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光政

从2013年起,《杭州日报》针对报纸差错频发的状况,抽调资深编辑,组建专门审读小组,对本报实行了全面的审读,这一审已足足审了四年。审读按照“零容忍,零差错”的要求,从办报理念、采编业务、见报差错到新兴媒体对照、同城媒体比较,分析不足,探讨改进和提高的方法,并对各类差错进行扣罚。审读基本以一事一议的方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至今已编发审读报告一百多期。自古以来,家丑不可外扬已成为共识,自家给自家挑刺,这在全国新闻界恐怕也是开了先例的。

审读给报纸带来了很大变化:各种差错大大减少,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也越来越好。审读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在纸质媒体日趋衰落、压力空前的当下,为何还要花这么大的精力来抓审读。

纸质媒体是最早的媒体传播形态,发展至今面临着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众多纸媒正经历生死肉搏,甚至走向了衰落。但是发展至今,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一种媒体形态不可能完全替代另一种媒体形态,媒体世界只能是多种媒体形态交相辉映、共同繁荣的局面。这几年,《杭州日报》仍然处于上升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何发挥纸质媒体的特色是纸媒战胜挑战、繁荣发展的关键。而保证纸媒的权威性,提高纸媒的悦读感,正是关键中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读也就是这项关键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我们将这项工作提升到了极致。

党报的权威曾经是其战胜媒体市场的法宝:曾几何时,老读者听到小道消息会去找来报纸求证;小学生会引用报纸文字质疑老师。那个时候,报纸就是事实和文字的标准。而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法宝正失去光彩。一些党报的从业者正在放弃自己的武器:写事实含糊的新闻,做哗众取宠的标题,语法逻辑混乱,错字白字连篇,更可怕的还是视之为无足轻重的细节。审读就是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找回纸媒的法宝,发扬党报的权威。

传统媒体对新闻敏感上的欠缺,在悦读感受上的枯燥,一直是大众诟病的对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更是相形见绌。审读也将这列为重要内容,和同城媒体比较,和新兴媒体对照,意在提高党报的新闻性、可读性。

事实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不仅仅只有相互对立、相互竞争,时代发展到今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已经走到了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融合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审读也随之进入到新媒体之中。党报的新媒体也姓党,除了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特色和长处,也要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树立权威的品牌。

首先,虽然我们的审读局限于一家报纸,但审读同志的认真严谨,审读历经时间的长久,使得审读的内容日益广泛,几乎囊括所有新闻实践的问题,比如《一版标题重复的“惯例”要下功夫改变》《版面分叠能否更科学?》《官微的几点美中不足》等,这是该书的特点之一。

其次,虽然审读内容大都是一事一议,但是大都放到了全省甚至全国的新闻大背景中,重视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总结出了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比如《讲故事比报数据的传播效果更加好》《“特约评论员”文章要接地气》《新型城市党报要有开放的胸怀》,这是该书的特点之二。

另外,审读并不仅仅指出了差错,大都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提高的方法。比如《头版稿件安排还有提升空间》《文字差错,拼音输入“惹的祸”》《使用中国地图要十分小心》,具有实战的意义,这是该书的特点之三。

最后,审读纠正了众多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性错误,比如《杭州唯一带版的地名:始版桥》《苏堤春晓并非以花为名》《张冠李戴的历史名人》,仔细阅读使我们可以准确了解杭州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特别对于年轻记者编辑学习了解杭州是一本基础教材。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全国一流大报的宏伟工程,在各项数据排名稳步上扬,荣誉纷至沓来之时,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些细节:似是而非,真假难分;错字连篇,错误百出;版式混乱,阅读累人;庸俗低级,颓废俗气……

媒体是社会公器,媒体人往往以无冕之王自称,但自身却往往缺少学习和自省,尤其是年轻的记者编辑,进入报社后就独当一面顶在了岗位上,缺少系统的培训。审读是一面镜子,能照见我们的不足,加强我们的内防。审读已成为我们开展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记者编辑尤其是年轻记者编辑素质教育、业务教育的基础教材。每当审读报告出来,记者编辑总是争相阅读。审读报告也成为兄弟媒体学习的教材,不断有各地的兄弟媒体前来本报学习了解审读工作,索要审读报告。为此,我们将前120余期内容精选细编,整合扩展,编辑成册,与从事新闻传播或文字写作工作的同志切磋交流,既为自省自警,亦为同学共进。

(作者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