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首次会面必知的心理常识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的一员,都需要在群体中与大家交往。或许你很善于结交朋友,但是很多人即使在大街上与你一天遇见过无数次,也未必会相识,更别说成为朋友,而也有一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最后反而变成好友。看来第一印象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首次见面时就给人留下好印象呢?如何展示你自己?又如何了解对方的性格?第一印象真的可以决定你们日后的关系吗?是性格相同的人们容易交朋友,还是性格各异的人们容易成为至交呢?

不要忽视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大将军冯玉祥担任“陆军检阅使”时,他的原配夫人因病过世,当时很多姑娘都托媒人介绍,希望成为陆军检阅使夫人。面对这些姑娘,冯玉祥很难一下做出判断,于是,在接见她们的时候,他都会问问她们,为什么想和他结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一个又一个姑娘被判出局,因为那些回答冯玉祥都不甚满意。某天,一个叫李德全的姑娘来到了冯玉祥的面前,当冯玉祥问“你为什么要和我结婚呢?”时,没想到这个李德全说:“因为上帝怕你做坏事,就派我监督你来了。”就这样,李德全留给冯玉祥的第一印象便是爽直大胆,令他刮目相看,于是不久两人就结为伉俪。

李德全留给冯玉祥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首因效应”,是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第一次见面时留给对方的印象。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后交往的基础,包括言行举止、穿衣打扮、亲和力等,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简单的动作,都会在瞬间形成第一印象。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一见钟情”的例子,这便是“首因效应”的作用。这就启示我们: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了第一印象,我们可以把自己美好的一面留给对方,也可以通过第一印象初步评价对方,为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

寻找你身边的朋友——邻近效应

大学毕业之后,同窗四年的叶硕和齐晓磊,一个返回老家长沙,一个则留在读了四年大学的上海。找到工作以后,齐晓磊便在工作附近的地方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独立生活。大学时处的比较好的同学不是回了老家,就是去了别的地方,即使有的还留在上海,可是上海这么大,大家也都各忙各的,根本就没有见面聚会的机会。有一次,齐晓磊加班很晚才回家,这时的他已经精疲力竭,然而更加糟糕的是,从浴室洗完澡出来的齐晓磊发现自己把钥匙落在屋里了。这可怎么好,房东住的地方距离这边很远,一时之间根本拿不到钥匙,在外面待一夜吧,可是门终究是要想办法打开的,再说,第二天早上还要上班……就在一筹莫展之际,齐晓磊看见隔壁的窗口还亮着光,心想:这位老兄应该还没睡吧,找他帮下忙。于是便轻轻敲了几下门,没想到主人很快就开了门,那一夜,齐晓磊就在这屋里住了一宿。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也逐渐成了好友,齐晓磊仿佛又找到了另一个“叶硕”。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邻近效应”,即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与这两人的住处的远近有很大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住得近的人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能很快熟络起来,越是走得近,处得久,在很多事情上就可以获得越多的照应,相互嘱托,有困难时帮忙解决,有快乐可以一起分享。距离远虽然不是阻止友情发展的障碍,但距离近却是帮助友情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邻近效应”还有一种表现是,人们大多会选择具有相似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人作为邻居,因为他们认为,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会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似性。

会改变你看法的最近事件——近因效应

杨丹对汪明的印象一直都不好,觉得他这个人太清高,有时候说话还特让人接受不了,所以杨丹每次见到他都是躲得远远的。但是最近,无意间听到好友在聊汪明的事,出于好奇就凑近听了听,听完,杨丹愣住了,原来汪明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妈妈在他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和爸爸,由于从小就没有妈妈的关心,爸爸工作比较忙,很少关心汪明的情感世界,养成了汪明孤僻、冷漠、不合群的性格。从那以后,杨丹每次见到汪明都会向他点头微笑,开始时汪明的冷漠确实够让杨丹倒吸一口气的,但是时间久了,两人居然成了关系还不错的朋友。

心理学上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因为最近所了解到的东西而改变了对某人一贯的认知心理。这个小故事中,杨丹由于得知了汪明的家庭背景而改变了对汪明一贯的偏见,印象由坏变好。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反的例子,比如,两个很不错的朋友,甲一向给乙很多帮助,他觉得这个人老实踏实,是值得相交的朋友,但是某次,乙做了一件很令甲寒心的事,从此甲就很痛恨乙,再也不会给他什么帮助了。但是这往往又会加大人际交往中的以偏概全性,因此,“近因效应”启示我们:不能仅仅是根据一个人的一时之事去判断或评价他,这样很容易造成心理认知上的偏差,使人际关系紧张化,而是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积极的效应当然是好的,但是消极效应就要谨慎处理了。

消除认知偏见——定型效应

古悦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1.72米的个子,说起话来东北味儿十足。但是她从小就希望到南方发展。最近她终于如愿以偿。虽然只是南方一个小公司里的小小的职员,但是她还是很开心。新公司里的女同事,个个都是娇小可爱、聪明活泼的可人,唯独自己好像是个异类一样,而且她也总感觉自己很不招别人的待见,两个月了都还没有人主动邀请她一起去吃午饭。但是在后来的相处中,通过古悦的不断主动与努力,同事们渐渐发现古悦其实也蛮好的。有一次,古悦问其中的一个姐妹:“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你们谁都不理我?”“因为他们都说北方人很野蛮、很厉害……”古悦听后开怀大笑,“那你们就没有听说,北方人也很豪爽吗?”

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定型效应”。苏联的心理学家就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将若干名大学生分成两组,并向他们出示同一张照片,希望他们描述这个人在长相上的特征。但是在出示照片之前,实验者告诉第一组的大学生,这是一名十恶不赦的抢劫犯;而对第二组说,这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结果,第一组的学生这样评价:这个人有突出的尖尖的下巴,表示他要在抢劫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而深邃并凹陷的双眼则是他内心仇恨与邪恶的写照;第二组是这样评价的:这个人的尖下巴表示的是克服在为人类的天文事业上所遇到的困难的决心,深邃而凹陷的双眼是因为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想。可见人们对社会上的某一固定形象的认识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这就启示我们:要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去认识和评价我们周围的人与事,减少决策与判断上的偏差。

最好不要以貌取人——反直观定律

罗杰·戴维和菲尔·墨菲同时到罗伯森·沃尔顿的公司应聘同一个职位——销售部经理,但是罗伯森·沃尔顿在这两个人之间很难取舍,戴维口齿伶俐,外表俊朗,给罗伯森·沃尔顿的第一印象很好;墨菲相比于戴维则显得沉默了点,外表也不是很出众。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走进了这家店,并径直向一双摆在销售柜里的鞋子走去,然后请站在旁边的戴维帮助自己试一下,但是戴维表现出的神情分明就是在说:我可管不了那么多。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当这个老太太来到墨菲的店里,提出相同的要求时,墨菲不但没有拒绝,还非常周到地为老太太拿来几双不同尺码的鞋子让她试穿。后来,公司决定留下墨菲。当那位老太太再次出现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是罗伯森·沃尔顿设计的试探方式,“老太太”就是罗伯森·沃尔顿的夫人。

人们往往凭着眼睛所看见的样貌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或品质,这样就会犯和戴维一样的错误。要知道,每一个个体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墨菲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最后才会被留下来的。这个小故事启发我们:千万不要以一个人的外貌作为评价他的主要依据,直观印象并不都是准确的,要想真正看清楚一个人,必须要通过两次甚至是多次相处,这便是心理学上的“反直观定律”。

小处识人——细节原理

宋朝时有一个官员吕元膺,留守东都时曾与一个管理钱粮的人下棋。这个时候有人来报说有紧急公务需要处理,去处理公务的吕元膺并没有结束棋局,而是嘱咐等他回来后继续下。后来,等吕元膺回来继续下棋时,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棋已经被人动过了,但是他没有说什么。不久吕元膺就把这个人调走了,并预言说,此人如果做官,必定是个贪官污吏,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不做官也会因贪污而受到严惩,而事实正如吕元膺所料。

这种从小处看人的方法,心理学上称为“细节原理”。古人有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一个人的为人、品行、道德如何,并不一定要等到他犯了多大的过失才能看清楚,有时候,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反映出一切。这就启发我们,结交朋友的时候,要想看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就要学会在细微处观察,通过小细节判断这个人的大德行。

相像的人总是最易于接近——相似性原则

心理学家埃姆斯威勒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向过路的大学生索要一毛钱打电话,当他们的穿衣风格及言谈举止与被询问者相似时,超过2/3的人会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当他们的穿衣风格及言谈举止与被询问者大不相同时,只有1/5的被征求者给了他们一毛钱。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相似性原则”。这个实验的结果向我们充分说明: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和自己相似的人,包括性格、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当第一次接触以后,感觉良好,进一步交往,如果在对方的身上发现更多的相似点,比如价值观、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等,那么双方就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好朋友。这就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面对与自己相似的人,巧妙地利用“相似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与对方建立起真正的友情;而面对与自己差异较大的对象时,也可以“求同存异”,尽量展现出你们的相似点,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适当地表现你自己——名片效应

某位大学生,毕业后就开始着手找工作,在每次面试之前,他都会做很多准备工作,包括公司的基本状况以及公司老板的相关资料。但是一连面试了好几家都没有成功,倍感失望的他真的有点泄气了,眼看同学们都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他更加觉得自己无能。有一次,他面试的是一家合资公司,通过了解,他发现该企业的老总曾经有一段艰辛的求职经历,相比之下,自己的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他来到面试的单位,并且在面试的过程中,他谈及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倍感失落的心情,这让老总产生了共鸣,最终,这位大学生成功成为这家公司的新业务员。

大学生将自己的经历说给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老总听,这无疑是向对方出示了一张印有与对方相同理念的心理名片,心理学上称为“名片效应”。这是苏联心理学家纳季拉什维利提出的一种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很快缩小双方心理距离的心理学效应。它启示我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名片效应”,不仅能够及时地展现自己,也可以帮助对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发现彼此的相似之处,根据相似性原则,这就为进一步交流打下了基础,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拉开了序幕。

选好你要交往的对象——链状效应

小军是被爸爸带大的,最近邻居们听说小军在某天夜里被警察带走了。因为他打架斗殴时把一个人的头打破了,那个人的家人便报了案。根据警察所掌握的线索,小军在几个月前曾经和一伙抢劫犯在路边抢劫了一名妇女。后来,小军被判了刑。但是没有人觉得奇怪,以小军的品行,进派出所、蹲监狱是早晚的事,因为他从小就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还经常打架,而且也没有人管他。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链状效应”。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这就启示我们要慎重择友,不仅在个人的言行举止上,而且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倾向等方面都要有良好的积极引导作用,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吧。

他的身上有你没有的东西——互补效应

高一时,月华刚刚转到一个新的班级,面对陌生的环境,月华有点不适应,本来性格就内向的她更加不敢说话了。刚开始时,月华被老师安排坐在晓寅的前面,生性活泼开朗的晓寅便经常找月华聊天,渐渐地,她觉得在月华的身上有种她这辈子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爸爸说的文静。晓寅自己也很喜欢文静。但是遗憾的是,上天并没有赋予她这种特质,现在她在月华的身上发现了,便不由自主地想要和她成为朋友,而且月华的英语成绩很不错。而月华在晓寅的身上发现了一种很感染人的力量——开朗幽默,这是月华一直很喜欢的性格,并且晓寅的数学成绩很好,她也希望晓寅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数学成绩。于是两人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后来还索性坐在了一起,一直到高中毕业。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互补效应”。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性格中的“隐形性”,也就是说,一个外表看上去活泼开朗、爱打爱闹的人,或许内心深处很向往文静,于是当遇见一个脾性恬静的人时,很容易就会被吸引;而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内心也有某种渴望突破的力量,当外界出现一个合适的契机可供其超越现在的自己时,便很快被吸引,尤其当这个人可以弥补性格上、工作上或学习上的某种缺陷时,双方自然而然就会越走越近。因此,不单单是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成为好朋友,许多彼此间存在较大差异的人也同样可以建立起友好亲密的关系。这就是“互补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同时,它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