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生最大的缺失莫过于失去自信

我想印个选集了,因为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

——沈从文(著名文学家、考古学专家,曾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沈从文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1923年,刚刚21岁的沈从文怀揣着对文学的满腔热忱以及青春的梦想,从遥远的地方到京城来闯荡,加入到“北漂”的行列。他当时一下火车就被眼前城市的景象所深深吸引,他站在月台上很自负地说了一句:“我是来征服你的!”

要想在偌大的北京城立足并非易事,但他硬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站稳了脚跟,成为北京城的著名人物,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抱负。假如没有自信,沈从文恐怕难以做到这一点。

凡是读过沈从文作品的人都能够看出,他的自信无处不在,比如:他在文章《水云》中说:“一切花草既都能从阳光下得到生机,各自于阳春烟景中芳菲一时,我的生命也待发展,待开放,必然有惊人的美丽与芳香!”

又如:他在《阿黑小史》的序里写道:“或者还有人……可以读我这本书,能得到一点趣味。”

他在《边城》题记里说:“这作品……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自信充斥着他的文章,自信充满了他的生活。可以说,自信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奇迹,自信是创立事业之本!因为自信,毛遂脱颖而出;因为自信,关云长单刀赴会;因为自信,诸葛亮自比管仲。自信就是一种催化剂,它能让你的成功达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面对生活,任何人要想活好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有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还要有信心。当作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有决心,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都要努力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回首做事的过程,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竭尽所能了”。一个人只有有自信,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相传,他在楚山中看到有一只凤凰落到一块石头上,人们说凤凰落过的地方有玉石,于是他捡拾到一块玉璞(即玉石坯子),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叫来辨别玉的专家鉴定,鉴定的结果却是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很生气,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时间不长,楚厉王死了,楚武王即位,卞和就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让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仍然说是石头,气愤的武王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脚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没了,哭出了血。

楚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天下很多人被砍掉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

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痛哭、悲伤,我所伤心的是有人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我相信我是对的!”

于是,楚文王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事实证明: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后来,将这块宝玉被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成了世间公认的无上至宝,价值连城。

卞和虽然因为自信经受了一些折磨,但最终还是得到了赏识。试想,如果不是卞和的自信与执着,可能和氏璧到现在还被丢弃在深山之中,无法面世。

懂得信任自己,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成功的资本。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来得实在。没有自信,没有目标,就会俯仰由人,终将一事无成。

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兵八万迎战。力量对比悬殊,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晋军看在眼里。可是,由于轻敌,先头部队的前锋首战便被晋军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察看敌情,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漫山遍野的士兵!苻坚很是惊恐。

结果可想而知。在淝水决战时,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逃窜,途中他听到风吹树木的声音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害怕极了。

后来,世人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来形容一个人不自信和惊恐的神情。其实,除了苻坚,韩信也是一个不自信的典型。

韩信从项羽那里跳槽到刘邦门下,一开始颇不得意,连夜当了逃兵,幸亏有个萧何月下追韩信,对他进行政策攻心,成就了韩信的一番伟业。如果当时韩信足够自信的话,会那样一走了之吗?

在楚汉之争那段时间,韩信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自立为王,鼎足六合,最后统一天下,但是他没有做帝王的勇气与自信,满足于做个诸侯,心甘情愿地依顺刘邦,最后也没混上个诸侯,反倒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自信和热忱而成功的。一心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相信自己能行,便会攻无不克。失去金钱的人,失去的东西很少;失去健康的人,失去的东西很多;失去自信的人,将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