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者序

坂口安吾(1906—1955),本名炳五,出身于新潟县乡绅家庭。父仁一郎(1859—1923),众议院议员,以笔名“阪口五峰”活跃于汉诗诗坛。坂口家人丁兴旺,安吾上有十一个兄姊,下有一妹,身为幺子却不得父母宠爱。在自传体小说《石头的思绪》中,安吾回忆童年:

除了磨墨,父子俩再无任何交集,出了书房,甚至一年到头难得碰面……母亲皳患有严重的歇斯底里,而她的怒火全部撒在了我的头上。

淡漠的童年培养出乖僻的性格,少年时期的安吾逃学、打架,同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东洋大学就读期间,安吾读书废寝忘食,并熟练掌握了法语;毕业后,与朋友创办同人杂志,发表翻译作品。二十五岁时,凭借短篇小说《风博士》获得牧野信一(1896—1936)赏识,登上文坛。

安吾登上文坛后,十五年间勤奋创作,持续发表作品,但未能受到充分关注,有时甚至青黄不接,须向朋友借钱维持生计。1946年,发表《堕落论》及短篇小说《白痴》,一跃成为流行作家,与太宰治(1909—1948)、织田作之助(1913—1947)等一道被称作“新戏作派”,又称“无赖派”。

安吾作品内容驳杂,不仅创作纯文学,亦涉足历史小说、推理小说领域。中篇历史小说《二流之人》以黑田官兵卫(1546—1604)为主人公,笔调轻快,鲜明刻画了一幅日本战国群像图。长篇推理小说《不连续杀人事件》,获第二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时称“侦探作家俱乐部奖”)。安吾身为纯文学作家,对通俗小说不持偏见,甚至创作评论文章,在《关于推理小说》一文中,安吾提到:

我热爱侦探小说,将其看作解谜游戏,并不代表我主张“侦探小说只能是解谜游戏”……侦探小说不能端起架子来画地自限,解谜的游戏、艺术的芬芳、恐怖、幽默,任何风格都可以兼容并包。读者阅读侦探小说时,一定也是怀着娱乐的心理,所以轻松、有趣的核心精神必不可少。

小说以外,安吾还留下了大量的随笔、评论。本书从中选择了其代表作品《我的人生观》和《安吾人生谈》,以飨读者。

《我的人生观》,1950年5月至次年1月连载于杂志《新潮》,共八篇。安吾由自身经历及身边大小事件生发感想,或深入剖析,或尖锐批评,观点一针见血,行文幽默风趣,充分展现出文学家安吾在生活中的可爱与苦恼。

《安吾人生谈》,1951年4月至12月连载于杂志《ALL读物》,共八篇。与《我的人生观》不同,安吾在《安吾人生谈》中就当时的社会热点,展开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评论。在代表作《堕落论》中,其展现出把握社会现实的敏锐目光,猛烈抨击笼罩战后日本的传统思想;《安吾人生谈》连载时,日本仍然陷在战后的泥沼中,固有价值观分崩离析,整个社会在思想上陷入混乱,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旧观念的禁锢与新思潮的冲击下,演绎着一出出光怪陆离的百态人生。《安吾人生谈》摘取当事人手记,嬉笑怒骂,直言不讳,其中表现出的诸多观点,可以认为是《堕落论》思想更为具体、更加贴近现实的一种延续。

《安吾人生谈》所论多属当时日本家喻户晓的热点话题,由于文章多未叙述事件背景,为今天的读者增添了不少阅读障碍。本书中凡遇相关背景中不为今日所熟知者,则加译注,以期为读者阅读提供些许帮助。

对于坂口安吾这样一位个性鲜明、风格多样的作家,国内的关注程度仍显不足。鄙人才疏学浅,译文难免差错,敬请方家不吝指教。

梁国玉

二〇一八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