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概要

郗永勤注24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将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循环经济由示范试点向全面推广方向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发展循环经济已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政策”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逐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上,政策引导机制、市场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还存在许多缺陷,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但尚未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政策,有利于引导社会、园区、企业等主体逐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前期素材和理论支持。

(2)评估现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明确今后亟须突破的关键领域。

2005年以来,我国逐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的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和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循环经济向全面推进阶段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的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压力环境更加复杂,要求我们用更加长远、深刻的眼光审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关键制约因素,寻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亟须突破的关键领域,明确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思路。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以规范分析为主导,系统分析为主线,融比较分析、个案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一体的研究范式,形成了一个包含逻辑理性主义和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线路。具体研究方法有:

(1)比较分析法。全面回顾和总结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做法,对比分析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为建立健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政策提供经验借鉴。

(2)系统动力学分析法。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状况,选取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中有代表性的相关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3)主成分分析法。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区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判断我国各省区市循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从而为制定差异化、针对性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4)实地调查法。深入北京、广东、江苏、山西、甘肃等地以及福建省各地市开展实地调研工作,积极与专家学者、政府主管人员、企业家探讨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对调研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5)个案分析法。广泛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利用典型案例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政策进行佐证、解释和完善,从而加深对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主要内容

研究成果分为四大部分,共十二章,分别解决“什么是循环经济以及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怎样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政策层面如何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四个层面的问题。

(1)研究背景与经验借鉴。

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基点和价值取向。其次,解释“什么是循环经济”这一关键问题,具体分析循环经济的定义、内涵、特征和原则,并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循环经济的学理基础,为更深入地理解、研究循环经济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列举出国内外在循环经济机制建设与政策构建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具体实践,从中总结并归纳出经验启示,主要有:①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循环经济规范发展;②强化宏观管理,建立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③立足我国国情,科学规划发展思路与重点;④健全政策体系,构建循环发展的政策环境;⑤依靠科技与人才,增强绿色发展支撑能力;⑥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公众自主参与。

(2)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

引入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引入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省区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首先,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状况,选取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中有代表性的相关指标,分析了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梳理出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然后,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出我国2005年至2009年的循环经济具有稳步上升趋势,并根据各省区市评价结果,将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为领先型、挑战型、追赶型、后进型四类。同时,运用以上评估结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机制和政策两个角度分析、提炼出主要制约因素。在机制层面,主要存在政府政策扶持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尚未发挥、企业缺乏长效动力机制、公众缺乏完善的参与机制等制约因素;在政策层面,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行政手段、考核指标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局限性较强。

(3)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探究。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设计一套发展机制,推进循环经济实践健康、稳定、协调运行。在研究内容上,第三部分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划分为一般机制和具体机制。一般机制主要解决规律性的问题,探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推进模式,这些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规律,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组织。具体机制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程序或过程,往往具有个性特征,会因行为主体、实施范围、产业类型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本部分首先将循环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宏观、中观、微观,然后对这三个层面进一步细分,分别研究不同细分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宏观层面从地区和产业两个维度展开,中观层面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以及城市社区三个维度展开,而微观层面则从政府、企业、中介、公众四个行为主体展开。

(4)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

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需要引进政府干预,并明确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政策功能。基于以上认识,第四部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构建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在宏观系统,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从基础性政策、关键性政策和辅助性政策的角度提出构建国家层面政策体系;根据领先型、挑战型、追赶型、后进型区域发展特色和发展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循环经济政策;针对我国产业布局和发展情况,分别探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静脉产业培育发展的政策。在中观系统,就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社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政策研究,着力破除绿色发展体制、生态产业链条、技术人才支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制约。在微观系统,按照“政府表率、企业主导、公众参与、中介协调”的定位与思路,以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公众和中介等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为目的,针对各单元具体实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安排。

2.重要观点

(1)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以预测:如果保持现有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趋势,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构成的系统按自然演进模式发展,经济总量将有一定的发展,但经济结构难以得到优化,这必将影响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口的膨胀和经济总量的逐年增加将对资源环境系统产生更大的压力,抑制部分经济增长因子,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反过来,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将影响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阻碍整体系统发展潜力的提升。

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制约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仍以资源消耗较大的传统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二是社会因素,人口增长速度偏快,科技投入力度不足;三是资源因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四是环境因素,三废污染依然严重,环保投资比例偏低。

(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课题组对我国及各省区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评价。200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其中2006年到2009年这四年间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速度较快。

在区域分布情况上,全国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态势。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且均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相对而言是最低的,且与其他三个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现扩大的态势。

从省份来看,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准,可将各省区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四大类(因数据收集原因,西藏和台湾未参评)。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8个省市,属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领先型地区,集中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湖北7个省市,属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挑战型地区,地域上极为集中;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海南8个省区市,属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追赶型地区;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广西、甘肃、新疆7个省区,属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低的后进型地区,分别位于我国的西北和西南。

(3)宏观系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构建。

从国家或社会层面上看,按照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态势,可将整个动力机制分为动力激发、动力传导、动力反馈和动力耦合机制;从动因出发,可将循环经济实践划分为资源启动型、经济吸引型、需求拉动型、技术推动型、政府主导型以及综合驱动型。在政策构建上,建立涵盖基础性政策、关键性政策和辅助性政策的政策体系。

从区域层面上看,领先型地区应建立引领示范机制,制定构建两型社会、完善循环经济市场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挑战型地区应实施竞合突破机制,利用产业、经济政策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追赶型地区应推行引导提升机制,出台以构建循环型产业网络、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目的的政策;后进型地区应落实学习促进机制,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以维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力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

从产业层面上看,循环型工业采用产业链多维度对接机制,循环型农业采用一体化多主体参与机制,循环型服务业采用多层面差异化推进机制,同时积极寻求各产业的耦合,实施产业间跨行业整合机制。而在政策构建上,应建立起符合各产业基础条件、发展特色和发展重点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4)中观系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选择。

在中观系统循环经济研究中,重点选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城市社区作为对象,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问题的研究,探究三大中观主体如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本研究认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必须以多行业共生耦合、推进园区规模化和专业化为重点,构建起园区内部拉动机制和外部推动机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与循环经济互动起来,建立产业互动、网络互动、制度互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充分发挥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循环型城市社区的发展必须以调动公众积极性为目的,以激励引导和约束监督的政策体系为导向,以节能环保、节约资源和绿色消费等活动为内容,建立起以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处为组织机构的全民参与机制。

(5)微观系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安排。

微观系统应按照“政府表率、企业主导、公众参与、中介协调”的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各微观主体的角色和职责。在政府层面,应以构建节约型政府为重点,不断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解决节约型政府面临的困难;在企业层面,以构建循环型企业为核心,以建立企业家创新机制、合作博弈机制和社会责任机制为主要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激励性和规制性政策;在公众层面,要不断丰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形式,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提高公众自主参与意识;在中介层面,要以法律形式明确中介组织的职责和地位,赋予中介组织更广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连接政府和企业、公众和政府、公民和企业的桥梁作用。

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1.学术创新

本成果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对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由理论基础、发展评价、机制设计和政策构建等四大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基础是“根”,发展评价是“干”,机制设计是“枝”,政策构建是“叶”。在研究层次上,从要素到系统,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大系统,分别针对这三大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使本成果提出的机制与政策更具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逻辑关系上,遵循“问题—原因—解决”的研究思路,由此构建起前后连贯、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1)研究内容的创新。

首次将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划分为一般机制与具体机制,一般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推进模式,其中运行机制又分别从循环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循环经济类型两个角度展开,构建了动态化、差异化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具体机制则分别探讨了国家或社会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首次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领先型、挑战型、追赶型以及后进型四种类型,构建分区域的富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首次考虑到不同层次上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化需求,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首次将政府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划分为基础性政策、关键性政策和辅助性政策;等等。

(2)研究方法的创新。

建立了以规范分析为主导,系统分析为主线,融比较分析、个案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一体的研究范式,形成了一个包含逻辑理性主义和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线路。本研究以系统分析思维贯穿始终,将其运用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包括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的系统构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政策体系架构、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等;对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范研究;比较分析法贯穿研究始末,不少结论和观点都是从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今的比较中得出;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探寻了制约承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讨了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从而为制定差异化、针对性强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无论是机制设计还是政策体系构建,都广泛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利用典型案例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佐证、解释和完善,从而加深了对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2.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走出了循环经济研究泛化的理论误区,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循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分析框架,拓展了循环经济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推进了循环经济学科的发展,同时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管理和政策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研究成果与我国“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与我国循环经济具体实际相吻合,精辟地概括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政策与路径,有助于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优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理论观点,能够更好地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能够为参与主体的循环经济实践、管理与规范提供决策依据。

3.社会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在北京、南京、厦门等地召开的有关循环经济的专题研讨会,先后到北京、广东、江苏、山西、甘肃等地以及福建省各地市开展了实际调研工作,积极与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探讨相关问题,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提出的一些机制和建议已被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家所采纳。

同时,在完成本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又先后承担了“福建省‘十二五’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福州、泉州、宁德、莆田、邵武、南安、仙游等市县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专项规划,以及邵武金塘工业园、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晋江市东风橡胶厂、龙岩马坑矿业等园区和企业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课题,将课题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用于指导规划编制和战略研究,避免了区域性战略研究的盲目性。经过课题组的不懈努力,这些战略规划均得以较好完成,并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同和采纳,在对应管辖范围内组织实施,使研究成果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涌现出13个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市县、示范园区和先进企业,产生了较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