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北方昆曲发展史的专著。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流传于苏州民间的昆山腔基础上,创造出“水磨调”。新声腔在原“昆山腔”的基础上集中了南曲柔媚婉转的特点,同时又吸收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唱腔,新腔演唱的戏剧在吴中大受欢迎。1421年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后,随着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移以及北京经济的繁荣,嘉靖时期始,南方新兴诸声腔,开始传入北京,改变了宫廷演戏仅以院本、北杂剧承应的情况,明末昆曲传入北京,主要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三种形式存在。

从明末到清中叶,昆曲在北方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宫廷大戏的编纂,家庭戏班、职业戏班演出繁盛,产生了《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经典之作。但是,明清时期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是不平衡的。明万历年间到明末,昆曲在北方除了在北京的流传和演出比较彰显外,天津、河北、山西也有昆曲的演出,但北方其他地区目前还未见记载。清代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昆曲的演出比较繁盛,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也有昆曲演出。

清朝后期到民国年间昆曲开始衰落,昆曲在北方的延续主要依靠王府昆弋班、河北民间昆弋班演出折子戏维持,20世纪40年代专业班社消失后,昆曲在文人的曲社活动中延续着。新中国成立以后,自20世纪50—6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对戏曲的政策经历了从“改戏、改人、改制”到“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方针的转变,反映出意识形态对文艺事业发展的影响力。这两个时期昆曲界分别以浙江省昆苏剧团《十五贯》和北方昆曲剧院的《李慧娘》为突出标志。《十五贯》所引起的“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效应,成立了包括北方昆曲剧院在内几个专业昆曲剧团。“文革”时期北昆的《李慧娘》从短暂的辉煌巅峰跌入被批判的深渊,甚至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之一。十年“文革”极“左”路线把艺术“政治化”推向极致,包括北方昆曲剧院在内的昆曲专业团体全部被解散,刚刚恢复生机的昆曲事业受到重创。

“文革”结束后,各界拨乱反正,昆曲艺术如沐春风,北方昆曲剧院也恢复了建制。北方昆曲剧院在恢复传统老戏的基础上,挖掘了《牡丹亭》《西厢记》《琵琶记》等文学经典剧目,近几年又新排了《宦门子弟错立身》《陶然情》《续琵琶》《红楼梦》,尤其《红楼梦》的创排成为北方昆曲剧院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书最后还对南北方昆曲的艺术风格以及北方曲社、学校对北方昆曲传播和教育作了探讨,对当代昆曲艺术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昆曲艺术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最后的附录部分为笔者201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所做访文学者时的研究成果《纽约海外昆曲社对昆曲发展的贡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