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仲虺之诰
- 尚书全鉴(典藏诵读版)
- 余长保解译
- 2615字
- 2019-09-10 19:25:46
【题解】
在《今文尚书》中并没有此篇,本篇收录于梅赜的《古文尚书》中。
仲虺(huǐ),乃商朝大臣,《孔传》中认为他是商汤时期的左相溪仲的后人。据《史记·殷本纪》中认为:商汤灭夏之后,诸侯臣服于商汤,商汤成为天子之后,平定天下。汤回到泰卷陶之后,仲虺写了这篇文章。《书序》中写道:“汤归自夏,至于大垌,仲虺作诰。”
本篇最早作于商汤灭夏之后。根据现在的诰文,成汤灭夏之后,将夏桀流放到南巢,自认为自己的行为比不上古时的帝王,仲虺为劝说商汤写了这篇诰文,认为殷商灭夏乃是天意,不用自惭形秽。
【原文】
成汤放桀于南巢[1],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2]。”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3],有夏昏德,民坠涂炭[4],天乃锡王勇智[5],表正万邦,缵禹旧服[6]。兹率厥典[7],奉若天命。”
【注释】
[1]放:放逐,流放。南巢:古时的地名,今所在地说法有异,通常认为是在安徽巢县东北。
[2]口实:话柄,借口。
[3]时:通“是”,代词。乂:治理。
[4]坠:陷入。
[5]锡:通“赐”。王:指的是商王汤。
[6]表正:楷模,表率。
[7]率:遵循。典:常法。
【译文】
【引文】成汤灭亡夏朝之后,将夏桀流放到了南巢,认真思量一下觉得心中有愧。说:“我担心后世会将我的行为用作话柄。”
【引文】于是仲虺写了篇诰文,说:“啊!百姓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有了七情六欲。如果没有君王,社会就会混乱,因此上天又生出了聪慧之人来管理百姓。夏王桀败坏德行,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上天因此赐予了大王您胆量与智慧,让您可以成为天下的楷模,继承从大禹过来的功业。遵循大禹的法典常规,遵从上天的号令。”
【原文】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1],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2],式商受命[3],用爽厥师[4]。简贤附势,寔繁有徒[5]。肇我邦于有夏[6],若苗之有莠[7],若粟之有秕[8]。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9];矧予之德,言足听闻[10]?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11];德懋懋官,功懋懋赏[12];用人惟己,改过不吝[13];克宽克仁,彰信兆民[14]。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15]。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16]?’攸徂之民,室家相庆[17],曰:‘徯予后,后来其苏[18]。’民之戴商,厥惟旧哉[19]!
【注释】
[1]夏王:指夏桀,史上有名的暴君。矫:矫制、假托。诬:欺骗。蔡沈《书集传》说:“桀知民心不从,矫诈诬罔,托天以惑其众。”
[2]用:因此。臧:善,可引申为喜欢。
[3]式:旧说认为是用的意思,现认为是代的意思。曾运乾《尚书正读》说:“(式)读为代。”式商受命,《立政》有“式商受命”一句,完全相同,可互参。
[4]爽:旧说认为是明,昭明的意思,非也。《墨子·非命上》引作丧。爽、丧音近而误。师:众。
[5]简:略,含有忽略、轻慢的意思。附:依附。势:有势力的人。寔一作实。繁:繁多。
[6]肇:开始。我邦:商人自称。灭夏之前,商是夏朝统治下的方国。
[7]莠(yǒu):长在农作物中间的杂草。
[8]秕(bǐ):空壳的谷物。
[9]战战:恐惧忧虑的样子。非辜:无辜,无罪。
[10]矧(shěn):况、何况。足:能够。蔡沈说:“况汤之德,言则足人之听闻,尤桀所忌疾者乎!”
[11]迩:近。殖:聚、聚敛。
[12]德懋懋官:第一个懋,是茂盛,繁多的意思。第二个懋是勉励的意思。
[13]吝:吝惜。《孔传》:“用人之言,若自己出,有过则改,无所吝惜,所以能成王业。”蔡沈:“用人惟已,而人之有善者无不容;改过不吝,而己之不善者无不改。不忌能于人,不吝过于己。”
[14]克:能够。彰:昭明。
[15]葛伯:葛国之君。葛:夏朝的属国。
[16]奚:何。后:先后之后。
[17]攸:所。徂:往。室家:妻室儿女。
[18]徯:待、等待。后:君、王,指成汤。苏:复苏。
[19]戴,拥戴、爱戴。旧:久、非一日。
【译文】
【引文】“夏桀有罪,假借着上天的名义来发布旨意,欺瞒大众。所以上天不喜欢他,让商人来顶替他承受天命,让他失去自己的百姓。轻待贤人,依附权势,这样的人着实有很多。自我们商人在夏朝的统治之下建立方国开始,就被认为是禾苗中的杂草、粟米中的秕壳。我们上上下下都十分恐慌,没有不担心无辜受到处罚的,更何况我们商人的美德,如果讲出来足够打动聆听的人呢!
【引文】“大王您不痴迷于音律美色,不搜刮财货;德高望重的人就用官职来鼓励他,建立功劳大的人就用赏赐来鼓励他;采纳他人的意见,就如同是自己的意见一般,改正自己的过失也是毫不介意;能够宽容与仁爱,像百姓彰显自己的诚信。葛伯对我们给他耕种送粮颇有敌意,我们在征讨夏桀的时候就从征讨葛伯开始。您征讨东方的时候,西方的戌族颇有怨言,您征讨南方的时候,北方的狄族就开始抱怨,都说:“为什么独独将我们这里放在后面讨伐呢?”所征讨地区的百姓,举家欢庆。都说:“等候我们的君王吧,君王到来之后我们就死而复生了。”百姓拥护商王,已经很长时间了。
【原文】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1],兼弱攻昧[2],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3]。
“德日新,万邦惟怀[4];志自满,九族乃离[5]。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6],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7]。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8],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注释】
[1]佑、辅:都是辅佐,帮助的意思。显:彰显。遂:进用。
[2]兼:坚冰。弱:指的是弱小的诸侯。攻:攻击。
[3]推亡固存,邦乃其昌:《书集传》中记载称:“推亡者,兼攻取侮也;固存者,佑辅显遂也。推彼之所以亡,固我之所以存,邦国乃其昌矣。”大意就是这样。
[4]德日新:德行每日更新。万邦:泛指天下。怀:怀念,归来。
[5]志自满:容易骄傲自满。离:分离。
[6]建:里。中:中道。
[7]制:制裁,裁定。
[8]裕:宽裕。
【译文】
【引文】“辅助贤能的诸侯,帮助仁德的诸侯,彰显忠诚的诸侯,任用善良的诸侯,兼并那些弱小的诸侯,讨伐昏乱的诸侯,夺取混乱的诸侯,鄙视那些将要灭亡的诸侯。应当消亡的就应当加速他们的消亡,应当存在的就帮助稳定他们的根基,这样国家才能兴旺昌盛。
【引文】“德行每日都要更新,天下的诸侯才会过来归顺;容易骄傲自满,那么氏族们就会出现分离。大王您努力彰显仁德,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公道,用义来裁定事务,用礼制来约束自己的心志,以此来传给后代,绰绰有余。我听闻:‘能够找到老师的人,就能够成为君主;认为别人比不上自己的人,就会消亡。谦虚好学的人,所获得的就会增多;刚愎自用的人,所获得的就会减少’。
【引文】“啊!只有从开始就小心谨慎的人,才能获得好的成果。扶植礼仪明君,消灭昏乱的残暴之君。恭敬地遵循上天的大命,才能永久地保有上天赐予的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