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的昏庸表现使国内推翻清朝统治的呼声空前高涨。

当时,清政府表面上的统治者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绪帝。

实际上,真正执掌朝政的是皇太后慈禧。

皇帝想改革朝政,却被囚于瀛台;皇太后掌握实权,却只想着享受和玩乐。

那么,就需要一个“大管家”来帮忙持家,不巧的是,慈禧最得力的“大管家”李鸿章在签署《辛丑条约》后不久便病逝了。

此时,国内民众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使清王朝如同一壶烧开的开水,民怨沸腾。

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不得不开始进行改革。

首先,在教育上,清政府下令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以西学为模式,重修学堂章程,并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在军事上,停止武举,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编练新军。

在经济上,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新设商部,并重新制定经济方面的法律章程。

在政治上,受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的影响,清政府天真地认为,只要把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就可富国强民。

既然要改革,总得先弄明白君主立宪制如何运行。

于是,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考察政治馆”,并派了五位大臣出国考察。

五位大臣一到海外就只顾着游玩享乐,考察报告自然写不出个所以然来。

可慈禧太后下了死命令,回国必须上交考察报告,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考察团中一个名叫熊希龄的随员建议道:“可请精通西学的杨度来起草考察报告。”

随后,熊希龄立刻动身,前去拜访正在日本东京的杨度。

而杨度自知对君主立宪制方面的学问并不精通,于是便去请教他的好友——梁启超。

梁启超是谁?梁启超正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是当时清政府极力抓捕的通缉犯。

梁启超 1873.2.23—1929.1.19

梁启超,字卓如,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公车上书”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遭清政府通缉,流亡日本。

梁启超非常愿意帮这个忙,因为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改革思想传输回国内。

滑稽的是,当五位大臣考察完回国时,梁启超的代笔报告还没寄到。

于是,五大臣考察团又以“考察东南民风”为由,逗留在上海,等待“迟到”的报告。

不久,从东京寄来的三篇报告终于到了,分别为梁启超起草的《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以及杨度起草的《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行宪政程序》。

1906年8月29日,在清廷御前会议上,慈禧认可了实际上由“通缉犯”梁启超所写的考察报告。

但是,作为顽固派代表的慈禧并不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立宪,于是她在“立宪”二字前又加了“预备”二字,成了“预备立宪”。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将“预备立宪”的预备期定为九年,也就是说,到1917年再实施立宪。

这时,一个青年人用他的行动打破了清王朝妄图苟延封建统治的美梦,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他便是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