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功源于独立深入的思考

年轻人就是应该有梦想、有追求。年轻人就像一张白纸,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画出自我的东西,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

——王志东(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系,IT界领袖人物,新浪网创始人之一)

美国犹他大学的助理教授Matt Might,曾经这样描述过博士学位的概念:“假如人类所有的知识是一个圆圈,圆的内部代表已知,圆的外部代表未知。那么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你学完了圆心部分;在本科阶段,你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在硕士阶段,你在学业上继续前进;在博士生阶段,你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这个时候你再深入思考,终于突出了圆的边界。这时,你才成了博士。”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深入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不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现在的社会中,都需要“一”字形的人才,也更需要“十”字形的人才。意思是:你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有深入钻研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你就只能走别人踩出的路,永远体会不到在广阔的新天地中翱翔的滋味。

如果你想自己独立思考,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不能限于思维定式!

在古代,有一个科普作家叫阿西莫夫,他从小就很聪明,智商测试得分在160分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列。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他说:“嘿,博士!我给你出一道题,看你能不能答出来。”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

接着,修理工说出题目:“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对售货员做了这样的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很快,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钉子。聋哑人走后,没多久又来了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会怎么做呢?”

阿西莫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开合形状。

看到阿西莫夫做出的手势,修理工大笑:“哈哈,答错了吧!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并不是聋哑人啊!如果他想买剪刀,只要开口说‘我要剪刀’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做手势呢?在你答之前,我就猜测你不会知道这个答案,哈哈!因为你接受的教育太多了……”

很多人都知道:读书会使人明理有智慧。但为什么有些人却“越读越傻了”呢?其实,让人“读傻”了的不是书,而是这个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求异的思维。

中世纪时,有两个年轻人在纽约到波士顿的某个车站相遇。

年轻人听另一个年轻人要去纽约找工作,一脸惊讶地说:“什么,老兄,你要去纽约?听说纽约人个个都很冷漠,向他们问个路他们都会向你收钱的!所以你还是不去的好!本来我也打算去纽约的,听了这件事以后,我就决定去波士顿了。你知道,波士顿人可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呢!”

年轻人的这番话并没有打击到要去纽约的年轻人,他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他想:“既然指路都可以挣钱,那纽约的钱也太好挣了!”于是,他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踏上了去往纽约的路。

到了纽约之后,这个年轻人惊叹道:这里果然是发财的好地方!只要肯思考、多想办法,再用点力气,很容易挣到大钱。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在冷漠的纽约站稳了脚跟,成了一个富有的人。再看看那个前往波士顿的年轻人,依然是一事无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质疑绝对是锻炼深入思考能力的切入点。若没有疑问,就表示你还沉浸在懒于思考,只想听他人意见的懈怠状态中,甚至没有开动自己大脑的发动机;要避免从众行为,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从众行为只会让我们穿着同样的大衣,戴着同样的面具自欺欺人。没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就不会有独立深入思考要去改变生活的勇气。

我们要敢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和别人的目光。失败是成功的孪生体。成功源于失败,而失败奠定成功。只要敢于尝试,就没有思考不出来的真理。而要选择尝试,就一定不要害怕失败。别人的目光和失败,丝毫左右和影响不了你。

由此,我们总结出了:人们能够成功不是因为厚重的学识和基于道听途说的猜测,而是因为有求异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著名学者培根曾经把三种不同的哲学家,形象地比喻为蜘蛛、蚂蚁和蜜蜂。在他的比喻里,盲目地堆积材料的求知识的方式为蚂蚁方式;把主观的、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为蜘蛛方式;最好的方式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和田野里的花朵中采集材料,并用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些材料。通过蜜蜂的消化、酿造,“蜜成花不见”,所以蜂蜜才比一般鲜花的甜汁甜美和精粹得多。他的这个比喻,也是一种自我消化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地、独立地、深入地进行思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时代的主角。当面对庞杂的生活、工作的时候,才能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