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图详解唐诗三百首:全册
- 蘅塘退士
- 721字
- 2025-04-17 15:04:31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1】,车马去闲闲【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3】。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4】,归来且闭关【5】。
【注释】
【1】薄:草木茂密的样子。【2】闲闲:从容的样子。【3】暮禽:日暮的归鸟。相与还:结伴而还。【4】迢递:遥远的样子。【5】闭关:闭门谢客。关,门。
【译文】
溪水清澈,两岸草木丛生,我的车马行进悠闲。流水好像很有情义,前来欢迎我;归巢的禽鸟,也跟我一起回还。荒凉的城镇,紧挨着古老的渡口;夕阳余晖,洒满秋天的山峦。我千里迢迢来到嵩山,决心在此归隐,把门关闭。
【赏析】
王维辞官还归嵩山居处,途中见清清的河川两岸草木丛生,车马悠悠前行。正因心中闲适自在,故而看流水似乎也是有意归隐,暮色中飞还的禽鸟也与自己结伴而归。
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出发时的情形,所写的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无不是诗人安详闲适心境的折射。

颔联移情及物,将“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一方面描写了诗人归山之初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方面,“流水”多比喻一去不返,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于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则包含了“鸟倦飞而知还”的含义,点出诗人是因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方才退隐,景中有情,言外有意。
一路行来,见荒城位于古渡口边,落日的余晖洒满萧飒秋山。诗人选取这样一片荒凉的景色,隐约折射出其情感上的变化,即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冷淡凄清的心境。直到“归来且闭关”,点明辞官归隐后闭门谢客,不再过问世间人事,感情又回归于平和。
整首诗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写归嵩山路上所见之景,并在景物中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显得很有层次。诗风质朴清新,自然天成。清人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加雕饰却精巧蕴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