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姜爲伯夷之後 四岳爲伯夷之族 伯夷言明幽二字之義

鄭語史伯曰:「伯夷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者也。」注謂「四岳之族」。大戴禮誥志篇伯夷曰:「明,孟也;幽,幼也。」【原注】史記曆書引之,而其文小異。「之曆」,爲「昔自在古曆」;「百草權輿,瑞雉無釋」,爲「百草奮興,秭鴂先滜」。

按】尚書伯夷三禮,未聞佐,且四岳之後,兹又以爲伯夷後,將有二祖乎?

云】四岳既爲伯夷之族,則非二祖也。説何憒憒。

方樸山云】愚按吕刑有言「皇帝」,傳皆云「帝堯」,康成以「皇帝哀矜」爲説顓頊,「皇帝清問」乃説事,未有指爲者。指爲者,自蔡氏一家言耳。傳於「乃命三后,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一節,直注云「命三君」,正與國語脗合。潛丘考之不詳。

元圻案】林少穎尚書全解:「伯夷,臣名,其氏族則不可知。先儒引鄭語云:『伯夷之後。』此説不可信。且國語既以姓爲四岳之後矣,而又以爲伯夷之後,其説自相戾。韋昭遂謂即四岳,且經云『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豈四岳以是自薦也?揆之人情,決不如此。」閻氏此注,蓋本於此。〇誥志篇:「伯夷曰:『明,孟也。幽,幼也。明幽,雌雄也。雌雄迭興,而順至正之統也。日歸于西,起明于東,月歸于東,起明于西。之曆,建正于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瑞雉無釋。』」史記曆書:「昔自在古曆,建正作于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鴂先滜。物迺歲具,生於東,次順四時,卒于冬分。時雞三號,平明〔一〕。撫十二月節〔二〕,卒於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興,而順至正之統也。」與大戴之文不同。

〔一〕「平」,原作「卒」;「月」,原脱,皆據中華史記卷二六曆書校正。

〔二〕「平」,原作「卒」;「月」,原脱,皆據中華史記卷二六曆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