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相互的(2)

你让人寒心,别人就对你死心。

桐华在《长相思》里写道:但凡人心,只要付出了,不免期待回报。

当诚心诚意换来了满不在乎,当掏心掏肺换来了无动于衷,任凭是谁,都会感到心寒。

曾经火爆一时的大衣哥朱之文,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从农村走出来的朱之文,凭借着一副好嗓音,成了各大节目和商业活动的座上宾。

可当他演出完回到村子里时,发现身边的人都变了。

之前几乎没有来往的亲戚,纷纷上门来向他借钱。

他前前后后借出去一百多万,欠条塞满了一抽屉,可没有一个人还过,也没有人打算还。

他出钱修建了学校,为村里购进了大批的健身器材,拿了五十万修了家乡的公路……

可村民们却指责他做的好事不够多,甚至把村里给他立的功德碑砸掉。

乡里乡亲们都沾了他的光,却没有人愿意领他的情。

“这穷小子长这样也能出名,就唱几首破歌也能挣大钱。”

“要想俺们说他好,庄上一人给买个小轿车,一人给一万块钱。”

村民们的举动,让朱之文彻底寒了心。

如今若是还有人上门找他借钱,他基本都是直接拒绝。

任何感情,都不是单靠一方的付出,就能够维持下去。

如果付出不被珍惜,真心不被回应,那个情深义重的人,也会从此转身离去。

正如蔡康永所说:“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些。

不要一味地从当中提领,任性地觉得,你的钱永远都挥霍不完。

不是的,存款变成零的时候,就是对方离开的时候。”

这世间万事万物,向来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你对他真心,他就对你诚心;你让他寒心,他就对你死心。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我的性格来源于我是谁,我的态度取决于你是谁。

你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你;你给我多少,我便回敬你多少。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孰真孰假,孰好孰坏,大家都心知肚明。

虚情假意换不来真心实意,装腔作势换不来推心置腹。

想要收获真心,必须自己先付出真心;想要付出收获温暖,必须自己先付出关心。

人心永远是互换的。

最难得的是人心,最易得的也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