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病,在我国许多果树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影响树体根系的营养吸收与运输,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降低。该病除线虫直接为害外,还可传播一些病菌(毒)造成间接为害。病原线虫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为害苹果、梨、桃、核桃、猕猴桃、柑橘等多种果树及茄子、番茄、花生、瓜类、甘蓝、大豆等多种瓜果蔬菜与粮棉油作物。

【症状诊断】根结线虫病仅为害根部,以细支根和小根受害最重。发病后的典型症状是根部受害处明显肿大,形成根结,小米粒大小至大米粒大小不等,内有虫瘿(彩图1-70)。根结初期为白色至黄白色,较小,松软,扩大后成黄褐色,大小因寄主种类不同、线虫种类不同而异。根部受害处侧根和须根减少,地上部叶片黄弱,发芽晚、落叶早,产量降低,果品质量下降。

彩图1-70 根结线虫病在根部为害状

【病原】可由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的多种线虫引起,常见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Kofoi& White)Chitwood]、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Treub)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M.avenaria(Neal)Chitwood]和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四种,均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刚垫刃目。成虫均雌雄异型,雌成虫梨形,雄成虫线形。

【发病规律】根结线虫主要以2龄幼虫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内越冬,翌年土壤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开始活动为害。越冬幼虫(孵化后从卵壳中出来即为2龄)直接穿透根表皮进入根系组织内,取食为害、刺激形成瘤状根结。经2~3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雌成虫产卵于体末端胶质囊内或土壤中,卵经一段时间孵化为幼虫。完成1代需35天左右,故1年发生多代。

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农事活动、流水、雨水及线虫本身的移动,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苗木的调运。适温(地温20~25℃)降雨有利于线虫活动、为害与繁殖,低温(低于10℃)干旱不利于线虫发生。土壤黏重、板结、透气性差发病轻,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发病较重。

【防控技术】

1.严格苗木检测与消毒 不要从病区调运苗木,对苗木进行严格检测,发现病苗必须彻底剔除并烧毁,并对剩余苗木消毒处理。一般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75%噻唑膦乳油1500~2000倍液浸泡3~5分钟,而后栽植。

2.土壤消毒处理 苗圃地或栽植前的园地,如果前茬作物根结线虫病较重,则需土壤消毒处理。一般方法为:在夏季将地翻耕整平后(土壤要有一定墒情),每亩均匀撒施10%噻唑膦颗粒剂2~3千克、或98%棉隆颗粒剂10~15千克,随后均匀翻耕混匀药剂,并立即盖膜密闭熏蒸20~30天,然后去膜、翻耕,散发残余药剂后即可使用。

3.病树治疗 发现病树后,亦可灌药治疗。一般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75%噻唑膦乳油2000~3000倍液浇灌病树树盘,使药剂渗透主要根区。另外,也可选用生物药剂进行浇灌治疗,如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m)、芽孢杆菌(Bacillus penetran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