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爱乐乐团

(PHILHARMONIA ORCHESTR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虽说是满目焦土和残垣断壁,但人们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结束的喜悦和重建家园的憧憬,处处都呈现出百业待兴的势头,为伦敦爱乐乐团的成立带来了希望。就在战争结束的1945年,EMI唱片公司的著名制作人瓦尔特·莱格出资组建了一支乐队,起初它只是一个四重奏小组,但很快就发展成为一支管弦乐队,因为此时聚集在伦敦而没有找到乐团的器乐演奏家实在是很多,多到甚至可以让莱格挑肥拣瘦的程度。就是由这样一些人组织成后来的爱乐乐团。莱格原有的意图是为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唱片业大发展,而打算专门成立一支用来录音的乐团,以在激烈的唱片业竞争和市场的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不曾想却为世界乐坛上增添了又一支著名的交响乐团。手下有了千军万马,但缺少执掌大印的元帅也是不行,于是莱格故技重施,用同样的办法招来了刚刚从美国回到伦敦、被伦敦爱乐乐团拒之门外的著名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双方一拍即合,经过短暂排练,1945年10月28日在比彻姆的指挥棒下,乐团举办了首场演出。根据莱格的意图,乐团应该是专门从事录制唱片、专为EMI公司效力的组织,所以乐团在初期并没有举办很多公开的音乐会,人们更多的是从唱片中认识这支乐团的。乐团录制的大量高品质的唱片,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为乐团赢得了不小的名气。乐团在专业圈子中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以至惊动了当时一些大师级的指挥家,这其中就包括1947年来团指挥的82岁的理查·施特劳斯和1952年到来的85岁的托斯卡尼尼。这两位当时音乐界中的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在与爱乐乐团的合作都是个人在伦敦的最后一次出演,可以想象当年乐团演出时是何等的风光。

客座带来的荣耀是一时的,为了乐团的长久发展,必须有一位出色的常任指挥。从比彻姆的才能上看,他是足以胜任的,但他的脾气实在太让人难以捉摸,在稍稍站稳脚跟后,他很快就离开了乐团,另外组织了皇家爱乐乐团。这一举动对莱格而言打击不小,但他不愧是沙场老将,很快就为乐团找到了无论是才干还是声望上都不逊于比彻姆的最佳人选,这就是卡拉扬。当时的卡拉扬正处在人生中最失意的阶段,加入过纳粹党的阴影笼罩在他本人及很多希望聘请他执棒的乐团领导人心中。莱格冲破种种阻力,与卡拉扬签订了10年的合同,在危难之时扶了卡拉扬一把,也为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乐坛扶起了一个足以称得上“帝王”的人物。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知遇之恩使卡拉扬大为感动,上任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乐团训练得有声有色,水平大幅度提高。1952年后,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他率团在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巡回演出,乐团的声望越来越高,也使卡拉扬的身价不断提高,成为乐坛上炙手可热的大牌明星指挥。到卡拉扬1954年合同期满离开乐团时,再次让莱格着实着了一回急。

经过一番筹划,克雷姆佩勒成为弥补损失的唯一人选,当时有人对莱格的这一任命很是不以为然,认为克雷姆佩勒虽然水平很高,但毕竟年纪太大,绝对不可能有卡拉扬那样的成就。赞同任命的人也为克雷姆佩勒捏了一把汗。可谁也没有想到,年近70的他竟把乐团的水平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指挥严谨扎实,颇得德奥古典音乐传统的精髓,而且他的到来似乎为乐团也带来了好运气。1957年乐团规模扩大后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同年11月12日在皇家节日大厅中,克雷姆佩勒指挥了气势恢弘的贝九《“合唱”交响曲》。乐团焕发出无限生机。克雷姆佩勒的指挥庄重深沉、细致稳健,忠实地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传统风格。没有过多的浪漫主义的即兴,也没有太多的抒情,在看似简单朴实无华的手势下,极精确地挖掘出作品的深刻内涵,用中国人所谓的反璞归真来形容是极为恰当的。乐团在他的训练下,演奏气势愈加宏大,内在张力极为强劲,对艰深作品的驾驭愈加游刃有余,乐团的声望也自然越来越高。正在乐团的发展处在突飞猛进的时候,10年后的1964年再次发生变故,但这一次不是指挥离队,而是莱格本人的辞职。1964年3月,他突然停止了对乐团的一切经济资助,并撤销了所有的演出,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乐团一下子面临解散的危机。为了生存下去,乐团团员们决定在独立经营的方式下重组乐团,为了以示区别,乐团更名为“新爱乐乐团”,克雷姆佩勒仍担任指挥。同年10月27日的演出意味着火中凤凰的再生。80岁的克雷姆佩勒依然神采奕奕,挥洒自如。但毕竟年事已高,在60年代后期,他逐渐把乐团交给了朱里尼。70年代,朱里尼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基本上由他来全权处理乐团的事物。当1973年克雷姆佩勒去世后,人们都以为朱里尼是当然的首席指挥人选,但出人意料的是,1974年乐团任命穆蒂为首席指挥,戴维斯为助理。他们的良好合作保持了乐团的一流水准,并一扫克雷姆佩勒后期显露出的一丝暮气,为乐团带来了勃勃生机。意大利人穆蒂的指挥完全不同于克雷姆佩勒的德国风格,他的手势轻盈洒脱,线条流畅,很少使用德奥系统的指挥家常用的块状的手势,而是用一种歌唱性的手势流动来牵动每一个乐团演奏员的演奏。1977年,乐团恢复爱乐乐团的原名。1984年辛诺波里接替了首席指挥职务,但据说他与乐团的关系并不融洽,这可是乐团发展极大的潜在危机,好在他和乐团在录音方面的合作使乐团的收益大增,乐团还没有很快解除对他的任命,他所面对的是和乐团的100余名乐手的认真的“磨合”。

在过去的60多年间,爱乐乐团已经和许多伟大的指挥家、演奏家合作过,被公认为是英国最主要的乐团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