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食用油标识转基因之后

马尔科教授的实验

农作物的转基因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技术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有24种转基因植物荣获批准进行商业化种植。已经上市的转基因农作物,除了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四大作物外,还有甜菜、木瓜、茄子、马铃薯和苹果等。其中,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国家最多,遍布六大洲,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转基因大豆。另外,包括水稻、香蕉、马铃薯、小麦、鹰嘴豆、木豆、芥菜和甘蔗在内的农作物,其上市研究都已经进入评估晚期。

全世界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长至2017年的1.898亿公顷,21年增长了112倍,超过地球上十分之一的耕地。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到了24个,此外,尚有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产品作为食用、饲料或加工原料。转基因作物在前5大种植国的平均应用率(大豆、玉米和油菜应用率的平均值)不断增加,已接近饱和,其中,美国94.5%、巴西94%、阿根廷约100%、加拿大95%、印度93%。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在全球第6位。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转基因作物育种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转基因水稻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中国最早于1992年引进转基因烟草种植。目前中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木瓜、白杨、番茄与甜椒等。

当前,与其说转基因问题是事关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如说是转基因标识管理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政府,包括中国、美国在内,会让自己的老百姓吃上不安全的食品。特别是主粮,尤为慎重,比如转基因水稻,即使获得了安全证书,也未被批准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种植。进口到中国的转基因玉米及转基因豆粕,都被严格限定为饲料用途。也就是说,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安全的,问题是对于转基因食品要不要进行标识。如果要标的话,又应该怎么标?这些才是争议的焦点。

2016年7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相继通过了一项旨在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法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该法案,这意味着将来美国消费者能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美国市场上70%~80%的加工食品含转基因成分。在此法案发布之前,美国政府并不要求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这个法案举世瞩目。如果美国真的执行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政策,那么将对世界各国的转基因标识管理政策有着重大的示范效应。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的反转人士和挺转人士对这项法案的出台都不满意。美国有些州已经先行出台了非常严厉的转基因标识管理规定,均被废止,必须按照联邦的法律统一执行。该联邦法案规定,食品公司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标识:文字、转基因成分图示(将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或是链接到产品成分的二维码。但是具体怎么做?没有按照法律进行标识又该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这些内容并没有被阐述清楚,需要由美国农业部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

两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2018年5月3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长达106页的《全国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规定含有GMO成分的食物将被标识为“生物工程改良”(BE)或是简单的“可能经过生物工程改良”。但是通过基因编辑获得的食物不用进行标识。从原理上来讲,基因编辑技术只是简单模拟了常规育种可能产生的结果,或是自然界中就可能发生的变异,并不符合生物工程改良的定义。同时,美国农业部提议,公司可以使用“笑脸”来标识,也可以使用二维码。在程序上说,这份标准经过两个月的公示期后,将由美国国会于7月29日进行审议,但此后并无下文,相信仍然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美国在转基因标识问题上吞吞吐吐,其他国家又是怎样呢?联合国下的193个会员国,约有90个会员国有转基因标识法,但标准不尽相同:从美国的无须标识,到欧盟的0.9%、日本的5%、韩国的3%以上标识,以及中国的零容忍。这些标识的根据是什么?为何你要0.9%,他要5%,美国说不标识?没有一个科学家说得清楚。现有的转基因标识法的标识阈值基本都是含糊不清的。

阈值=转基因成分含量/食品重量。其中的分母是某一转基因食品的数量,分子是这个食品中含有的转基因成分的数量。关键是这个转基因成分是什么。就BT基因玉米来说,这分子代表的是玉米中间产物(淀粉、糖浆),或者是BT蛋白含量,还是折算回去的转基因玉米含量?

为了预测转基因标识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副教授马尔科·科斯坦尼格罗于2014年进行了一项模拟市场选择的情境研究。

马尔科教授设置了两个试验组。第一组在一些苹果上贴了非转基因标识,其他的苹果什么都没有贴。第二组则在一些苹果上贴了转基因标识,其他的苹果也什么都没有贴。

试验结果令人震惊。

在贴非转基因标识的试验组中,人们愿意为了非转基因苹果多付39%的价格。到了贴转基因标识的试验组中,人们愿意为无标识的苹果多付94%。相比第一组,为非转基因苹果的支付意愿竟然增长了144%。

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的理解是,转基因标识会更多地引起消费者的负面联想,而非转基因标识则会引起正面联想。由于人们对于负面信息更为敏感,当标识为转基因时,人们也就愿意花更多的钱去避开它,选择没有标注的产品。

强制标识的影响有多大?可以参考反式脂肪酸的案例。自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制要求反式脂肪酸标识后,美国食品工业迅速做出反应,反式脂肪酸的使用率大大下降。尽管科学界对于反式脂肪酸和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截然不同,反式脂肪酸是“研究已证明有许多危害”,而转基因则是“诸多研究都得出了并无危害的结论”。然而,当转基因和反式脂肪酸一样要求强制标识,相信食品工业一定会同样迅速做出反应。毕竟,如果不考虑消费者反应,有很大可能遭遇商业上的失败。

可以预见,转基因标识必定会深深影响未来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对转基因来说,强制标识不仅仅反映了消费者目前的偏好,还将成为一种“自我实现预言”。越是标识,人们越是担忧,也越是愿意付费避开它。

研究者还表示,如果在实验室中看到转基因标识就能引发消费者态度变化,那么在现实里,政府强制、媒体宣传、周围人态度三者合力,消费者态度可能会变化更大。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抱有警惕之心,尤其是在涉及食品时。大量的食品丑闻在不断地消耗着民众对于商业公司和监察部门的信任度。因此,人们总会下意识地从周围寻找关于食品安全的线索,无论这线索是来自网贴、朋友圈,还是贴在食品上的强制标识。

马尔科教授的研究结果,并不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02年3月,为了抵御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口,中国农业部就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国食用油市场在转基因强制标识后的表现,已经验证了马尔科教授的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