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问类——读书是最高尚的行为
- 格言联璧全鉴(典藏诵读版)
- 东篱子解译
- 11799字
- 2019-09-10 19:25:28
“学问”之所以为《格言联璧》十一类之首,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儒家为社会建立起一套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在作者看来,读书学习是最高尚的行为。所以本篇所选取的格言从多个角度论述了读书活动,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了读书的态度、方法。读书要做到心灵明澈、意念沉潜、志气奋发、躬行体认,这些宝贵的读书、问学经验同样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原典】
古今来许多世家①,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注释】
①世家:古代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大官的人家。
【译文】
从古至今许多世家的名誉,都是靠积德行善而获取的;天地间最高尚的品质,还是通过读书取得的。
【跟进解读】
在古人看来,读书是获取高尚品德的第一途径。其实,在现代社会中,读书更重要,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人若要拥有某种优势,就必须不停地学习。电脑巨头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所以不管你有多能干,曾经把工作完成得多么出色,如果你一味沉溺在对昔日表现的自满当中,“学习”便会受到阻碍。要是没有不断学习、不断追寻各个领域的新知识以及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力的精神,你就会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因为,现在的社会对于缺乏学习意愿的人很是无情。一旦拒绝上进,人就会迅速退化,所谓“不进则退”,转眼之间就被抛在后面,被时代所淘汰。
【原典】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勤奋刻苦读书,即使不能考取功名,毕竟还可以使人的品行高洁优雅,气度不凡;积德行善,并不是期望获得回报,而是能以时时刻刻恬然安静的生活为目标,自然会心安理得,感到满足。
【原典】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助人为乐做善事,是人生最愉悦的事;勤奋读书求学问,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是最让人赞赏的事。
【跟进解读】
为什么“读书便佳”?很显然,勤奋读书可以求学问,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自己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智慧,学习他人的教训,学习他人一切可以作为借鉴的东西。实践告诉我们,善借外智,才能开阔思路;善借外力,才能攀上高峰。否则,结果只有一个:停滞不前。所以,把休闲时间用来阅读和学习不仅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也是目光高远的体现。
【原典】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①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②本分,共成名教③中人。
【注释】
①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②五伦:即“五常”,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
③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
【译文】
诸位到学院来做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求取学问,学习写文章吗?如果只会做学问或写文章的一些雕虫小技,就可以算作是真正的读书人吗?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我在此所求的是懂得宽恕,不过是学一学为子、为臣、为弟、为友之道,好尽一尽做人的本分,和大家一起成为恪守礼教的正人君子。
【跟进解读】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往往能长时间维持自己的成功。那么,他们的成功是靠什么维系下来的呢?细究起来固然有诸多因素,但是其中最耀眼的闪光点是成功者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对成功者而言,金钱不是他们最重要的财富,知识才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于是成功者会把学习视为一生的课题,通过不断地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来充实大脑。
【原典】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如果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那么他越聪明就越有益于社会,而他的学问、功名就越能够使他的美德传颂天下;如果一个人的聪明用在邪道上,那他越聪明其行为就会显得越荒谬,而他所谓的学问和功名就会使他的奸诈恶行更加变本加厉。
【原典】
战虽有陈,而勇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两军战场交锋,虽然要讲究阵法战术,但是关键要以勇猛的士气为根本;办理丧事,虽然要求礼节周全,但是最重要的要以哀戚为根本;有知识的文人墨客,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关键要以品行修养为根本。
【原典】
飘风①不可以调宫商②;巧妇不可以主中馈③;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注释】
①飘风:旋风。
②宫商: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此处泛指音乐。
③中馈:饮食家务等事项。旧称妇女之职为主持中馈。
【译文】
飘扬回旋的风不能调和乐器的音调;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就能主持好家务;学富五车的学士,只会吟诗作文,是不可以让他们来治理国家的。
【跟进解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总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样事物都有其值得赞赏的地方,优秀的事物同样也有自身的缺陷,而有缺陷的事物也必有自身之所长。
我们应该明白有缺陷并不是一件坏事,那些自认为自身条件已经足够好以至于自我满足、不必改变现状的人往往缺乏进取心,缺少超越自我、追求成功的意志。相反,承认自己的缺陷,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却可以使我们时刻处在一种清醒的状态下,遇事也容易做出最理智的判断。在人世间,人是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所以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种豁达、成熟,更是一种智慧!
【原典】
经济①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②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注释】
①经济:经世济民。
②心性:佛教称不变的心体为心性。
【译文】
经世济民的才能,从学问中来,经世济民的能力才有根本;修心养性的成果只有体现在建功立业上,才称得上功德圆满。舍弃了建功立业就不可能有学问,而要想追求修心养性就不外乎文章了。
【原典】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有人问:“什么是最高尚的品行?”回答说:“平常生活中的言行修养就是”;有人问:“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德高望重的圣人?”回答说:“小心谨慎、知书达理的人就是”;有人问:“怎样做学问才能有所进步?”回答说:“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有人问:“怎样做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回答说:“体察人情世故,从近处着想。”
【跟进解读】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高的品行是中庸之道,要上知天命必须下学人事,而要远达目标必须首先从近的地方着想,这些都是圣人在经过了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虽然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但是一定要牢记于心,当细咀嚼,为己所用。如果通晓了以上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明白:要想品德高尚,从小心谨慎做起;要想学有所成,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做起;要想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从细微之处做起。其实人从来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人刚出生时就如一张洁白的纸,既没有任何污点也没有色彩,而是经过了后天的勾勒描画才成了一幅或美丽迷人或污秽肮脏的画卷。就如古今中外很多德高望重的名人志士,他们最初也并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而是经过了后天家庭、学校、社会的培养教导,最终才成了一名被人尊重的人;还有很多可能走向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在老师、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引导下回心转意,成了一名有益于人民的精英,可见一个人的品行受周围人的影响很大。想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就要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原典】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①,谓之度②;万物一体,谓之仁。
【注释】
①霁月光风:霁,开朗;光,与霁同义。霁月光风,比喻心胸光明坦荡。
②度:器度,胸襟。
【译文】
能够做到竭尽忠孝,才可称得上是仁义的人;能够做到治国经邦,才可称得上有济世之学;能够平定叛乱、扭转乾坤,才可称得上是有用之才;能够经营天地自然万物,才可称得上风流文章;能够有豁达宽广的胸怀,才可称得上有儒学大家的风度;能够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和平共生,才可称得上有君子的仁德之心。
【原典】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畬①;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出歌咏为鼓吹,出义理为膏粱,出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注释】
①菑畬(zī yú):良田。
【译文】
把认识事物的方法视为根本,把人伦道德视为树干,把学问知识视为田地;把文学作品视为花萼,把事业功业视为果实,把经史书籍视为园林;把歌功颂德当作音乐,把仁义伦理当作食物,把著书立说当作彩绣;把诵文读书当作耕耘,把记问之学当作积藏,把圣贤言行当作良师益友;把敬忠笃信当作修身守道,把行善降祥当作享受,把乐天知命当作依托依靠。
【原典】
凛闲居以体独,不动念以知几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注释】
①几:几微,先兆。
【译文】
一个人清闲居住时也要小心谨慎,严于律己,来独善其身,勤于思考勤于动脑来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谨慎谦恭待人处世来安于天命,敬伦理道德来成就圣贤之道,把自己的所有言行举止作为检验道德的标准,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心向善,来成为德才兼备的圣贤。
【跟进解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说,用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说明恬静、节俭是“修身”“养德”必不可少的条件。恬静、节俭可以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一个人恬静、节俭,就没有私心杂念,不计名利,索取得少,消费得少,一心为民,一心为国,他的道德就必然高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说,由节俭到奢侈很容易,由奢侈到节俭就很困难。说明节制物欲、保持节俭的重要。“俭”与“奢”在人的生理直觉上,后者确实比前者感到“舒服”“痛快”,所以“奢易”“俭难”。正是“由俭入奢易”,所以要节制物欲,严于律己,见到奢侈行为不动心,不眼红,不追求,而以俭为美。正因为“由奢入俭难”,所以奢侈行为沾不得。如果奢侈成习,一旦失去奢侈的条件,就会感到苦不堪言,甚至导致犯罪,落得身败名裂。人的品德由一言一行凝聚而成,要想拥有高尚的品德,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如果懒散怠慢,就会功亏一篑,失去成为圣贤的机会。
【原典】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①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注释】
①素位:现在所居之职位。
【译文】
把良知放在心中是圣贤之士的最高学问;尽自己的本分为人处世,是圣贤之士的最高功夫。
【跟进解读】
良好的道德修养涵盖很多方面,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看看圣贤是怎么做的:把“仁心”“本分”看成是最高学问和修养的最高境界,他们将“仁心”和“本分”当作自己最重要的品德。因此,我们也一定要将“仁心”和“本分”当成自己最重要的道德修养。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儒家把“仁”定义为“爱人”,《论语》中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中国人一贯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
一个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有一颗仁心,因为“仁”可以起到化解矛盾、和谐人生的作用。
【原典】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
能够悟透万物的事理,心里就会越明白而专一;能够专心致志于一处,对万物的事理就会越明了畅达。
【原典】
宇宙①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注释】
①宇宙:指上下四方,古往今来。
【译文】
如果能够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当作自己的事,那么自己的事也就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了。
【原典】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体虽然处在天地万物的后面,但心灵却要在自然万物的前面。身体虽然处在天地万物中,但心灵却要在天地万物之上。
【原典】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自然的景象,学习先哲圣贤严于律己的功夫。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自强不息,最终必会达到至诚的道德境界。
【跟进解读】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有追求的目标,能够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地追求事业,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只要肯奋斗,不管遇到顺境也好逆流也罢,都不改变自己的前进方向,就离成功更近了。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战胜一切挫折,就会前程似锦。如果不能潜心钻研学问,不能持之以恒,就如同逆水行舟,丝毫懈怠,都可能被水流冲回来,只有奋力划动船桨,才能保证人生的风帆一直向前,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原典】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用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件困难的事;把圣贤的道理表达出来容易,但是要身体力行地实践就困难了;按照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容易,但是要坚持到底就困难了。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施行仁政必须从自己的品德性情做起;后世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知道修养自身的品德,而只管治理别人。
【原典】
口里伊周①,心中盗跖②。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注释】
①伊周:伊尹、周公。两人都曾摄政。史并称伊周,视为圣贤。
②盗跖:相传春秋末期起义领袖,后引申为强盗。
【译文】
口中说着伊尹和周公的名字,满口仁义道德,但内心想着偷盗的事,只知指责别人,从不严以律己,这样的人被称为“挂榜圣贤”,但本人却是虚伪之士。在白天能谨慎谦恭,行光明正大之事,在黑暗中仍能够震慑鬼神,通晓人事又知天命,方是有根学问。
【原典】
无根本的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的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立身处世的高尚气节,就像同醉汉打人,醉的时候勇猛彪悍,可等醒来后勇气就消失到九霄云外了,就如没有了丝毫的力气;没有学问做后盾的见识,就像厨师在炉火前面烹饪,面前明亮,而背后左右没有火光,都是黑暗。
【原典】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用心体会事情中所蕴含的道理才能领悟精确得当,这就要求人们做事要沉着稳重,如果凡事不用心,事过之后就会忘得干干净净。事理要以典故为解说的依据,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否则就会主观臆断,随意编造。
【跟进解读】
要想自己知识渊博,就需要勤奋,博览群书,学习圣人的经典,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些典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要想让它为己所用,就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些道理用语言形容不出来,必须用心去领会其中的奥妙。如果骄傲自大,自认为知识渊博,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学问势必浅薄,即使得出了新的结论也是浅显的,甚至庸俗的。所以要想学习到圣贤的精华,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读书的习惯。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才会从学问中提炼出独特而新颖的真知灼见来。
【原典】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即使有一丝的粗心疏略之处,便可导致认识真理不准确,所以才有了精确的要求。不然,众说纷纭的时候便会产生疑惑。哪怕有一点三心二意,就可能会动摇坚守事理的决心,所以要求专心致志。不然,面临利害关系时就必然会发生动摇。
【跟进解读】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善于解决难题的人总是具备更周密的思维和拥有更善于发现契机的慧眼。他们会留意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把握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利用这些细节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让一个个难题因此迎刃而解。
【原典】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气节,处理世事要精明而果断,认识事理要正直诚实而通情达理。
【原典】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在古人之后的人议论古人的过失就容易,若是处在古人的位置上做古人之事就比较困难。
【原典】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
古代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便会身体力行;而如今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必定要先用来取悦他人。古代的君子,害怕别人耻笑自己无能,就勤奋地学习,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如今的君子,对于自己的无能也感到非常羞耻,但他们不是努力求学问,而是极力地掩饰避忌。
【跟进解读】
古人的求知精神令人十分敬佩,如:凿壁借光、牛角挂书、负薪挂角,这种刻苦求知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要养成勤奋读书的习惯。俗话说,知识好比宝石,求知如同采金。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求知的体验常伴随左右: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一种求知,李白、徐霞客漫游名山大川是一种求知,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是一种求知,学生学做家务事是一种求知,甚至五岁的小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食也是一种求知。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我们一定要打破光从书中求知的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使自己的能力提高起来。
【原典】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①诸史。
【注释】
①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译文】
若是想拥有开阔的眼界,则需要游览名山大川;若是想拥有宽宏的气度,则需要熟读四书五经和史书。
【原典】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
先读经书后读史籍,那么议论起事理来就不会与圣贤的观点相悖;已经读过史籍然后又去读经书,那么读书就不能仅仅为了摘章引句。
【原典】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
读经书阅传注,就是为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能使宏论滔滔切中要害;游山川看胜景,就会使志气凌云眼界宽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会使胸广心净一尘不染。
【跟进解读】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博览经书阅读传注,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就能给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拥有了雄厚的文化底蕴,阅览史籍鉴古论今时,才能准确地理解,正确地判断,客观地评价,获得独到的见解。儒家经典之作是研究学问的基础,通古辨今是宏韬伟略的基础,游览灵山秀水是开阔眼界的基础,摒弃恶习私欲是胸怀坦荡的基础。不良的嗜好会使人误入歧途,私欲杂念会让人变得唯利是图、争权夺利,只有戒掉这两方面,才有可能做好其他的。
【原典】
-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①以外,别无奇书。
【注释】
①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译文】
小小的庭院之内,自有令人赏心悦目的乐事;诸书中除了六经之外,就没有更奇特的书了。
【跟进解读】
家中的小庭院是人们的乐园,虽然小,但这个小庭院可以包容我们,是我们无拘无束的心灵家园,无论庭院之外是多么地喧嚣,无论你工作多疲惫,回到家里就会放松,就会释然。因为有了自己的庭院之家,我们不畏艰辛,在外面拼搏,哪怕身体疲惫不堪,但是心里仍然会充满幸福。当我们在外面拼不动了,我们就会在温馨的家中舒服地休息。因为有庭院之家,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我们才不会绝望。家是一只船,它带给我们温馨。家是温暖的港湾,带给人们温暖。
【原典】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
阅读没有见过的书,就像认识一位良师益友;重温读过的书,就像重逢老朋友。
【跟进解读】
重温过去的书,犹如重逢故友,此时更多的是心得体会,虽然没有了结识新朋友时的激动之情和新鲜之感,但是很有默契。这就如同故友相逢后,无须用过多的言语来表达离别之情,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微笑,就足以达到心灵间的和谐。喜欢阅读的人,当他阅读未见过的好书,就如同遇到了良师益友,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慨叹良友难寻,能交到知心的良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热爱阅读的人,能读到一本如此好的新书,真是如饮蜜汁。可见读书对人的影响很大。
【原典】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助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无论有多少思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要冒进不要忘记,读书应当似流水永不停息。
【跟进解读】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自然界的现象千变万化,人世间的事情更是繁缛复杂,一定要头脑清醒、淡定,方可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恬静的心情。心情受情绪的影响,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泛滥,致使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要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纷纷扰扰,该思虑的事情思虑,但不要陷入思虑的迷宫。无论是求学问,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都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凡事都要深思熟虑,万万不可急躁冒进,否则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求知做学问则要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因为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才会学有所成,获得真知。如中途有丝毫的倦怠,学问的长进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原典】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心境不要杂乱,杂乱就会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太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精力投入到学生、生活中。
【原典】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心中的私欲杂念不要过多,那么自然心灵清明;眼睛不看过多杂乱的东西,那么自然眼睛明亮。
【跟进解读】
内心摒弃私念杂欲,就会心如明镜,开阔坦荡,做事情就会条理清楚,一气呵成。如果能保持心明眼亮,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如果能做到心明眼亮,就会看问题敏锐,就能辨别是非。人生在世,潮起潮落,要掌握好人生的航舵,在顺风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在惊涛骇浪中处变不惊,镇静自如,保持平静的心态。
【原典】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
书桌上不能放太多的书,但心中的书则不能少。鱼离开水就会干渴而死,心离开书就会神思枯竭。
【跟进解读】
书本里的知识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表面所表达的内容。如果通过阅读,你能够得到一些启发,那么你就获得了读书所带来的真正价值。假如你并不是真的想要读书,假如你的阅读动机并不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浩瀚文明的探索,那么你永远不可能从书中获得多少收益。但是,如果你能够从作者的思想中汲取养分,那么你干枯的心灵就会因此而得到滋润;你身上的潜能也会如同土壤中久盼甘霖的种子一样,开始萌芽生长。
【原典】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①,穷山距②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注释】
①届:到达。
②距:通“巨”,巨大。
【译文】
志向所指的地方,就没有到达不了的,即使高山大海也是不能阻挡的;志向所指的地方,就没有攻破不了的,即使装备精良的军队也是无法抵御的。
【跟进解读】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才不迷茫。人的一生,求学、参加工作、干一番事业等,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会感到如行驶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却迷失了航向。求学要有远大的志向,有了远大的志向,学习就不会盲目,学习起来也会有条不紊。弄清楚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掌握哪些应该烂熟于心,这样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会感觉工作没有意义,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这样的后果就是频繁更换工作,没有了发展方向。总之,一个人如果要干事业,除了需要从小事做起外,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因为有了规划,就会一点点地朝目标靠近,一点点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每一点细小的变化,都是一种进步;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都是一种成功。社会上的行业千千万,不是每一行都适合自己,但总有适合自己的行业。要好好去选择,终究会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原典】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译文】
若能使意念沉静下来,有什么事理不可通达明彻呢?若能把意志振奋起来,有什么事情不可做成功呢?
【跟进解读】
烦恼皆由心生,所以一定要内心淡定。黄河水也有清澈的时候。有一年夏天,俞洪敏老师沿着黄河岸边旅行,他用随身拿的矿泉水瓶子灌了一瓶黄河水。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瓶子里十分浑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猛然发现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浑浊的泥沙沉淀下去,上面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泥沙全部沉淀后只占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则变成了清清的河水。他透过瓶子里的水悟到了很多:生命中幸福与痛苦也是如此,要学会沉淀生命。学会沉淀生命、沉淀心情,你的人生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快乐。做学问也是如此,一定要静心,要专心致志。心浮气躁,自以为是,那么对事物蕴含的真理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只有抱着一颗沉稳谦虚的心态,才会得到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求学之人表面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内心却洞晓事理,通过潜心研习,使自己的学问日有长进。
【原典】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①,一毫转动不得。
【注释】
①胶柱鼓瑟:用胶把弦柱粘住后弹瑟,弦柱不能转动,无法调弦。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
【译文】
学习不虚心,犹如用水去浇灌石头,一点水也吸不进去;学习不开窍,犹如用胶柱鼓瑟,固执拘泥,一点也不知变通。
【原典】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
读书如果不认真理解,犹如闪电照物,一照而过,一点要点都抓不到;读书如果不身体力行,犹如走水路却得到车,走陆路却得到船一样,一点也用不上。
【原典】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①;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②。
【注释】
①启信:引起思考。
②克底有成:能够达到成功。克,能够;底,达到。
【译文】
读书最可贵的在于能提出疑问,有了疑问就可以启发思考、获得真知;读书贵在循序渐进,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坚持到底、终有所成。
【跟进解读】
热爱读书是件令人赞许的事情,善于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就是收获,能够提出问题就是进步。死板地读书是不会有多少收获的,顶多多认得几个字;专心致志地读书就会发现问题,产生怀疑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是觉悟的先机,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思考和询问,才会去探究学问,才会得出独到的见解。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正是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征。如果只是略懂皮毛,却不求甚解,停止了进一步探索的脚步,就会与真知失之交臂。这就如同一个人行走在沙漠中,只要他再多坚持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前面的水源,挽救自己的生命,可惜的是在最后一刻他放弃了前行,失去了生命。生死与成败往往都在一步之间,积聚力量迈出最后一步,你可能就会胜利成功,幸运地活下来,否则,就是失败甚至死亡。读书求学要坚持不懈、点滴积累,这样才能继承和发扬先哲圣贤的精华。读书求学贵在有怀疑的精神,坚持到底,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原典】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得的道理,必须让自己认可信服;与别人谈论道理,必须叫人家点头心服。
【跟进解读】
读书要明辨是非,要有正确的判断力,这样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学习到先哲圣贤的精髓。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通情达理。读书就是为了明理,如果看过之后不解其中道理,没有任何收获,自己又怎会满意呢?所以说读书的目的就是心有所得,学习到令自己心服口服的道理才会满意。与人谈论道理,要讲自己真正相信的道理。有些人整天讲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希望别人相信,李敖先生把这种人称为“放屁狗”。他们这么做的成功概率事实上并不低,甚至可能很高;但是,万一被揭穿的话,风险也很大,名誉扫地只是起点而已,还可能有万劫不复的各种可能性。尽管“自己真正相信”与“事实上真正正确”并不总是一回事儿,但是毕竟因为“自己真正相信”,所以必然身体力行;于是,那些自己真正相信的道理会因为自己已经反复实践过而更可能是正确的或起码有一定道理。总之,讲道理的关键是自己所说的道理能够让对方接受,所说的言辞不能空穴来风,毫无根据,而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道理讲得透彻明白,使人心服口服,这样才算是达到了说理的目的。
【原典】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译文】
珍爱自己的精神,留待以后担当宇宙、人生的重任;虚度光阴,将来拿什么报答君王、父母的恩情?戒酗酒,酗酒导致精神受伤。戒好色,好色导致精神灭绝。戒美味,美味导致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导致精神烦闷。戒多动,多动导致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导致精神受损。戒多忧,多忧导致精神郁结。戒多思,多思导致精神受扰。戒多睡,多睡导致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导致精神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