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关系与沟通
- 马利军 柳维主编 张曲副主编
- 9字
- 2020-08-29 15:19:00
第一章 认识人际关系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圈子——差序格局
一、差序格局概述
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在要求是文化的传承和制度规范的建立,通过个体间行为、情感和认知层面三位一体的全面传播,社会在伦理范围内保证了每一位个体都必须在符合群体生活规则(道德、法律)的框架内生存。无论个人贡献大小,社会都有其天然的运行法则。人既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又是受社会制约的一分子。社会生活的目标是人与文化的有序、有效延续。由文化发展衍生出的规则和制度成为个体生命和精神延续的重要保障。群居是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延续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组织形式。群居源于生产力的聚集,因群居而产生的部落、民族文化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个体间精神生活差异的物理原因和客观存在。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虽然文化随着时代、社会经济关系、生产方式、人的意识、自我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自从产生之日起,文化就脱离了具体的个体而成为一个开放的自适应系统,不断通过自我修正来调整内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的意识水平的发展。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恰恰表现为文化与人的互相适应、互相妥协、互相改变、共同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地考察人的本质,就容易以偏概全。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互相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所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互相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意识形态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中国文化重视血缘和姻缘,因血亲和姻亲产生了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恩格斯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个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为了防止家庭结构的解体,达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控制,家庭又通过亲戚关系发展为宗族或氏族,宗族又通过联姻形成更加庞大的群体集团。因此,中国社会中,亲属关系是整个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它构建了社会的基本单元,塑造了基本的生活规范,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将所有的社会人囊括进来,构建了全民都需适应的文化。所谓“一表三千里”“五百年前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亲属关系构建的网络类似于蜘蛛网,个体依据血亲、姻亲、师生、朋友、非亲非故构建自己的交往圈子,将圈子构建为人际互动格局,这种格局比较稳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交往圈子因亲疏分层,构成了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差序格局”,即所谓“长幼有序”“内外有差”。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由此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与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关系,圈子的大小则依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费孝通先生使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来区分不同的社会结构。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因此,中国人惯常的做法是推己及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来认识他人的感受和认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有时,个体通过婚姻、血缘关系来扩大差序格局的范围,将圈子不断地放大。例如,在子嗣传承方面,中国人之所以需要靠生儿养子来传递“香火”,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儿子属于“自家人”,可以壮大核心圈子的范围,加强中心圈子的影响力;或者说,生儿养子可以为壮大圈子提供多种可能性。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保障了男性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而且,俗语所谓的“多子多福”,其背后的作用也是增加或者说扩充圈子的范围和力量,使圈子不断壮大。如果既定的血亲关系已经固定,无法扩大,那么,人们还可以通过“拜把子”“认干儿”的方式来改善圈子,保证圈子内力量的存在、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这属于差序格局的异化。当然,随着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实施,大家逐渐意识到“生男生女都一样”,可以通过培养女儿来构建核心圈子,或者改变为其他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圈子的构建也将更加复杂隐蔽。例如,贪官通过钱、权、色的交易来达到扩大圈子的目的,以“异化”形式来满足自己人性的“本质”。
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圈子所构建的差序格局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能放能收。因此,在理解个体“私”的方面时,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相反,也会为族牺牲家,为家牺牲自己。若不能理解差序格局当中的“公”和“私”的相对性,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在监狱内部,常常会有一些服刑人员为了“小家”,如监仓,而牺牲自己,这是监狱自有的文化环境的产物,干警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要正确识别外在的社会作用机制和内在的个体心理机制才能对症下药。
二、影响差序格局的因素
在全部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了其他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阶级关系,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因此,从宏观层面而言,阶级首先影响差序格局的构建。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个人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是他们一定的生活方式。同时,影响差序格局的形成还有以下因素: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及知识文化水平。在人际关系中,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是形成圈子最重要的因素,决定了圈子的层次和大小,在差序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所有这些因素的本质在于构建“类”,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自然整合在自己身边的抽象的东西。这种“类”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但对于单个人而言,其最初的动机在于想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一定需要同伴和其他人的帮助,不可能自给自足地生活下去。同时,类一旦形成,在其中的个体将会自然地获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社会通过赋予其中的一些关系以重要的权重来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保证社会化良好的个体能够游刃有余地生活下去,具有融洽的人际交往模式和与外部世界良好的沟通模式。因此,圈子或差序格局的存在是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在解决个体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古训中“学而优则仕”的内涵明显为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制定了自尊和自我实现的路径。“仕”的存在基础也是为了构建更加广阔的圈子,挤入更加核心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