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远大理想走上仕途的苏轼,时时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

忙时勤于公事,闲时欣赏古迹,应该说生活还是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的。可是,抱着远大理想走上仕途的苏轼,却时时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如此贫弱,人民如此困穷,自己的许多努力都劳而无功。

就拿衙前一事来说吧,这是苏轼走马上任之后办的第一件实事,然而,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不可能根本性地解决这一问题。“自择水工,以时进止”的改革措施,只有在没有紧迫的国家大事时,才收到一定的成效,一遇非常之事,衙前之役便又成了百姓的劫难。

嘉祐八年三月,宋仁宗驾崩,十月将葬于永昭陵。为了修筑陵墓,朝廷责令凤翔府输送大批木料,苏轼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来应付这一桩公务。适逢大旱,河水干涸,木料运不出去,苏轼内心无比痛苦:

桥山(陵墓工程)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愬(反对),民劳吏宜羞。(《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老百姓不堪重负,苏轼深感自己当官不能为民造福,羞愧难言。他幻想自己拥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以便解除人民的痛苦,可是这种虚幻的想象于事无补,他整天看到的只是不忍入目的惨状:

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渭水涸无泥,菑堰(堤坝)旋插修。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遑求。(同上)

渭水干涸无泥,役夫非常辛苦,烈日骄阳之下,背着沉重的纤绳,一步一步艰难行进,面对这种情形,苏轼难过得连饭也吃不下去。

沉重、乏味、没有希望、没有亮色的宦游生活,令苏轼深深倦怠。

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无谓地消耗。他感叹:“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别岁》

亲友离别,还可以重逢,岁月流逝又怎能追回?他忧虑:“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守岁》

年复一年,岁月蹉跎,理想将成泡影。他恐慌:“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在无所作为中,青春正在悄然而逝。他油然生起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题宝鸡县斯飞阁》)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登上宝鸡县斯飞阁,向西南方向纵目远眺,通往家乡四川的归路冷落、凄凉。他凭栏伫立,心儿早已飞向遥远的故乡。斯飞阁下,原野辽阔,漫游其上的牛羊被衬托得犹如大雁、野鸭一般大小;天宇深广,远处的草木好像与白云相接,朦朦胧胧的水气漂浮在山脚,和畅的春风抚弄着葱翠的麦田。“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汉·王粲《登楼赋》)眼前所见的新春美景不能抚慰诗人怀乡的愁绪,反而使他更加思念故乡久违的山水。他慨然长叹:谁让我留恋官位而轻易地抛离故土呢?唉,今生今世,我是不可能像渔父、樵夫那样悠游度日了!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位积极向上的青年,尽管偶尔会有消沉和倦怠,儒家用世思想始终在他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面对苦难的现实,衰弱的国势,苏轼的报国之心会时时勃发。

又是一个早雪的天气,他提笔抒写道:

岐阳(指凤翔)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传达命令的马车)问西琛。(《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之一)

地处西北边陲的凤翔,九月便已下了初雪,仿佛岁暮景象。昼短夜长,寒风阵阵,家家户户传出急促的捣衣之声。自己闲居官衙,无所事事,白发渐生,只能借酒消愁。难道就这样消沉下去么?不,我已买好御寒的皮裘准备出塞,愿意接受王命,使西夏前来归附!立功塞外的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在干预现实的精神鼓舞下,他还写了一些反思历史、指斥时弊的诗歌。如咏史诗《郿坞》,借古喻今,语多讥刺: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这首诗是嘲骂汉末董卓的。董卓是个奸相,怕人行刺,在衣服里加了厚甲,自以为可以确保生命安全,他把民脂民膏搜聚在他所盘踞的郿坞,扬言“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然而,他后来失败了,被暴尸长安,时遇酷暑,肥胖的躯体流脂满地,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就在他的肚脐眼装上灯芯,像点灯似的烧了几天。诗的后两句说:照明不须灯,真算个无与伦比的“英雄”!嬉笑怒骂,鞭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