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核酸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分析,首先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和纯化。核酸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核酸降解和变性,同时要尽量使其维持在生物体内的天然状态。通常采用比较温和的条件进行分离,防止过酸、过碱和剧烈搅拌。由于核酸酶无处不在,因此还要特别防止核酸酶对核酸的降解。分离后需要对核酸进行鉴定,包括分子量、紫外吸收、沉降系数、电泳迁移率、黏度等。下面简单介绍实验室常用的核酸制备方法。

一、DNA的分离

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别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及核糖核蛋白(RNP)。在细胞破碎后,这两种核蛋白混杂在一起。因此,要制备DNA首先需要将这两种核蛋白分开。已知这两种核蛋白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如在0.14mol/L NaCl(生理盐溶液)的稀盐溶液中RNP溶解度最大,DNP溶解度则最小;而在1mol/L NaCl的浓盐溶液中,DNP溶解度增大,RNP溶解度则明显降低。根据这种特性,调整盐浓度即可把这两种核蛋白分开。因此,在细胞破碎后,用稀盐溶液反复清洗,所得沉淀即为DNP成分。

分离得到的DNP再溶解,用苯酚、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蛋白质变性剂使蛋白质变性,再用含有异戊醇的氯仿沉淀去除变性蛋白质。最后根据核酸只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在有盐的条件下加入2倍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即可把DNA沉淀出来。再用75%的乙醇洗沉淀数次,即可获得纯的DNA。

二、RNA的分离

真核生物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可只破碎细胞质膜而不破坏核膜使细胞核保持完整,然后通过差速离心实现RNA和DNA的分离。此外,还可通过上述的核糖核蛋白(RNP)与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在不同盐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RNA分子稳定性比DNA要差,同时RNase无处不在,因此分离RNA比DNA更为困难。为了避免环境中RNase对RNA的降解,在实验中需要对所使用的器械、玻璃器皿进行高温焙烤,塑料用具需用0.1%焦碳酸二乙酯(DEPC)处理再高压灭菌,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试剂和溶液都需用0.1%DEPC配制。对于细胞内存在的RNase,在抽提液中需使用强变性剂使RNase失活,一般采用胍盐(如异硫氰酸胍、盐酸胍)作为变性剂。

通过变性剂破碎细胞或者组织,然后经过苯酚/氯仿等有机溶剂抽提RNA,再经过异丙醇沉淀,75%乙醇洗涤,晾干,最后溶解即可得到RNA。

三、核酸的鉴定

(一)核酸纯度和浓度的鉴定

从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可知,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蛋白质为280nm。通过测定在260nm和280nm的A值的比值(A260/A280),估计核酸的纯度。纯净DNA的比值为1.8,RNA为2.0。若比值高于1.8说明DNA样品中的RNA尚未除尽,若样品中含有酚和蛋白质将导致比值降低。同时可通过测定其紫外吸收值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在波长260nm时,1A值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DNA(或RNA)浓度为40μg/ml,单链寡核苷酸的含量为30μg/ml。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只能用于测定浓度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对浓度更小的样品,可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二)核酸分子量大小的鉴定

核酸分子量大小的鉴定最简单快速的方法通常采用凝胶电泳来完成。常见的核酸凝胶电泳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前者一般分离分子量较大的分子(一般大于100bp)并通过水平电泳槽进行潜水式电泳。后者则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小的分子(一般小于1000bp)并通过垂直槽进行电泳,它的分辨灵敏度很高,甚至只有单个碱基差异的核酸都可分离开来。凝胶电泳兼有分子筛和电泳双重效果,不同长度的核酸由于受到凝胶介质的阻力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迁移率而被分开。迁移率与核酸分子大小、凝胶浓度、核酸的构象、电场强度等有关。电泳后核酸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溴乙锭染色进行测定,溴乙锭是一种扁平分子,很易插入核酸分子碱基之间,经紫外线照射可发射红橙色荧光。根据荧光强度,还可以大致判断DNA样品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可观察到浓度低至纳克级的DNA条带。通过与一系列分子量大小已知的标准DNA(又称为DNA marker)进行比照,即可初步估计待测DNA分子量的大小。

(三)核酸一级结构的鉴定

1. DNA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该法由英国科学家Sanger于1977年发明,又称酶法。这种方法经过改进至今仍然是众多实验室中最为常用的DNA序列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DNA在细胞内复制的原理,使待测DNA解链成为单链模板,加入DNA引物、4种底物dNTP、DNA聚合酶在体外进行子链的聚合,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再加入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这些ddNTP会随机地代替dNTP参加反应。一旦ddNTP加入新合成的DNA子链,由于其3位的羟基脱掉了氧变成了氢,所以不能继续延伸而使链延伸终止。如果不是ddNTP而是dNTP掺入子链中,则子链的延伸得以继续。这样,会合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DNA片段。再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这些片段,放射自显影即可得到测序图。

基本步骤如下:将待测DNA变性解链为单链DNA模板,然后与测序引物在适当的反应缓冲液中进行退火。样品分成4等份,分别进行四个反应。每个反应体系均含DNA聚合酶和4种dNTP底物,其中一种dATP为32P标记物,以便能用放射自显影法读序(也可对测序引物进行标记,但其成本较高)。在每个反应中除上述成分外,分别加入一种ddNTP(即ddATP、ddCTP、ddGTP、ddTTP)。在第一个反应中,ddATP会随机地代替dATP参加反应。一旦ddATP加入新合成的DNA链,由于其3位的羟基脱掉了氧变成了氢,所以不能继续延伸而使链延伸终止。第一个反应中所产生的DNA链都是到A就终止了。同理,第二个反应产生的都是以C结尾的,第三个反应的都以G结尾,第四个反应的都以T结尾。将4管反应物分别加在高分辨凝胶上电泳,DNA片段则因其长度不同被分离,短的走在前端,长的泳动在后面。每管所在的泳道则分别为以A、G、C或T结尾的不同长度DNA片段。

放射自显影后即可得到测序图谱,从下往上即可读出合成的子链DNA序列,而待测DNA(模板链)序列则为它的互补序列(图2-24)。

图2-24 Sanger测序法示意图

2. DNA化学降解测序法

DNA化学降解法由美国哈佛大学的A.Maxam和W.Gilbert于1977年发明。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特异的化学试剂作用于DNA分子中不同碱基,然后用哌啶切断反应碱基所参与形成的磷酸二酯键。用4组不同的特异反应,就可以使末端标记的DNA分子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片段,其末端都是该特异的碱基。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即可得到测序图。基本步骤是:将单侧末端标记待测DNA样品分成4等份,分别进行下列4组特异反应。

(1)G反应 用硫酸二甲酯使鸟嘌呤上的N7原子甲基化,然后经哌啶处理。哌啶能取代甲基化的鸟嘌呤,导致修饰碱基从脱氧核糖上脱落,进一步导致3',5'-磷酸二酯键断裂。

(2)G+A反应 用甲酸处理DNA,可使A和G嘌呤环上的N原子质子化,导致糖苷键不稳定,再用哌啶处理后使磷酸二酯键断裂。

(3)T+C反应 用肼处理DNA,可使C和T的嘧啶环断开,再用哌啶处理后使磷酸二酯键断裂。

(4)C反应 如果肼处理DNA是在高盐浓度下进行,则只有C与肼反应,哌啶处理后使键断裂。

上述样品分别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得到测序图谱,从下往上即可读出待测DNA序列(图2-25)。

图2-25 化学降解法测序示意图

3. RNA的测序

RNA的测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Sanger和Bronlee等建立了RNA序列测定技术。它们的方法是首先将待测RNA分子用同位素标记其一端,然后采用碱基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对待测RNA分子进行特异性切割。如从胰脏提取的RNaseA能特异水解嘧啶核苷酸所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所产生寡核苷酸的3'-端均为嘧啶核苷酸;从米曲霉中提取的RNase T1能特异水解鸟苷酸所形成的磷酸二酯键;黑粉菌中提取的RNase U2在一定条件下能特异水解腺苷酸所形成的键;从多头黏菌中提取的RNasePhyM能特异水解A、U两种核苷酸。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通过放射自显影,从同位素标记端开始逐个确定小片段的顺序,分析各泳道间小片段的相互重叠情况,最后排出整个分子的核苷酸顺序。1965年,Holley用这种方法首次测定了酵母tRNAAla的全序列。

对于真核mRNA分子的测序,由于在其3'-末端都具有多聚A尾结构,因此可人工合成寡聚T引物与其退火,再在逆转录酶催化下逆转录成cDNA,再用DNA测序法来测序。

核酸化学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