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影子银行的诞生与定义

尽管影子银行已经发展较长时间,但其概念的系统性界定,还是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Paul McCulley[1]于美联储2007年年会上正式提出。他认为,“影子银行是那部分游离于监管外,具有银行职能而没有银行之名,并且拥有较多复杂金融工具的非银行金融组织”。纽联储的经济学家Zoltan Pozsar(2010)[2]将美国影子银行系统分成三种类型:政府发起设立类、金融机构类和民间融资类影子银行等三者的子系统,并且进一步将其常规业务流程细分为7个环节。而国内对于影子银行的概念尚未统一,阎庆民(2014)[3]将狭义的影子银行界定为: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高杠杆和信用风险转移的特性(1个以上),同时目前缺乏针对性的监管机制。他认为影子银行是可以引起系统性风险以及监管套利的非银行信用中介组织抑或业务,并根据这一标准对当前潜在的影子银行机构与活动是否属于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展开了分析。

2.2 影子银行的发展模式与潜在风险

国外学者基本从信用创造视角探讨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进而研究其衍生的风险问题。Fabio Verona(2011)[4]认为影子银行所创造的是各类具有广义流动性特点的金融资产,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回购交易市场使得这些金融资产具备了一定的“货币”属性,并提出影子银行进行信用创造的三个关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把传统银行资产业务移到表外和回购协议以赋予证券化产品“货币”属性。Gornicka L(2014)[5]认为影子银行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货币市场上的短期投资方、信贷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需求方实施了债权、期限以及风险的转换,而影子银行体系又无类似存款保险的制度,一旦货币市场发生挤兑,就会引发较大规模的流动性问题,从而引发金融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国内学者则基本围绕规模测度以及对信用创造的影响机制,如杨小平(2012)[6]指出,“影子银行活动加大金融系统的波动性具体表现为:影响了传统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加大由于高借贷利率所引起的企业资金断链风险;加之大部分影子银行脱离于监管体系又倾向于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所以有更大的风险问题”。

2.3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关于两者内在关系,学者们基本围绕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进行研究。于菁(2013)[7]关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实施分析时,以物价为切入点,指出影子银行对物价的影响非常显著,使得物价于短时间内剧烈波动而实现对货币政策的干扰。李丛文(2015)[8]利用时变Copula理论模型对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系展开探讨,发现影子银行具有经济发展顺周期特征,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并且不会显著影响物价、房价水平;其逆周期特征降低了紧盯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调控有效性,但同市场利率的联动效应则可以提升价格型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Funke等(2015)[9]运用DSGE模型分析中国的影子银行,指出由于金融抑制和利率管制,货币政策利率的提高会带来监管套利和资产替换,导致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和杠杆率上升,即影子银行不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性。

可以发现,虽然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两者关系的研究已有建树,但是现有成果基本聚焦于影子银行广义流动性创造,仅关注其信用创造功能以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而针对传统货币供给的文献较少,尚未对影子银行发展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深层次逻辑展开研究,忽略了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乘数的关键性影响作用,并且欠缺从理论与实证的两重视角去全面分析现实状况下货币乘数形成机制的调整与改变。而本文基于传统货币乘数模型的创新,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作用,将对在影子银行活动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并利用VEC模型和SSM模型探讨影子银行与货币乘数长短期关系,进而分析对货币供应的补充与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