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海军航空技术刚刚萌芽。几年之后,英国用无数次试验换来了可以携载飞行器的战舰,并让之驰骋海上疆场。

为了实现让飞机从战舰上起飞的梦想,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英军的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是由旧式巡洋舰改造而成的“赫尔姆斯”号,该船于1914年10月被鱼雷击沉。而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是由一艘运煤船改造而成的,从1914年12月开始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由于渡轮的速度较快,可以配合作战舰队中常规战船的作战步伐,所以英国又在1914年后将英吉利海峡的许多渡轮都改造成了轻装型水上飞机母舰。

皇帝陛下舰船之“狂怒”号

“狂怒”号是第一艘由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来的航空母舰,可以搭载3架肖特184型水上飞机和5架索普维斯幼犬战斗机。飞机可以从该舰舰体前端的飞行甲板起飞,但在母舰航行的过程中却不能在此降落。

figure_0148_0238

排水量:22000吨

舰员:737

时速:32.5节

武装:10门101.6毫米大炮

☆首战☆

“恩格达恩”号、“女王”号和“里维埃拉”号是1914年秋天由英军进行改装的三艘水上飞机母舰。理论上来说,这三艘舰船的甲板都可供有着陆轮的飞机起飞,而它们的绞盘传动装置则可以把装了浮筒的水上飞机从海里拉上舰来,或是把舰上的飞机放下水去。1914年12月25日,7架飞机从这三艘母舰上出发,在库克斯港附近袭击了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基地。作为第一次有水上飞机母舰参与的海上航空袭击,此战的意义相当重大。但在这次行动中,三艘母舰里却只有“恩格达恩”号得以在北海上生还;该舰后来又参与了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

“彭米克利”号、“曼克斯曼”号和“惠托兹”号是三艘体型较大的改装舰。1915年11月,陆上飞机布里斯托斯科特C型首次成功从海上起飞,为海上航空事业树起了一块里程碑。1915年夏天,“彭米克利”号前往达达尼尔海峡参加战斗;8月里,一架从该舰上起飞的肖特184型飞机由于首次成功用空投鱼雷进行攻击而被载入史册。英军最后一批水上飞机母舰的服役时间是1915~1917年,其中包括了由油轮改装而成的“坎帕尼亚”号、“奈拉纳”号和“珀伽索斯”号。这些母舰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直乏善可陈,而“坎帕尼亚”号还没参加过几次行动就于1918年末在一场暴风雨中失了踪,而一直在北海地区服役的“奈拉纳”号和“珀伽索斯”号则于同年驶往地中海战场。

figure_0148_0239
1914年,一艘来自英吉利海峡的快速渡轮被改造成了水上飞机母舰——“恩格达恩”号。12月5日,该船参与袭击了德国的库克斯飞艇基地。
figure_0149_0240
于1918年10月开始在英国海军服役的皇帝陛下舰船之“阿耳弋斯”号,是世界上第一艘可供飞机在海上起飞和降落的平甲板型航空母舰。

法俄两国在研发母舰方面也不甘人后。法国最早的改装对象是一艘鱼雷艇补给舰“闪电”号,1913年时,这艘改装舰就已经拥有能搭载很多水上飞机的机库了。在那之后,法军又造了4艘母舰。其中,“坎皮纳”号是于1915年由一艘油轮改造而成的,后来加入了协约国的地中海舰队;而由英吉利海峡的渡轮改造而成的三艘母舰则携手扮演了护航舰(“鲁昂”号)和海峡战舰(“诺德”号和“帕斯得卡莱斯”号)的角色。俄国的6艘水上飞机母舰后来都在其黑海舰队中服役。

☆航空母舰☆

1916年,功能愈发强大的各式飞行器纷纷面市,而攻克了利用短甲板起飞这一技术难题的索普维斯“斯塔特”型和“幼犬”型等飞机则让各种母舰显得愈发重要。配有着陆轮的飞机进行水上作战必须依赖水上飞机母舰或航空母舰,可是这些飞机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无法在母舰上着陆。也就是说,这种飞机在执行海上航空任务时就变成了一种“一次性”用品,飞行员在执行完任务后,必须弃机跳海才能保住性命。为了解决“一次性飞机”这个难题,英军开始改良各式母舰。于1916年末最早接受改良的是“阿耳弋斯”号航空母舰,它是由油轮改装而成的第一艘平甲板型航空母舰;之后,英军又于1917年末开始改良由轻型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来的航空母舰“狂怒”号,使其在1918年3月时具备了两个起飞甲板和一块附加的停机坪,不过由于舰体上部的中枢结构会造成气流紊乱,所以飞机降落在该舰上还是没有安全保障。除此以外,英军还专门建造了一艘同样名为“赫尔姆斯”号的航空母舰。虽然英军在这方面确实投入了很多,但这些改良版的母舰却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投入应用。

英军航母“坎帕尼亚”号

1915年5月,原油轮“坎帕尼亚”号被改造为航空母舰,开始为英军服役。该舰可以搭载10架水上飞机,但由于舰体前端的飞行甲板长度不够,所以无法让飞机安全地起飞。

下水:1893年

排水量:18000吨

舰员:600

时速:22节

武装:6门119毫米大炮

figure_0149_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