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从撒切尔到特蕾莎·梅
- 王雯
- 3629字
- 2024-11-28 17:29:21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一 研究方法
本书属于描述性、解释性研究,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等一般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运用了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的资料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国内外关于英国养老金、英国福利制度方面的学术文献。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文献基础,本书拟尽可能多地搜集和利用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资料,并总结和归纳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第二,英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资料、评估报告、改革报告等资料,以了解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过程。第三,英国非政府机构对养老金、老年人收入状况等相关问题的评估报告,有助于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理解英国养老金制度。第四,OECD、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区域性、国际性组织的政策报告和数据库,为在国际比较的框架下评估英国养老金制度提供了可能。
(二)历史研究法
制度是不断发展的,制度变迁的过程既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继承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不能孤立地就单一制度进行研究,而必须结合其之前的制度。另外,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进行的。历史研究法从一段历史时期来观察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总结制度变迁的路径、探寻影响因素,从而加深对制度的理解和把握。
(三)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从整体层面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的整体性,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关系是一个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所组成的要达到一定目标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要不断地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交流,并相互构成对方的外部社会环境。本文在论证过程中注重分析英国执政党指导思想、社会经济环境、初始制度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对养老金制度的影响,以及养老金制度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反应,力求从宏观上完整地把握英国40年养老金改革与社会环境之间输入、制定、输出、反馈的系统过程。
二 分析框架及逻辑结构
本书的分析框架如图1-1所示。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进行研究,依次为撒切尔—梅杰政府时期、布莱尔—布朗政府时期、卡梅伦—特蕾莎·梅政府时期。在每一个时期的研究中,按照初始条件、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轨迹、制度变迁的结果五个要点对养老金改革进行研究。如公共政策领域的许多其他议题一样,养老金制度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公共政策制定者对当前制度的变革不仅是回应当前的制度问题,还要考虑到制度历史的影响。历史制度主义也认为,制度的历史对制度变迁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的研究过程中,将每一时期改革前的制度面貌及其存在问题作为改革的初始条件,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改革前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与改革后的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制度变迁的动力在本质上看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之间“不均衡”,即制度运行过程中制度与制度系统环境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制度系统环境对制度形成的压力。制度系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几大方面,经济环境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体现为,一国整体经济衰退会影响养老金的筹资能力,财政紧张甚至赤字会减弱政府用于公共养老金支出的能力,经济危机会增加削减养老金水平的压力,等等。政治环境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体现为,一国政党政治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国际组织对一国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等等。社会环境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体现为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社会人口要素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以及社会舆论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压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形成并讨论改革方案、各方妥协形成共识、改革实施这几部分内容。这几个环节基本覆盖了制度变迁过程的关键节点,有助于理解改革方案制定的“黑箱”。基本上,任何变革都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改革合法性的武器,作为改革指导原则的基础来源,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历史也不例外。在对每一时期养老金变迁过程的研究中,都对当时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梳理,既包括当时有影响力的学术理论,还包括受学术理论影响而形成的政府领导者的执政理念。养老金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变革初衷往往和最后确定的公共政策有所偏差,其主要原因是改革方案需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并得到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可,因此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妥协和调整必不可少。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影响制度变革的各种因素、制度变迁的现实条件以及改革的可能性;有助于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发现制度变革初衷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差距,加深对制度变迁复杂性、曲折性的认识。在每一章的结尾对这一时期养老金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与改革前制度相对照,归纳提炼出改革轨迹。在分时期研究了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之后,是对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英国养老金制度纵向的分析和评价。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的总体特征和制度变迁的方式。评价的标准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改革的预设目标,即用改革的目标去衡量改革的结果,研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是否具有控制公共开支、增强个人激励效果、促进储蓄增长及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养老金制度评价的一般标准,包括保障效果、是否造成了贫困和社会排斥。对上述评价标准整合后,形成了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第一个维度为养老金制度对经济的外部性影响,包括对储蓄、经济增长、财政和效率的影响。第二个维度为对养老金制度本身的影响,包括制度的简化性、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充足性。第三个维度为养老金制度对个人的影响,包括个人风险和社会排斥。
图1-1 养老金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是贯穿历届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条主线,也是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也侧重于公共养老金的改革和私有化改革的角度进行,试图回答制度变迁中的总体规律和趋势。
全书共计八章。第一章到第三章为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提出研究问题,界定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安排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研究,梳理解释福利紧缩和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相关研究,讨论相关研究的方法特点和解释力,并评价其贡献和不足,指明本书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章为养老金制度及其变迁的理论基础,解释评价养老金制度指标的理论依据,总结讨论研究养老金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第四章到第六章为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以时间为单位将英国养老金制度自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撒切尔—梅杰时期、布莱尔—布朗时期和卡梅伦—特蕾莎·梅时期,分阶段地研究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历程。第七章到第八章为第三部分,第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纵向梳理和评价,以及OECD国家的横向比较。第八章为结论。
三 创新点
已有的对英国养老金制度的研究中,制度描述多,制度评估少,对制度较长时期的总体的评估更少;在对制度的评价方面,正面评价多,反面评价少;借鉴经验多,反思教训少;在已有对制度过程研究的文献中,大多停留在制度改革的“面”上研究,缺乏对养老金改革的纵向深入研究,对私有化改革以来的制度研究更少。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书的主要创新如下。
第一,在研究视角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分析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的背景及过程;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养老金制度研究的基础理论,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线索上,以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为线索,聚焦于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的关系及政府责任、市场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所遵循的哲学观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力求研究的客观中立。在对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的评价分析方面,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重点和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理由设定评价标准,既有历史纵向的规律总结,又有横向的国际比较,勾勒出英国养老金制度的立体形象。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对英国自撒切尔政府以来养老金制度改革进行研究,不仅全面细致地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改革内容,还对养老金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分析,力求深入理解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考虑养老金制度变迁中的宏观环境和微观过程,尽量揭示出制度变迁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和改革的具体路径。对英国自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改革内容进行研究,并对40年的改革做出了总体的评价分析。
第三,本书主要提出了以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结论:其一,撒切尔政府开启了英国养老金私有化的历史,此后的梅杰政府、布莱尔政府、布朗政府、卡梅伦政府、特蕾莎·梅政府延续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方向,只是在私有化的程度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其二,从结果上看,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没有挤进储蓄的效果,增加了财政支出,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充足性下降,增加了个人风险和老年贫困率。但是改革增强了制度的可持续性,制度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