至平时的数倍,对快递企业的运输、仓储和处理能力提出了较之平时更高的要求。

2.中国快递市场呈现出四大特点

(1)快递产业与电子商务之间的相互“跨界”更加频繁。

物流快递是电子商务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商行业流行的“得物流者得天下”便是最为形象的写照。目前,许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物流快递平台,例如京东商城2012年9月已经通过了国家邮政局关于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申请,成为首批成功申请的电子商务企业,目前正在建造亚洲最大的智能化物流中心。另一方面,部分快递企业也转型升级、开始试水电子商务,例如顺丰速运集团于2011年12月设立了一个以进口美食及国内高端安全优质食品为主的网购平台——顺丰优选,其品类覆盖母婴食品、营养保健品、粮油副食、酒水饮料、冲调茶饮、休闲零食、饼干点心、生鲜食品及美食用品九大品类。

(2)国内快递市场陷入“两升两降”的尴尬局面。

目前国内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在高速增长,但是利润和服务质量却在下降,对于快递行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从快递市场的特征看,目前快递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一些特别的时间段,网购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造成急速增长的网购量,使得快递公司疲于应付寄件量的增长,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服务质量的下滑。而在短时期内,快递行业的服务能力也很难提升到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

在服务质量方面,EMS和顺丰是所有民营快递企业的标杆,EMS和顺丰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自动化的处理设备方面,其服务能达到5星的标准。快递行业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对于已经形成网络的企业来说,问题不在于如何开拓市场,而是如何维护和提升服务能力。

以顺丰为例。顺丰价格一直维持坚挺,无论是个人还是团购都是20元的起步价,从不还价。顺丰坚持走高端精品路线,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严峻,群雄争霸,快递企业纷纷以低价策略获取市场份额的时候,唯有顺丰不打价格战,坚持高价路线。顺丰做得好主要有三个方面:

行业专注力方面:和同行相比,顺丰是个一心一意做快递的企业,而不像其他企业,挣了钱就去投资其他的行业,比如房地产暴利就去做房地产。

服务方面:顺丰把服务质量摆在首要的位置,为实现一流的快递速度,顺丰付出了不同一般的努力,顺丰的高管们经常去基层当快递员考察市场。对于众多需要快捷服务的发件人来说,宁愿多花一点费用,只要能舒心满意就行。

制度方面:顺丰具有严格的管理和激励制度,顺丰的管理制度十分严格,这为其服务提供了制度保证。

(3)快递行业人才资源紧缺,急需管理及物流专业人才。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快递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快递产业的发展速度却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快递企业的扩张以及电子商务企业进军物流快递,快递行业的人才紧缺状况将日益严重。

(4)快递行业在激烈竞争中也面临洗牌。

快递行业正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状态。2012年有些快递企业(如星晨急便)倒闭,也有些快递企业(如国通快递)更名,新一轮市场重组将不可避免。

(三)国内外主要快递企业的比较

1.国外四大快递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国际四大快递公司: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和中外运敦豪(DHL)从1984年起相继进入中国快递市场。到目前为止,已经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国际件市场,其所占据的国内异地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长。鉴于中国国际快递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利润较高,近年来,外资不断地扩大其在中国的投资,这种情形在上海、广州和深圳三地尤其明显,导致了这三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联邦快递自从进入中国市场后发展非常迅速,该公司是于1999年在中国成立的首家合资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中国内地一成到一成半的快递市场份额。联邦快递于1999年已在深圳黄田机场建立了自己的国际快递分拨中心,并在杭州萧山机场建立了国内分拨中心。

联合包裹于1986年进入亚太地区,总部设在新加坡,服务范围覆盖亚太地区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在上海浦东机场建立UPS国际转运中心。在中国国内的快递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18%左右。

而敦豪国际快递公司,则早在1986年就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各出资一半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快递公司——中外运敦豪,并最终在中国所有大中城市设立分公司。

表1-3 四大快递企业进入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空运商务》。

由表1-3可知,外资快递企业在华发展路径可概括为从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到独资经营。

2.国内本土主要快递企业的特点及现状

我国本土快递企业主要包括以邮政EMS、中铁快运等为代表的国有快递企业,以上海申通、顺丰速运、宅急送等为代表的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和一些小型民营快递企业。它们在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快递市场前后,逐渐在全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详情见表1-4。

表1-4 国内本土主要快递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img

资料来源:根据各快递公司网站资料整理。

随着国外四大快递企业进入我国快递市场,我国快递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各大快递企业已经相继调整各自的竞争策略,以更好地应对我国快递市场未来的重新洗牌。

三 中国快递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快递产业宏观发展环境不够完善

1.快递法律法规方面

快递作为邮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邮政局对其履行监管职能。国家邮政局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快递服务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新《邮政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和《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等。尽管如此,快递产业专门法律条文还严重不足。如物品丢失、快件损毁等问题,现行《邮政法》只作出了按邮资3倍赔偿的规定,这就导致了某些不法快递企业或员工故意黑货。如没有保价的物品,一旦此类事件发生,快递所付的赔偿金额将远远低于物品本身所拥有的价值。

2.融资环境方面

由于快递企业经营设施以租赁为主,主要价值集中在品牌和网络等无形资产,无法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因此,快递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加之国家宏观调控、银根收紧,资金成本高昂,要贷到款项更是难上加难。另外,快递行业吸引融资的可能性较小,至今快递行业仍没有上市企业。“融资难”成为阻碍快递发展的瓶颈。

(二)快递市场竞争激烈,低价竞争成为主要手段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均以超过20%的速度高速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内快递需求,使国际四大快递巨头DHL、FedEx、UPS和TNT竞相争夺中国快递市场,加大了开辟中国大陆快递市场的力度,迅速囤积力量,发展各自的分销和运输网络。据发改委《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的报告,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已控制中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

除了外资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外,快递产业还面临着新加入者,如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对快递产业发展也构成威胁。从早期自建物流的卓越亚马逊,到淘宝、京东商城,再到当当、易讯,综合类电商自建物流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此外,随着垂直类电商的快速崛起,凡客、乐淘、玛萨玛索等相继开展物流仓储及物流团队的建设。电子商务自建物流对我国快递企业势必产生很大的冲击。未来,随着电子商务自建物流企业的不断投入与逐步成熟,将成为与快递企业“分庭抗争”的主要力量,还有可能通过资本运作进一步蚕食快递市场的可能。

面对激烈的竞争,众多快递企业往往把单一的低价竞争作为主要的市场营销手段。为了争夺市场,有的甚至以低于综合成本的价格取件,通过压价来打压竞争对手,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严重。低价的后果直接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根据国家邮政局调查显示:[23]2011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为68.9分,比2010年提升0.2分,2011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申诉95929件,比2010年增加63806件,增长198.6%;2012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71.7分,较2011年提升2.8分,2012年共受理快递业务有效申诉137351件,比2011年增加87886件,增长177.7%(消费者申诉最多的问题仍然是延误、丢失短少、损毁,分别占46%、16%、6%);2013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为72.7分,较2012年增加1.0分,行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申诉19.6万件,同比增长42.7%。2012年快递有效申诉同比增长177.7%,2013年同比增长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仅为42.7%。国家邮政局申诉中心分析后得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2013年每个月快递有效申诉数量同比增长均有较大下降,尤其是2013年双十一以后,根据统计显示,11月有效申诉数量同比基本持平,12月同比下降30%。二是自2013年7月起,快递有效申诉数量同比增幅基本低于快递业务量增幅。

(三)企业规模小,运营和管理水平落后

新《邮政法》对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作了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三档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可以看出,快递市场准入门槛依旧较低。且近年来民营快递企业数量激增,盲目扩张。绝大多数企业资金不足,规模较小,特别是有些民营快递发展状态较为“原始”,往往几部电话、几个员工就组成了一家简易的快递企业。在我国快递市场中,缺乏品牌优、竞争实力强、连锁网络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

另外,我国快递企业在体制上、操作上和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众多小型快递企业在企业发展之初,往往采用人情化管理,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不善于科学管理,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甚至破产。2008年业界知名企业宅急送陷入经营危机,几近破产;2009年经营了11年的小红马快递退市;2010年DDS倒闭。这些案例都说明了我国快递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水平落后。

(四)硬件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水平低

快递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行业,外资每年以几十亿元的投入来扩大和完善其服务,民营企业却几乎都是十万元、二十万元的投入,一些小企业可能更少,对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的投入明显不足。具体表现有:

在财务结算方面,缺乏根据客户账号进行单据的定制,缺乏性能良好的客户统一结算系统、全球性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效率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

在货物分拣方面,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快递企业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都是手工作业,配送中心的设施相当落后,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不足甚至没有。由于设备落后和运用的条形码技术较为简单,缺乏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分拣设备,导致货物分拣操作时间过长,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方面,虽然快递企业目前基本都有查询系统,但是查询系统功能不完善,更新慢,用户终端自助查询多半无记录无答复,用户不满意。

(五)员工流动性强且素质低,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速度

在劳动分工背景下快递行业员工仅需完成单环节或为数不多的几项操作,技术含量较低。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往往招聘知识层次普遍较低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成为其员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业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导致员工流动性极大,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削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了与外资同行竞争的能力。

在快递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近两年不断曝出快递企业野蛮分拣、爆仓、延迟、丢件等丑闻,反映了快递企业总体服务质量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由此带来投诉量大幅攀升。根据国家邮政局关于2012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的通告显示:[24]2012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71.7分,较2011年提升2.8分。其中,公众满意度74.5分,较2011年提升1.6分,对总体满意度的贡献度为0.8分;快件时限满意度69分,较2011年提升4.1分,对总体满意度的贡献度为2分。顺丰速运和邮政EMS总体满意度达到75分以上,排名前5名的企业为:顺丰速运、邮政EMS、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和宅急送快运。关于2013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的通告中显示:2013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为72.7分,较2012年增加1.0分,行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公众对受理和揽收环节满意度评分均突破80分,对派送和售后环节的满意度均突破70分,快递服务“重前不重后”的现象有所缓解。快件延误仍是目前快递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