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英美卷)
- 黄卓越
- 520字
- 2020-06-24 23:36:04
第三章 英美汉学界的先秦文学思想研究
西方世界对中国先秦时期的儒道学说关注颇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1593年就把“四书”译成了拉丁文。1691年,由拉丁文转译的《论语》英译本出现了。约在18世纪中叶,《老子》亦被翻译成拉丁文。但长期以来,海外学者大都仅仅从思想史与文化史的角度对儒道思想加以审视,并有心关注孔孟老庄等在文学思想方面的言述。尽管零星的叙述依然能够觅得,如英国早期汉学家翟理斯21世纪初所撰《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1],曾译介了《论语》《孟子》和《老子》中的部分章节,略涉及孔子对《诗经》的道德政治解读。然而这毕竟属于一些偶然性的发现,当然也远不足以形成一种系统化的学术架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英美汉学,尤其是美国汉学如今已经发展为国际汉学的中心,其对儒学思想、道家思想的研究尤为积极,并多有创辟,由此也会涉及对儒道文学观的勘察。加之,文学史研究领域亦有由对纯文学的兴趣而向理论研究过渡的趋向,从而使得一部分汉学家将视野投诸作为中国古典文论源头的先秦儒道思想。此进程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稍盛。虽然专门性的著述仍不多见,一些重要的阐述还间杂于文论史通述及对儒道思想的一般性探索中,但也构成了虽不算整齐但却有着自身特色的言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