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战力飙升

有华盖真人在旁护法,王丰自然毫不担心,当即凝神修炼。功德在身,凝练起来很容易。除了原本的功德金轮之外,王丰身上果然又增加了近二十万功德。

王丰将之全部凝练了一遍,随后按照功德显化经的指引将功德凝为光团,小心地往识海灵镜之中融合而去。

功德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只要有,经过凝练之后便如臂使指,宛如它本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道难修,法易练。积累是漫长的过程,而厚积之后的勃发却是水到渠成的。此时王丰将功德凝为光团,开始还一点一点地往灵镜之中融去,但灵镜瞬间就有了反应,一道清光洒下,将融来的功德吸收殆尽。

王丰见状,当即加大了功德融入的力度,从开始一点一点,到后来一小团一小团,再之后宛如涓涓细流,最后便如飞瀑直下了。

灵镜却来之不拒,无论来了多少功德,都直接吸收。

其实识海灵镜本就是王丰的本命灵宝,与王丰性命交修,不分彼此。王丰的功德融入灵镜,就好像将自己的东西从左手交到右手,自然而然,全无阻滞。

海量的功德融入灵镜,灵镜顿时金光大放,其上有神秘的云纹流动闪现。就见那灵镜越来越有实体感,在识海空间中飞腾遨游了一阵,越来越有实体感。最后从镜中射出一道金光,射在王丰的眉心祖窍之上。

王丰只感觉眉心祖窍一阵发痒,有一道纹路出现,随后轰然打开,一时金光大放,一面古朴灵巧的镜子顺着金光飞腾而出,在半空之中,云雾之间来回遨游了十二次,最后才又飞回来,静静地落入王丰掌心之中。

王丰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了一句话:功德灵境,护佑我身。上窥九霄,下视幽冥。掠影留光,回天返照。

灵镜除了先前的心如明镜、镜由心生两个神通之外,又出现了两个新神通:护身金光、留影回光。

护身金光:将灵镜祭起,放出层层金光,护住全身。

留影回光:能将照见的事物刻录下来,随时回放。同时,照见某人某物之后,能够返照此人、此物三天前的经历。

王丰大喜,把玩了一下灵镜,这才又将之收入识海之中温养。

就听华盖真人道:“能在筑基期就将本命灵宝炼出四个神通的,我门中历代以来也是寥寥无几。明镜,你将来不可限量啊!现在先将千年槐树心取出,我来为你刻画符篆,祭炼一番。”

王丰将槐树心取出,华盖真人拿在手里炼成人形,刻画符篆,炼成了身胚。随后王丰接过身胚,在华盖真人的指点下以心头血为身胚刻画出本命灵篆,经过一番祭炼,最终将之炼成一个一手持剑,一手持珠的青年道士形象。

法身的身胚至此全部祭炼完成,这也算是一种高级的符傀,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战斗力。王丰当即沉下心神,缓缓调出隐藏在灵镜中的神符灵篆,将之祭炼入法身的身胚之中。

念咒、掐印、祭拜、融炼,一应流程做完,又反复做了九九八十一遍。就见那身胚之上顿时大放光明,伸腿蹬脚,化为三丈高的一个道人,眉眼五官与王丰相同,只是表情略显呆滞。

那法身缓缓飞上半空,气息十分庄严肃穆,站在虚空中拜了天地四方,随后化一道光圈依附在了王丰脑后。

王丰只觉得自己全身似乎被一个温暖的怀抱抱住,浑身轻飘飘的,当即心念一动,脚下轻点,缓缓飞腾了起来,而且越飞越快,很快便如风驰电掣一般往来腾跃,无不如意了。

落回地面之后,王丰再次用手一指,脑后光圈顿时隐匿不见。

身外化身之法修成,王丰战力大增,心下万分喜悦。就听华盖真人大笑道:“道法炼成,可喜可贺。”

王丰稽首道:“不是师伯指点,我如何能有这般造化。弟子再次拜谢师伯!”

华盖真人微微点了点头,道:“此后你再练飞剑之术,便可由法身掌管,不必担心两种法门相冲突了。而你腰间的养元葫芦本身也并不适合用来养剑,日后若有机缘,还是寻些灵虫进去饲养才是正道。不过养虫炼盅终究乃是旁门之术,不必花费太多心血。”

王丰点头表示受教。就听华盖真人又道:“我看你除了剑术之外,并无其他武艺,我这里有一套游龙惊涛掌,你可潜心修炼。此外,如今雷法大兴,我门中也有掌心雷之术,现在一并传给你。只是你要记住,法术虽然玄奇,道行却才是根本,切不可舍本逐末啊!”

王丰点头表示受教。于是华盖真人传了掌法和掌心雷之术,又将王丰身上的五雷符祭炼了一番,恢复了五雷之力,并嘱咐王丰尽快抽空回崂山拜见祖师,潜心修行,见王丰点头应下,华盖真人这才飞身而起,带着几个崂山派的弟子离去了。

王丰修炼道法用去了十天时间,此时法术成功,急忙回转高邮。潘刺史已经分遣兵将扫荡了各处城池,又动身去盱眙与荆州援兵会合去了,水府十将也分别去了真州和扬州保护百姓,只有侠女还在高邮城中等着王丰。

二人相见,俱各欢喜。携手回了扬州,先查看了百姓们的情况,倒也还算安分,王丰于是又留下了一个月的粮食,这才与侠女又到了真州。

真州的百姓与扬州城中的不同,都是没有追随过叛军的良善百姓。此时听说大战平息,许多百姓心中记挂着要修整屋子,重开田地,因此都盼望着回家。

只是考虑到身无分文,就算回家之后也生计无着,这才勉强留在真州,等待朝廷的说法。

王丰了解了情况之后,当即将御水龙图的粮食尽数留在了真州城中,随后与侠女一起去盱眙找到潘刺史,询问战后赈济百姓之事。

就听潘刺史叹了口气,道:“我也正为此发愁。国库和各地藩库的钱粮计算下来,赏赐了立功将士,修缮了城池官衙,补充了兵器铠甲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根本不够安民。前些日子在扬州你不是说愿意出钱粮赈济吗?怎么,可是如今有了难处?”

王丰摇头道:“我这里倒是没有难处!只是如今百姓们着急回家,都想着要尽快修整屋子,重开田地,已经无心在真州待下去了。我也无法拘着他们不让走啊!我这边可以尽快将钱粮分给百姓,但一旦将百姓放归乡里,这却需要地方官吏妥善管理才是。医药、临时住处、被冲毁的田地边界之争,耕牛农具等的租赁,种子的提供等等,这些都需要官府事先给出章程来。否则百姓们乱哄哄地带着钱粮回家,必然是要出乱子的。”

潘刺史闻言看了王丰片刻,叹道:“王公子果真胸有乾坤,实是宰辅之才啊!好,我这就召集扬州官吏商议安民的章程,你也一并参加吧。”

于是潘刺史召集众官吏一起议事,王丰将后世赈灾的办法一个个说出,众官也纷纷建言献策,很快制定了详细的接受安置返乡百姓的章程。

潘刺史当即命书吏将之誊抄数百份,下发各处府县乡村。

王丰见有了章程,这才又与侠女一道返回了真州,请了八名水府大将携带珠玉分别去开封、邺城、太原、洛阳、长安、汉中、南阳、成都去分别卖珠购粮。

王丰则先去巴渝,购买了粮食之后再转道去八大将处搬运粮食。

众人一起分头行动,若是一切顺利,十日之内便能将粮食运回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