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沉默的大多数

英语课也只是属于少数人的天堂。

李文老师自从上次演奏“月光”后,迷“倒”(睡)了一大部分人。但由于这一大部分人在鲁迅先生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选择了后者,因此并未向李文反映什么提什么要求。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李文身为“名师”,便自然而然想当然学生们全是“高徒”,忽略了那个“出”字。便成了名师=高徒。殊不知那个“出”才字是真正的大学问,要促成“出”不知要做多少工作花费多少力气。

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他一讲课“起点”就很高。大多数学生听月光听起了瘾便继续走向“灭亡”。后来李文渐渐发现回答问题的始终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一抽其他人回答那个人就像小偷见了警察……发现问题后,李文也许是因为过度失望,干脆破罐子破摔,情况就成了ZZ书中常常批判ZBZY的那样——“两极分化”。好的永远好,不好的永远不好。

这一事件一方面证明G人的劣根性:过度“沉默与忍耐”,实不可取。另一方面也证明我们的语文教育岌岌可危,连老师都该重补。

张锦也属于走向“灭亡”中的一员。但她很会生活,死到临头还要欣赏“帅哥”。一天都在嚷嚷李老师好帅好帅,眼睛不时迸射出桃心的幻影。石影笑着问她:“朱丽叶对罗密欧说——我愿在与你的一吻中死去…你愿意对李老师说吗?”张锦用书轻敲他的头瞪着他。

学校紧张的生活令人窒息。但学生们似乎都有逆反心理:你形式上管得愈严,我的心就越松,愈厌烦学习……

上课窃窃私语的队伍不断壮大,似乎在跟老师们斗气。人家很多西方学校上课,学生可以自由交谈。有问题不管是什么都可以跟老师交流,我们不是傻子哑巴白痴,为什么就不能?

这队伍中的领头羊就是石影和后排那个改编三种境界”气死王国维”的。

但石影擅长“地下工作”和“游击战”,可谓避其锋芒。他和张锦交流有时只需一张纸条;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心照不宣;有时利用老师转身的时间差活动活动嘴皮子。总之风险极小。

而那个“气死王国维”的就直接多了。老师眼皮子底下要说、老师眼皮子后也要说、老师不转身要说、老师转身更要说……总之,他有勇气去“直接对话”。好像“老子把王国维都气死了还怕你?!“。结果他的风险立即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被调到最后一排,以正班风。

但这也难不倒他,后来他还得意洋洋的告诉石影:“退一步海阔天空真的不假,LZ退了几步,比先前自由自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