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景芳先生之家世

先师金景芳先生祖上为朝鲜人。世居朝鲜新义州,该地至今有金氏祖茔。后金氏一支迁居辽东,成为旗人,隶属汉军镶黄旗。据辽宁《锦县志》记载:“金氏其姓出于高丽,散处复州,清初从征有功,为内务府镶黄旗汉军人。”王文藻监修、陆善格纂修:《锦县志》卷十六,见《中国方志丛书·东北地方·第十五号·辽宁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版,第857页。“复州”辛亥革命后称复县,在辽东半岛南部,今属辽宁省瓦房店市,为金氏入辽东最早居住地。先生之高祖金朝觐在《家谱·序》中说:“高丽自清国初内附者有数姓焉,金氏其一也。他姓入旗籍,尚称高丽,满洲之金氏则世为汉军,初居盛京西南彰义站。国朝定鼎后,金氏分三支:一支随军当差,一支仍留东边外戥子街,一支住锦州。今谱中所载者,皆世居锦邑者也。”“盛京西南彰义站”当即今沈阳市西南约40公里之彰驿站,为金氏迁居辽东后的居住地之一。“东边外”指清代柳条边自威远堡至凤城南段以东地区。“东边外戥子街”,即今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戥子街村,是金氏迁入辽东后另一支的居住地。金朝凤《金氏通谱·序》亦云金氏曾在“辽东戥子街居住。传二世金德公迁至沈城西南彰仪暂居”。“彰仪”亦即今之彰驿站。先生之祖上即属金氏三支中居于锦州的一支。

金氏始迁辽东的时间,约在明朝万历年间。金科点、金科兆、金科庆三兄弟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共同撰写的《金氏族谱·序》中说:“我金氏自朝鲜内附,迄今已二百余年。”由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前推二百余年,正是明代万历时期(1573—1620)。

《锦县志》对迁居辽宁锦县的金氏家族主要人物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一世名有成,例赠文林郎。五传至成华,乾隆庚午科举人,历任湖南安化、芷江等县知县,升任乾州厅同知。六传朝觐,嘉庆辛未科进士,官至四川崇庆州知州。科正、科临俱庠生,科豫乾隆癸卯科举人,官至四川杂谷厅理番同知。七传玉麟,道光戊戌科进士,历任陕西澄城、渭南等县,同治年遭回匪之变殉难,从祀陕西昭忠祠。八传锡蕃,同治乙丑科进士,历任福建晋江县知县,子宝书文庠生。王文藻监修、陆善格纂修:《锦县志》卷十六,见《中国方志丛书·东北地方·第十五号·辽宁省》,第857页。

据《金氏族谱》记载:率领族人由朝鲜迁居辽东的第一代人物是金蒲甲,始迁辽东后率族人散居于复州。第二代为金德,金德生有三子,长曰金财,次曰金柱,三曰金荣,是为迁居辽东的金氏第三代。金财之子为金有成,即清初从征有功,例赠文林郎者,始率本族迁居锦县,故称“一世”。金柱有三子,分别是金有忠、金有用、金有明;金荣之子为金小雪,是为迁居辽东的金氏第四代。《金氏族谱》注云:一至三代为朝鲜族,四代金有成清初从征,加入汉军,始为满族镶黄旗;金有忠随军进京当差,金有用加入汉民军去湖南,即为汉族。金有明下落不明。金小雪与家族走散,被蒙古殷姓收养,改为殷姓。改为满族镶黄旗之金有成为先师金景芳先生八世祖。金有成生子六人,在《金氏族谱》中被分别列为一至六门:一门金国正,二门金国用,三门金国珍,四门金国宝,五门金国玺,六门金国璧。二门金国用为先生七世祖。金国用生有七子,分别为金文炳、金文炤、金文辉、金文熛、金文煋、金文炲、金文烃。三子金文辉为先生六世祖。金文辉生子七人,分别为金钥、金清、金海、金锃、金铰、金潍、金满,第五子金铰为先生五世祖。金铰有三子,分别是金成琢、金成印、金成璞,第三子金成璞为先生四世祖。

金成璞之族兄金成华(出自六门),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举人,二十六(1761)年任湖南安化县知县,二十九年(1764)任湖南芷江县知县,四十四年(1779)任江苏高邮(今高邮市)州判,五十二年(1787)任江苏东台县(今东台市)知县,终官湖南乾州厅同知。

金成华之子、先生族高祖金科豫,字先立,号笠庵,肄业于沈阳书院。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科举人,官四川清溪县(后并入贵州镇远县)、射洪县、高县、仁寿县、定远县(今属重庆市)、贵州桐梓县、仁怀县、湄潭县等县知县,后升任四川剑州(今剑阁县)、会理州(今会理县)和贵州开州(今贵州开阳县)等州知州。道光二年(1822)升任四川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薛城)理番同知。道光四年(1824),金科豫镇守维州(今四川松潘一带),在战役中阵亡,年70岁。著有诗集《解脱纪行录》(未定稿),后被收入金毓黻主编的《辽海丛书》中。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二册,辽沈书社1985年影印本,第1349—1353页。

金科豫之子、先生族曾祖金玉麟(1808—1863),字石船,号素臣,少年时随父入蜀。其父阵亡时,金玉麟年仅16岁。故居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年少的金玉麟自此孤苦伶仃,只身流落到川北重镇阆中。饥寒交迫之时,被阆中锦屏书院山长黎献(字芹野)发现,收留于家中,视之如子,供其在书院就学,在家也与黎献的两个弟弟和子侄们一起勉力攻读。成年后,被黎献招赘为女婿。金玉麟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进士,与赫赫有名的曾国藩同榜。时年30岁,授兵部主事,兼上谕处行走。道光二十二年(1842)充陕西乡试同考官,武会试同考官。继任陕西定边、澄城、渭南等县知县,升任与四川接界的宁羌州(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宁强、略阳两县)知州。同治二年癸亥(1863),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宁羌,金玉麟以身殉职,年55。据《宁羌州志》载,陕西巡抚刘原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说:

上年汉中府属州县遭滇发诸逆窜扰之害,文武官弁死事者多,而最著者莫如署南郑县知县周蕃寿、西乡县知县巴彦善、宁羌州知州金玉麟。至今孑遗士庶犹能称颂而歌思之。周蕃寿当城困已急,先于署后穿凿一井,城破之日,尽驱其妻妾子女投入井中,自具衣冠出,堂皇为贼刳肠决脰以死。巴彦善当逆匪仓卒窜犯之际,慷慨登陴,率吏民死守孤城,历八昼夜,援绝力竭,城陷被执,大骂不屈而死。金玉麟自牧宁羌,循声卓著。城破身陨,志节凛然。死后贼(太平军)将其尸特为具棺以殓,且张伪檄于榇上,大书“此系陕西好官,该士民应将其灵柩好为照护,妥送回籍”。可见秉彝好德之良,虽逆匪亦有未尽泯灭之处。臣以该三员临难不苟免之心,想其平日修己立身与所以居官行政,亦必有异于俗吏之为者。尝檄饬汉中道府,采访该三员生平实迹,期为撰集而表彰之,迄今逾年,未据详覆,而臣旦夕卸篆,不忍听其湮没。窃维军兴以来,地方官撄城罹祸,以归忠义之林者,何可胜道?然或矢志坚贞,或事由邂逅,等为一死,而道固殊焉。该三员志节皎然,非特予表扬,无以别忠贞而激顽懦,伏乞天恩特赐褒异,敕就汉中府城建修三烈总祠,俾该三员合祠,以表忠荩而励操节,实于世教有裨。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训示。同治四年十一月初九日。马毓华修、郑书香等纂《宁羌州志》,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卷三《官师志·金玉麟传》。

后经同治帝准奏,在汉中府城修建了昭忠祠,令金玉麟与其他两位殉职者合祀。该昭忠祠今已不存,不知毁于何时。

与金玉麟同时代的昆山籍诗人、画家孙兆溎(字子香),曾写诗称赞金玉麟为官的情况:

人间强项令,天上散花仙……

巨细秋毫察,精明风骨坚。

甘棠载处处,古樾荫芊芊。

律己循封鲊,驱民尽买犍。

爱才常吐握,校士费寻研。

大吏钦才干,需君治巧儇。

量移来赤水,爱戴颂青天。刘先澄:《金玉麟和他的诗》,载于《老liu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 cn/lxc1945324。

金玉麟无子嗣,殉职后,清廷赐云骑尉世职,先生之叔祖父金锡荣出继金玉麟。出继后金锡荣更名为金恩荫,遂赴四川巴中恩阳河新场任职。金玉麟文武兼备,是当时著名的诗人,著有《二瓦砚斋诗集》十卷存世。集中有诗1141首,另附《引商集》词46首,固始蒋湘南为之序,推为主持风会之作。著名学者、经学家洪亮吉曾为《二瓦砚斋诗集》题跋。蜀人孙桐生编的《国朝全蜀诗钞》,近代徐世昌主编的《晚晴簃诗汇》(后更名《清诗汇》),成都市文联编印的《历代诗人吟咏成都》,杨析综、刘君惠主编的《近代巴蜀诗钞》等诗集,都收有金玉麟的诗篇。金玉麟任陕西澄城知县时,与澄城进士韩亚熊修纂《澄城县志》,于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同时金玉麟又是著名的武林宗师。这一方面是受其父金科豫的影响,金科豫为官一方,能文能武,在四川杂谷直隶厅任理番同知,又是镇守维州的武将,最后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另一方面也与金玉麟自身经历有关。金玉麟中进士后授兵部主事,兼上谕处行走。又曾多次担任武会试考官。先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陕西乡试同考官;咸丰八年(1858)再次入闱阅卷。他还在京城担任过武会试同考官。表明他有军事才能,精通武功。他在陕西任职时,曾为众多弟子传授金氏武功。据传他在武林中有十二弟子。金玉麟殉职后,他的武林传人分散各地,其中有六人越海到了台湾,他们成立了金玉麟武学总馆,聚徒传授金氏之武功,台湾至今仍有金玉麟武学总馆,在武林中颇有影响。

金成华、金科豫、金玉麟在金氏宗族中的谱系可排列如下:

先生四世祖金成璞有子四人,伯曰朝觐,仲曰朝立,叔曰朝班,季曰朝盈。长子朝觐为先生之高祖。朝觐字午亭,另字锡侯,号銮坡,早年亦曾肄业于沈阳书院,是当时沈阳文坛泰斗缪公恩和著名的《红楼梦》功臣程伟元的及门弟子。缪公恩称金朝觐“天资颖迈,雄视文坛”。程伟元字小泉,时为盛京(今沈阳市)将军宗室晋昌之幕僚,兼沈阳书院教席。程伟元与沈阳书院山长王尔烈是旧交,故随盛京将军晋昌来沈阳后即在沈阳书院任教。程工诗画,尤以指画最为有名。又擅书法,与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鹗为好友。曾亲授朝觐书法。朝觐曾有诗追记,题曰《题程小泉先生画册》,诗前《小序》云:

辛酉壬戌,小泉程夫子居东都留守将军晋公幕府,余时肄业书院,以及门时亲笔墨。暨先生下世后,求其遗纸,如片鳞只爪不可多得。景堂二兄以旧纸嘱题,余喜得见先生手泽。因志数言于巅,时嘉庆庚辰清和月之八日。

诗云:

昔我立程门,雪吹三尺积。

挥麈细论文,临池学作字。

亦或试涂鸦,笔墨聊游戏。

吁嗟二十年,风流成往事。

片纸寄精神,恍惚闻謦欬。

展卷托长言,用以鸣相思。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卷三,见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二册,第1380页。

金朝觐于嘉庆四年(1799)应童子试,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进士,与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同榜。先后任四川省荥经县知县,忠州知州、邛州知州,后升任四川崇庆直隶州(今四川崇州市)知州。金朝觐为官一方,颇有政声。去职时崇庆籍著名将领杨遇春之子杨国桢(曾先后任河南巡抚、山西巡抚、浙江总督)为之饯行,称“治愚弟”。赠对联有“甘雨随车,仁风被野;棠阴解沮,萱戺舞衣”等语。金景芳:《我与中国20世纪》,见许明主编:《中国知识分子丛书·我与中国20世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金朝觐著有《三槐书屋诗钞》四卷,后由先生交金毓黻编入《辽海丛书》中。1976年3月底,先生的学生胡文彬因研究《红楼梦》的相关问题,曾写信给先生,询问先生高祖金朝觐的履历等问题。先生在该年4月2日给胡文彬的回信中说:

文彬同志:

日昨赵锡元赵锡元,先生同事,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先秦史专家。同志来,递到手书,庄诵三复,具悉一切。

承询各节,兹答覆如下:

一、我手边没有我高祖年谱。我高祖会试中试的《同年录》和信稿一束,曾在我手收藏。不幸九一八事变逃跑时,在火车上被人连同提箱一并窃走,至今不知下落。我只记忆,根据《同年录》记载,我高祖是清嘉庆辛未科进士。头一名是蒋立镛,同榜有林则徐。中进士后曾在四川省作过几任州县官。初任荥经县,后来任忠州、邛州和崇庆直隶州的知州。在崇庆任内因病请求解职。卒年大约是五十五岁。有木主在我胞兄处供奉。听说文化大革命时,已被我侄媳毁坏。不过,从《诗钞》序文推算,大约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

嘉庆二十四年(1819)刘鼎铭在《〈三槐书屋诗钞〉序》中对金朝觐的学识和声望颇多称颂:

公作秀才时,乙丑在留都迎銮献赋,与朝鲜奉使诸臣往复最久,酬和亦多。如朴慈庵、南济卿、李学山、金清山者莫不恨相见之晚。至若宏文馆学士洪樗庵、尚书司郎高竹轩,临别赠言,有“观君之才及君之貌,绝非久留林泉下者,勉之!勉之!”之语。然则人言岂欺我哉!年来东人之朝于京师者,凡遇锦人,尚思问公之起居,而公亦以远不及见,言之常怏怏焉。夫气类之感不限方隅,而知遇之恩多缘文字。人生患无知己耳,而公之为东人所器重如此,此岂乡曲之誉所可同日而语耶!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二册,第1359页。

朝觐生子二人,长子讳尚声,早亡。次子讳尚裕,后更名慧麟,字海珊,即先生之曾祖。慧麟为候补知县,殁于陕西大荔。慧麟有子三人,长子讳锡禄,为先生伯祖父。次子讳锡绶,字小珊,为先生祖父。锡绶亦以诗和书法名闻于当地。因患癫痫,不能进考场,终身为塾师。季子讳锡荣,为先生叔祖父。

先生之高祖金朝觐与金玉麟之父金科豫同宗族、同辈份,早年同肄业于沈阳书院,成年后又同在四川作官,两家相互照应,来往频繁,关系非常密切。故金玉麟殉职后,金朝觐之孙、先生之叔祖父金锡荣方能过继金玉麟,荫袭金玉麟之云骑尉世职。

先生之族祖父金锡蕃,字翰卿,原字翰岑,号墨楼。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进士。同治六年(1867)任福建省永泰县知县。同治十年(1871)至光绪四年(1878)任福建省晋江县(今晋江市)知县。

金氏一族先后出了五位举人,三位进士(朝觐、玉麟、锡蕃),为此名声大振。自先生高祖金朝觐进士及第之后,金氏所居之村庄丫八石遂被称为“进士屯”,这一称谓远近闻名,一直沿用至今,即今辽宁锦州凌海市翠岩镇之进士屯村,那里至今仍有许多金氏族人居住。

先生之家因其伯祖父讳锡禄挥霍败坏,家道衰落,自此日益贫困。终因在锦县县城无以维持生计,乃迁至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项家台居住。

先生之父讳宝政,字辅臣,幼时家贫,不能外出读书,只随其父读了九个月家塾,因天资聪慧,已能读懂《三国志演义》、《聊斋志异》等书,书信也能写得相当通顺。其后便学习银匠手艺,为手工业工人。性善巧思,所做银器,人多宝之。母刘氏,贤明慈惠,为邻里所称道。宝政兄弟三人,无姊妹。宝政居长,二弟名宝森,字玉堂,在家务农。三弟名宝兴,也曾学银匠,但手艺未成,亦以务农为主。兄弟三人同爨共财,协力赡养全家人。生活来源一是靠宝政的银匠手艺,加工出的成品由宝森在农闲时走街串巷推销。二是耕种自己的少量土地,另租同村地主的一些土地,长期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综上所述,先生为金氏自朝鲜迁居辽东之始祖金蒲甲第十三世孙。先生在金氏宗族中之谱系可排列如下:

先生之家至其父亲一代,已跌落为社会最底层。但先生之父辈始终以书香门第自诩,在家境极其贫困的境况下先生能刻苦学习,其父辈也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为先生读书创造条件,这与先生的家世有密切关系。先生后来曾回忆说:

当时全家十余口人,有三垧田地,估计把田地全部卖出,仅能偿还宿债。全家生活主要靠我父亲手工业生产收入来维持。因为不能脱离借贷的剥削,终岁勤劳,常愁入不敷出。我父亲因为在幼小时家已贫穷,只上过九个月学……但是还留恋往昔,念念不忘继承“书香”,这就是我终于走上了读书之路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先生1956年写的《自传》,见吉林大学档案馆保存的先生档案1956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