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追寻另一种可能

陆晔*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你不应该在传统媒介中陷得太深!”一位IT人士这样告诫众人,要去追寻另一种可能。2012年,世界末日未至,创刊于1933年、以深度报道和权威阐释见长的美国新闻杂志《新闻周刊》纸质版却就此终结,转为全数字发行。在此之前,2008年,拥有《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等十数家日报和二十多家电视台的美国媒介业巨头论坛报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就已引起轩然大波。与传统媒介的困顿局面相对应,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蒸蒸日上,正在改变媒介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尽管目前电视仍是受众最广泛的传播媒介,但同样也身处全球化、数字化、新媒介技术的大变局当中。

电视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和文化奇观,广泛而又深刻地渗透到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融入人们的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感,重新建构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根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首次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所有城镇、农村家庭户中18岁以上常住人口的总体样本,所做的《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调查:2010年全国受众每星期收看电视的平均天数为6.29天。其中83.3%的受众每周7天收看电视。在电视观众当中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合3.2小时。显然,在当今中国,电视仍然占据着最多的闲暇时间。

然而,新技术给受众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娱乐的另一种可能。同一调查发现,全国受众平均每星期上网的天数为1.48天,其中17%的人每周7天都会使用互联网。尽管这个比例比每周7天看电视的比例要低得多,但调查显示互联网使用者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2.92小时,已远远超过了报纸读者平均每天53.13分钟的读报时间。

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快速崛起的浪潮中,谈论电视业的内容生产,其意义显然无法也不应只局限于电视本身。更何况谈论的是凤凰卫视,这家注册在香港、面向全球华人、在大陆地区有着特殊影响力的电视机构——它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个案,呈现出关于“做电视”、“做视频内容产品”乃至于“做品牌”、“做媒介”的另一种可能。

这部著作是徐帆的博士论文。2007年夏天,刚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一年的徐帆,来复旦参加“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暑期学校”。短短两周的课程,为他开启了踏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另一种可能。2008年,他考入复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三年寒窗,京沪两地奔波,劳力劳心,可想而知。他选择凤凰卫视的节目生产和媒介角色实现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通过大量深度访谈获得一手资料,以媒介社会学理论来观照和诠释凤凰卫视的生产实践机制和媒介角色制造的特征与意义,既是为他深爱的电视行业描摹出一个质感细腻的个案,也是在力图整合理论和经验、为中国电视内容生产探究另一种可能的同时,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的另一种可能。

“总有另一条不该走的路在他们面前,总有另一条不该过的桥……总有别的事情会发生,只是何地和何事的问题。”辛波斯卡这样吟诵。凤凰卫视如此,新闻周刊如此;电视如此,报纸如此;传统媒介如此,新媒介如此;学术如此,人生如此。追寻另一种可能,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年轻的果敢和坚持。就像这部著作,以及徐帆博士本人,远非完美,却和眼前的世界一样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