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城市公共意识来自悠久的文化积淀

如果说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硬件,那么公民素质和公共意识就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正是这种软实力成就了德国城市独特而鲜活的气质,当你靠近它,目之所及、行之所至都是岁月的留痕、生活的细碎和文化的积淀。

自行车城,警察骑行完成公务

2004年,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联合举办的“世界生活品质最高城市”评选中,德国明斯特市在20万到70万人口的城市中夺得金奖。该奖有5个参评标准:城市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关于这5点,我在明斯特一一得见。

这座城市最古老也最动人的区域,当属大教堂广场。沿着它走向圣兰贝蒂教堂一带,便可见到一条石板路大街,两侧建筑的一层都是拱廊结构,因此人行道都在建筑之下,十分阴凉。在宽阔的石板路上,只能见到公交车偶尔经过,最常见的是自行车,许多人正在骑行,拱廊的每条柱子边几乎都停靠着自行车,露天的道路上也停放了不少。这让我想起当我经过明斯特大学时,教学楼边上也停满了自行车。

明斯特是德国有名的大学城,也是自行车城。明斯特大学始建于1631年,因缺少资金,在蹉跎150年后,才于1780年正式开始授课,为学校命名的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明斯特大学的规模在德国可排进前5位,当年的明斯特宫殿是今日大学内最显眼的建筑。

因为明斯特大学的存在,明斯特市内的年轻人十分之多,仅该校学生就占了总人口的1/6。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30万人口的城市居然拥有50万辆自行车,因此被称为“自行车之城”。据说警察都是骑自行车执行公务,火车站旁的自行车停车场也是德国最大的停车场,拥有3500个停车位。也正因为人们更多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所以老城区内并不允许汽车通行。

这座城市还有一条著名的林荫散步道,于1770年修建,环绕整个老城,长约4.5公里,两侧种满了菩提树。这条路上每年都会举办5次跳蚤市场,可惜我无缘得见。

充满朝气与动感的自行车,竟与古城的沧桑相得益彰,使得明斯特独具美感。这更让我深信,将明斯特作为旅途中的一站是何等正确。在我走过的数十个德国城市中,明斯特的宜居显而易见,足以排名前5。

绿色花园:燃烧棒、阳光屋、电池住宅楼

从斯图加特一带前往德西城市弗莱堡,接近目的地时,会经过一段蜿蜒山路。

那是一段很奇妙的体验,原本是艳阳高照的下午,不戴墨镜简直无法开车,可是突然间变得阴凉,天空仿似被两侧斜斜的高山所遮蔽,颇似黄昏。路边偶有民宅,就这样孤孤单单立于山路旁,连个围墙都没有。全程都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风声和胎噪,那感觉就像在卡通片里误入仙境。山路盘旋,总让我觉得下一个转角能有奇遇。

后来我才知道,这段路就是传说中的黑森林。

途中常可见小溪潺潺,有些在山间洼地穿流,有些沿山崖流淌,即使只是一瞥,也知其清澈。

没承想,进入弗莱堡市区后,仍然可以见到这样的小溪在城市内穿流。在这个保持着中世纪风貌,大街小巷多是石板路的老城里,人工水渠几乎无处不在。刚开始以为是污水渠,可后来看到孩子们在渠里嬉戏,才发现里面的水极为清澈,原来是如假包换的山泉水。

别小看这条遍布全城的水渠,它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见证了一座城市在环保和发展问题上的拉锯战。

900多年前,弗莱堡的工匠们利用当地东高西低的地形,从黑森林的山上引来山泉,泉水在市区内穿流而过,最终汇入莱茵河。中世纪时,这些流经市内的泉水堪称“生命之泉”,除了作为生活用水和牲畜饮用水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承担消防之用。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取水救火。自从有了这条水渠,弗莱堡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火灾。

19世纪时德国政府认为工业已然大发展,水渠已经过时,便将之遮盖。20世纪50年代,汽车逐渐普及,一些有车一族更是认为水渠会造成交通隐患,表示要将之填平。但弗莱堡人强烈反对,留住了水渠。到了20世纪70年代,弗莱堡老城被辟为步行区,机动车之中仅有轨电车可以驶入。在政府保护之下,水渠变成了一条城市小溪,流水潺潺,当地人称它为B chle,有一个非常贴切的中文译法,叫作“拜溪乐”。

在弗莱堡,你随时可以见到有人席地而坐,一边聊天一边用手戏水,甚至直接捧水饮用。还有人走着走着就停下来,将瓶装啤酒放进小溪里降温。

这条城市小溪还有一个传说:如果游客不小心踩了进去,就会得到一位弗莱堡的伴侣。所以,梦想艳遇的人们多半都会踩上一脚。不过,我倒是更相信另一个传说:如果游客不小心踩进小溪,以后还会重访弗莱堡——这样一个注重生态的宜居城市,再来一次又有何妨?

弗莱堡有多宜居?数字可以为证。这座城市50%的土地属于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超过60%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城区内有20000多棵行道树和公园绿化树木,大大小小的花园有3800多个。

傲人的数字背后虽然有黑森林眷顾,但如果肆意挥霍,弗莱堡也会变得满目疮痍。弗莱堡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几十年前就已经是一座享誉欧洲的环保之城。

热衷环保的人都知道绿党,这是由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而来的政党,以生态优先、非暴力、基层民主、反核原则等为政治主张。世界上最早的绿党诞生于1972年的新西兰,此后绿党在欧洲迅速扩张,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绿党。德国绿党的发端就在弗莱堡。

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西德联邦政府曾有意在弗莱堡旁边的小镇修建核电站,弗莱堡的大学生、反核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联合抗议,捍卫家园,最终获胜。这场运动也催生了德国绿党的诞生。

1986年,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举世震惊。弗莱堡市议会当即决定放弃使用核能,并提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计划。

如今,你走在弗莱堡的居民区里,抬头看看,会发现红瓦屋顶上全是太阳能光伏板。这里可是全德国太阳能应用最发达的地方,平均每位居民拥有36.7kWP的太阳光能容量,不仅是全德之冠,更在全球名列前茅。至于太阳能光电产业的产值,弗莱堡也位居德国之冠,还带动了大量就业。

政府鼓励环保的措施很多,弗莱堡市民如果想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光电板,可获得10—20年不等的3%—4%低息贷款,以补助设备与施工成本,还能获得20年的电价优惠。

有意思的是,连酒店行业也投入其中。除了以太阳能发电实现能源自给外,当地不少宾馆还利用地下水循环系统保持夏日清凉,到了冬天,则会采用当地流行的高能木屑燃烧供热。

这个高能木屑很有意思,它其实是一种木屑压制而成的燃烧棒,这些木屑是当地家具厂和其他林木工厂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处理后,高能木屑的燃烧效率非常高,据说一家酒店一年使用的高能木屑,也只会产生两盆灰烬。

在德国足球史上,弗莱堡队的战绩乏善可陈,在德甲、德乙间浮沉,成绩拿不出手。可德雷萨姆足球场仍有可观之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太阳能的球场。

在弗莱堡,还有可随太阳旋转的阳光屋,有太阳能电池住宅楼。

关于弗莱堡的“环保”,不可不提垃圾处理。多年来,这座城市在气候保护、能源利用、交通规划和垃圾处理等方面都堪称德国典范。

在弗莱堡的大街上晃悠,两旁有不少橱窗漂亮的小店,难免让人流连。最吸引我的当然是书店和文具店,在一家文具店里拿了两本本子,精致可喜,触感也佳。买单时,儿子突然见到本子背面有个卡通人物倒垃圾的标志,觉得有趣,指给我看。店主看着一乐,跟我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可是德语我们完全听不懂呀,再问问,才搞明白,这其实是当地一个小小的文创产品,呼吁正确的垃圾处理方式,而且这本本子就是用再生纸做成。再一查数据,真是不得了,原来弗莱堡现在80%的用纸都是由废纸回收再加工制成。

1991年开始,弗莱堡执行非常严格的垃圾回收利用制度,采取各种物质刺激手段控制垃圾数量。比如对使用环保尿布的居民予以补贴,对少扔垃圾的住户降低垃圾处理费等。弗莱堡市居民每人平均抛弃的废物量,明显低于全州和全国水平。

如今在弗莱堡城郊,有一座著名的TREA垃圾处理站。2005年开始,弗莱堡地区的不可回收垃圾都会被送来这里焚烧。这个垃圾处理站不但安全,而且环保,焚烧过程产生的余热可保证25000户人家的供暖。城市百分之一的用电,也来自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热量。

在弗莱堡,从事环境相关工作的足足有1万多人,相关企业多达1500个,每年创造5亿多欧元的产值,这个环保经济做得实在够大。

从“桥屋”到“鸟屋”:宜居城市各有个性

埃尔福特最知名的景点是“桥屋”,最能体现宜居的地方恰恰也在这里。

“桥屋”是旅行攻略上的说法,指桥上有房屋。如果按音译,它应该译作克雷默桥,按意译,则译作商人桥。这是欧洲最长的带房屋的桥梁,最初是木制,1325年重建,改为石桥。

这里堪称埃尔福特最美之地。桥屋横在河上,桥上是一栋栋紧挨着的5层房屋,外墙以木条装饰,是典型的德式风格。小河在我眼前流过,河水清澈,可以看到里面的青草,还有野鸭游过。我身处这一侧是一条石板路,也可以视为观景台,河对岸是一小片草地,完全未加修饰,卷卷的杂草仿似毛毯,人们散坐在草地上,倚着蓝天下的大树,十分惬意。

几十米外又有一座小桥,可以通车,桥边有一栋白色房子,还有一栋形状有趣的褐色坡顶大楼。再不远处又有一座小桥,两侧都是典型的红瓦坡顶建筑。

穿过石板路和对岸的草地,一圈建筑围成一个小公园,有供大人休息的长凳,有供孩子们玩耍的木制滑梯、沙池和秋千。木制滑梯与秋千连在一起,款式一如我们平时所见,从自家小区到世界各地,这些游乐设施都差别不大。这里的木制滑梯年头已久,木头圆润光滑,但细看之后会发现,设施的接榫非常牢靠,铁钉上一点儿锈迹都没有,显然经常维护。沙池也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沙池,还有一种沙池配上了几样东西,都是金属制成,有像水龙头一样的,还有风车轮一般的,可惜没有孩子在玩,少了“现场演示”。

冬日的和暖阳光下,大人们在长凳上聊天,孩子们在嬉戏,一派宁静。一位漂亮温柔的母亲低下身子与一对兄弟聊天,场面温馨动人。这个前东德城市曾经荒凉凋敝,如今已经成为前东德地区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沿着小街道三转两转,就来到了桥屋的另一面。它与面向大草地的那一侧并无太大区别,倒是桥洞上方那栋房子的一户阳台上,摆着一个齐人高的小丑玩偶,坐在阳台上,十分有趣。

小河、公园、草地、童话般的房子,这几样合起来,不就是宜居的最好诠释吗?

德国乡村民宅,不管是中产别墅还是农民宅院,都花了不少心思打理。即使冬日,仍可见绿意。若是夏天,那更是五彩缤纷,花花草草各司其职,从布局到修剪,处处有美感。即使只是在外面看看,也觉得有趣。

有一户人家,有大大的草坪,上面种着各种植物,中间是个小足球场,还有个小球门。两个孩子在玩球,看起来也就两岁左右,跑起来屁颠屁颠的。但最吸引我的却是草地上的两个鸟屋,木头制成的小房子,四脚有支架撑着。主人的木工活相当厉害,小房子不但有斜顶屋檐,居然还有个小烟囱。天上有小鸟盘旋,也许是惧怕那两个小孩吧,可是,当两个孩子你追我赶地跑回家时,小鸟就飞下来,在鸟屋里吃起了东西。

一开始,我以为鸟屋是自家养鸟所用,可那只觅食的小鸟怎么看都是野鸟。这时,主人走到花园里,见我们正在看鸟,友善一笑,还走过来与我们攀谈。虽然对方英语不太灵光,但比比画画中我们还是搞清楚了这鸟屋的来龙去脉。

原来,主人家并未养鸟,德国人也不喜欢养鸟,因为他们认为不该把鸟困住。之所以在院子里设置鸟屋,是因为德国冬天寒冷,有时甚至低至摄氏零下一二十度,鸟儿要在这种环境中觅食,十分困难。所以,德国人常常在院子里盖一个小小的鸟屋,即使是住在城市里的人,也常常会在阳台放置一个鸟屋,并在鸟屋里放一些粮食,供鸟儿休息并填肚子。

在德国人看来,鸟儿可是维持自然生态的好帮手,不但能吃害虫,还能传播花粉和种子,德国人的花园常有意外之喜,长出一些并非自己所种的花花草草,也是拜鸟儿所赐。

后来我便开始留心鸟屋,仅在那个村子里,几乎家家的花园里都有鸟屋。后来在别处看看,发现德国乡村的鸟屋已经到了普及的地步。即便在城市,鸟屋也随处可见,有私家设置,也有公共设置,比如我在亚琛的一条大街上,就曾见到行道树上密密麻麻挂着鸟屋。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开放式鸟屋外,还有封闭式的鸟屋,仅留顶端出入口,可供鸟儿在里面筑巢繁殖。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曾在莱茵河畔的一个不知名小村,见到父子俩在花园里一起做木工。孩子也就八九岁的样子,敲起钉子来却显得娴熟,他们手中的作品,恰恰是一个鸟屋。德国小学生必修手工课,其中一个重要作业,就是亲手做一个鸟屋。这些鸟屋并非自家使用,学校会将之集中,开放给市民购买,所得款项则会统一捐给各种自然基金会。

雷根斯堡:大隐隐于市的城中小岛

说起岛居生活,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离群索居,与世事绝缘。可是,也有那么一些小岛,与城市几步之遥,一桥相连。当你走过桥去,便是可以让你投入尘世的城市,而桥的这一头,则是你的家园。

不要以为这是富人才能拥有的生活,在德国雷根斯堡,我就见到这样三个小岛,让普通民居也仿佛遗世而独立。

雷根斯堡人口仅有13万,但在德国已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还是巴伐利亚州的直辖市。据记载,早在石器时代,其附近便已有人居住,公元79年,古罗马人在这里建造城堡,同时出现了居民区和阿尔卑斯山北侧最古老的古罗马酿酒厂。公元170年,罗马帝国皇帝下令在此建造兵营城堡,正式取名雷根斯堡。

它的地标,除了大教堂,便是多瑙河上的千年石桥。走过古桥,最让人感兴趣的便是多瑙河中央的三个小岛,可以沿桥的分岔走下去。小岛上有民居,也有酒店和咖啡厅。中间的小岛有大片草地,一侧是一栋体量颇大、黄色墙身的老房子,红色斜顶,黑色塔楼,像极了小时候在青岛见惯的建筑,如今是一间酒店,夹在两条河道之间,位置极佳。在我们抵达之前,有对白人老夫妇在草地上漫步,与雷根斯堡老城隔河相望。草地上有简易公厕,全部由塑料制成,颇为有趣,即使十分偏僻,仍相当干净。

这小岛与雷根斯堡老城相反的另一方向,则是另一个小岛,有一座小教堂与一栋栋民宅,房子以红色、黄色等艳丽颜色为主,门前是大片草地,仿若童话。河岸边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绿树成荫,十分惬意。

还有一个小岛,距离老城更近一些,大概位于石桥中央地带,可以从分岔路走下去。我将之戏称为豪宅区,虽然它事实上只是普通民宅。从桥上望下去,它有一段长长的石板路,颇为宽阔,大概十米多的样子,道路尽头是延绵的几栋民宅,紧紧挨在一起,直面多瑙河。几栋民宅各式各样,有六层高楼,也有花岗岩为基、形如米仓的圆形尖顶平房。对从小在青岛长大的我来说,这些房子的样式实在太过熟悉,也太过亲切。至于老城方向,高高的教堂自然是最显眼的建筑,多瑙河边则是清一色的尖顶老房子,密密麻麻紧紧挨在一起,就如积木一般,因为形态各异、颜色参差,所以毫不机械刻板,而是在河面波光的映衬下显出灵动之气。

目力所及的这些区域,都属雷根斯堡老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据载,它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曾经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中世纪贸易中心,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文化的见证。

雷根斯堡的发展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1207年,它成为帝国自由城市,1245年被腓特烈二世皇帝赋予城市自治权,1492年因经济衰退失去自由市地位。1803年,雷根斯堡通过了帝国议会的最后一批决议,其一便是决定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成立莱茵联邦,雷根斯堡也因此独立为邦国。1806年8月1日,莱茵联邦在雷根斯堡帝国议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宣布神圣罗马帝国的正式解散。

近代以来的德国历史暗面,雷根斯堡亦未能逃离。纳粹上台后,举国焚书,雷根斯堡亦不能幸免。此后,犹太人会堂被毁,犹太人被袭击,许多犹太人被抓入集中营并被杀害。

“二战”期间,雷根斯堡亦不免遭遇空袭。幸运的是,老城并非打击对象,盟军的空袭目标是城郊的一座飞机工厂,那也是当时欧洲最大的飞机工厂。

在战争的尾声,这个城市曾发生这样一桩事情:1945年4月23日,雷根斯堡大教堂的一位牧师和城中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和平移交城市,以求城市不被破坏。第二天,这位牧师和一位市民、一位退休宪兵官被纳粹公开处决。战争结束后,人们在处决地建了一块纪念碑,那位牧师的遗骸则在2005年移葬大教堂。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但老城依然保存下来了,而且是德国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老城之一。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余晖,雷根斯堡成为阿尔卑斯山以北拥有最多意式家族塔楼的城市,也因此被戏称为“意大利最北部的城市”。

老城都是清一色的旧式建筑

慕尼黑最为磅礴大气的建筑,当属玛利亚广场上的新市政厅。以这里为起点游览慕尼黑旧城最合适不过,因为老彼得教堂、圣母教堂、王宫博物馆等著名景点都在其步行范围内。

新市政厅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结构复杂,外观古朴华丽。主楼中央的钟楼每日会有3次机械壁钟演出,分别为上午11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上层是侯爵威廉五世与罗特林根的芮娜塔的婚礼场面,下层是慕尼黑传统舞蹈展示消灭黑死病的场景,名闻遐迩。

来此一趟,自然不能错过机械壁钟演出。只是时间不太凑巧,刚好11点半,11点的演出已然结束,12点的尚需等待,便得找点其他乐子打发时间,凑近市政厅门口一看,原来可以乘电梯到顶层塔楼一览慕尼黑风光,立时掏钱买票。

登上塔楼,老城风光果然尽收眼底,只见连绵红瓦向远方蔓延,大大小小的建筑密密麻麻,基本不超过5层,视野极为开阔,仅有的几栋高建筑都是教堂。

想起一句话,“一个城市的高层建筑代表城市的信仰”,我一向不愿被人代表,也对各种绝对化说法不甚感冒,但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多少有点道理。入欧以来眼见的文明与诚信,当然跟经济和历史有关,但也跟信仰有关。

德国是欧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慕尼黑则是德国最富庶的大城市之一,如此大都市,却见不到高楼,甚至在老城见不到“新派”的建筑,清一色旧式建筑,实在难得。要知道,慕尼黑与其他许多欧洲城市一样,曾在“二战”中遭遇猛烈轰炸,如今的慕尼黑,许多建筑都在“二战”后重建,却遵循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形貌。我在街头游走时,曾细细打量路旁建筑,有些楼宇的构成很有意思,它的门脸、廊柱往往年头久远,能看得出岁月斑驳,主体建筑虽然也是旧式风格,但却能看出是近些年来新建的。想来,“二战”后的德国人,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选择了在遗址上重建的方式。那些门脸、廊柱恰恰是建筑中最为坚固的部分,也是在轰炸后最容易留下的部分,德国人将之一一保留,并融入新建筑中。若不细心观察,你甚至看不出战争的痕迹。

相比高楼大厦,我真是爱死了这没有高楼的城市。

刷自己的房子也不能打乱调色板

很多人都说,欧洲城市宛若童话。其实,童话也分很多种。如果你走过许多欧洲国家,就会发现德国民宅的颜色是最丰富的,尤其是德国西部的木条屋,与之类似的还有历史上曾反复被法国与德国争夺的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也就是都德的《最后一课》里讲的地方)。相比之下,英国小镇、南法小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小城,色调都挺单一。也有一些地方色调同样丰富,比如葡萄牙北部大区(以波尔图为代表),但那里房屋方头方脑的造型,又不如德国的木条屋那般精巧。

有人喜欢单一色调,我倒是更喜欢色彩丰富的感觉。而且德国小城的建筑颜色,错落中带美感,并非打乱调色板那般随意。

相比有人喜欢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式的破败美,我则更喜欢德国的光鲜。其实,前者的破败固然有色调单一的原因,但也有经济较差、无力修缮的原因。反倒是德国,因为有钱,所以对房子的外墙维护十分讲究,动不动就粉刷一下。

不过,在德国,即使是你自己的房子,外墙也不能随便乱刷。换言之,你的房子的外墙颜色,是经过专门设计,统一规定的。你看德国小城那些一排排的童话小屋,色彩缤纷,其实都经过了设计与搭配。为什么这间是红色,那间是黄色,旁边的又是蓝色?我自己想刷个绿色为什么不行?因为组合起来不好看啊!

台湾音乐创作人、作家郑华娟就在书里写过这事儿,她想自己刷刷外墙,谁知不被允许。德国人真有意思,连构筑一个童话世界,都用如此严谨的方式。

在欧洲不同的民宅建筑风格里,最讨我喜欢的应该就是德国中西部和法国东部流行的木条屋了,在这些斜顶小楼的外墙和窗户上,都贴有木条。一栋栋色彩缤纷的木条屋并排,就是童话里的模样。

在这一带旅行,甚至无须刻意寻找,随便找个小城镇都会有惊喜。也正是在这些城镇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在许多木条屋靠近路边的一侧,墙下都有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它们嵌在地里,看起来挺碍事,但既然这么多房子的墙边都有块石头,就不会无缘无故。

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跟当年的历史有关。越是老房子,越有这种石头。

话说当年,德国小城镇的格局就是石板路两边有一栋栋房子。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当马车在狭窄的石板路上行走时,轮轴和车边包着的铁皮很容易撞到墙。出于保护自家墙壁的目的,人们就会在墙边埋个石头,马车就需要避开,墙就不会被撞坏。

时至今日,这些石头与老房子一起被保留下来,依然出现在德国的城镇里。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建筑是新的,而石头是旧的。“二战”时,德国许多城镇遭到轰炸,破坏严重,但德国以及其他许多欧洲国家都采取了修旧如旧的方法,尽量寻找旧时图纸、书籍和照片,按原貌复建,波兰首都华沙和德国东部名城德累斯顿都堪称其中代表。而在复建过程中,这些石头也得到了保留。

很多城市以老电车为名片

在德国城市漫步,常可见到有轨电车。有些是近年来投入使用的新车,造型现代,站台漂亮,车身还有花花绿绿的广告。也有用了几十年的旧车,外表古朴陈旧但颇具情怀。相比新车,旧车更得游客心,因为配上老房子和石板路,拍照效果绝对一流。

放眼欧洲,很多城市都以老电车为城市名片,当它们慢悠悠地从老街上驶过时,总会赢得“时光就此停顿”的按语,葡萄牙里斯本和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都是典型例子。相比之下,经济发达的德国的有轨电车多已进行更新换代,旧车比例低得多。

但说到有轨电车,德国人绝对是鼻祖。1881年,正是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没错,就是西门子的创始人发明了有轨电车,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当时的电车因为要靠钢轨形成供电回路,所以必须在一条固定的路轨上行驶,在交通拥挤的地方显得很不方便,于是,便有了无轨电车,这次的发明者依然是维尔纳·冯·西门子。早期无轨电车的式样很像轮式马车,车厢为木结构,装有实心橡胶轮胎。它从车顶上的高架线获得电流,能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它比有轨电车更灵活,但一般不能超车。不过,无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一站却不是德国——1911年,世界上第一辆无轨电车在英国开始运营。这种车从车顶上的高架电线获得电力,轮胎代替了路轨。

德国的有轨电车还有个特征:普遍比较长。这当然是技术决定的,无轨电车限于技术,肯定不会太长,有轨电车则不同。

以奥格斯堡为例,电车一靠站,就像小火车一样横在你面前。后来我去查了查数据,奥格斯堡最长的电车达到42米,大部分都在40米以上,这些都是近年来的新车。也有一些城市还在用服役数十年的老车,这些外形古朴的车子更适合供我们游客拍照,也比新车短得多。有些城市就想了个办法,既利用旧车,又推出新车,比如莱比锡便是如此,我在那里见到过由两辆旧车挂在一起的电车,而且老车普遍是高地板车,现在流行的新车都是低地板,更利于上下车,所以莱比锡的电车往往会用低地板拖车配高地板老车,方便乘客上下车。

把有轨电车做得这么长,原因很多。一是人力成本的问题,毕竟车子一短,所需车辆就多,车辆一多,要配的司机就多,可工资高啊!把车做长,就能省几个司机。此外,车子一长,座位也多,德国人乃至全欧洲人,都希望确保乘客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座位。只不过,确保了乘客在高峰期都能有座位,那么在旅行淡季的非上下班时间,就常常能看到一个司机带着两三个乘客在街上晃悠,有人把这种情况戏称为“运椅子”,真是贴切。

有专业人士分析过德国有轨电车,据说现在的新车都是多铰接电车,平均每节车厢的长度只有6米左右,40米的车就需要6个铰接盘,车子的转弯半径和大型公共汽车并无多大差距。

相比之下,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想做到30米以上的长度已经很难。据资料显示,最长的公共汽车是双铰接公共汽车,一般也不超过30米,而且使用的城市很少。大多数城市的公共汽车还是18米左右的单铰接车,无轨电车同样如此。如果车身过长,转弯和调头就会非常麻烦,甚至有很大风险。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电车(尤其是有轨电车)肯定不是现代城市交通的主流选择,地铁看起来更先进。但在欧洲,电车却经历了一次复兴,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原本抛弃电车的城市开始重新启用电车系统。当时,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和交通拥堵等。于是,欧洲发达国家重新将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作为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由于地铁的巨额投资和建造难度不适合中小城市,于是现代有轨电车应运而生。在欧洲人看来,电车是中小城市的最佳选择。有数据显示,一公里路面电车线所需投资仅为一公里地铁的1/3,也无须在地下挖掘隧道。而且,由于使用电力,车辆不会排放废气,相对环保,还有,用电比用油更便宜,载客量也多,运载能力远超普通公共汽车。加上有轨道约束,车辆出现严重事故的概率非常低。此外,电车的使用寿命也远远长于公共汽车,许多城市至今仍有服役超过30年的电车。

即使是德国的那些大城市,也始终保留电车。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便是如此,这座大城市并非没有快速交通线路,但有轨电车系统极为发达,共有8条线路,与地铁、轻轨连为一体,高峰期每两分钟一班(以我的经验,德国城市的电车基本是5分钟一班,十分频繁,大城市在高峰期会更频密)。慕尼黑公共交通的价格也很低廉,特别是可供2—5人使用的团体票仅售12欧元,折合人民币不到百元,一日内可任意乘坐各种交通。

首都柏林的有轨电车已有过百年历史,目前仍保留着30多条线路。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街道上,电车轨道也与机动车道并行。

以会展繁多而权威闻名于世的汉诺威,人口50余万,也是德国的大城市之一,电车网络同样覆盖全市。

近年来德国兴建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大多占用独立路权,与旧时电车大大不同,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电车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多样交通工具接驳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我曾见过许多城市,其商业街区都是传统的步行街,机动车不可上路,但有轨电车却可以。弗莱堡便是典型例子。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没有高楼大厦,只有老房子,最高的建筑便是教堂;说它充满活力,是因为它是一座大学城,街上到处都是年轻人。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商业地带,机动车无法驶入,只有人行道与电车轨。更有意思的是,弗莱堡老城里有旧时城门,有轨电车时而从城门下穿过。这样的景致在欧洲不算少见,但也不多,以我的经验,每次遇到这样的地方,总有几个游客等在路边拍照片,当然,我也会是其中之一。

德国人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接驳方面也很有心得。比如德国西部靠近法国的卡尔斯鲁厄市,便诞生了第一条能够运行有轨电车的铁路线,这条开通于1992年的线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双流制有轨电车系统。所谓双流制,是指有轨电车运行在各种路权的轨道上,在外围区域与小汽车共享路权,在两条步行街区域与行人共享道路,某些路段采用标志标线或草坪分离出的独立路权,或者运行在干线铁路的轨道上。其中独立路权线路约占50%,尤其是新建线路都尽可能采用独立路权。

也正因此,有轨电车在这条线路上的速度也十分多变,比如在行人街区的最高速度为25公里/小时,在市区内的封闭路权线路上最高速度可达50—70公里/小时,在干线铁路上可达90—100公里/小时。

卡尔斯鲁厄之所以能够诞生这个“世界第一”,其实也与德国人的执着有关。话说许多德国城市的火车站都位于市中心,偏偏卡尔斯鲁厄的火车站位于市郊,距离市中心大概两公里。因此,人们在市中心和火车站之间来去,都需要换乘交通工具。就是为了解决这区区两公里,卡尔斯鲁厄运输联盟决定将有轨电车与铁路共线运营。

德累斯顿古城:世上最大最难的“建筑拼图”

我已经数不清自己曾走入多少德国教堂,它们有的举世闻名,如科隆大教堂、亚琛大教堂,有的只是无名小村里的简朴教堂,而最令我震撼的,当属德累斯顿的圣母大教堂。

古代的德累斯顿曾是萨克森选帝侯的宫廷所在地。相比好战的普鲁士,曾是德国文化中心的萨克森向以雍容典雅著称,德累斯顿也因此有“易北河畔最美城市”“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称。1945年2月13日,“二战”已近尾声,并非军事重镇的德累斯顿却突然遭遇盟军轰炸。城中居民连逃跑都来不及,几万人葬身火海,800年古城沦为废墟。德国文学家豪普特曼曾说:“谁如果不会流泪,就来看看被炸后衰败的德累斯顿。”如今所见的茨温格宫、圣母大教堂、杉普歌剧院等均为战后重建。

从这些非凡建筑的外表来看,你无法相信它们是近年重建的产物。古朴的外观、斑驳的墙身,那些被烧过的黑色痕迹,分明记录了曾经的战火。可是,它们偏偏就是重建而成,其中曲折令我咂舌。

圣母大教堂无疑是德累斯顿最美的建筑,它建于1726年至1743年间,整体呈巴洛克风格,同样未能在“二战”的轰炸中幸免。“二战”后,德累斯顿属于东德,限于各种原因,古城并未重建,废墟亦未清理,圣母大教堂周边就一度成为牧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废墟中的石头还被拉去铺设停车场。后来,当地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牵头,动员民众保护废墟。

两德统一后,德累斯顿古城的复建成为可能,并于1994年正式动工。严谨的德国人用最艰难却也最让人尊敬的方式完成了这次复建,圣母大教堂的重建尤其值得称道,甚至堪称神话。他们在巨大的废墟上,将一块块砖瓦测量、拍照、鉴别、分类并复位,不足部分以新材料补充,人们称这一工程为“世界上最大、最难的拼图”。

我曾读过一篇关于德累斯顿古城复建的文章,一位德国工程师这样讲解这项工程:“教堂倒塌的时候,不是直着倒下的,而是有一定倾斜度地倒下。因此,精确测量每一块砖头的大小和重量,根据它落地离教堂中心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这一块砖头在原教堂墙面上所在的高度……”在废墟中被挑选出的砖瓦,都标好号码,以便于在修建中一一放回原位。在圣母大教堂重建的材料中,有43%由教堂废墟中挑拣而来,共计3539块砖,重建材料共计6万吨,其中废墟材料达34%。

2005年10月30日,重建的圣母大教堂完工。在教堂的67米高处,有一个平台,可供人观景。这座古城没有高层建筑,因此观景台可一览城市风光。

据说,前德国总统科勒在落成仪式的致词中,对豪普特曼60年前的名言给予了补充:“谁如果失去了信心,就来看看重建后的圣母大教堂!”

在科隆,城市建筑不得高过教堂

如果翻查欧洲教堂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欧洲教堂都经历了漫长的建造期,许多甚至长达数百年。直至今天仍然在建的也不在少数,巴塞罗那圣家堂就是例子。

正因为建筑期太长,许多教堂如今的建筑风格与初时已大相径庭。但纵观建筑史的演进,拨开欧洲政治史、经济史中的种种迷雾,我们只会在恢弘教堂前看到两个字:信仰。

是啊,除了信仰,还有什么能让一代代人为一栋建筑而努力?

与新天鹅堡并称德国地标的科隆大教堂同样如此,即使是“二战”期间,整个科隆几乎被盟军轰炸机夷平,但盟军仍然避开了科隆大教堂。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位居莱茵河要津,其下游腹地是化工业的集中区,因此被集中轰炸,老城九成以上建筑被毁。德国天主教透过罗马教廷提出要求,科隆大教堂才免遭轰炸。也正因此,那张流传甚久的科隆老照片才那般令人动容,满目疮痍之中,大教堂孤单而立,似乎在抵御人类的黑暗与堕落。

科隆大教堂也许是德国信仰与德国工匠精神的最好结合。1248年,法国建筑家凯尔哈里特受邀设计建造科隆大教堂,那年8月15日,教堂奠基。

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当时,科隆简直是全城动员,日夜动工,想尽一切办法进行修建。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当时没有水泥,石块间的粘连主要靠鸡蛋和面粉的混和物。结果几年下来,当地鸡蛋都不够了。由于担心其他地方的鸡蛋或许与本地鸡蛋存在成分差异,不利于工程质量,工程一度停顿,大家集体跑去养鸡。

1322年,地区主教主持唱诗堂封顶仪式,科隆大教堂工程正式告一段落。

此后,由于战争不断,科隆大教堂的建筑工程时断时续。1560年,科隆大教堂内大厅基本竣工,又因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而中断。

1842年,在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工程又被提上日程。

于是,科隆大教堂越建越高,越建越宽,直到1880年10月15日,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当然,这个“竣工”仅指教堂的基本结构与形貌的完成,事实上,此后的100多年里,科隆大教堂仍然未曾停止各种施工,或添砖加瓦,或修葺。

从科隆大教堂首张建筑图纸诞生,直至1880年竣工,其间相隔632年。在这600多年间,德国人始终忠于原有设计方案,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变,这也是科隆大教堂独特之处。

在科隆人看来,教堂修建过程再长都无所谓,因为上帝没有时间限制。尽管这期间也曾有人提出简化工程,但被否决,因为科隆人认为“在上帝面前不能打折”。

科隆市这座“老城”其实只是“二战”后依原貌复建,实则不老。在“二战”中,尽管大教堂逃脱了那场几乎夷平科隆的大轰炸,仍不免时遭流弹,共被击中70余次,北塔塔基更是一度告危,在战后几十年里都依靠临时加固才避免倒塌。

教堂竣工后,当地政府就做出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并延续至今。这种规定并非科隆独有,欧洲许多城市都是如此。

科隆其实也是大都市,当然也有盖大楼的需要,但为了不超过科隆大教堂,所以最多也不过七八层,但实则另有乾坤——既然没法往高里盖,那就往地下盖啊,所以,科隆不乏高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的建筑。如此高难度的“妥协”,也可看出科隆人的虔诚。

不过其间也难免波折,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科隆大教堂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原因是当时的科隆市政府规划在教堂四周建设高层楼房,这将影响科隆主教座堂周围的空间环境,对教堂的整体风貌造成破坏。德国人自然痛定思痛,修改规划。2006年,科隆大教堂脱离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的科隆大教堂,外墙呈不均匀的灰褐色。原来我以为是战争遗痕,后来才知道是污染所致。科隆曾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德国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泛酸的空气侵蚀着教堂的每一块石头,大教堂建成仅160多年,便因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腐蚀,使得外观变成黑褐色。后来市议会决定保留双塔被污染了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也正因对大教堂的热爱,科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如加强环保立法、严禁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进入市区、搬迁市内污染严重的企业等。更为超前的是,早在20世纪中叶,科隆人就提出了“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生活”的口号。

被书店拥抱再拥抱的城市

欧洲人生活节奏缓慢,对手机、电脑的依赖都不似我们这般严重。相比网购,他们似乎更喜欢逛街,相比玩手机,他们似乎更喜欢在咖啡馆里聊上一下午,相比上网,他们似乎更喜欢读书。在欧洲人当中,德国人更是出了名爱读书。德国被称为“哲学之国”,也是“诗人之国”,康德、黑格尔、尼采和歌德等名字璀璨于世。德国也是“科技之国”,爱因斯坦、赫兹和伦琴都改变了世界科技史,历史上曾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德国人多达102人,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在这之中,德式阅读可算是重要因素。

自从15世纪古腾堡在西方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德国成了欧洲的图书交易中心。到了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前后,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狂飙突进运动带领德国进入一段被称为“阅读狂热”的时期,文学沙龙一时蔚为风气。这一时期,德国在作家、出版物和读者数量等各方面都超越法国,成为欧洲文化领军国。

仅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是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年市场销售总额达96亿欧元。一个更吓人的数字是,全世界图书中有12%为德语,其中当然是德国本土出产占了大头。德国年出版新书9万余种,平均每万人11.5种。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仅指类似书城的大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7万人就拥有一家大书店,小书店更是数不胜数。在旅途中遇见德国书店,实在是轻而易举之事,根据我的经验,德国城市往往以市政厅广场为中心,围绕广场的店铺当然以餐厅和咖啡厅为主,但找到一家书店的概率也相当高。就算广场四周没有,在其向八方延伸的多条道路中,百米内也必有书店存在。而且,这类书店都颇具规模,门面很大,纵深也相当夸张,玻璃明亮,门前的堆码极具美感,里面的人总是不少。而且,书店内和书店门口,大多有休闲区,人们可以边喝咖啡边读书。即使不买书,拿本书坐在这里看上一天,也不会有人管你。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慕尼黑、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城市,还是特里尔、弗莱堡这种中小城市,主要商业街上的大书店里,都有一些装扮成礼品的书籍摆放在架子上。尼采曾说:“对一本喜爱的书,你绝对不能借,而要占有它。”德国人正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德国人向友人赠送礼品时,书总是最不会犯错的选择,因此书店也成了最好的礼品店。尤其是圣诞节期间,因为书是最普遍的圣诞礼物,所以各大城市最主要商业街上的大书店都会堵得水泄不通,仿若我们的超市抢购。

想来,这种城市中心区域的大书店,地位类似中国城市早年的新华书店和如今的书城了吧,虽然面积不及,但以德国的人口密度,这种规模的书店已相当可观。

不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书店还是那些小书店和小书摊,其中最特别的当属波恩的一家亭子书店。

亭子书店是我起的名字,只因觉得它像个亭子。其实它是一个露天书摊,位于一个街心公园旁边的小广场上。四根细细的木柱支撑着顶端的木板,足以挡雨,棚下则是书摊,背后有墙。因为地上有木车轮的缘故,我起初以为它是一辆躲在木棚下的推车,走近了细看才知道并非如此。木车轮扎根地里,其实只是装饰,支撑着整块木板,木板的两端与那四根木柱相接,内侧与后面的墙相连,这便是书摊的主体了。上面又有架子和柜子,摆满了书籍。还有不少书放置在塑料筐里,堆得密密麻麻,挡住了架子上的书。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书摊开档,店主就会将塑料筐一一搬下来,摆放在地上。

这里售卖的都是德文旧书,我不懂德文,否则肯定会好好挑上几本。

另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店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中国人熟悉此地,皆因“二战”时的波茨坦会议和《波茨坦公告》。其实这座城市是勃兰登堡州首府,也是德国古城,曾是普鲁士文化和军事中心,无忧宫为皇室住地。

相比无忧宫这个著名景点,我更喜欢在波茨坦市区里那些笔直的石板路闲逛,清一色的两层小楼,有民宅有店铺,车子驶过石板路,甚至有铿锵之感。其中有一家小书店,门面狭小,内部精致,门口由两张桌子并成一个摊位,摆放着一堆二手书。最有趣的是旁边还有一辆旧旧的手推车,里面不是建筑材料或垃圾,而是随意摆放的书籍,外加一只玩具小熊。就这么简单的陈列,看起来却十分别致。

像这样的小书店和小书摊,在德国城市里出现率极高,里面也总不缺乏顾客。有时,书店和童话般的老城美景,更是相得益彰。比如我最喜欢的德国城市班贝格,雷格尼茨河畔便有一家二手书店,位于著名的桥屋市政厅附近。里面堆满了二手书,阳光从窗户打进来,光线柔和。我其实是慕名而去,据说店中有希伯来语的《圣经》,还有1872年版的《资本论》,但我未曾得见。

除了正规书店外,德国人卖书的地方可真是多。大型超市肯定有图书专柜,这个不稀奇,稀奇的是很多加油站里也卖书。有一次,我在前往斯图加特的路上,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就见到有几个人站在加油站里的书柜前挑书,还有人坐在一旁,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读书。非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同样也会卖书,有一次我从什未林前往波兰,行程数百公里,我嫌走高速过于单调,半路下高速,在乡间道路上徜徉一番。途经一个不知名小镇,在路旁加油站加油。旁边一辆车子属于一个德国家庭,两个孩子趁机跑进油站,在书柜前挑书,父母也不阻拦,加好油买了单,便把车子移到空地上,站在一边等孩子,直到他们选购了两本书为止。

以中国人的消费状况为参考值的话,德国图书可算是昂贵。我在书店里随意看看定价,往往是19.9欧元、29.9欧元之类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的话,一本书一二百元是常态。但有些人以此推断德国人在阅读上舍得花钱,我还真不同意。要知道,以德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应二三十欧元的书价,并不存在经济压力。而且,根据亚马逊提供的数字,无论是Kindle阅读器,还是电子书,德国人的贡献都相当不少。

公共图书馆方兴未艾

德国人除了家有藏书外,还拥有大量公共图书馆。一般来说,图书馆可分为国立、州立、市立和私立,前三者按行政区域划分,私立图书馆则散落各处,甚至进入社区。图书馆都设有儿童和青少年专区,孩子一上小学,就可以跟成年人一样办理借书证,借阅书籍。其中,公立图书馆均为免费,私立图书馆虽然收费,但一年往往只有10欧元左右的费用。

我小时候也曾是图书馆常客,但对之印象并不好,至今还记得自己向图书馆管理员询问有没有某本书却遭白眼的情形。也正因此,大概10岁以后,我就没再进过图书馆了,购书则越来越多。

如果我生在德国,就不会有这样的境遇。即使是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德国图书馆的管理员也会帮你找书。如果馆内没有你想要借阅的图书,他们还会跟市内其他图书馆联系,并写信告知你何时来取。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流程就更为简单。也正因此,德国人的“陪子阅读”得以维系,并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受到影响。

有数据显示,目前德国共有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约1.29亿册。德国的图书馆作为最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基本不会放在市郊,而是会建在当地最繁华的地段,还经常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而且,德国图书馆都会定期清理藏书,那些库存的、流动性不大的书,会放在图书馆门口,供有需要的人免费阅读。即使是那些仅有十几户的小村,也会定期有流动图书馆上门,方便村民借阅。

德国图书馆甚多,其中一些甚至已成景点。在它们之中,有些以权威性著称,如设在法兰克福的国家图书馆,属于非借阅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承担着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图书的收藏保存工作。

有些以藏书量著称,如柏林国家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1659年的德国皇家图书馆,以大约1000万的藏书量成为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有些以建筑著称,如乌尔姆威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建于18世纪,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图书馆”。

有些以古籍修缮维护著称,如成立于1572年的沃芬布托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是德国典藏、修缮古籍的国家级图书馆,古籍典藏的数量以及修缮维护的技术皆是欧洲之冠。

有些以宗教领域著称,如曼海姆伊斯兰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伊斯兰图书馆,拥有25000册图书,准备将藏有量扩增到10万册。

有些以历史悠久著称,如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沃尔芬比特尔的奥斯特公爵图书馆,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1572年,当时的统治者吕讷堡公爵将居所的一部分改建为图书室,成为该馆雏形。此后,热爱收藏图书的奥斯特公爵将其大量的藏书捐给图书馆,图书馆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还有一些则来自名校,如德国最古老大学——海德堡大学的图书馆,藏书260万册,其中拥有6000多册珍贵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还有极为珍贵的14世纪手抄本,位列世界顶级名校图书馆的第5位。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位于魏玛的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

在德国文化史上,魏玛是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它甚至是德国文化当之无愧的中心。1919年,它也因文化上的地位,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魏玛共和国的首都。

所有这一切,都要追溯到18世纪后期。当时魏玛的统治者是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他迎娶了来自俄国的女贵族安娜·阿玛利亚,二人合力带来了开明之风。

他们都是狂热的文学和艺术爱好者,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更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她延揽了大量文化名人来到魏玛,使之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

在魏玛的群星璀璨时代,最有名的当然是歌德。1755年,年仅26岁的歌德应邀来到魏玛,并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创作了巨著《浮士德》。也正是以他为轴心,才有席勒等人的到来,并交相辉映。

歌德不但是魏玛的内政大臣,还为阿玛利亚图书馆做了35年图书管理员,把藏书从5万册增加到13万册。

这座图书馆位于魏玛一个广场的东侧,原先是伯爵寝宫,1570年落成。后来,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将之改建为图书馆,并将宫廷收藏的珍贵书籍转移至此处。而且,它也是欧洲最早向公众开放的皇家图书馆之一,可见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的开明。

这是一个专注于18世纪时期德国文学研究的图书馆,可惜的是,2004年,由于电路老化,图书馆遭遇大火,损失惨重。火灾前,图书馆藏书将近百万册,包括约500本16世纪前的古书、2000本中世纪手稿、10000件地图和地球仪、4000本乐谱、13000册《浮士德》、10000本莎士比亚著作,还包括莫扎特、海顿等著名音乐家的手稿。大火使4万多册藏书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12500套孤本从此消失,是20世纪德国文物到目前为止的最大损失,其他则被冷冻起来并用最先进的技术慢慢复原。直到2007年,也就是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忌辰两百周年时,图书馆才重新开放。

图书馆讲解员说,火灾发生时,馆长冒着生命危险,凭着记忆,在浓烟中摸黑爬上顶层,准确找到并救出了马丁·路德翻译的1534年版本《圣经》。这本书对德国意义非凡,因为始建于公元962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实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帝国,组织非常松散,没有统一的语言。而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通过宗教改革的传播才确立了标准的德语。

站在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的洛可可式大厅里,见证着书籍与美丽建筑的合而为一,你会理解德国的强大来自何处——那是对知识的尊重,即使,它也曾走过弯路。

市民沉浸在书里,就像扑在满是啤酒香肠的酒窖里

有数据调查显示,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18本;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书还是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对德国年轻人来讲,书就和德国的啤酒一样让人喜爱。

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69%每周至少看书一次;36%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经常”看书;22%的人看“很多”书;16%的人则有每日阅读的习惯,属于阅读频繁者。

在德国人的阅读选择中,人文类图书占比最高,包括文学和社会学等。这种阅读偏好本身就说明德国人重思考,并没有刻意将读书实用主义化,而是将之视为潜移默化地改变自我的工具。这一点在儿童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德国小学生下午大多不用上课,去图书馆参加朗读活动,或是在家读书,都是主要“功课”。

在咖啡馆里,人们喜欢聊天,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以至于根本不需要去看手机。但若是独坐,发呆的人肯定比读书的人要少。地铁和电车上,读书者似乎更多一些,毕竟这些交通工具上乘客不多,座位空置率高,独自坐着读书,完全无人打扰。在乘火车出行的相对时间较长的旅途中,读书更是很多人的选择。

我甚至认为,德国人的背包里可能固定放了一本书,才会随时随地拿出来读。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习惯,即使是停车在路边等人,哪怕只有一两分钟,也会读上几页。不过与我有同样习惯的同胞并不算多,可在德国,同好者真是太多。

最让我诧异的,是德国女性喜欢在发廊里看书。德国的发廊散落在商业街和各个街区,像我这种喜欢满城溜达的人,经常一扭头就会看见。第一次见到德国人在发廊里看书,是在东部小城迈森。那天我正沿着大上坡往大教堂和城堡方向“跋涉”,一边走一边看着石板路两边的建筑和店铺,突然就见到一间发廊,一位中年女性坐在那里读书,发型师正在摆弄她的头发。当时还觉得挺特别,毕竟在中国的发廊里,虽然女性也是百无聊赖,但更喜欢玩手机。后来便见怪不怪了,因为一边做头发一边看书的人实在太多。

其实有个调查数据,也显示了德国人的“无处不读书”。除了比较主流的马桶上、车上、浴缸里、咖啡厅里、沙发上和床上等选项外,德国人还喜欢在空气清新的地方看书,如自家花园、公园、海滩等。阳台也是个好选择,走在德国城市里,像我这种欧式建筑爱好者,简直是一栋栋楼挨个拍过去,总有在阳台上看书的德国人会进入我的镜头,那惬意就甭提了。更有意思的是,医院的等候室也是阅读热门区,可见德国人真的不放过任何阅读机会。

德国人喜欢在草地上晒太阳,顺便拿本书趴着看也很常见。不过,每次看到一个家庭一起看书时,我还是会心生感慨。

在波恩大学旁的大草地上,在埃尔福特桥屋边的草地上,在什未林的湖边,在德南乡间,我都曾见到这样的景象:一家三口或四口,或一人一本书,或大人在为孩子读书。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也一脸专注。

在德国人的生活中,陪子阅读是极为重要的生活内容。从幼儿时代开始,日常和睡前的亲子阅读便是父母必做之事,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数据统计,德国有81%的家庭每天陪子阅读。

资料显示,德国幼儿园一般不让孩子提前学算术和字母,但是一进入小学,老师就会督促家长协助孩子们展开阅读,一年级是每次10分钟,随便什么都可以读,只要孩子读出声音即可。每次孩子读好,家长签字,累积到10次,孩子就可以到老师那里选一个小礼物,所以小朋友阅读的积极性很高。

德国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者下午两点左右就放学。剩下的课余时间,很多孩子会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也会为孩子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到了中学,老师布置的主题作业则基本与阅读有关。

针对小学生,学校和老师们也想了很多方法鼓励阅读,例如一年级有班级读书夜,孩子们带着睡袋和自己喜欢的书到教室里过夜,老师会选一本给大家读,孩子们也可以自己讲书的内容。

倡导阅读的并不仅仅是学校。德国的公共场所常常可以见到儿童阅读区,甚至餐厅、诊所里都会有。人们会辟一个安静角落,放置图书、画笔和纸张等,孩子在等待时也可以读书、画画。

据说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橱、书架,也是或摆放在客厅,或摆放在书房。但德国人显然比荷兰人喜欢拉窗帘,我只能偶然得见,但只要能看到室内,就能见到书橱。对许多德国人来说,周末泡上一杯咖啡,坐在沙发上读书,便是最好的消遣。

有数据称,德国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百余册,以至于有“一个家庭没有书,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的说法。我自己藏书甚丰,原本对人均百余册这数据不屑一顾,但近年来曾有过出售旧物业的经历,来看房的人,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双双大学毕业、工作也体面的小夫妻,居然都认为无须独立书房,要将书房做成其他房间。这当然有家庭需要的因素,但容不下一个书房乃至书橱,却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现实。许多人标榜自己从不读书,甚至认为只有手机已经足够。老实说,我也并不高估阅读的意义,毕竟在当下这个年代,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前丰富得多,书籍早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但阅读的潜移默化作用依然无可取代。如果中国人的生活只剩下老年人的麻将、广场舞,中年人的玩手机、购物,孩子们的看电视、玩平板,那不仅是单调,更是可悲。生活节奏缓慢甚至单调的德国人,其实是我们的榜样。

如果你在德国的街区里多走走,常可见到一个很像电话亭的小亭子,这便是德国社区里常见的免费借书亭,专门放置二手书。人们可以将自己闲置的书放在这里供他人阅读,借阅和归还全靠自觉。

然而,前两年有个调查报告,称德国年轻人的阅读兴趣正在下降,未来的德国人可能会越来越不爱读书。这原本是世界性问题,可到了德国人这里,得到的重视程度可不一般,一时间舆论和坊间都是忧心忡忡。德国国家电视台专门做了一个专题片,进行专题讨论,还专门去学校、儿童图书馆和幼儿阅读沙龙等地拍摄场景,分析现状。

还有一个调查也让德国人担忧,即“八小时媒体时间”。调查显示,德国人每天平均花在阅读、收看和收听各种媒体的时间为8小时。其中,电视仍然是媒体王者,占据了德国人“媒体时间”的38%,一半以上的德国人声称无法忍受超过一周不看电视。比电视更古老的电台居然名列第二,占据36%的份额。网络的冲击却远没有想象中大,起码远不及中国,仅仅占8%,欧洲人不依赖网络的说法果然不假。相比之下,德国人每年购买各种出版物的花费达人均375欧元,比保养汽车的花费(241欧元)还高,但阅读时间只占“媒体时间”的11%,如果刨除报纸和杂志的阅读时间,仅计算读书时间,就更为可怜——女性平均每天读书时间只有33分钟,而男性平均读书时间只有16分钟。

这个让许多德国人备感羞愧的数据,要是放在中国,可能还会让许多人欢喜吧——有多少中国人能保证平均每天读书半小时?平心而论,德国的书店密度,德国人在咖啡厅、公园和交通工具上的阅读频率,还有德国人家中的书橱书架,都说明德国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之一。

大城小镇,随处可见的“May I help you?”

我印象中的最佳问路城市,就是全球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德国慕尼黑。

作为德国的“隐形首都”,慕尼黑不仅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还是全球宜居城市之一。以100分为满分的话,这里的问路体验绝对可打120分。

为何比满分多出20分?因为这里的人已经热情到了你根本不用主动开口问路的程度。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热情待遇,是在国王广场附近。当时我站在街上,低着头看地图,琢磨着下一步去哪里合适。才不过几秒钟,旁边突然冒出一张老妇人的笑脸,轻声细语问“May I help you?”我先是有点惊诧,然后连忙表示不需要并道谢,她笑着点头离去。

很快,我便适应了这种热情。只要你拿着地图或者攻略书在路上站着,旁边的人似乎都会一脸急切地看着你,盼望着你向他们问路,而且总有人难耐等待之苦,直接凑到你身边,微笑着用一口极动听的英文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忙。而且,在我经过的德国城市中,慕尼黑人的英语水平最高,上至七旬老太,下至滑板少年,都会说一口流利英文,再加上他们的热情友善,问路顺畅指数自然高居榜首。

在德南另一座城市奥格斯堡,我也经历了一次友善的问路体验。当我们向一对老夫妻问路时,已经驼背但穿着得体、英文极其标准的老头一脸“这是一个好问题”的得意,瞬间变身“老男孩”,噌一下从包包里掏出一本德文版的《LP》攻略,然后跟我们研究地图,态度一丝不苟,一边“here”“there”地嘟囔,一边抬头与四周建筑比对——敢情您两位老人家也是游客呀!

如果被问路者的英文水平非但比不上慕尼黑人和这位“老男孩”,甚至还跟低水平的我旗鼓相当呢?答案是他们的诚意和热情仍可让我感动。

与慕尼黑相距100多公里的雷根斯堡是一座千年古城。城中有一座接近900年历史的石桥。当日,我们在石桥及下面的小岛溜达半天后,准备去一座修道院看看,于是便向两个年轻男子问路。古城并非旅游城市,民众的英语水平显然不及慕尼黑。其中一位几乎完全不懂英语,另一位跟我水平相仿,讲了半天其实只说了“straight”。但他那知道路却苦于无法表达的急切,甚至让我觉得给他添了麻烦,很是不好意思。后来,当我们表示先直走,找不到再问别人时,他连连点头,还一脸歉意地目送我们离开。

没有什么能阻挡德国人回家吃晚饭

欧洲人的家庭观念比较强,别看餐厅、咖啡馆里总是坐满了人,但那并不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回家吃饭。

德国人的家庭观念似乎更重一些,在魏玛,我曾见过晚冬黄昏的居民区,窗户里透出和暖灯光,主妇在窗前配餐;在什未林,我见到过公寓窗前的伴侣依偎着切芝士;在不知名的德南小村,我见到人们在自家花园的草地上用餐,桌子上摆满丰盛菜肴,见到我这个异乡人经过,他们友善招手微笑……

当然,德国人习惯在家吃晚饭,也有经济因素。作为游客,我一向认为德国是欧洲发达国家里消费水平最低的,一家三口在外用餐,一般只需两个主菜(因为分量大,三个人吃两个有时都嫌太饱),外加沙拉和饮料,一般都是三十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两百多元,非旅游城市的话,二十欧元都可以拿下,折合人民币一百五六十元而已。如果是不太讲究的德国人,吃一份仅有主菜的简单晚餐,也就是七八欧元而已。

但对德国人来说,外出吃饭的花费还是远远高于在家吃。毕竟超市和市场所售的食材,价格便宜到连我都恨不得全部搬回中国,惜乎不能。

据说早期的德国家庭,主妇最重视的是午餐,晚餐反倒简单,以冷食为主。但如今职业女性已然普遍,大家中午都得外食,或者带便当,午餐变得简单,晚餐则丰盛起来。而且由于大家都要上班上学,晚餐就成了家人最重要的相聚时光,充满仪式感。

德国人生性严谨,德国主妇自也不免,每周一次超市大购物,都会带一张长长的清单前往。这清单背后,便是主妇脑子里的一周晚餐食谱。

当然,德国人的家庭晚餐相比中国人,还是颇为简单。主食是我们常见的面团子、薯泥、面条和洋葱饼等,主菜多是炖牛肉、炖猪脚之类,当然少不了清爽的沙拉。最关键的倒是用餐前的用心准备,用餐时的聊天沟通。

对德国人而言,为了谈生意而在晚餐时间应酬,其实是相当罕见的事情。有在德国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德国雇主从来不会拉员工去应酬,自己都雷打不动回家吃饭。而且,即使有时时间紧迫,晚餐非常简单,哪怕只有面包片配点腌黄瓜、吞拿鱼罐头之类的,也得有一束鲜花和一支蜡烛摆在餐桌上。

让人又爱又恨的“守时原则”

德国人不但出了名不爱迟到,就连早到了也得等到准时。

有一次,我们从魏玛驾车前往维尔茨堡,途中心血来潮,拿某评分App看了半天,预订了当地一家评价最高的餐厅。

预订时间是六点半,到了维尔茨堡后,随便溜达了一下,大概六点出头,就拿着地图开始找预订的餐厅。

毕竟人生地不熟,找来找去没找到,只好求助于路人。刚巧路边站着一对小情侣,手拉手聊着天,我们便凑过去问他们。他们看看地图,又看看手机,将英文转换为德文,想了几秒钟,一起摆出恍然大悟状,齐刷刷手指背后,告诉我们就是这间。原来,餐厅名字很长,而且字体比较怪,我们没认出来。他们还笑呵呵告诉我们,他们也预订了这家餐厅。

致谢过后,我们便来到餐厅,跟侍应一说,便被带到位子上。此时还不到六点半,不过在我们的固有认知里,早到总比迟到好。可是那对小情侣仍然站在路边,只是时不时看看表。直到六点四十五分,他们才走到门口,跟侍应表示自己预订了座位,然后便被带到我们旁边那张台。

我觉得有趣,便问他们为何要等这么久才进来,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我们的预订时间就是六点四十五分,结果来早了,就等到预约时间再进来”。

在德国,我总能感受到德国人的守时。比如预订酒店、餐厅,对方会反复跟你确认抵达时间,在酒店里要个东西,前台说三分钟后送到,保管是不多不少三分钟。

有意思的是,因为守时,德国人对时间的判断也颇准,我在向德国人问路时体会尤深。因为喜欢以脚步丈量城市的缘故,我很少在城市内乘坐交通工具,除非是巴黎那种不得不搭乘地铁的大都市。所以,我问路时除了问怎么走之外,也会问问需时多少。每逢此时,被问路的德国人都会沉吟一下,在心里估算时间,给出的时间往往不是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之类的说法,而是七分钟、十二分钟之类。

据说德国人请客也会将约定时间精确到分钟,而不像我们这样不是整点就是半点。要想不迟到,那就得早出发,可万一来早了咋办?他们就会像餐厅门口那对小情侣一样,在附近等到约定时间到了才进去。

不过,德国人的守时似乎也会受到欧洲整体慢节奏的影响。长居德国的朋友,就曾为德国人的办事效率抓狂不已,比如办理家中的Wi-Fi业务,电信公司的员工守时而来,不过事情没做完,时间已到五点半,他居然守时下班了,告知朋友提前预约几天后的再次上门。看来,在欧洲的整体散漫之下,德国人也不能免俗呢。

节俭不丢份:去边境理个发

那年冬天,在捷克乌斯季晃悠。这是一座游客罕至的小城,却有我最喜欢的精美建筑与幽静。

不过,也正因为幽静,而且又是冬天,还恰值大多数商店都不开门的周末,街上居然没有人。偏偏这又是一个旅行攻略书上罕有资料的城市,想问个路都难。

好不容易找到一间开门的,居然是间发廊。走进去问路,发现里面只有一个老板兼理发师,还有一个顾客。

我问他们大教堂在哪里,那可是欧洲第二倾斜的教堂,至于第一,当然是比萨斜塔啦。老板的英语不灵光,倒是那位顾客的英语相当不错。但顾客却不认识路,所以一边向老板请教,一边用英语向我们转述。

问明白了路,又攀谈几句。顾客问我们下一站要去哪里,当得知我们离开这里就要前往德国德累斯顿时,那位顾客很是惊喜,告诉我们他就是德累斯顿人,今天专门来剪头发。他还告诉我们,欧洲大多数商家都会周末关门,不过他平时要上班,这间发廊的老板就是为了他们这帮来捷克理发的人,所以常常周六开门营业。

为什么要专门来捷克理发?因为便宜啊!类似的情况我之前也曾遇到过,在匈牙利西部边境城市肖普朗,这座极具魅力的千年古城最让我留意的便是城中随处可见的牙科诊所。后来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在奥地利看牙医太贵,所以很多奥地利人干脆来肖普朗看牙医。

后来我也专门留意过德国发廊,价格果然惊人。男性随随便便剪个头发都要50欧元,折合人民币近400元。哪怕是前东德地区的小城市,经济在德国相对较弱,剪发的价格也起码要25欧元。女性剪发更夸张,洗剪吹怎么也要六七十欧元,折合人民币四五百元。换成烫发之类,简直就是天价了。

所以,德累斯顿人去德捷边境的乌斯季剪头发,还真是不奇怪。

高档私家车变成“自制皮卡”,实用最重要

“在发达国家,车只是代步工具,不是身份象征”,这句话我们已经听得太多,可老外究竟有多“不爱面子”,你得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

在德国,好车随处可见,奔驰宝马稀松平常。最扎眼的却是街上常见的一景——小车后面拴着个车厢满街跑。

这种车厢跟皮卡后面的货箱差不多,大都是敞开式。它有两个或四个轮子,与小车相连,在高速公路上也常能见到。有些人用来运货,有些人用来放自行车,我见过的最夸张的一幕,是一辆大众途锐拖着一节车厢,上面放着一艘小号游艇!拖马的也有不少,马儿被拴在车厢上,左顾右盼,怡然自得。

这种把私家车变成“自制皮卡”的做派,在某些中国人看来绝对是土得掉渣的行为,即使真的有此需要,面子上也放不下来,可在德国却很寻常。而且,后面的车厢大同小异,前面的车子却是蔚为大观,有德国“国民车”大众高尔夫,有廉价的日本车,有越野车,还有跑车……我见过的最昂贵的“自制皮卡”是一辆奔驰S500,这款车型在中国售价高达两百多万,即使在德国也属豪华车序列,可车主却满不在乎地在后面拖上一个车厢,丝毫不觉得有损面子。

在德国,三厢车的比例则远远低于两厢车和旅行车,甚至基本见不到。旅行车在中国并不太受欢迎,尤其是前些年,很多人对旅行车的“失衡比例”颇有微词,认为车尾巴太长太丑。可在德国,这类车型往往是家庭车标配,在租车过程中,我发现最抢手的车型也恰恰是这一类,比如高尔夫和帕萨特的旅行款。甚至中国人眼中的豪华车,德国人也会选择其旅行款,比如奔驰E级和S级。

体贴入微的女性专用停车位

有一次在欧洲自驾游时,途经德国维尔茨堡,因酒店无车位,酒店服务员指点我将车停到几百米外的一个室内停车场。

停车场建于地上,共有五层,一楼架空,除入口外还有洗车场,正式停车位都在二至五层。驾车开到二楼,只见迎面便有一排车位,空着大半,我正打算停进去,突然发现这排车位前的墙上有裙装女士标志。仔细一看才明白,原来这一排是女性专用车位。德国人素以严谨守礼著称,看来也不会有男司机抱着“谁知道我的车到底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的态度霸占这些女性专用车位,也正因此,尽管停车场使用率极高,但这排女性专用车位倒还空了不少。

一直开到五楼才找到车位,一路下来也明白了为什么要设置女性专用车位——层间通道狭窄,弯道又急,而且因为梁柱多,过道与车位都很狭窄,无论是倒进去还是倒出来,都极有难度。相比之下,二楼入口对开的那一排女性专用车位,大多可以直入直出,极为便利。

查了查资料,发现德国的特里贝格市早于2012年就推出了女性专用车位。在该市市长主导下,全市的停车位都根据技术难度标明了“男”和“女”。与我在维尔茨堡见到的情形一样,特里贝格的女性专用停车位相对宽阔,靠近出入口,相对易停。至于那些需要点技术能力,通道狭窄、遍布梁柱的停车位,当然属于男性。不过此举也使得这位市长遭到一些非议,认为他涉嫌性别歧视,因为他主张女性开车不如男性,同时认为他有可能会出台更多性别歧视政策。

德国人讲规矩,“车让人”有前提

德国人一向讲规矩,在他们的理解中,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凌驾于规矩之上。

在国内,人们探讨交通问题时,常拿西方国家当正面教材。这原本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人家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有些以讹传讹的观点,反而会造成另一种错误。

我听过最多的错误认识,是将礼让凌驾于规则之上,比如“在国外都是车让人”“在外国开车就得互相避让”之类的说法。其实这些说法都很片面。“车让人”一说,在美国确实存在,但在欧盟体系内,基本就得加上“人行道”这一前提。换言之,你走人行道,车必须让你。而在没有人行道的拥挤闹市、老城区的狭窄街道,或者如超市、医院的门口,车子基本也会让人。但在快速公路乃至高速公路上,如果你随意横穿,那就等着被撞飞好了,因为没有司机会认为这样的路段会有行人突然蹿出来,他们不会减速也来不及减速。对这一点执行最佳的当然是规则至上的德国,行人和车子各行其道,规规矩矩。而在一些欧洲“二流国家”,比如法国、荷兰,你偶尔也会见到“中国式过马路”,但他们也只会选择在确实无车的安全状态下通过,不会与车争道。

至于“在国外开车就得避让”,同样是将礼让置于规则之上,很容易出问题。我在国内开车时有个习惯,每当经过路口,都会下意识放慢速度,最低限度也是将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待命。这当然是个好习惯,因为在国内开车,你随时会遇到看都不看就从岔路口拐出甚至强行再变道的司机、随时杀出来的电动自行车,还有不走人行道的行人,放慢速度、随时刹车当然更为安全。但海外自驾时,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放弃这个好习惯,因为它随时会酿成事故。从路权概念来说,直行车辆享有路权,岔路口车辆必须遵守路口的路权标志,确保安全状态下才能驶出。因为直行车辆只会毫无顾忌地全速前进,如果你在路口习惯性放慢速度,反而会让后面的车辆猝不及防,造成追尾。

所以,“车让人”有前提:行人也得守规矩,也得给司机留下刹车放慢速度的时间。

自驾天堂靠的是健全的法规制度

有一回在德国中部的埃尔福特吃午餐,餐厅是一栋数百年的老建筑,坐在室外,艳阳高照,使得晚冬不再有寒意。菜肴好吃,鱼肉尤其鲜美,顺便叫了一个冰激凌甜品,杯子比那种大啤酒杯还高10公分,甜品堆得又比杯子更高,简直超实惠。

如此惬意,侍应当然建议来一杯。毕竟国外不像我们中国,在餐馆坐下来就先有一杯免费白开水,在这里喝什么都得点单。我们犹豫了一阵,没想好要喝什么。本来倾向于啤酒,我们并不贪杯,每次只点一杯分饮,但准备饭后溜达一阵,就前往另一个城市,酒后驾车可不好。

侍应见我们犹豫,便力推啤酒,我们表示等下要开车,无法畅饮。侍应听了,叽里呱啦外加手势说了一大堆。毕竟是前东德地区的城市,民众英语水平比起慕尼黑、法兰克福这种大城市差得太远,我们只能听明白他说喝酒没问题,不影响开车,但千万别喝多。按照他比画的手势,是让我们只喝一杯。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

不过,德国真的可以酒后驾车?

赶紧拿出手机查了查资料。在德国,酒后驾车要被处以500欧元的高额罚款,外加扣分,但酒后驾车的界定是指血液中酒精浓度低于千分之五,相当于一瓶啤酒。另外,21岁以下的驾驶者不允许任何酒驾行为,低于千分之五也不行。

总体来说,德国的交通处罚政策相当严格。2014年5月1日,德国开始执行新的处罚政策和积分体系,驾照总分改为8分制,被扣1—3分将被登记记录;4—5分将被警告并自愿参加补习课程,如果参加课程可少扣1分;6—7分会被严重警告并自愿参加补习班,不会因为参加补习班而减少扣分;8分直接吊销驾照。

在具体处罚上,仅举几例:开车打手机罚60欧扣1分,冬天不使用冬季轮胎罚60欧扣1分,儿童不系安全带或不使用安全座椅罚60欧扣1分,闯红灯(红灯亮后1秒)罚200欧扣2分,违反先行权罚70欧扣1分,危险超车罚100欧扣1分,酒驾(酒精含量超千分之五)罚500欧扣1分,转弯不回头看行人或骑自行车者罚70欧扣1分,另外在市区或郊区等超速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罚款和扣分。部分违规还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禁驾(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

如果是交通犯罪,将直接吊销驾照。如果扣分后两年内无再次扣分,可消除记录,交通犯罪行为记分5年后,也会自动消除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的新规在处罚力度上明显大过以往,比如开车打手机的罚款就从40欧元涨到60欧元。德国这个自驾天堂,依托的不仅是性能出色的车辆和路况,也不仅是文明的社会基础,而是有严格而健全的法规做保障。

为安全起见,汽车严禁使用防爆膜

在国内买车,贴个防爆膜几乎是标配,因此也带动了不少下游厂商。不过在德国乃至欧洲,防爆膜不但不是标配,还是严禁使用的配置。所以,在德国开车,你可以清楚看到旁边车辆里面的情况,当然,反之亦然。

这当然会让习惯了隐藏在防爆膜背后的我们有些不习惯。国人喜欢防爆膜,“防爆”功能尚在其次,主要功能其实是防晒,尤其是女性开车怕晒,我甚至还见过戴套袖戴口罩的女司机。再一个功能就是关乎隐私,说起“隐私”,有些人会坏坏地想到“车震”,其实这也只是隐私的一小部分了,在治安并不太好的地方,被砸车窗窃取物品的事情时有发生。我有个朋友最倒霉,过年时在车头放了几个利是封,其实纯粹只是为了图个吉利,里面各放了五元钱,结果也被砸了车窗。估计盗窃者也不熟“行情”,打开红包会后悔吧。若有防爆膜,可以遮挡车内情况,反而相对安全。

在欧洲,其实也有砸车窗的风险提示。高傲的德国人认为自己地头没这事儿(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但周边国家会有,尤其是捷克和匈牙利。所以,如果在德国租车,但又要前往捷克和匈牙利这样的国家,车型往往会受限制,豪华车型不予租赁,只能租普通车型。另外,保险的起赔额也会大大提高。租车公司还会提示你,停车离开时,千万不要在车内显眼处留纸片之类的东西,免得被人误以为是钱或支票。客观来说,捷克和匈牙利的治安或许确实比不上德国,但也非常不错,我几度前往这两个国家,都只感受到平和安逸,非常安全。只能说,这是因为德国人的高傲吧。

抛开砸车窗这事儿不说,最让我们不习惯的应该是没了防晒屏障。我倒不是怕皮肤晒黑,只是怕影响驾驶。欧洲的旅行旺季当然是夏季,天亮得早黑得晚,日照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温度多半在二十多摄氏度,十分宜人,仅有南欧较热。可夏季的阳光非常厉害,没有防爆膜的遮挡,晒黑倒是其次,关键是阳光过于刺眼,难免影响驾驶。所以,墨镜才是司机的标配。我每次出游前列物品清单,墨镜都排名靠前,仅次于护照现金信用卡等,堪称必备神器。

为什么德国严禁车窗贴防爆膜?因为一旦出现紧急事故,要便于警察迅速观察到车内情况。这种事故也不仅限于交通事故,试想,如果有人停在路边,在车内突发心脏病,没有防爆膜,就很容易被发现,但如果有了防爆膜,尸体发臭了也没人知道。这样想来,德国人的一刀切还是有合理性的。

地铁不检票,但没有人逃票

记得头一次搭乘德国地铁时,在自动售票机那里好一通折腾,后来终于在当地热心人的帮助下完成。回来后想写个心得,结果险些被嘲笑,因为总有那么一些“逃票族”,出门旅行时想尽办法逃票,德国完全无检票、进出自由的地铁系统,甚至被一些人称为“逃票天堂”。

德国的地铁站完全没有闸口,火车站同样如此。一座地铁站往往有多个出入口,从马路可以直达站台。如果是城轨和地铁互通的大站,即使分了几层站台,也是彼此直接互通而不需要任何检查。

依我所见,在欧洲,越是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老牌强国,地铁站的检票环节就越松,甚至压根没有,如德国、比利时等都是如此,越是经济相对较弱,近年来才加入欧盟阵营的国家,如匈牙利,地铁检票便越严格,甚至有专人把守,可见经济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关系。

但要说德国地铁无检票完全是拜德国民众的高素质所赐,那也是过誉,即使高素质占了绝大多数,但也无法确保没有逃票,所以,德国人乃至欧洲人在这方面仍有制度约束,比如流动抽查,一旦发现有人逃票,就会开出高额罚单,一般都是票价的数十倍,比如德国的额度是40欧元,比利时更高,为80欧元,西班牙更是高达100欧元。如果是第二次被抓到逃票,罚款则会翻倍,屡犯者还会收到法院传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劣迹会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直接影响信贷、求职和各种福利申请。

与颇为简陋的地铁站一样,德国地铁也挺简陋。有意思的是,人们上车时需要按按钮开门,下车时同样需要按按钮开门。这或许会让我们不习惯,但却符合德国地铁的实际情况——人少,有时一节车厢里一个人都没有,根本无须开门,所以按钮开门更为合理。

也正因为人少,所以你平时乘坐的德国地铁,即使是同一站点、同一条线路的车,车厢长度也大有可能不一样,因为德国人会根据高峰和空闲时段安排车厢。也正因此,德国地铁车厢每节都是独立的,而且均可双头驾驶。

集合大数据和车联网概念的停车系统

共享单车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时候,曾有人称德国人非常不看好这门生意,甚至将之称为“愚蠢的模式”。是否真有此一说,查无定论,但德国人不喜欢中国人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倒是真的。

说起国内的互联网经济模式,许多人张嘴就是转化率、流量导入等名词,套路也很简单:提供一个入口,获取大数据之后,再去卖东西。换言之,中国互联网经济到最后,其实都是通过流量去卖东西。

有人举过一个事例进行对比,那就是2015年曾圈钱2000万美金,几个月就把这笔钱烧个干净的某洗车公司。它提出的模式就是通过上门洗车获取流量,然后引流卖轮胎、卖汽车用品。这也是这几年来我们特别熟悉的“创新”模式,但它的失败显然说明这种模式不但急功近利,而且很难有效果。

按照德国人的思路,这种做法之所以没有效果,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创新,而且并没有真正通过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在德国,洗车早已自动化,每个加油站都有洗车服务,大型洗车中心也有不少,都无须排队。上门洗车更是无效,因为没有专用设备,效率低下,而且太浪费水,不利于环保。如果将风投资金投入这种项目,其实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与之相对的是同期德国西门子推出的集合大数据和车联网概念的停车系统。去过欧洲的人都知道,开车容易,但在城市内(尤其是老城)找停车位特别难。西门子的这个雷达停车位系统正是基于这一点,它首先尝试在柏林的街头路灯上安装停车位搜索雷达传感器,每一个探测器能扫描30米范围的路面状况。扫描结果数据将通过智能手机App传输给用户,通知用户哪里有符合他们车辆尺寸的潜在空位,然后导航仪自动将用户的目的地到达区域指向附近这个空位。也就是说,德国人对互联网的运用,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

也正因此,有人这样总结:“‘滴滴打车’在德国没法红,因为所有的出租车公司都有自己的App和预订电话,而且车辆配置合理。‘飞常准’拿不到风投,因为所有的机场和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App和移动网站,而且飞机很少航空管制。‘余额宝’不可能秒杀银行,因为所有的银行早有网络营销和App移动产品,而且金融监管严密。”

立体停车场:巧用城市空间

这两年,网上经常流传一个帖子,标题不一,大概意思是“德国人逆天了,看看他们的停车场”。帖子内容是一个筒状高楼式立体停车场,车位全部悬空,极具科幻感,用两个机械吊臂将车子吊上空中车位。很多人为之惊叹,感叹德国人逆天的同时,也痛斥自己所在城市的落后。

但这显然是误会——德国的停车场跟中国的差不多,也是路边停车位、露天停车场、地下车库和停车楼这几样。帖子里那个立体停车场也不是民用停车场,而是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总部仓库,只是用于存放新车,而且车子都已被预订,最多两周就会发货。不然的话,凭那两个吊臂一上一下,一天能停多少辆车?

这座停车场有两栋23层42米高的停车楼,外形是写字楼造型,内部却被隔成一层层一个个车位,每栋楼可存放500辆汽车。它曾凭借出色的科技感,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碟中谍:幽灵协议》中出镜。

沃尔夫斯堡即狼堡。1938年7月1日,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大众汽车公司成立,并在名为“狼堡”的城堡外建立了一座新城市,也就是厂址所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汽车公司在工厂旁建立了“汽车之城”主题公园兼博物馆。这两栋停车楼,堪称现场最抢眼的建筑之一。

不过,德国确实是最早开发立体停车场,也最早将之用于使用的国家,毕竟立体停车场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在德国仅次于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第三大空港——杜塞尔多夫机场,可以看到机器人停车系统。只要司机将车子放在入口指定区域,停车机器人就会将车子停好。它主要是通过系统检测车辆长度,然后通过叉架将车子抬起,放在它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全部过程自动完成,无须人力。

如果想取车走人,则可以通过手机App确认车辆状况和取车时间,机器人会自动将车子移动到出口附近,方便车主快速取车回家。

如此一来,人们就省去了一层一层找车位的时间,要知道,在车辆极多的德国,在多层停车场里出出入入上上下下找车位可不是简单的事,花时间不说,路也窄。

但这种机器人停车场眼下当然无法普及,毕竟价格摆在那里,一小时4—5欧元的价格虽然也不能说贵到离谱,但比起普通停车场毕竟已经翻倍。尤其是对我等并非出入杜塞尔多夫空港的过境游客来说,最多只会专程前往观摩一下。

另一种电子化倒是常备,那就是智能停车疏导系统。其实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还有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富庶小城,市区里也已安装了不少类似系统,虽远未普及,但中心城区或繁忙地带已逐渐铺设。系统将通过电脑控制周边停车场,通过感应仪器观测汽车进出情况,在街边的指示牌上显示剩余停车位数量,供车主参考。德国乃至欧洲其他发达国家,这一系统的普及率已经极高,覆盖各个街区。

所有的停车场,残障人停车最方便

自驾旅行的人都知道,在欧洲租车不贵,高速路收费也便宜,德国等国家干脆免费,但停车则比较麻烦。

欧洲的老城市普遍路窄,虽然走在老街上宛若置身童话世界,可要找个停车位真心不易。而且,路边停车位比较复杂,有些是限时段收费,有些是限时段免费,有些是限时段可以停车,还有些是住宅专用停车位。另外,路边车位周末免费,但专用车位不在此列。

如此复杂,别说我这种异国游客,就算是本地人也未必能搞得清清楚楚。在德国这种非英语国家,当然更麻烦一些,毕竟看不懂,有时只能靠猜。好在德国人普遍严谨又热心,既容得你犯错,又会很友善地给你讲解。

有一次我在德南城市雷根斯堡的一个小停车场停车,停好了正准备走,一个大叔乐呵呵跑来,告诉我这个位置不能停,我顺着他的手指一看,才发现车位前有个牌子,刚好被树荫遮住一半,所以未曾留意——这是一个工程车车位。大叔很是热心,还告诉我他正准备开车走,让我停他的位置。这类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有时也会有免费时段,比如仅工作日的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收费,每晚八点到次日早八点以及周末都可免费。这跟停车区域的繁忙程度有关,如果是车流量极大的路段,很可能没有免费时段,甚至还有停车时间限制,如果是比较冷清的路段,甚至还可以全天免费随意停放。

还有一次,我前往德西城市美因茨,入城后经过几个街区,清一色的三层左右的洋房住宅,颜色、外观各异,门前有花园,人行道外有停车位,再以花坛与马路相隔。行道树十分茂密,落叶纷纷,十分漂亮。看了看导航,此处距离目的地仅数百米,便打算在这里停车。谁知刚刚停好车,对面楼里便跑出一位阿姨,指指点点说了一大通,原来这条街上的车位都是住宅专用。然后她向我指路,告诉我向河边开,会有几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

后来我就搞明白了,如果路边停车位附近的指示牌写着“Bewohner mit Parkausweis”或者“Bewohner Frei”,就意味着此处仅限该区域内的居民停车。据说,德国社区居民只要有车有驾驶证,就可以申请停车证,停车证数量按实际拥有车辆发放。一辆车每年的停车费都是象征性收取,不过几欧元。如果你所住社区不幸车多车位少,政府就有可能把你撵到附近的商用停车场,比如商场地下车库之类,但你不用担心这些地方相对较高的停车费,因为政府会帮你掏钱。

对游客来说,路边停车还有预估时间的问题。路边停车位都需要先在咪表处交费,一般以小时或半小时为单位,自己预估停车时间,然后交钱,将小票放在挡风玻璃处即可。

只是,有时只是路过某个城市,或者吃顿饭就走,或者只是在市中心随意逛逛,或者只是为了去看看一座教堂,将时间预估太多当然是浪费,但预估太少就有超时吃罚单的危险,毕竟时间不受自己控制,比如吃饭时餐厅上菜太慢,事先并不知道所去景点需要漫长的全程导览等,都是不可控因素。也有一些时候,原本只是打算路过一瞥的小城,以为停上两个小时就已足够,谁知惊喜连连,来了就不想走,决定消磨一天,这种情况下就得屁颠屁颠地跑回停车处再交钱打票,延长停车时间。至于眼看停车时间已到,大步流星甚至一路小跑地赶向停车位,引来慢悠悠的欧洲人侧目,我也试过不少次。

露天停车场的情况也一样,都是要在咪表处先预估时间交费,但停车场毕竟大,比路边更容易找到停车位。

其实更好的选择是大型的地下车库和停车楼。入场时先取卡或取票,出场前在自动缴费机处刷卡刷票,按照提示的交费数目塞入纸币和硬币即可。既然是停多久花多少钱,自然不存在预估时间的问题。所以我总会优先选择这样的停车场,只是花费会稍高一点。

有一点需要注意,不管什么样的停车场,最方便停放的一定是残疾人车位,至于路边停车位,最靠近交费机的也是残疾人车位,没有残疾人车辆证明,可千万不要停上去。

常见有人吐槽德国停车贵,比如“停了两个小时就收了我7欧元”“一个小时居然2欧”之类。其实跟花0.5欧元上厕所一样,很多人嫌停车贵,是以中国的人均收入作为参照,但停车主体毕竟不是我等自驾游客,而是当地人,以德国人每月平均3000多欧元的收入,停车费并不贵,何况平时主要使用的还是住宅专用停车位,更是便宜。

更重要的是,放眼欧洲发达国家,德国的停车费简直是业内良心,大城市的路边停车位、露天停车场,大多是1—2欧元1个小时,小城市普遍在1欧元/小时,大城市大商场的地下车库每小时在2欧元左右,小城市则是1—2欧元之间。大商场地下车库全日停会有封顶价,一般在20欧元上下。如果是专门的地下停车场或者停车楼,价钱会比商场低一些,我见过最贵的也不到20欧元。当然,也有一些城市相对比较贵,停车费可能会达到3欧元/小时。

如果你嫌这个价格太高,那请你看看隔壁荷兰的数据:在阿姆斯特丹停车,路边车位基本上4—5欧元/小时,而且基本不可能找到空车位,所以大商场的地下车库是最佳选择,但停车出来要走很远不说,停车费也很吓人,如果选择过夜的全日停,市中心随时可达50欧元。当然,荷兰停车贵是有意而为之,一方面是为了环保,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市内拥堵。阿姆斯特丹市郊还建了8座大型停车楼,收费低廉,单日在十几欧元左右,并且跟电车系统接驳,完全可以选择在这些停车楼停好车,然后再转乘电车进入市内。

其实德国也有这样的停车场,也就是所谓的“T+R”,它们都在城市外围公共交通站点周边,方便人们停车后可以直接搭乘公共交通。价格方面非常低廉,最贵的为2欧元/小时,便宜的0.5欧元/小时,甚至免费,慕尼黑便是免费,但不能过夜。

另外,在小城镇里常常可以找到免费停车位甚至停车场,毕竟地方大人又少,随便一块空地都可以被当地人当成停车场使用。

不管怎么说,在欧洲发达国家之中,德国停车是最便宜的,而且停车场多,停车最易。

时钟拨盘:可免两小时停车费

在德国,常常可以见到限时免费停车的路边停车位。碰上这种停车位,你就偷着乐吧,因为你可以享受免费停车两小时的待遇。

但是且慢,这种停车位又没咪表,你怎么才能让交警叔叔知道你的停车时间没超过两小时?这就需要一个德国人必备的工具了——纸质的时钟拨盘。停车时,就把时钟指针拨到停车时间,两小时内赶回来即可。交警叔叔如果路过,就会看一眼,超过两小时则开罚单。

记得第一次去德国自驾时,租车公司忘记在车上配备这东西,我又缺乏经验,没有主动索要。结果跑到班贝格市,在山顶一个教堂门前的停车位好一通纠结。本来我还不知道这是限时免费车位,下车后还到处找咪表,却遍寻不获,问了路人才知究竟。班贝格极美,一河两岸被称作“小威尼斯”,环山而建的宫殿、教堂和民宅更是精美,到处都是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堪称我最爱的德国城市。但这里停车也不太方便,好不容易找到个车位,还能免费停上两小时,却没有时钟拨盘,咋办?

后来我们想出一个主意,拿了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时钟,时针指向停车时间。然后在纸上用英文写了一段话,大概意思是“我们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因为没有经验,租车时没有拿时钟拨盘,所以自己画了一个代替,还请见谅”。

在附近逛了两小时后,我们回到这里,准备开车前往山下。我们并未见到罚单,也不知道交警叔叔来过没有,如果来过,看到我们这张自制时钟,有没有哈哈一笑。

后来就有了经验,每次提车时必先检查有无此物。但毕竟是游客,有时候用起来就会闹笑话。

有次在德西小城特里尔,我将车停在一个限时免费两小时的车位处,这排车位贴近一个街心公园,古树参天,靠近著名的黑城门。两小时后,眼看着限免时间临近,我沿着当地最旺的商业大街一路小跑,冲回来准备把车移走。结果旁边一个大叔探着脑袋看了看我放在挡风玻璃前的拨盘,先是竖竖大拇指,对守规矩的我表示赞许,随后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弄了半天我才搞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我个人觉得,明白还不如不明白呢,因为会觉得自己很傻——原来,他告诉我,今天是周末,这里全天免费停车,根本不需要放这个拨盘,更不需要跑回来拿车!而我作为一个天天都在路上享受假期的游客,恰好压根就没周末的概念!

用这个东西,其实也需要高度自觉,切勿有贪小便宜的心理,比如专门把时钟向后拨一点,延后自己的停车时间,就有失诚信。我还见过有攻略说,如果你就在附近游玩,那别怕辛苦,临近两小时就回来一趟,把时钟拨到最新时间,就可以再停两小时。这种钻空子的做法,其实德国人基本是不会做也不屑做的。

关于拨盘,还有一件小事,并非发生在我身上,但也让我印象深刻。我的一位朋友,某年夏天全家赴欧自驾,在德国德累斯顿碰上了限免停车位。她们那次是头回欧洲自驾,同样缺乏经验,租车时也没要时钟拨盘,结果碰上了一位正准备开车离开的好心人,不但为她们讲解,还把自己的拨盘直接送给了她们,祝她们旅途愉快。

针对大学生的交通优惠暖心计划

去欧洲旅行,很多人会选择欧铁和廉航组合的方式。相比之下,欧洲的航空公司票价便宜,一般都是几十欧元,还经常会有20多欧元的超低价机票可抢。但对游客来说,即使飞行时间只需一个小时,搭乘航班前前后后也需要花上大半天,毫不划算。所以,欧铁是相对主流的选择。

德国的铁路状况在欧盟内部也算数得着的,不过价格也不低。这当然跟运营成本有关,因为乘坐的人太少了。我也曾坐过两三次德国火车,一节车厢里往往只有寥寥数人,有一次甚至还包了整节车厢。之所以坐火车的人少,是因为德国高速公路实在太发达,大多数国内目的地乃至周边国家的目的地都可以开车抵达,路上累了,每隔十几二十公里就有服务区,大的服务区更是可以一站式解决吃饭睡觉等问题。费用也相对低廉,毕竟除了油费就没有其他费用。

火车作为基础设施,必须要运营,但乘坐的人少,就只能通过提高票价来维持成本,这就是德国铁路的现状。

当然,德国火车的贵,主要体现在单程票价上,单次行程的百公里均价几乎达到20欧元,比我们的高铁贵多了。不过说实话,不仅是火车,地铁等市内交通,单程票也是最贵的对不?德国人还是提供了多种组合选择的,比如州际票,即只在本州使用。这种州际票不但有单人票,还有多人票,有一天票,也有三天票,可以在期限内任意乘坐州内火车和城市公共交通,如果坐得多,会比国内还便宜得多。当然,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模式上,日本人玩得最出神入化,德国人还真不算什么,这也跟德国人并不太依赖铁路有关。

还有一个好选择是长途大巴。欧洲国家的大巴普遍条件不错,好一点的汽车公司,车上会采用航空公务舱式座椅,影音设备齐全,还有小型咖啡厅,几个小时的车程一点也不嫌累。价格方面,比火车便宜,甚至比中国长途大巴便宜,至于车上条件和卫生更是天地之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针对大学生的交通优惠力度极大。比如乘坐当地市内公共交通是免费的,州际内火车多半也会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