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信息资源产业实证研究(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 钱明辉等
- 10007字
- 2020-08-29 21:51:20
1.3 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元的,SCP理论为学者们从产业组织角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从SCP理论来看,产业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在结构、行为和绩效之外,产业环境作为环境变量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1.3.1 产业结构:产业进出壁垒、产业主体差异化、产业集中度
SCP理论中市场结构主要包括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等要素。学者们基于SCP理论围绕产业问题展开研究时主要以上述要素为蓝本,结合所研究的产业进行具体分析(张鹏,2007;李忠民,2011)。张鹏(2007)基于拓展SCP框架对物流产业成长与对策开展研究,提出市场结构要素包括:市场集中度(CRn指数)、进入和退出壁垒(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资本要求和产品差异化)。李忠民等(2011)基于SCP范式对中国石油行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进入壁垒,来反映石油行业的市场现状。Robinson (1999)通过验证多种产业结构对较高潜力的创业公司效益的测度,提出具有较高潜力的创业公司在进行上市首次公开募股时,应进入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期的产业,其产业结构特点是具有低市场集中度和多样化的产品类型。本研究通过产业进出壁垒、产业主体差异化和产业集中度三个要素对产业结构进行解释。产业进出壁垒要素主要包含经济规模壁垒、非国资进入壁垒、人力资源壁垒;产业主体差异化要素主要包含资本性质类型方差、登记注册类型方差;产业集中度要素主要包含厂商规模的离散度、产业C Rn指数。
1.产业进出壁垒
进入壁垒又称“进入障碍”,指市场内已有的企业对准备进入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亦即准备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障碍。一般来说,一个市场进入壁垒越低,越容易进入,该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反之,进入障碍越高,越难进入,该市场的垄断程度就越高(肖兴志,2007)。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SCP理论认为,进入壁垒过高会降低市场竞争,从而影响产业绩效和产业发展。
从贝恩与施蒂格勒时代开始就对进入壁垒的成因有过多次争论。贝恩(1959)认为造成进入壁垒的是规模经济,而施蒂格勒(1969)认为进入壁垒与规模经济无关,只有法律、政策因素会造成进入壁垒。陈志广等(2005)通过设计模型和案例分析,认为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规模经济可能加剧因交易费用引起的进入壁垒问题,应对高市场集中度保持警惕。夏纪军等(2015)对中国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展开了系列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Karakaya (2002)对进入产业的25类壁垒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本优势与资本必要条件是最重要的进入壁垒,具体如更高级的产品线、资本强度与客户忠诚度,最不重要的进入壁垒是政府准入许可要求。Tremblay (2012)从市场结构、集中度与进入壁垒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案例对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形态进行了说明。关于进入壁垒会对产业发展造成哪些影响的问题,学术界尚有许多争论,在本研究中,有关产业进入壁垒的探讨主要围绕经济规模壁垒而展开,即信息资源产业中筹建企业的平均成本。为了探究进入壁垒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作用,本研究假设:进入壁垒越强,潜在进入企业越难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会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起到负面作用;成本越低,说明能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信息资源产业,会促进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上述假设,本研究将通过采集数据和统计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
2.产业主体差异化
产业主体差异化,也就是所有制结构差异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所衍生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指标。一般来说,所有制结构概念的内涵是:一个社会制度下(或一个地区)的所有制结构由哪些社会经济成分组成,或者说有哪些所有制形式;它们的比重、地位如何;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晓亮,2002)。所有制结构差异体现的是各类资本性质和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规模的差异,因此又可称为产业主体差异。
对于国有企业有利于产业发展还是民营企业有利于产业发展,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吴敬琏(2011)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产业所有制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民营企业比重上升,国有企业比重下降),极大地改善了当时中国的产业绩效。孙早(2011)在对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产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假设检验和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会降低产业整体绩效水平。而国有资本因为其资本规模较大并且与政府关系密切,往往体量较大。钱德勒(1999)则认为大型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在产业中的比重变化,直接决定着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进而会影响到产业绩效的改善。总体来说,学术界尚未对所有制差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给出统一的结论。Iannotta等(2007)对欧中银行业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研究,重点对不同所有制结构对银行风险与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发现互助银行和公立银行的利润率要低于私立银行,公立银行的贷款质量较差,违约风险较其他两类所有制银行更高,而互助银行的贷款质量和违约风险明显低于公立银行与私有银行,而且股权集中程度虽然不会对银行的利润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股权更加集中的企业有着更高质量的贷款和更低的资产风险。 Welch(2003)对所有制结构对特定澳大利亚企业的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广义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有限的证据支持所有制结构与公司绩效呈现非线性关系的假设。
本研究在研究所有制差异时,重点研究不同资本性质和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的均衡程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产业发展不能依赖单一资本性质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均衡的态势,这种均衡的态势能够较好地反映所有制主体和资本的活跃程度,因此假设:不同资本性质和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数量的方差越小,各类所有制主体活跃程度越高,越会影响产业行为,使产业发展程度越高;方差越大,所有制主体越不均衡,产业发展程度越会受到影响。对于上述假设,本研究将通过统计模型进行验证。
3.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是一项反映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的指标。产业集中度是指在特定产业中,若干家最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支配能力。 (卢福财,2013)一般通过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的某些关键指标占整个市场的份额来反映。根据SCP理论,集中度越高,说明产业的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环境越差。
学界对产业集中度对产业绩效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有过较多讨论,戚聿东(1998)对中国37个工业产业的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产业集中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之间会受到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影响。Ratnayake (1999)对新西兰109个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集中度的降低对新西兰国内制造业的竞争环境造成了有利的影响。Fedderke等(2009)对南非的制造业1972年到1995年的市场集中度及其增长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集中度的增加会降低出口增长、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单价,而集中度提高对于投资的吸引力的影响则比较复杂。而Hornych等(2009)通过对民主德国地区22个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创新绩效呈现倒U形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产业集中度升高会提升产业创新绩效,但是过高的产业集中度会严重降低产业创新能力。
产业集中度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前人研究基本给出了产业集中度与制造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但是产业集中度与信息资源产业发展之间又呈现什么关系呢?本研究将信息资源产业内的股份公司作为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股份公司的数量、营业收入等指标,结合产业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的测算方法来测度产业集中度,假设产业集中度增加会影响产业行为,进一步影响产业发展,并通过统计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
1.3.2 产业行为:产业创新、产业包容、产业竞争、产业代谢
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内部的企业会根据自身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企业战略,努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份额,进而获得更多优势。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企业行为。根据SCP理论,企业行为一般包含营销行为、兼并重组行为、创新研发行为等,在实际研究中,企业行为往往与产业特性结合紧密。如李想等(2003)对中国连锁超市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将店铺扩张情况、百强连锁企业特许加盟数据、并购重组与战略联盟情况作为市场行为要素;张安民等(2007)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将价格恶性竞争程度、广告费用投入程度、产品创新程度、旅行社企业绩效作为测度旅行社业市场行为的指标。结合SCP理论范式和相关研究,本研究认为产业行为包含产业创新、产业代谢、产业包容和产业竞争。产业创新主要包括产业研发成果规模、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效率;产业代谢主要包括产业生长率、产业成熟度、产业成熟度和产业活力程度;产业包容主要包括外资企业比重、女性从业比重和产业生存空间;产业竞争主要包括产业内人均工资,反映劳动力价值。
1.产业创新
经济学对创新的一般定义是,企业家向经济中引入的能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价值追求的新东西,这种东西以前未曾在商业的意义上被引入经济之中(黄保强,2004)。产业创新包括产业内部所有企业、相关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规模、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效率。产业创新对于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创新能力就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熊彼特(1926)在其经济理论中着重强调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认为创新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Utterback(1990)认为,技术革新是制造业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的深层原因,其他因素变化均是技术革新的结果。Feller等(2002)通过调查产学研结合的工程研究中心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发现,企业从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大量知识并实现技术升级,产学研结合的工程研究中心为产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张来武(2013)认为,创新有两大功能:一是可以通过不断地提高单一或者综合要素的生产率来抵消因为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单一要素或者全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二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来突破经济发展中迟早要发生的、由要素或资源的短缺所造成的瓶颈。创新之所以具有这两大功能,是因为创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对产业发展有着根本性的驱动作用。然而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产业研发等创新行为,都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产业行为对象。本研究中,研究产业创新时会重点研究产业研发成果规模、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效率,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创新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2.产业包容
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的概念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世界银行于2009年对包容性增长概念进行了完善(World Bank,2009)。产业包容性即产业内部的企业能够获得公平发展机会,产业内部人员能够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经济待遇和福利体系的程度。良好的产业包容性,能够一定程度地提升产业内部竞争活力,提升从业人员的创造力。
对于包容性,学者对其内涵和作用进行过探讨。Ali和Zhuang(2007,2009)将包容性增长定义为一种能增加机会并平等获得机会的增长。当经济增长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机会,并且能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穷人最大限度地公平地得到这些机会,参与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来时,这种经济增长才是包容性增长。Conceicao等(2001)认为包容性增长关注的群体更为广泛,应该把所有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包含在内。Chatterjee (2005)认为包容性增长是让所有社会成员都参与增长过程、进一步减少贫困程度的过程。Rauniyar等(2010)在亚洲开发银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包容性增长定义为不平等减少的增长。基于这种定义的包容性增长概念与益贫式增长几乎等同,两者的细微差别在于益贫式增长集中关注穷人经济情况的改善和穷人与非穷人之间不平等程度的降低,而Rauniyar定义的包容性增长关注不平等的范围更普遍,更具一般性。邱耕田(2011)认为包容性发展是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权利、机会和成果的一种发展方式,共享性、公平性等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特征。于敏等(2012)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构建了一套由四个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这四个要素分别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降低贫困与收入不平等、参与经济机会的公平性和获得基础社会保障。
综上所述,包容性体现的是产业内部的机会公平,机会公平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影响。本研究认为,产业包容性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项研究将重点研究外资企业比重、女性从业人员比重和产业生存空间,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结构对产业包容性,以及产业包容性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3.产业竞争
作为经济范畴的竞争,也就是市场竞争,通常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主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自我保护和扩张行为的概括和抽象(孙明华,2004)。而产业竞争行为是指产业内部企业的竞争行为。自从马歇尔主义被提出,学界对竞争和垄断的讨论从未停息,其中,不少学者认为竞争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按SCP理论,产业竞争行为越活跃,产业绩效水平越高,产业发展活力越强。产业竞争的强弱能够反映产业发展的程度。
产业竞争行为是复杂而多维的,学界的讨论相对丰富。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0)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五力模型,通过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来诠释竞争力。不少学者对特定产业的竞争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中华等(2005)对网络产业进行研究,提出网络产业的竞争行为分为三类:技术竞争、预期管理和价值定价。其中技术竞争包含企业对技术标准的控制权竞争,企业对技术兼容策略的选择和企业技术联盟的形成,对于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其所选择的技术竞争策略有区别;预期管理是指在技术快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制定有利于自己的用户引导习惯的策略,以期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价值定价是指结合自身产品成本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判断,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产品价值。Sirikrai等(2006)从产业内部的视角,通过产业内部企业的竞争力来反映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并基于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的理论设计了层次分析模型,对产业竞争力要素的权重进行排序。Fernndez(2009)对欧洲移动通信产业进行研究,将产业内部的企业分为两类,分别是已经获得一定市场地位的企业(pioneers)和后来进入市场竞争的新企业(followers),通过分析这两类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竞争策略,Fernndez发现如果市场中有企业尝试实施与其他竞争者有差别的有效竞争行为,那么他的市场份额会增加,对于后来进入市场竞争的新企业,最有效的竞争行为是降价,而对于已经获得一定市场地位的企业,最有效的市场行为是研发生产差异化的产品。
综上所述,产业竞争行为是复杂而多维的,竞争策略的不同对竞争结果有着直接影响,而对产业整体来说,竞争行为激烈,或许对产业发展有正面作用,即产业结构会影响竞争程度,竞争程度会影响产业发展。本研究认为,产业竞争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信息资源产业对于人才依赖程度较高,本研究将重点研究产业人力资源价值,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竞争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4.产业代谢
产业代谢理论最早由艾瑞斯系统阐述,艾瑞斯认为:第一,经济系统的产业活动与生物学中的代谢过程具有类似性。对产业活动与生物有机体之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以由能源驱动的物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同时,两者也都是远离热力学平衡、自组织的稳态“耗散系统”。第二,经济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代谢管理机制。产业代谢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的稳态条件下,覆盖原料投入、能源投入、劳动投入,生产最终产品和废弃物的物理过程的集合(Ayres,1994)。根据产业代谢理论,产业活动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不断发生着新陈代谢。如果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那么对于产业来说,产业内的企业就是产业构成的基本单位。产业代谢的过程中,不断有新企业筹建,进入该产业成为产业的组成部分;也不断有老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停业、歇业甚至破产;当然,更多的是产业内部正常运作的处在营业状态的企业。本研究将产业内部企业的筹建、营业、歇业和破产视为产业自身代谢的行为,探究产业代谢对于产业整体发展的作用机理。
对于产业代谢的相关研究,Gort和Klepper(1982)通过对46种产品的销售、产品和产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按照产业内部的企业数量对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提出产业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引入、大量引入、稳定、淘汰和成熟五个阶段。Ning,Y等(2009)对中国氯工业的元素代谢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代谢网络的相关模型对氯元素的消耗率、利用率和浪费比率进行了评估,从而对中国氯工业的元素代谢情况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李维思等(2011)提出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产业生命周期,依据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指标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以太阳能薄膜电池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李维思提出的技术生命周期指标,主要包括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技术衰老系数和新技术特征系数。
本研究认为,产业自身调整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将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重点研究产业调整行为,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调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3.3 产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
产业环境是产业发展所处的环境。按SCP理论,公共政策作为看得见的手,应该积极参与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行为和产业绩效,换言之,公共政策会对产业结构、产业行为和产业绩效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公共政策是不是仅有的环境因素?除了公共政策外,还有哪些产业外部因素会影响产业发展?熊元斌等(2006)在对旅游产业环境的构造研究中,认为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政策—法律环境、经济—市场环境、技术—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这四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方维慰(2003)在对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中,认为产业环境的构成因素包含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科技人才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对信息资源产业环境的分析结合了PEST分析框架[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将产业环境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产业所处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 (孙希有,2003)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于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区域经济环境与潜在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规模相关。
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环境与产业发展水平的问题已经有过较多探讨,刘佳刚等(2015)以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28个区域内的42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最大。徐立等(2010)对中国陕西省苹果种植产业的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水平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同样得出经济实力与产业竞争力为正相关关系的结论。Kim等(2012)对城市社会经济因素对课外补习产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建立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因素对课外补习市场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
本研究认为,区域经济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区域G DP、区域国民可支配收入、区域经济结构因素、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过统计模型验证区域经济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政治环境,即区域内政府机构通过政策和法律对产业实施优惠、扶持、监管等行为的情况(樊泳雪,2010)。在SCP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可以说是一个讨论的焦点,贝恩等学者认为政府应该使用政策工具对产业进行合理的规范,尤其是对市场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而施蒂格勒等学者则认为政府不应对市场过度干预,而应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政府干预市场的情况并不少见,学者们对政府干预的效果也有过诸多讨论。Oxtoby(1970)指出一个典型的政策影响产业的案例,即20世纪60年代末维京群岛的手表产业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当地税收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的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美国政府政策因素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兴衰。 Mah(2007)对韩国政府出台的系列产业政策和韩国的整体经济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免税政策和减少干预的系列法律为企业带来实质的经济利益,并让出口产业获得金融优势。但是政府过多地强调部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也对韩国造成了不利影响,令资源和市场倾斜。张泽一等(2009)通过统计模型对政策强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认为在产业发展的扩展期,应尽量减少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干预强度,使产业内各企业充分展开竞争,促进强势企业的发展。竞争性产业政策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刘光柱等(2012)通过对2007年1月到2011年8月中国汽车制造业销售数据和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2009年后出台的系列促进汽车制造业发展政策对汽车制造业的产量和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认为,区域政治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区域信息资源产业政策强度、决策强度等因素,通过统计模型验证区域政治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即产业所处区域社会的社会结构、人口变动趋势、受教育程度、开放程度等。社会环境对文化和理念造成影响,进而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郭焱,2012)。
不少学者就产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过讨论。周异决等(2011)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推动劳动生产率和科技的进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不同等级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徐春华等(2013)对省域居民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从第二产业逐渐作用到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变动态势,由此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在总体上能对我国各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作用。周玉龙等(2015)对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2005到201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人口集聚效应总体上对非农劳动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为负值。第三产业则享受了更多集聚经济的好处。人口集聚效应并非越强越好,人口规模超过某个水平反而会抑制劳动生产率;不同规模城市的集聚效应略有差别,中小城市对集聚的好处更加敏感。Urosevic等(2010)提出纺织行业的重要竞争力因素是工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工厂中每一个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是工厂实现更高商业目标的前提,尤其是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工人们和管理者需要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研究认为,区域社会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区域开放程度、生产要素流动性指数和人口教育结构等因素,通过统计模型验证区域社会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区域内部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情况,反映了该区域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和区域科研活力(金占明,2004)。产业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区域技术环境能够为产业创新提供土壤。
区域技术环境对产业创新会带来一定影响,对此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吴金希等(2013)就区域研究机构推动产业创新的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在推动产业创新过程中能够起到杠杆作用、桥梁作用、填平“死亡之谷”的作用、完善创新体系的作用、抢抓机会窗口的作用。邢乐斌等(2015)对区域产业R&D环境满意度进行研究,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IT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区域R&D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完善程度与区域IT产业R&D环境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即区域R&D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越高、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完善程度越高,IT企业对R&D环境满意度越高。Beise等(1999)对大学中的公共研究成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德国2 300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993—1995年近十分之一的产业创新成果都依赖于高校的公共研究成果,这些创新产品的销售额约占全部产品销售额的5 % ,基于此调查,Beise还对公共研究与产业创新的结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研究认为,区域技术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区域科研机构数量、区域技术成交额和区域专利申请受理量等因素,通过统计模型验证区域技术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