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龙鱼背后的粮油帝国
- 余盛
- 2881字
- 2022-09-02 08:02:23
品牌与渠道
在嘉里粮油旗下,除了金龙鱼之外,还有胡姬花、香满园、鲤鱼和欧丽薇兰等品牌。坊间常称嘉里粮油建构了“1+16”的品牌方阵。如果细细数来,几十个都不止。而真正做到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分量的,也仅有上述几个,其他花旗、元宝等都是靠着低价格跑龙套的。可见,即便企业实力强大如嘉里粮油集团,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打造太多的品牌。
最初,嘉里粮油走出深圳,在全国进行生产布局时,是比较谨慎和低调的。要知道,1990年前后,进口食用油脂失控,国内市场油脂价格大跌,许多油厂被迫停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组织了56名专家联名呼吁,要求提高油脂进口关税,鼓励进口油料而不是进口油脂。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嘉里粮油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建油脂加工厂的几家外资企业,包括日本日清、中国台湾稳中和中国香港南顺等,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到现在还都偏居一隅。同样,嘉里粮油也没有大张旗鼓地让各工厂都生产金龙鱼,而是让各工厂各起炉灶,各卖各家的品牌。
由于各地消费习惯的不同,各企业品牌术业有专攻。比如,青岛工厂在山东卖胡姬花花生油、防城港工厂在南方省份卖香满园调和油、西安工厂在西北卖百合花菜籽油、成都工厂在川渝卖鲤鱼菜籽油,等等。有的品牌像金龙鱼一样是从东南亚带过来的,比如胡姬花。有的品牌则是入股当地企业后,由合作伙伴带过来的,如百合花。
食用油的物流成本很高,由南海油脂一个工厂长期供应金龙鱼的全国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1998年,专司金龙鱼营销管理的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成立后,将金龙鱼的市场分配给各工厂就近供货。到了这时候,胡姬花等品牌均已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不可能轻易放弃。基于现实情况,嘉里粮油遂实施多品牌战略。
嘉里粮油旗下有金龙鱼、胡姬花和香满园这样的全国性综合品牌,也有一些区域性低端品牌,各产品线多有重叠。比如广西的一个超市,曾经同时出现金龙鱼、胡姬花、香满园和花旗4个同出一门的兄弟品牌的花生油。其实,这样的市场表现是常态,一点儿也不夸张。火力如此密集,难免擦枪走火,误伤友军。对此,嘉里粮油的解释是,“与其让竞争对手成长起来,不妨自己给自己找对手。”
品牌经理制是嘉里粮油各品牌能够茁壮成长的重要保证。
营销可以分成市场和销售两大块。销售管渠道,重在执行,每家公司的销售能力其实是相差不大的。市场研究消费者,重在策划,包括产品创新、品牌定位、广告投放和推广活动等工作。益海嘉里一套成熟的品牌经理制度,让金龙鱼的市场营销能力能够一直保持在食用油行业的前列。
作为金龙鱼的一个品牌经理,需要和公司几乎所有的部门打交道:和技术部谈产品功能,和设计部谈形象设计,和媒介部谈广告投放,和法律部谈法律风险,和公共事务部谈公关,和销售部谈促销政策,和财务部谈预算和费用,和市场调研部谈调研。在集团内部,还得和研发部谈研发,和工厂车间谈生产,和采购部谈成本,和包装部谈包装设计。在公司外,还要催广告公司加班给策划案,为各路权威专家拟重要发言稿,向各个资源单位要授权和给赞助,与大小明星谈代言费、谈上镜着装、谈广告词……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品牌经理来下决定。金龙鱼的品牌经理,承担的是某个产品或品类的“总经理”的角色。
金龙鱼品牌经理之间的竞争,尤甚于对竞品的营销战。金龙鱼的品牌营销会议可能会开成这样:轮到某个品牌经理汇报工作,他站起来说:“李总,我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但是我不能在这会议上说,我要单独向您汇报。”李总一挥手:“好,你先不用发言,会议后来我办公室。”李福官额宽面阔,大鼻头、大耳垂,生就一副雄狮的面容,发起火来就像雄狮在咆哮。但品牌经理中也有猛人,敢把李总PK到没有脾气。金龙鱼品牌经理有一个私下共识:内部营销的重要性要大于外部营销,争取老大、经销商、销售部门和工厂的支持,要比琢磨着怎么去对付竞品更加重要。
当然,品牌经理的权限也不是无限大。在发展过程中,嘉里粮油慢慢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需要花钱的项目,都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部门参与。比如,品牌部负责决策,媒介部负责执行,这样可以相互制约。
品牌经理也经常会与其他部门起争执,这多半是因为宣传文字过不了法律部的审核。品牌经理只好一边骂公司的律师都是竞争对手潜伏过来的,一边去找总经理签字裁决。而总经理也多半会站在品牌经理的这一边。
品牌是中国式营销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之一,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渠道。
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传统上可以分成五级市场。一级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级是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三级是各地级县级城市,四级是乡镇,五级是农村。此外,还有市中心与城郊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差异,等等。同一个城市,往往有多种业态并存。既有大型连锁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也有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大量传统杂货小店在顽强地生存。还有生鲜店、礼品店、母婴店、加油站,甚至药店,都可能成为食用油的销售渠道。这些是实体店销售渠道,还有看不见的企事业单位福利团购销售渠道、电商销售渠道、电视销售渠道等。
中国渠道的复杂凸显出经销商的重要。金龙鱼拥有一个强大的经销商网络,这让竞争对手们艳羡不已。1994年,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大量职工下海,寻找新的发展机会。金龙鱼发展了不少脱胎于国有粮油系统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往往已有较好的粮油销售网络。金龙鱼坚持一个城市只设一个经销商的“一夫一妻制”,并规定其不能代理销售其他同类产品,这样就让经销商一心一意地长期对市场进行精耕,随着金龙鱼的发展而壮大。
从业食用油行业多年,本人也和许许多多的食用油经销商打过交道,深感这个群体的大多数都是老实本分人,精明狡猾之辈不会来做粮油这个辛苦的行当。食用油生意占用资金量大,利润又微薄,一点点利润都是依赖一桶一桶油卖出去才赚得回来。许多金龙鱼的经销商,都是从踩三轮车送货起家,直至做到上亿身家。即便腰缠万贯,经常到仓库卸货搬油的也不乏其人。
许多经销商的文化素质不高,自己做生意的经验虽然老道,但不知道如何管理和培训团队。经营一个夫妻店那是门儿清,要管理一个大公司则力不从心。随着经销商把生意做大,金龙鱼还会手把手地教会经销商如何标准地、系统地管理好一个团队。从怎么做销售计划开始,到每天、每周应该如何开会,再到不同的市场各应有怎么样的打法,包括产品怎么进场、卖什么价格、有什么促销手段和货架上应如何摆放。事事有规矩,样样有套路。
早期的金龙鱼经销商,多数都是前面开店、后方仓库的经营模式。为了提高经销商的仓储能力,金龙鱼对量大的经销商要求去买地和自建仓储物流中心。中国地皮价格的暴涨,让不少经销商意外“被壕”。许多人都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他们对金龙鱼感恩戴德,唯命是从。
在李福官的领导下,金龙鱼的年增长量不低于30%,嘉里粮油也成为嘉里集团发展最耀眼的业务板块之一。与此同时,郭孔丰在忙些什么呢?
悄然离开郭氏粮油的时候,郭孔丰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他在郭鹤年翼下工作十八载所学到的郭氏管理之道。郭鹤年被人称为“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的大师”。在这一方面,郭孔丰也不遑多让。他知道,要想把生意做好,首先得营建好自己的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