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界认为,1857年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即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的四位权威楔形文字专家彼此独立地成功释读了同一份内容的楔形文字材料,证明了此前世界范围内楔形文字专家释读楔形文字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同时表明,以研究古代住在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等民族所创造和使用的楔形文字,以及用这种文字记述的历史和文化为目的的学术是具有科学内涵的。换句话说,楔形文字的成功释读标志了亚述学的诞生和创立。

在中国,以研究楔形文字文献为基础的亚述学,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在以林志纯(笔名“日知”)为首的一些力主推进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老学者的赞助下,方才得以建立。

从1986年至今的二十多年内,通过中外学者的多方合作,中国有了为数不多的本国的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亚述学的学者,国洪更是其中之一。依我看,他是其中不急于追逐名利、学风端正、刻苦努力的一位。

国洪更的近作《亚述赋役制度考略》是他多年认真研读和翻译大量楔形文字文本文献,并且参阅四五百种外文文献和中文著作,不断思考、探索的结果。该书的问世,必将有益于中国的古代历史研究者,为其提供借鉴和启发,也将对关心、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热心探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由于亚述学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对于亚述学的研究者来说,掌握与这一学科有关的外国文字,可以说是多多益善。从这个角度看,目前能够阅读英文、德文和意大利文的国洪更,无疑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阅读能力。

苏联著名学者B.B.斯特鲁威,由于能够阅读地中海东部地区诸多古代民族的文献,在仔细研读了苏美尔文献之后,于20世纪30年代即已认定古代西亚地区处于早期奴隶占有制社会发展阶段。他在1941年出版的《古代东方史》中,反复说明了亚述在其国家存在的一千多年中,始终都是奴隶占有制社会。

国洪更由于不懂俄文,因而对苏联学者研究古代奴隶占有制社会的历史方面的巨大成就了解不够,认识不足。他这方面的弱点在他的《亚述赋役制度考略》中有明显的反映。

目前,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研究人员太少,缺门太多,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我衷心地希望像国洪更这样有志于研究“冷门”的中青年多起来,像《亚述赋役制度考略》这样的书多起来。

img

201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