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宝葫芦的秘密》的创作背景与历史

社会背景是作家写作时的环境,也是作家要写作的原因之一。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分析社会环境,了解《宝葫芦的秘密》得创作背景与历史

模仿苏联儿童文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整个世界局势分为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国在外交政策上提出“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口号——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就像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一样。

国家政策的改变,会引导社会各个方面的改变。中国儿童文学毫不例外。当时,大量的苏联儿童文学观念和作品被引进或翻译到中国国内。所以,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可以说是对苏联儿童文学模仿的结果。当时,苏联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要把儿童教育成“很有文化、很有教养、很有朝气、很坚定、不怕困难和障碍……”的人。

为童话创作做准备

张天翼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进入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的。1950年夏天,团中央少年部《中国儿童》的编辑前来约稿,并转达团中央领导希望作家撰写反映新中国儿童生活的意见。后经团中央少年部的介绍和安排,张天翼与鲍家街小学的师生取得了联系,了解、熟悉少年儿童的生活,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做准备。

由此可见,即使是大作家,在写作之前也要融入到环境中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新时代的主题

此后,张天翼的工作重心确定在了儿童文学的创作方面。时代的号召之下,张天翼五十年代的儿童文学创作与三、四十年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在主题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四四格”、“秃秃大王”之类的反动军阀和统治者已经被打倒,和他一伙的狐群狗党也不复存在。新中国的少年也不再像小林、乔乔、小民子、冬哥那样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背起书包上了学校,他们面前展现出了一个薪新的世界,美好的前程。他们热爱新中国,热爱人民,有远大的理想,愿意做一个好学生、好少先队员。

但有的孩子往往有点懒,有的不爱动脑筋,有的看见好玩的东西就忘了学习,有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肯劳动,可是回到家里就要大人帮他做这做那……正是考虑到儿童存在这些现实的问题,本着“教育本位”的儿童观念,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张天翼责无旁贷地担起了儿童文学写作的大旗——《宝葫芦的秘密》就是其中的代表。

课程总结

无论作家是否感受到,社会环境与作家的创作密不可分。这不仅仅体现在小说中所展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还体现在作家在小说中流露出来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