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异常与疾病判断
眼睛发黄脾气不足
本节名词
1纳呆 2软坚散结 3濡
以眼睛发黄,并伴有尿黄、面黄、身黄为主要症状,一般先从眼黄开始,逐渐遍及全身,称为发黄。这一症状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黄疸”,以后历代医籍中有“黄瘅”、“谷疸”、“酒疸”、“女劳疸”、“阳黄”、“阴黄”等名称。
体内湿热会使人的眼睛和身体都发黄,且黄色鲜明,症见发热,口渴,身倦无力,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象滑且跳动急速。这是由于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液外泄,浸渍于肌肤所致。根据湿热的不同程度,又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三种症候。对于湿热而引起的眼睛发黄,应区别治疗:热重于湿者,治疗时应清热利湿,佐以通便,药方选用栀子大黄汤;湿重于热者,治疗时应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药方应选茵陈五苓散;湿热并重者,治疗时应清利湿热,佐以解毒化浊,药方可选用茵陈蒿汤。
体内淤血会使人眼睛发黄,然后身体发黄,其色晦暗,面色青紫或黧黑;或胁下有肿块,疼痛不适;或有低热;或大便漆黑,脉象弦涩或细涩。这通常是由于肝郁气滞,日久成淤;或因湿热黄疸迁延不愈,湿郁气机不利,淤积肝胆,胆汁疏泄失职所致。淤血引起的眼睛发黄比较顽固,不易速愈,治疗时应以活血行淤、软坚散结为主,常用方剂有大黄虫丸等。
脾虚血亏会使人眼睛发黄,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爪甲不荣,舌质淡,脉象濡细。这是由于劳倦内伤或久病,使脾胃虚弱,气血亏损,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胆汁外溢所致。治疗时应健脾补气养血,药方可选用小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
诊断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