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五千年中华民俗(图文典藏版)
- 诸葛文
- 11433字
- 2020-08-27 18:57:17
一、交际礼俗
古人尊左还是尊右
在饭局上,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般将左侧的位子留给尊敬的人或是有地位的人。其实这种做法不仅限于当今,在古代它是一种人们日常的礼仪,是区别尊卑高下的一种标志。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非常惜才好客,敬仰天下的能人贤士。当时有一位叫侯嬴的贤士,信陵君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一天,信陵君准备好酒席之后,便亲自驾车邀请他出山。侯嬴上了马车,一路上冷落信陵君,但是信陵君依旧把酒席左边的位置留给侯嬴。这就是成语“虚左以待”的由来。“虚左以待”说明古人“以左为尊”。
那么,中国古代以左为尊的传统,其根据是什么呢?据《礼记·杂记》记载:“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丧所尚也。”另外,中国古代社会崇尚男尊女卑。《荀子·号令》中记载:“男子行左,女子行右。”这也是古人“以左为尊”的依据。
然而,古人仅仅就是“以左为尊”吗?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根据古籍记载,古人也有“以右为尊”的说法。这种情况多指官员官职的大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此处就是说蔺相如的官职比廉颇高,是一种“尊右”现象。还有《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古代的“左迁”指贬官,唐代的王昌龄曾被贬出京城,好友李白闻之,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些都是“尊右卑左”的现象。
古人对于“左”、“右”两个方位的尊重,历朝历代各有各的认识。而我们对于“尊左”、“尊右”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今有差别,情形各不同。
跪拜有哪些讲究
跪拜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优秀遗产。跪拜之礼有哪些讲究呢?
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正式的椅凳。人们只能坐在席子上吃饭、读书、议事等,称“席地而坐”。就连招待客人的时候也是如此,即使帝王也不例外。在接待宾客时,主人向客人致谢,为了表示敬意,往往伸直上半身,使坐变成了跪,接着俯身向下。时间一长,就逐渐形成了跪拜礼。这是一种由坐派生出来的表示尊重的动作。
在古人看来,“拜”就是行敬礼的行为。早在周代,周礼已经对跪拜的对象和动作,有了详细且严格的规定。周礼规定了九拜,其中稽首、顿首和空首称为“正拜”,每一个礼仪又有不同的讲究。
古人行稽首礼,施礼者必须面对受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作为支撑。接着,施礼的人,其头慢慢地贴到地面上,并且保持一段时间。稽首之礼,是最重的跪拜礼,一般用于臣子跪拜君王,或是祭祀祖先。后来,儿子跪拜父亲、新婚夫妻跪拜父母、徒弟拜师、拜祖庙等,也都用这种大礼。再后来,出家人在见面的时候,也常常行这种礼。
古人行顿首之礼,施礼者的头接触到地面之后,立即起身。因为头接触地面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称为顿首,也叫叩首。这种礼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平辈人之间。如古代官员拜迎、拜送,民间的拜别、拜贺等。后来,人遇到重大的事情,向别人求助之时,也常常行顿首礼。
古人行空首礼,施礼者要跪在地上,两手拱合,头贴在手背上而不是地上,与胸平即可。这种跪拜礼也称“拜手”。在“九拜”中,这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古代的女子也行跪拜礼,其中有一种称为“肃拜”,跟男子的“空首”礼差不多。女子先是双膝跪地,两手拱合,同时低下头,到手为止。这种跪拜也称“手拜”。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除了上述的几种,还包括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九拜不是拜九次之意,而是涵盖了古代全部的礼拜方式。
汉代以后,板凳、椅子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席地而坐”。可是,跪拜之礼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演化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跪拜之礼在官场之上大为盛行。臣子跪拜皇帝、下级官员跪拜上级官员等。跪拜之礼还在民间祭祀、祝寿等习俗中,广为相传。
随着封建王朝专制日益走向高峰,跪拜逐渐成为一种规范性的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封建君主制被推翻,这种跪拜礼才被废除。然而,如今在拜神或是拜祖的时候,还能依稀看到它的痕迹。
拱手礼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拱手礼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作揖,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论语》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拱手礼是古人的一种见面打招呼的礼仪。施礼之人用自谦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敬意。早在西周时期,同辈人见面或是交往,就已经开始运用这种礼仪了。随着时间推移,拱手礼不仅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仪,还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问候礼仪。
拱手礼有一定的规范,正确的行礼方式是:施礼之人双腿站直,上身保持直立或是稍微俯身。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合抱于胸前,最后说一些吉利的话语。
这种行为规范有一定的依据,古人认为人们常常用右手拿刀杀人,右手的杀气比较重。因此,行拱手礼的时候,施礼之人的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古代拱手礼还有凶吉之分,就是在吉利的场合与凶的场合,拱手礼都有不同的形式。古人认为吉为阳,凶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男尚左,女尚右。所以,遇到吉利的场合,男人左手在外,女人则相反。遇到凶丧之事的时候,男人左手在内,女人则相反。
如今,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或是亲朋好友见面之时,常常采用拱手礼,来表达美好祝愿。在婚礼、庆功等吉利的场合,宾客用拱手礼向主人表示恭喜。双方分别之时也可用拱手礼,甚至向对方致歉,也可采用。
五体投地的本意是什么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心悦诚服地佩服到极点时,我们就可以用“五体投地”来形容。其实这个成语除了表达敬重推崇,还跟古代的跪拜礼有关系。
五体,顾名思义,指人的头和四肢;投地,是着地之意。五体投地,就是双手、双膝和头一起着地。五体投地最初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礼仪形式,表达最高的敬意。
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唯一拜。”
玄奘法师记载了古印度九种致敬的礼仪,在各种礼仪中,表达最高敬意之礼的就是五体投地。此种礼仪的做法规范是:施礼者的双足并立,正身而立,合掌垂首。之后,双腿膝盖、两肘依次着地。接着两手掌心朝上,最后头顶贴向地面,并保持一段时间,算是一拜。
五体投地是源于印度佛教的一种礼仪,一般致敬的多是菩萨与佛陀。如《佛般泥洹经》中说:“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在中国古代,很多场合都是需要行这种大礼的。据《梁书》记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说的就是礼拜帝王。
随着时间更替,五体投地泛指跪拜。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记载:“大郎五体投地,泣述所来。”此外,它还比喻极为佩服。清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长跪不起”中的“长跪”的由来
在还没有出现正式意义上的板凳、椅子之前,古代人们在日常活动中通常是席地而坐。古人这种“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身子挺直。此外还有一种姿势,那就是两膝着地,但是臀部不落在脚跟上。这种姿势被古人称为“跽”,也就是“长跪”。
战国时期,魏国的策士唐雎奉命出使秦国,同秦王谈判。唐雎说:“如果有胆有识的人要发怒的话,那么就会让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要为你穿孝服。此刻就是这种情况。”于是,他拔出宝剑起身要和秦王同归于尽。秦王脸色大变,赶紧长跪端起身子向唐雎道歉。
这次事件反映了唐雎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而不惜冒死与秦王抗争的精神,迫使秦王屈服。但需要注意的是,秦王长跪并不是向唐雎“下跪”的意思,而是一种基本的礼仪罢了。
古人“坐”的时候,就是挺身直腰。如果“长跪”的话,那么身体就比“坐”的时候更加长。这表示一个人已经做好站立的准备,要有所行动。如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可以看出,项羽准备拔剑要采取行动。
长跪其实算是古代的一种“坐姿”,跟现今语境中的“下跪”意义完全不同。
为什么信件的末尾一定要缀上“此致”
鲁迅书信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人已经不再用纸质书信,而是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电子邮件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纸质书信的一些常识。
书信有一套固定并且规范的模式。开头是称呼,中间部分是正文,而往往在结尾处,人们会书写“此致”、“敬礼”。“敬礼”的意思不言而喻,那么“此致”又该如何理解呢?为什么一定要用“此致”呢?
《鲁迅书信集》中,有的信在结尾处,鲁迅先生写下了“此致”,如:“此致,即请道安;此致,即颂暑祺。”通过这两个例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此”并不是指后面提及的内容,“此致”跟后面的词语并不是动宾关系。
“此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得这样用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深受文言文的影响。“此”是代词,指代前面所说的内容,在这里有概括之意。“致”是动词,有完结之意。两者合起来运用,指之前的内容到此完结、结束。至此,我们不难理解“此致”其实就是信的煞尾。
这种带有“此致”的书信格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流行。煞尾表示对收信人的礼貌与敬意。
温锅是庆祝乔迁的民俗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人遇到重大的喜事,如升职或买房,常常会邀请好友一起庆祝。其实在我国民间许多地方,流传着一种习俗跟上述的现象差不多,这种习俗就是“温锅”,也被称作“暖锅”、“温居”、“温房”等。
温锅这种习俗的出现,跟旧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联系。旧时人们大都不富裕,盖新房往往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房子盖好之后,生活有时会陷入困境。遇到这种情形,亲朋好友或是街坊邻居会带着食物、礼品或是其他东西,帮助主人家缓解经济上的困难。主人为了答谢他们,就会摆下宴席款待他们。主人要炒菜做饭,自然少不了锅,一时间锅灶全都热了起来。后来,人们逐渐称之为“温锅”。这种叫法不但贴切,也寓意新家会越来越红火。
主人家“温锅”结束后,新房正式成为一个温暖的家,家里人从此开始新的生活。同时“温锅”这种习俗不但促进了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而且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互助的优良传统。
趣味链接 各地具有不同的“温锅”传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山东的“温锅”
泰安温锅:前往主人家“温锅”的人,有的送钱,有的送一些肉食,还有的送对联、牌匾、炊具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鸡象征大吉大利;豆腐象征发家致富。也有禁忌,如这一天不能送钟(送终),这是非常不吉利的。
威海温锅:娘家的人往往会带发面食,寓意是蒸蒸日上,发财。有的还送盆、筷子,盆是“聚宝盆”,筷子代表“快快发家”。客人离开的时候,主人还会把发面食分给邻居,意思是“大家都发”。
分家为何要由舅舅主持
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在中国文化中,自古至今“分家”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关于分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由舅舅主持分家。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国北方一些农民看来,舅舅具有很大的权威,尤其是在引导儿女尽孝、分家的问题上。民间有一种说法:“舅舅是母亲的主爷。”一家的主妇如果遭到夫家的不公平对待时,就会向娘家人求助。以舅舅为中心的娘家人,就会找到夫家讨还公道,有的时候甚至会动武。如果舅舅不出面帮忙,那么就会成为他人的笑柄。在某些地方,外甥要是不孝顺或是不听话,舅舅可以用棍子直接打。舅舅在处理外甥家的事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用非常明显。
外甥们分家,舅舅必须在场主持整个过程,直到兄弟双方满意为止。在过去,舅舅选择好日子,写好“分家书”,并置办“分家酒”。分家时,还要留出一份“公堂产”,确保分家兄弟的父母的生活费用充足。舅舅靠自己的权威主持分家,为的是保证兄弟之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这种民间仲裁方式,虽然不知起源于何时,但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毕竟它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能保证分家公开、公平、公正。
民间为什么流行“认干亲”
认干亲
“认干亲”就是认义父、义母,是我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育儿习俗。由于南北方的文化差异,北方“认干亲”叫做“认干爹干妈”,南方则称为“认寄父寄母”。
过去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比较差。人们担心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于是就想出了认干亲的办法,为的就是让孩子多一层保护,免除灾难疾病的困扰。有的家庭之间感情本来就不错,为了进一步加深感情,一方也愿意认对方孩子为“干儿子”、“干女儿”。
既然要“认干亲”,那自然少不了认亲仪式。一般说来,经济一般的人家会在孩子吉日那天,先向干爹、干妈磕三个头,之后改口,这样就算是完成了仪式。经济好一点的家庭,认干亲仪式比较讲究。孩子的父母不但要准备宴席,而且还要准备礼物。最重要的是干儿子要送干爹帽子,送干妈鞋子,还有衣料类的物品。而干爹、干妈也不会空手而来,也会送孩子礼物。一般他们都会送干儿子饭碗、筷子、长命锁等。这些东西要么是银质,要么是木制,以免干儿子损坏。否则的话,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认完干亲,干儿子就可以沾干爹、干妈的福气,健康顺利地成长。
虽然“认干亲”这种习俗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它的目的是好的,同时也有浓浓的人情味儿在里边。所以至今这种风俗依旧流行。
为什么说先干为敬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参加一些酒局。酒桌上自然少不了酒,而喝酒自然少不了酒令。通常一个人向对方敬酒时会说:“我先干为敬,您随意。”这句劝酒酒令相信大家不会陌生,那么“先干为敬”是现代才有的词,还是从传统文化中延伸出来的呢?
中国自古就非常注重待客之道,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有朋自远方来,主人必会准备宴席款待客人。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主人款待客人必须有酒。喝酒之时,主人必须先喝,叫做“献”。这一举动是为了让客人放心喝酒。接着客人为了答谢主人的盛情,就会举起酒杯饮酒,算是回敬主人。然后,主人为了劝客人多喝酒,还要先喝,叫做“酬”。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也举杯畅饮,叫做“应酬”,目的是为了回敬主人的好意。
这种酒桌上的礼俗最初叫“先饮为敬”,后来经过慢慢地延伸演变,就有了“先干为敬”之说。这种礼俗既表现出了主人的豪爽,又表现出了主人的诚意。这也算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八拜之交”从何而来
姓氏不同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和对方投缘,想要进一步结交对方,往往会用结拜这种途径和对方成为兄弟姐妹。这就是所谓的“八拜之交”。其实,旧时的“八拜之交”不仅仅指结拜成兄弟姐妹,它还表示两家世代有交情的家族子弟拜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关于“八拜之交”宋代邵伯温的《闻见前录》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大臣文彦博听闻李稷为人非常傲慢无礼,心里愤愤不平。他对别人说:“李稷的父亲是我的门生,按理来说,这小子就是我的晚辈。他的态度这样傲慢,我非得给他一点教训。”
有一次,文彦博当上了北京守备,李稷听说之后,赶紧到文府拜见文彦博。文彦博知道李稷来访,故意让他在大厅坐等。过了许久,文彦博才走进大厅,见到李稷并对他说:“你的父亲是我的门生,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知道自己辈分低,不敢多说什么,就对着文彦博拜了八拜。就这样,文彦博用自己长辈的身份,给了傲慢的李稷一次教训。
后来的成语“八拜之交”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义结金兰”有什么来历
看过武侠小说或是古装电视剧的人,一定都见过“义结金兰”的场景。几个人跪在地上,在那里宣誓:“今天某某与谁谁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什么是“金兰”,怎样“义结金兰”,恐怕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吧!
义结金兰是结拜的雅称,源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意思是情投意合的人为了追求共同利益而结拜成异姓兄弟或姐妹的一种形式。
古人义结金兰具有一定的形式。首先结拜之人要交换谱帖,也就是俗称的“换帖子”。结拜的人分别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以及父母、祖父母和曾父母的姓名。这样的红纸被称为“金兰谱”。之后,结拜的人依据年纪大小,在天地牌位前烧香磕头,并且依次立下结拜誓言。仪式完成后,大家就成为了兄弟或姐妹。
那么义结金兰最早出处于哪里呢?《易·系辞上》记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说,两个人只要同心,那么他们的力量就足以断开金属。同心同德的人具有一致的看法,人们就会容易接受,就像是闻到芬芳的兰花一样。
义结金兰的人,在各个方面相互支持、相互照应,就像是亲兄弟或亲姐妹一样。这种习俗充满了儒家倡导的“义”,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色彩。
趣味链接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廷无能,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刘备有志于拯救天下百姓,关羽、张飞又愿意追随他共谋大事。于是志同道合的三人决定在张飞庄子上的桃园结拜。三人焚香礼拜,对天盟誓,成为了兄弟。刘备年纪最大做了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这就是《三国演义》里著名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后“桃园三结义”引申为有共同志向的人结拜为兄弟。
半百以上的人怎样过“暖寿”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对于诞生和寿诞特别的重视。尤其为老人祝寿更是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交礼仪。
为老人祝寿一定要有讲究,并且要明白多大的年龄才能称得上是“做寿”。从中国民间的习俗来看,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做寿;五十岁以下的人只能说是“过生日”。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六十大寿、八十大寿等,而绝对没有三十大寿、四十大寿。
五十岁以上的大寿,在民间被称为“暖寿”,在寿星寿诞前一天就会举行祝贺仪式。贫困的家庭和富裕的家庭,寿星过“暖寿”的形式是不同的。
贫困之家的祝寿形式非常简单,一般大人吃顿好的,小孩吃个鸡蛋,就算是完成了过生日或过寿。
那些富裕的家庭祝寿形式和内容十分丰富。在暖寿那天,家族里的晚辈们请人用糯米粉做“花圆子”,多为鱼状、寿桃状、百合状等,其中以寿桃为主。蒸熟的“花圆子”抹上各种颜色,插上天竹叶子之后,形态非常逼真。一般五十岁的老人过寿的时候,做六到八个这样的寿桃就可以了,最多可做十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寿桃数目必须是偶数,否则是不吉利的。此外,还要准备几斤鱼、肉、面条、馒头、几只鸡蛋,只要数目是偶数即可。当然,鞭炮也是不可或缺的。
接下来,晚辈们把准备好的礼品装进盒子中,送给老人“暖寿”。这份礼物表达了晚辈们对老人的敬意。
过寿为何“做九不做十”
我国民间过寿有一种说法“做九不做十”。意思是说,遇到整十岁寿辰时,要提前一年过。这是因为民间认为“十”与“死”同音,具有终结的意思,表示到头了、满了。所以在民间看来过整十岁寿辰是非常不吉利的。而“九”与“久”谐音,表示老人长寿,一定会活得更久。所以就有了“做九不做十”的说法。
关于“做九不做十”,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有一次,神仙张果老在花果山遇到了一个砍柴的年轻人,看完他的面相,对他说:“年轻人啊,你的阳寿快到头了,明天午时三刻就会死去。你赶紧回去准备后事吧!”年轻人得知眼前人是张果老,立即跪下来,说:“我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要奉养,请您一定要救我一命。”张果老被他的孝心感动,就给他指了一条生路。
次日,张果老邀请了一些神仙以及阎王爷到水帘洞孙悟空那里畅饮。这些驾云飞行的神仙在花果山上空看到半山腰摆着一桌丰盛的酒席。众仙人闻到酒香,立即降落到了桌前,大喝起来。酒过三巡,躲在不远处的年轻人收到张果老的信号,便走到桌前对众仙人说:“各位,我的这桌酒席是为了给仙人和阎王爷吃的,以便能增加我的寿命。如今你们吃了,我可怎么办呢?”众仙人听了,一时间不该如何是好。张果老故意问年轻人:“你年纪只有十九岁,为什么要增寿呢?”主管生死的阎王爷赶紧查看生死簿,发现这个年轻人会在今天午时三刻寿终。众仙人得知,都感到吃惊。这时,张果老建议阎王爷为年轻人增寿,其他仙人都表示同意。可是阎王爷害怕违背天条而不敢改生死簿。幸好最终在众仙人的劝说下,阎王爷觉得吃了人家的酒食也过意不去,就在十九前加了一个九。于是,那个年轻人又多活了八十年。
后来,民间根据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种习俗,即“做九不做十”。目的是为了延年益寿。
趣味链接 长寿的雅称
自古至今,民间关于老人的长寿都有雅称。老人到了六十岁,就步入了花甲之年,或称耳顺之年、还乡之年。老人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老人八十岁称为朝杖之年,九十岁称为耄耋之年,一百岁的称为期颐之年。
老人七十七岁寿诞称之为喜寿,因为草书喜字看起来像七十七。老人八十八岁寿诞称为米寿,因为米字看起来像八十八。老人九十九岁寿诞称白寿,恰好就是百字少一横。老人一百零八岁称茶寿,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再加上一撇一捺另外一个八,总共是一百零八。
其实茶寿跟中国的茶文化渊源很深。
相传,古时候有位大师病重,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有一天,有个老人对他说:“你把采来的蒙山顶上的茶,用蒙山水煎服,就能痊愈。饮用二两一辈子无病;饮用三两能脱胎换骨;饮用四两能成仙。”大师听了他的话,服下了二两茶,没多久病就痊愈了,就连他的眉毛也变得乌黑了。
花甲寿指什么
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法”来计算年份和日期,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排列组合,六十年一个轮回,称为一“甲子”或“花甲”。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明白“花甲寿”其实就是六十大寿。一个轮回代表着一个周期也代表着新生,对于人们来说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因此汉族非常注重六十大寿。
除了汉族,少数民族也十分重视这个传统。对于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来说,尊老是整个家庭中极为重要的礼节。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晚辈们在各个方面都必须尊敬老人。走在路上即使遇到不认识的老人也要行礼,表达敬意。尊老的传统美德在朝鲜族里随处可见。
六十岁对于朝鲜族的老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晚辈为了给老人祝寿,十分讲究花甲礼。晚辈们不但要为老人准备礼服,而且还要准备花甲宴。寿星穿着礼服,坐在桌子正中央,等候晚辈祝寿。家里的晚辈按照一定次序,先后向老人行跪拜礼,并献上祝寿酒。目的是为了感谢老人的养育之恩,并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寿桃是买的桃子吗
寿桃是用面制成的一种用来祝寿的物品。送寿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当老人过寿,做儿女的都要送寿桃给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并祝老人健康长寿。寿桃是祝寿必不可少的物品,为什么它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呢?这还要从古时的传说说起。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在十八岁的时候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用兵之道。他一连十二年都没有回家看望母亲。这一年,孙膑想起母亲八十大寿,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便向师父告假回家探望母亲。下山前,鬼谷子递给孙膑一个桃子,说:“你用这个桃子给你母亲祝寿,报答她的恩情吧!”
寿桃
孙膑的家人为老太太祝寿一直忙碌着,场面非常热闹。孙膑赶到家里,拿出桃子,送到母亲面前说:“师父让我用这个桃子孝敬您。”孙母接过桃子,咬了一口说:“桃子很好吃。”还没吃完桃子,孙母的容颜发生了变化,头发由白变黑,眼睛变得明亮,就连皱纹也不见了。全家人见状,都欣喜不已。
人们闻听此事,都认为孙母是因为吃了桃子才容光焕发,也都想让自己的父母如此。于是,他们都学习孙膑,在父母寿诞之日送上鲜桃祝寿。后来,人们考虑到鲜桃不会每个季节都有,索性就用面粉做成桃子的模样给父母过寿。就这样,这个风俗慢慢流传下来。
送寿桃的风俗依旧盛行,寿桃就是老年人的吉祥物。
长寿的图案为何有鹤、龟、松
古代人过寿诞,其寿星图上一般都有龟,这是什么缘故呢?
《史记·龟策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位生活在南方的老人,因为忍受不了潮湿的地气,就在每个床脚下各垫了一只乌龟。二十多年后,老人离开了人世,他的家人挪动他的床时,发现乌龟都还活着。不难看出,古人崇拜乌龟,是因为它长寿。所以古代有万年灵龟之说。
还有一种代表长寿的动物,它就是鹤。鹤在民间也被称为“一品鸟”,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鸟,地位仅在凤凰之下。龟与鹤这两种吉祥物搭配在一起,就有了龟龄鹤寿、龟鹤齐龄等吉祥的话语。
祝寿图中还有一种代表长寿的树木——松树。松是一种耐寒的树木,四季常青,生命力极强。在中国文化中,它就是长寿不老的象征。古人将松与鹤画在一起,有松鹤延年、松鹤遐龄之说,这也是吉祥的话语。
总的来说,寿星图中有这三种图案,那就是代表长寿,表达吉祥。这是流传至今的一种民俗。
松鹤延年
寿图中主要有哪些植物
人们给寿星祝寿除了送寿桃、寿字,还送寿图。寿图不像寿字那样能直接表达出希望寿星长寿的意愿,而是把这种意愿隐藏在图形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寿图更加具有韵味,也更有生活情趣,是中国寿礼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寿图中不但有象征长寿的龟、鹤等动物,也有象征长寿的植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松树,它常常与鹤搭配,如松鹤延年、鹤寿松龄、松鹤长寿等。
杞菊延年
桃在寿图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在民间,寿宴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寿桃,因为它包含了延年益寿这种寓意。这种寓意在寿图中屡见不鲜,如《蟠桃献寿图》、《五福捧寿图》等,都反映了古人追求长寿的观念。
在寿图中,常见的还有菊与枸杞。在民间,菊花被称为“长寿之花”,枸杞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两者经常一起出现也就不足为奇。有一幅《杞菊延年》的寿图,画面是生长在山崖上的枸杞与菊花,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这正是中国人渴望持久生命的一种体现。
此外寿图中还会出现柏树、椿树、萱草、灵芝、佛手、水仙、梧桐等。它们多是与其他动物或植物一起组合,共同构成表现吉祥的寿图。
什么是“借寿”、“避寿”
“借寿”是旧时民间的一种风俗。那时,人们认为虽然上天决定了人的寿命的长短,但是寿命也可以借给他人使用。家里有人身患重病,久治不愈的时候,他的子女或是其他亲人,愿意把寿命借给他,企盼病人能延长寿命。借寿之前,子女或是亲人先要沐浴斋戒,之后到宗庙里向神祷告,主动表示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来延长病者的寿命。借寿这种风俗定额十人,每个人都必须自愿才行,否则的话就不会灵验。
众人祷告完毕后,如果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那就表明上天同意借寿。人们就要烧香许愿,感谢上苍。如果病人最终还是去世了,那么人们也要祷告上天,免得阎王爷把寿数给了别人。虽然借寿这种风俗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却反映出人们对病人,尤其是对老人的敬意。
“避寿”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俗称“躲生”。意思是说,寿星在生日那天不参加祝寿活动,而是暂时离开家到他处躲避。据史料记载,清代中期的大臣阮元一生为官清正,做事从不张扬,每当诞辰之日就会躲避到山林或是寂静之处。他因为从不接受部下、门生的贺礼,所以广为他人称赞。他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好风俗,既避免了亲友铺张浪费,又为他人树立了清廉的榜样。
土家人接待贵宾有什么特殊仪式
“过客不裹粮投宿,无不应者”,这句话正是热情好客的土家族的一个写照。一旦有贵客来到,土家人就会放铁炮以示欢迎。如果一时没有铁炮,土家人就会鸣放猎枪表示欢迎。一般说来,寨子里的人,不管是老人、青年或是儿童,只要听到震天动地的炮声,就会出来迎接贵宾。
主人要为客人做油茶汤,请寨子里的老人或是有地位的人来作陪。土家族有传统四道茶,自称制作最考究的是油茶汤,堪称土家一绝。有贵客光顾的话,主人定会奉上油茶汤让客人品尝。用油茶汤待客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沿袭下来的最高待客礼遇。此外,土家族接待贵宾还要举行盛大的礼仪宴会——牛头宴。在宴席上,客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就是对主人的最大尊重。
客家人为何对“九”情有独钟
“九”这个数字被客家人视为吉利的数字。在客家话中“九”与“久”同音,带有吉祥之意,因此客家人非常钟爱这个数字。在客家文化中形成了“崇九”这种风俗。
客家的小孩子破学启蒙都要吃韭菜,这是因为“韭”与“九”谐音。客家的歌谣也常常提到“九”。如:燕子含泥过九江,妹子送郎出外乡,九月九日种韭菜,两人交情久久长。初九是客家人的良辰吉日。正月初九那一天,外出做工或是经商的人离家起程,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万事如意。
客家人经常在与“九”有关的日子里办事情。如:客家人建造新房子,会在初九或是十八这一天开工。新房子的层数和房间数也和“九”相关。客家人认为这样可以居住得长久。
客家人赶上婚姻嫁娶的事情,也会挑选与“九”有关的日子。男女相亲、换帖等程序都是如此。就连迎亲的队伍以及礼品都和“九”有关,如若不然,就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此外,客家人做寿,所用之菜都要切成三、六、九块等,如重阳寿糕、韭菜豆腐。
“九”作为数字,在客家民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表达了客家人美好的愿望。
趣味链接 中国人为什么避讳“四”
在中国人看来,“四”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它与“死”谐音。所以在很多场合,中国人都忌讳使用“四”,尤其是在医院。一般为了避讳,人们就会用“两双”或“两个二”代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