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何精练而全面地处理(提炼概括)海量信息(纲要和重点),应当是大学文科学生最需要锻炼的一种能力,它是仅次于记忆力的第二大社会生存能力。然而,它比记忆力更适合被训练和培养。说到对信息的处理,编者想起某世界五百强企业人事部经理在谈自己招聘时的最常用题型——名词解释。因为这种题型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看到被考核者的阅历与知识储备,尤其是能看到该应聘者能否从庞杂信息中梳理并提炼出核心信息而无重大缺漏,即全面而简练地概括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多场合都很重要,我们有必要有意识地加以锻炼。

这是为中文相关专业必修课《外国文学史》教学编著的一部讲义性质的书,由于注重文学史知识的概要与凝练,在兼顾外国文学之“史”性知识点的浓缩性表达的同时,为简要而较为全面地呈现识记性内容,极尽简要、提纲与概略,故称“史纲”。外国文学史涉及范围广、时间长,需要提及的作家及作品众多,本书在编选内容上依照“上编:欧洲古代和近代文学”“中编:20世纪欧美文学”“下编:亚非文学”这样的次序来编排,而前两编共约占全书的八成以上的篇幅。这也是一直以来中文专业“外国文学”课程的习惯性比例设置——重欧美而轻亚非。这个“惯例”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却不外乎两点:内容分量和课时分配。很多大学中文专业的老师都几乎不实际讲授“外国文学”的亚非部分。编者认为,加重亚非文学的学习分量,是时候该落到实处了。

至于本书的“过分”提纲挈领式表达习惯,我想,一二三式的列举,的确“破坏”了知识与叙述知识的话语这二者之间的美感与柔性,但编者还是坚持要如此提纲化列举,因为其最主要目的已经如本序言之首段所述,是概要提炼“史”为“史纲”,以便研习者有一个“浓缩信息”的印象。如此处理信息的效果,在某些段落中显得信息被“挤压”成跳跃性的词汇。当然,作为“外国文学史”的研习者,在读到我们所提供的关键语词时,一般能够意会并内心轻松补足被略去和跳过的非关键性文字。

如上所述,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部讲义。有趣的是,编者经学生提醒发现遗失的讲义资料已在网上流传,故心生尽早把这一“史纲”进行整理、完善并出版的想法。

本书从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和朱维之、赵澧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两部教材中借鉴的信息非常多,难以一一列举或标注,在此,我们诚挚地向以上两部教材的编写者及其辛勤付出的智慧成果表示由衷地感谢。

本书仅为《外国文学史》的研习者提供信息处理(浓缩或概要表达)之成果的分享,适合作“教”与“学”之工具使用。编者内心唯感知识信息之处理多于科研创见之研讨,为此而惴惴不安。希望此书能够给读者多少提供一些助益,也希望读者能对书中的失误与待改进之处提供宝贵的修改意见。

编者于2017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