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要有主见,切勿人云亦云

别人写的那是别人的看法,诗这东西主要靠理解。人云亦云,那是问心有愧的!

——冯至(著名现代诗人、翻译家,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别人干什么,自己就跟着干什么;就连别人吃什么,也要照着来……真是没有一点主见!

像这种没有主见的生活方式,正像拉磨的驴一样,没有目的,只知道绕着石磨不停地转,却不知道为什么转,只能受别人的支配,听取别人的意见,始终无法活出自己的精彩,不用说无法取得成就,就算有了一定的成就,也没有成就感。

试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在做事情时,肯定会少不了别人的质疑、批评和非议,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人生。

泰戈尔曾说:“我决不能劝告你们总是走我老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候,也曾把船解开,让它从码头漂出去,迎接狂风暴雨,谁的警告都不听。”可见,主见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则故事:

汉武帝刘彻是有名的一代明君,但在他登基之初,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就是各地藩王势力过大,直接威胁到了刘彻的江山。

一开始,刘彻在与大臣们商议削藩的事情时,众人七嘴八舌,说得刘彻没有了主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有一天,在处理完政务之后,刘彻带着几名随从出了皇宫。因为削藩的事,刘彻心里非常烦闷,就来到集市上随便逛逛,舒解一下心情。

刘彻逛到一个算命的面前,被那个算命的吸引住了。那个算命的一身粗布衣服,头戴一顶书生帽,面前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是文房四宝,边上竖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块布条,上书“测字”两个大字。

刘彻本来不信鬼神,但是想到今天闲来无事,倒不如看看这算卦的到底灵不灵,于是走上前去,唤了一声:“老先生,我想测字。”

算命的看也不看刘彻,直接把竹简和毛笔推到刘彻面前,让刘彻写一个字。刘彻拿起笔来,随手写了一个“削”字。

算命的看完这个字,抬头对刘彻说:“此字不解也罢!”说完,起身就要走,刘彻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追问算命的,为什么不能解这个字。

算命的站起身来,没有就此离去,望着南方说:“削不削不在别人,而在你,只要你想削,办法总会有的。”

刘彻听完这句话,暗自想:今天是碰到高人了!后来,他请算命的回宫做了自己的幕僚,而这个算命的就是东方朔。后来的“推恩令”,就是东方朔参与制定的。

东方朔简单的一句“削不削不在别人,而在你,只要你想削,办法总会有的”,道明了做人的原则,那就是: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的思想和做法,要听从自己的意念,有自己的主见。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最后才顺利削藩,而没有引起天下大乱。

朱光潜教授告诫我们:“做人要有主见,千万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个毫无主见的人,不但学术上会没有任何成就,而且事业上也不会取得成功。”

林语堂在创作之初,总喜欢写一些“幽默”“闲适”的散文随笔等文章。虽然并没有因此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但是林语堂却依旧乐此不疲。鲁迅先生读过他的散文随笔后,就好心地劝他:“你不要搞什么‘幽默’‘闲适’的散文随笔了,这样不如去翻译几部英国名著。”

但是,林语堂并没有听这位好朋友的忠告,他依然我行我素。终于,经过他的努力名声日隆,成为了我国首屈一指的散文大家。而他在美国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也被译成中文,一出版就获得了大量好评。

了解林语堂的人都知道,他一生所做的译作少之又少。如果林语堂当年听了鲁迅的劝告,从事翻译工作而放弃创作,那他可能也会做出不凡的贡献,但是却不一定比现在的成就更高。

林语堂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对于他人的意见,就算是像鲁迅这样目光如炬的伟人,也千万不要一味地服从,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取得再高的成就,再伟大的人帮我们做的抉择,也比不上自己做出的抉择更可靠。

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主见,要学会自己选择适合自己走的路,而不是让别人支配自己,千万不要让别人牵着我们的鼻子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