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分层研究:客观与主观的双重维度
- 秦广强
- 1521字
- 2020-08-29 04:46:18
第二章 阶级分析的理论传统与经验测量
作为分层研究中最具竞争性的概念工具之一,阶级分析从历史上讲就一直处于相当“特权”的位置,斯廷奇康比(Stinchcombe)甚至不无夸张地指出:“阶级是社会学中的唯一自变量”(Wright,1979:3)。在西方社会学近两百年的学科发展史上,阶级研究领域向来是一片大师云集、流派纷呈的学术沃土,吸引着无数社会学家“耕耘”其中。
阶级是一个有着明确关系取向的分析概念,阶级位置是在与其他阶级的社会关系之中定义的。阶级相比于其他分层视角的最为独特之处就在于,强调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雇佣关系、剥削关系、统治关系)的不平等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为稳定和持久的社会不平等。另外,阶级本身指涉一系列结构性位置,它独立于占据特定位置的特定的人而存在,是一种“空的空间”。
“阶级”是一个相当“现代”的概念,它是作为对工业社会分层体系展开经济意义上的描绘的一个概念而走进社会科学家的视野。尽管无论是在古代的西方还是中国社会,对“阶级”一词的使用早已有之,但作为反映社会经济不平等状况的一个概念,当时的“阶级”描绘的是一种与声望、荣誉等因素相关的社会地位的分化和身份的等级排列,即古代社会中的“阶级”与现代意义上的“等级”(hierarchy)、“社会地位”(social standing)的含义类似[1]。
直到进入19世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在西方社会中展开之时,经由马克思的论述,“阶级”一词才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性工具,阶级分析也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块重要领域。正如李普塞特所说,“如果要把社会阶级研究之父这一桂冠授予某一个人的话,那么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李普塞特,1995:54)。“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声名、权力上的扩展,阶级的那些旧话语被替代”(戴维·李、特纳,2005:3)。“阶级”不再表达与“等级”相同或类似的含义,“前工业社会的等级传统、合法性神话以及先赋身份的制度都已被工业社会新的社会秩序所代替”(吴清军,2008),“阶级”作为一种与经济、物质利益相关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富有阶级和贫困阶级的区分等。阶级不仅是一个反映着成员经济不平等状况并揭示其根源的分析性概念,还作为一个革命性政治的关键术语,与阶级利益、阶级行动甚至是社会历史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
阶级分析发展到当代时期,学界出现了一些质疑其分析有效性的论调,有的甚至抛出“阶级已经死亡”的观点(Pakulski & Water,1996)。他们的论据主要来自后工业社会已经发生巨大转变的经验层面。比如社会分化重心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和文化领域,身份认同和生活话语呈现多元化甚至碎片化形态等等。尽管如此,仍有大批的学者坚决捍卫“阶级持续存在”的立场(Hout,Brooks,Manza,1993;Goldthorpe & Marshall,1992;Marshall,1991),他们认为在众多社会学核心领域中,没有证据表明阶级的区分、效应或影响力在下降,更没有消失。阶级作为社会分层研究的视角依然重要,阶级结构依然作为结构性不平等的重要形式而持续存在。
本章是有关阶级分析的基础性理论探讨,聚焦于三个基本议题:一是从“正统共识”的角度对阶级理论从古典社会学时期到当代社会的传承、发展及范式转换背后的逻辑进行细致阐述,尤其是重点梳理了马克思和韦伯这两大阶级分析流派开创者的理论论述,以及当代社会学中以赖特、戈德索普、格伦斯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新涂尔干主义的理论推进;二是在阐述各流派基本阶级思想的同时,着重介绍了其阶级分类模型的经验构建与测量;三是将目光聚焦阶级的后果与影响议题,指出了阶级后果分析中的宏观与微观两类取向,回应了在微观层次中,阶级位置如何作用于阶级后果的中间过程和解释机制问题,最后通过三个相互演进的分析维度(阶级与收入、阶级与认同、阶级与生活方式)简要描述了阶级分析在其理论承诺和建构效度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