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辛未,民国20年),19岁
本年 国民党政府继续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并加紧对文化出版和教育的统治,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进行破坏,大肆逮捕并枪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气氛紧张。
1月17日,左翼作家、共产党员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等被捕;1月18日,另一左翼作家、共产党员李伟森被捕。2月7日,以上五位作家和其他革命者共二十四人,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被秘密杀害。同时,国民党在全国各地大肆逮捕并杀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群众。
1月31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公布《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对于从事反帝反封建活动的团体或个人,可加以“危害民国”、“扰乱治安”等罪名,处以“死刑”、“无期徒刑”。
2月12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召集各书店经理谈话,勒令即日起烧毁一切进步刊物,未出版者须先审查。其他省市也发生了类似事件。
5月28日,汪精卫等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白热化。11月7日,国民党宁、粤二派在上海召开和会,决议在广州、南京两地各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相等之中央委员,再召开四届一中全会,以改组国民政府。18日,广州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陈济棠排斥孙科及汪精卫在粤的势力,内讧激烈,分崩离析。12月22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表面上结束了宁、粤对峙,实际上却酝酿着更大的矛盾和斗争。
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利用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爆发的时机,令其驻关东军队突袭沈阳。不久又侵入吉林、黑龙江。沈阳和东北各地的守军,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胁迫之下,撤退到山海关以南。日军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即占领了我国东北全境。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的卖国政策。
虽然邮工的斗争很尖锐,但这时的唐弢还是能置身事外,一有空闲,就跑图书馆,贪婪地继续读着各种线装书,主要是一些野史方面的书,特别是关于明末清初的历史的各种笔记,还有各种进步的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