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脉

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又云:燕蓟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会。

——清·孙承泽《天府广记》

027-1-i

北京城的历史沿革

远在史前时期,北京小平原气候温和,水甘土厚,林木茂密,自然环境十分优越,适合古人类的生存、演进,以及渔猎畜牧农林各业的发展。

北京原始聚落的发展,早在周朝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克殷灭商,周王朝在这里先后分封了两个诸侯国——蓟与燕,北京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由此开始,蓟国的都城“蓟”,是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燕国的分封略晚于蓟国,都城是燕。由于燕国势力强于蓟国,故而燕国很快灭掉蓟国,并放弃了原来的都城,而将自己的国都改设在蓟城,北京地区遂出现了以一座中心城市为主的格局。

到了周朝末叶的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崛起于北方,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历时八百多年。当时已是人口密集、生产发展和交易频繁的北方诸侯领地中心,是“富冠海内”的著名都会。

蓟城发展初期,地理位置优越。建筑在北京小平原上,三面环山,正南面向平坦辽阔的华北大平原。西南一角,沿太行山的东麓,为南通华北大平原的唯一门户,蓟城正是出入这一门户的要冲;西北角的南口,经过口内的居庸关、八达岭,然后穿行一系列宽窄不等的山间盆地,可以径上蒙古高原;东北角的古北口,越过高低不同的丘陵和山地,是通向松辽平原的捷径。蓟城就为山后地区和广大平原之间南来北往所必经的地方枢纽。蓟城地区物产丰饶,是南北货物交流的中心,是汉族与东北少数民族互通有无的贸易中心,是北方各民族融汇之区,也是封建统治者经略东北的前方基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设郡县。蓟城作为东北方的重镇,为广阳郡郡治。经西汉、东汉四百余年,燕地蓟城虽然有时为封国都邑,有时为州郡治所,但一直是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北方政治、军事重镇,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汇合要津。

晚唐以后,东北许多少数民族先后崛起,连连叩打汉族的门户,首当其冲的就是蓟城。这时蓟城因为是幽州的治所,所以又叫幽州城,是汉族的一个重要的边防中心。由于唐朝的没落,其后五代时期,幽州及其附近地区,落入东北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人手中。契丹兴起于今日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附近的山区,占据燕云十六州后,于公元937年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建为陪都,为辽朝五京之一,并作为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这就是历史上和北宋对峙的辽。从此以后,北京就从一个华北平原的北方门户逐步发展起来,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数百年间代替了前期长安城的地位,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一个行政中心。

辽朝占据燕京100多年以后,兴起于松花江上的女真族崛起,于1115年建立了金朝,并代替辽而占据了幽州城,统治中国的北半部。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把都城从上京迁到了幽州城,改燕京为中都。这样,北京终于发展为一代王朝的正式首都。

公元1215年,蒙古骑兵突破了南口一带的天险,冲入了中都所在的小平原,杀进中都城,大肆抢掠、纵火焚烧,一代豪华的宫阙荡然无存。蒙古人在这里设置了“燕京路”,至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从蒙古高原上的都城哈拉和林来到了燕京。1263年,改燕京为中都路,府号大兴。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设,政治的重心进一步南移,燕京已经开始成为事实上的首都。1266年12月,开始了大规模的中都修建工程,重凿金口,导卢沟河以漕运西山木石,加紧了迁都燕京的准备。1267年初,刘秉忠受命筑中都城,筑城工程正式开始,进展十分迅速。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元”,改中都为大都。1274年正月,大都城宫阙告成,忽必烈始御正殿,受百官朝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元大都,蒙古人称其为“汗八里”,也就是“大汗之城”的意思。1287年,筑城工程全部告成。1293年最后完成了从大都东连通州的通惠河。全部工程从1267年开始,历时26年,其规模之浩大罕有伦比。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这一年,大将徐达奉命北伐,元朝最后的一个皇帝弃城逃走。徐达胜利地进入大都城,将大都改称北平府。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决心把都城从南京迁到这里,后把北平府改名叫作北京,北京这个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永乐四年(1406年)起,开始营建北京宫殿,改造城池,一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全部落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清军于公元1644年五月进入北京,建立起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代各民族的统一国家,仍定都北京。

历金、元、明、清,北京均为京师首都,进一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直至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初年仍一度迁都于北京。北京的城市规模、建筑艺术、宫殿苑囿、坛庙寺观、园林名胜,以及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瑰宝和近代工业兴起后的一些市政管理设施等,大都是在长达近千年的建都时期内,先后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凤凰岭之春

北京城址的起源和变迁

古史传说中,黄帝有一些重要活动在“涿鹿”。涿鹿是山名,西汉涿鹿县城就在今河北涿鹿县一带,地近北京地区。文献记载中,北京还有“幽陵”“幽都”“幽州”之称。幽,是尽北之地,“幽州”指北方地区,而“都”是人们聚集的场所或城市的雏形城邑。

考古发现的城邑遗址多属于不同的史前文化,多位于发达文化的中心区,是部落联盟或酋邦的权力中心,是规模比较大的人类群体的聚落,而北京地区不是重大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带,而是多文化互相穿插、交错、争夺的旋涡地带,可以说北京地区是多文化中的每一种文化的前线地带,不同文化在此交汇。今北京地区在夏、商时代尚未发现筑城的证据,西周初封蓟燕,城市发展的历史由此开始。

蓟国的都城“蓟”,是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范围主要在今永定河以北。燕国的分封略晚于蓟国,范围主要在永定河以南的拒马河流域,都城是燕。燕灭蓟之后,放弃了原来的都城,将国都改设在蓟城,南面的城市衰落,而北面的城市蓟城不断发展壮大,很快成为北京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

北京处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华北平原上虽然河流众多,但河道大多很浅,而且善徙善淤,不利于行船。从南到北分布在太行山东麓一带,平原东部大多为湖沼洼地,开发比较缓慢,人口也较为稀少。因此,在古代华北地区居于主要地位的交通形式是陆路运输。它的主要交通线就是太行山东麓大道,华北平原最早的一批城市就是在这条大道上起源和发展的,“蓟”是最北端的城市,地饶物丰,天险地利,是边防重镇和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吾学编》中记载:“京师负重山,面平陆,地饶鱼盐谷马果窳之利,又转漕东南。财货骈集,天险地利,足制诸胡。汴、洛、关中、江左皆不及也。”

车行大道,是古代陆路交通系统中的骨干,地区间的各类社会交往活动,主要通过这些大道得以完成。车行大道对古代城市的起源和成长,尤其是对城址的选定而言,是影响力最强的因素,沿这些大道所发现的遗址最多,遗物最丰富,反映了道路所经由地区的繁荣面貌。

大道交汇点是考察古代北京城原始城址选定的重要线索,在诸因素中,永定河上的古代渡口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以今卢沟桥一带为代表的古代渡口,是平原地区跨越永定河最为适宜的地点,吸引了大小道路向这里延伸,向南一路是太行山东麓大道,西北一路直上蒙古高原,东北一路出古北口,穿越平缓的山地丘陵地带,通向松辽平原,此外,还有正东一路,横越小平原,沿燕山南麓直趋海滨。

永定河南北两方道路情况是不同的,其南方只有一条南北大道,而北方却有数条大道从渡口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这一现象决定了大道的交汇处宜在永定河之北。但是永定河是一条流量很不稳定的河流,在夏季经常遇到洪水暴涨,泛滥无常,因此古人由南而北的大路在穿越永定河进入北京小平原之后,在距离渡口最近而又最不容易遭受洪水威胁的一个原始的居民点上,才开始分道扬镳,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这个古代大路分歧之处的居民点,便成为当时沟通南北交通的枢纽——蓟城。这就是蓟城城址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

蓟城因地理位置优越,后人在同一地点反复修建城市,所以早期蓟城的遗址很难保存下来。而燕城因废弃之后再无任何人在这里建立大型城镇,故遗址得以保存至今,即房山董家林古城遗址,它是今北京范围内所见的最早的城市遗存。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至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都是位于今天北京城的西南部莲花池以东的地区,是在同一个原始聚落的基础上,依托着莲花池水系的供水,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后辽朝,虽以蓟之故城置为南京,但是并无迁移或改筑。只是到了金朝建为中都之后,才于东、西、南三面扩大了城址。元朝另选新址,放弃了莲花池水系上历代相沿的旧址,而在它的东北郊外选择新址,改筑大都。元大都的兴建,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水量更丰沛的高梁河水系上来,为元大都宫苑给水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这标志着北京城址的转移,遂为今日北京内城的前身,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北京的建都和城市建设

自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分封蓟燕,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设郡县,经西汉、东汉,燕地蓟城或为封国都邑,或为州郡治所,一直是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北方政治、军事重镇,以及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汇合要津。自魏晋至隋唐、五代的七百多年当中,蓟城为幽州治所,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矛盾和融合,日益增强了幽州蓟城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扩大它的影响,蓟城已经出现独自影响、左右中国北部乃至于钳制中原的政治功能。

辽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在幽州城建立陪都,称为南京,又称燕京。辽南京城基本上还是承袭了唐代幽州城,只是把城墙重加修筑,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但是隋唐以来普遍兴起的佛教,在辽代大为盛行,辽代统治者崇信佛教,到处兴建寺庙,南京城内也兴建了不少规模宏伟、造型精巧的寺庙殿塔。有些寺庙建筑历经数百年的战乱兵燹,依然保留至今。

公元12世纪初,兴起于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国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金灭辽和北宋后,势力范围扩大到淮水沿岸,在华北平原上的统治转入相对稳定状态。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公元1153年正式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北京正式成为皇都。从此,北京城在全国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中都的建立,开启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揭开了北京成为全国首都的序幕,历经金、元、明、清各朝至今,已逾860年。

金中都以辽燕京城为基础,参照北宋京都汴梁城的规制,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扩建。中都城共三重,从内到外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在辽南京子城旧址上,大城城墙向东、西、南方向各展宽约三里[1],大城周长37里有余。它的范围相当于北京市原宣武区西部的大半。东墙约在今四路通以北到麻线胡同、大沟沿一线;南墙在今凤凰嘴、万泉寺、三官庙、四路通一线;西墙则在由凤凰嘴至木楼村的延长线上;北墙变化不大,仍位于今白云观略北的位置。大城略成方形,每边各有三个城门(北城后增开一个城门),每门正面的一个城门特辟三个门洞。位于全城中央的内城是皇帝的宫城,皇帝的宫殿居于正中。宫城规模宏大,四周长9里30步。宫城内殿九重,楼台层叠,鳞次栉比。

皇城是在辽燕京宫室旧址上兴建的,雄伟壮丽,气势非凡。

金中都宫殿所用的建筑材料,多是从汴梁城拆卸而来。据说汴梁城里宋徽宗建“艮岳”的太湖石,也被劫运到中都;建城所需大批木材,除从山上砍伐外,还要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的潭园和东京汴梁拆来;城墙用土要从涿州挖运;城门楼顶使用灰瓦及琉璃瓦,大批砖、瓦,当时有官窑生产和民窑生产两种;墙壁用砖砌,顶架全是木结构;宫殿建筑极其奢靡,所有宫殿都用黄金五彩加以修饰。金中都的建造,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役使的民夫、工匠有80万之众,另有士兵40万。

翠拥东脉

金中都城内,除宫城和皇城外还有民居。中都城内西南、西北二隅,计四十二坊,东南、东北二隅,共二十坊。中都城内修建了很多寺院坛庙,城外也有很多著名的寺庙和帝王行乐场所。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百业兴旺。在国泰民安的形势下,大兴土木,营建皇家苑囿,修建山水宫苑式的离宫——太宁宫,营建琼华岛。太宁宫规模庞大,包括今北海、中海及其东西两岸的大部分地区。太宁宫围绕着太液池而建,池中坐落琼华三岛,池东西沿岸建有大量宫殿。

金章宗完颜璟统治时期,命名了著名的“燕京八景”: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道陵夕照。“西山八大水院”,即八处园林行宫,是金章宗修建的游宴之所。这八大水院现海淀区有六个:圣水院,为凤凰岭黄普院;香水院,为妙高峰法云寺;金水院,为阳台山金仙庵,又名金山寺;清水院,为阳台山下的大觉寺;潭水院,为香山公园的香山寺;泉水院,为玉泉山的芙蓉殿。石景山区有双水院,现为双泉村北的双泉寺。门头沟区有灵水院,现为门头沟仰山的栖隐寺。

中都作为金朝都城虽仅半个多世纪,但它却为元、明、清三个王朝建都北京奠定了基石,在北京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居于承上启下地位而备受重视。


注释

[1]因资料来源驳杂,为叙述方便,本书一律保留了引用资料中使用的旧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