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不仅是一个经济上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具有了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意义,使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加入国际性的生产和流通体系中。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不少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论述,“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而“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其无限的扩张力把商品经济关系推向全世界,打破了一切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使剩余价值规模向国际化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以上这些论述表明,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形成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度追求,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剥削关系。另一方面,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由于客观上存在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关系,任何国家和民族若要得到发展,就必须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而绝不能搞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

对当代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分工是交换的基础,只有在分工不断专业化和深化的基础上,经常性的、大规模的交换活动才有可能进行。可见,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国际分工能促进各国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原则,发挥本国或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专门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使本国的生产和消费规模得以扩大。

社会主义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再生产活动的。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产生的,其经济建设必然面临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的难题。尽管当前的国际分工依然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主导的,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促进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进步作用。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的首要任务,必须利用一切有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包括利用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不仅科学地论证了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而且科学地论证了国际分工的性质,为我国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依据。

小贴士

荷兰病

丰裕的自然资源固然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但有时也会成为导致经济停滞的陷阱。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

20世纪7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业,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在1973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欧洲天然气出口大国荷兰由于能源价格高涨而从天然气出口中获得大量收入,这些收入大大提高了国家社会福利程度。然而,随着天然气出口的增加,荷兰本国货币荷兰盾的汇率也随之上升,劳动者薪水也同时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急速下滑,造成经济恶化。伴随着经济恶化,由于经济增长时期大幅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负担对政府财政产生了巨大压力,财政赤字也随之急速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遭受到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的困扰。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

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只有在包括各民族经济活动在内的世界市场上,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因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价值规律同样起作用,只是由于经济环境的不同,其作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际价值

在国际贸易中,决定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不由一国之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要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各国的商品价值,在国际市场上都成了个别价值或国别价值;各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世界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是所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由于参与国际交换的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实体,因此落后国家创造的同类产品即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劳动产品也可以参加国际交换,又因为落后国家的个别价值较高,其参与国际价值形成的结果是抬高了国际价值水平。

(二) 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均可获益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能够稳定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较多商品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可以在交换中得到较多的贸易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言:“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还会由于下述情况而发生更大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大程度地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产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

对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而言,虽然其国别价值即个别价值可能高于国际价值,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处于不利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国从贸易中不能获利。经济不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这种国家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这是因为国际贸易商品的价值实现也不同于国内商品。每一种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都要通过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这两次市场交换,有两次价值实现的机会。这与只在国内市场流通的商品具有重大区别。无论是在经济落后国家还是先进国家,通过国际和国内两次市场交换,所实现的商品价值都会大于出口商品中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或是节约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将要耗费的劳动时间。

对于落后国家而言,以国际价值为标准同先进国家进行交换时,所付出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虽然大大超过所得到的商品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然而商品输入之后,还要按国内的生产条件再在市场上实现一次,进口商品不是国内不能生产的,就是国内生产成本很高,所以落后国家输入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实现的价值,还是会大于或至少能等于出口商品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因此,落后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是能够得到益处的。而且,落后国家通过贸易,还可以发现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会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国别)价值,争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事实上,不少落后国家或地区已经通过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出成本低于国际生产成本的商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甚至把发达国家的同类商品挤出了市场,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促进了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实现对外价值形态的转换,大量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不能仅仅考虑贸易利益,而应首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在考虑全局和长期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条件,取得贸易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各部类之间以及每个部类的内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包括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之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农业生产内部、工业生产内部,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如此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生产各个部类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不仅在价值形态上要求平衡,而且在实物形态上也要求平衡。

由于各国的生产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条件以及资源、气候因素等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各国社会总产品的实际实物构成往往与扩大再生产的发展以及进行技术改造所要求的实物构成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一国范围内,不可能在实物形态上达到社会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生产自己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一切。

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与国外实现实物形态的转换,即可以把生产资料转化为消费资料,把一种国内有余的生产资料转换为另一种国内短缺的生产资料,这是其他经济部门所无法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说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经济部门。通过对外贸易,用国内的一部分产品到国外去换取本国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另一部分产品,即进行实物形态的转换,以调整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之间,农、轻、重之间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在实物形态上的比例关系,在较高的水平上实现综合平衡,从而取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效益。通过对外贸易实物形态转换实现这种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客观要求,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是在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国家间的相互需要和依赖进一步加强。因此,只有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条件,更有效地利用本国资源,发挥本国优势,才能达到大规模节约社会劳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根据中国的需要和国外市场的可能,将国外资源和市场适当、有机地结合起来,国民经济才有可能建立起超越本国经济内在力量的扩大再生产规模,建立起高级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以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案例资料

意大利的瓷砖工业

直至20世纪90年代早期,意大利公司一直在世界屋顶和地面瓷砖的生产和出口中占据领先地位,其产量是世界总产量的30%,而出口则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意大利瓷砖工业的这种突出地位源于该国生产的瓷砖工艺高超,富有美感。意大利的瓷砖生产集中在北部小城萨索罗(Sassuolo)周围的爱尼里亚—罗马涅大区(Emilia-Romagn)。在萨索罗地区有几百家瓷砖生产公司和釉料、瓷漆、瓷砖设备等辅助行业公司。在萨索罗,瓷砖行业及辅助行业的公司密集度位居世界首位。

萨索罗的瓷砖工业源于陶瓦业,后者可追溯到13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市场对瓷砖的需求迅速增长,这是因为战后重建带来了建筑业的繁荣。意大利瓷砖工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要归于意大利的地中海气候(陶瓷地砖需要在温暖的天气里慢慢晾干)。此外,意大利也有用天然石料而不用地毯或木料铺地的传统。由于有这样的传统,意大利人均瓷砖消费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1987年,该国的人均瓷砖消费量3.33平方米,紧随其后的是西班牙,人均2.55平方米,再后是瑞士,人均1.81平方米。

由于需求旺盛,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萨索罗地区瓷砖公司的数量急剧增多,到1962年已有102家。除了需求量大,在当地建立瓷砖企业的成本低也是一个原因。在萨索罗地区,瓷砖制造商必须为争取零售渠道而展开激烈的竞争。零售商需要质量高、成本低又漂亮的瓷砖。因此,各公司在技术、设计和分销渠道方面必须持续开展竞争。往往每隔几周就会出现一些创新,而这些创新又很快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所以,一家公司若想在技术、生产效率或者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推出新产品,把竞争对手甩在后面。

随着瓷砖工业在萨索罗地区的发展,当地瓷砖公司的一些技术人员开始离开原公司,开办自己的加工设备制造业。瓷砖制造所使用的设备包括烧砖用的窑炉、成砖用的压床和磨光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萨索罗地区已有120多家为瓷砖制造企业生产加工设备的公司。这些设备生产商为争夺瓷砖制造企业的生意而激烈竞争。为了赢得生意,他们提高设备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设备生产商之间的这种激烈竞争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工艺创新,从而大大节约了瓷砖生产的能源和人力资本。特别是窑炉技术的进步使萨索罗地区不仅在瓷砖行业,同时也在辅助设备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

到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瓷砖工业已日趋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内需求的旺盛期渐渐过去了,意大利的瓷砖公司开始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于是他们转而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萨索罗的公司发现他们比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西班牙和德国的公司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源于他们的高生产率、低成本、优良设计和意大利这个国家在流行式样方面的声誉。结果到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几乎是其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即西班牙公司所占份额的两倍。

思考题:

1.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意大利瓷砖生产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所取得的领先地位?

2.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意大利瓷砖生产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所取得的领先地位?

3.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意大利瓷砖行业在世界上的突出地位。这一理论对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获得竞争优势有哪些解释?

4.上述三种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和波特理论中哪一个能最好地解释意大利瓷砖工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优势?为什么?

本章小结

1.斯密在对重商主义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都应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交换另一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各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资源都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从而使社会物质财富增加。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和获得贸易利益的原因。

2.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解释了处于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认为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可以选择两种产品中劣势较小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同样能够获得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被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支配国际贸易的永恒“规律”。

3.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要素禀赋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比较优势乃至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且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4.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科学地论证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展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揭示了国际分工的性质,为我们参与国际分工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依据。

5.里昂惕夫等经济学家对H-O模型进行了检验,所得结论与H-O模型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导致了新贸易理论的诞生。

技术差距论主要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经历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方面研究国际贸易的起因,认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产业内贸易理论通过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等概念解释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它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而一国国际竞争优势建立后才能获得持久的比较利益。这种国际竞争优势才应该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重要概念和术语

国际分工 国际价值 绝对成本论 比较成本论 要素禀赋论 技术差距论

产品生命周期说 偏好相似说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思考题

1.比较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的异同。

2.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3.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述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5.简述技术差距论的主要内容。

6.运用重叠需求理论解释中韩之间的汽车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