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例如,落在我们皮肤表面的灰尘、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零级静风(风速小于0.3米/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的翻书声、菜市场里两个陌生人的低语等,我们都觉察不到。

产生感觉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观外界刺激的事物,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为主体接收;二是主观的感觉能力,有察觉到外界刺激的能力。前者称感觉阈限,后者称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通常用感觉阈限来测量。

感受性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与之相适应,感觉阈限也可以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从无感觉到感觉产生,例如,从看不见到看见、从听不到到听到、从尝不出味道到尝出味道两者之间刺激强度的精确数值。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用公式表示为:

E=1/R

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

人的各个分析器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其中视觉分析器的感受性特别高。只要有2~8个光能量子落到视网膜上,人便能看到光亮。这意味着人能够在完全黑暗中看到27千米外一支点燃的蜡烛。人的嗅细胞对于相应气味的阈限只要8个分子,而要引起味觉,所需要的分子数要比嗅觉高25000倍。

绝对感觉阈限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绝对感受性在人的一生中也不是一成不变。

差别感受性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阈限来衡量。差别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阈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这就是韦伯定律。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是不一样的,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视觉的韦伯分数是1/100,听觉的韦伯分数是1/10,重量感觉的韦伯分数是1/30。

(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既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若干时间后才逐渐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这叫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生活中也常常能感受到听觉适应的现象。例如,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呆一会儿后,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了。一般认为,听觉适应会使听觉感受性暂时降低,而且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也就是说,在一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人耳对该频率声音及邻近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会降低,而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不会有影响。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说的是嗅觉适应。不同的刺激,嗅觉适应的时间不同,有的只需一两分钟,有的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嗅觉的适应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味觉适应的经验。如果我们把一种物质放进嘴里,很快,物体的味道实际上消失了。而且,对一种味道的适应能显著地影响到随后吃进的东西的味道。例如,当我们吃了甜的食物,再吃酸的食物时会觉得更酸。

触压觉的适应较快、较明显。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温度觉的适应也较快,大约三四分钟后便能感受到。痛觉是很难适应的。

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即使是难以适应的痛觉,对于有机体来说,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机体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生活、工作。

2.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时,便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生活中,我们能体验到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如果闭上眼睛,捏住鼻子,我们将分不清嘴里吃的是苹果,还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觉不敏感。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黄色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3.感受性的发展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的感受性会随之逐渐发展,不同人之间的感受性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种某一感觉系统的技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的现象,叫做感觉的代偿作用。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某些特殊职业要求从业者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因而这些从业者相应的感觉比一般人敏锐。例如,有经验的磨工能看出0.000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340转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听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400转的差别;音乐家的听觉比常人敏锐;调味师的味觉、嗅觉比常人敏锐。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得到发展,因而教师要尽可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各种感官的训练,使他们的感觉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二、知觉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知觉的选择性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我们不可能同时把这些事物都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注意到他们,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此时知觉格外清晰,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此时知觉比较模糊。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例如,上课时,当我们注意看黑板上的字时,字成为我们知觉的对象,而黑板、墙壁、周围同学的翻书声等便成为知觉的背景被忽略了;当我们注意听老师讲解时,教师的声音成为我们知觉的对象,而周围进入视野的一切便成为我们知觉的背景。又如,生活中,我们对某事物熟视无睹,就是因为把它当成了背景忽略了,而没有当成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当知觉的对象、背景变化时我们看到的事物就会发生变化。下面来看一幅图(又称“两可图”):

图3-9 两可图

观察图中是什么?如果把黑色看成背景,白色作为知觉对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花瓶;黑色做为对象白色看作背景,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的侧脸。

一般情况下,从知觉的背景中区分出对象来并不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要迅速地提取出知觉对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图片,你能从这个图中找到三个侧面人脸吗?快速地找到是不太容易的。

图3-10 知觉选择图

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一般要取决于三个条件。

(1)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明显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相反,如果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较小,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彩服藏在草地中的士兵,喧闹集市中的手机声等。

(2)当知觉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如夜空中的流星,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夜晚闪烁的霓虹灯等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

(3)当知觉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其他声音听不清,但能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在书店对所需要书籍能迅速发现,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熟悉的人等。

(二)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以下四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闭合、连续等因素。(见图3-11)

图3-11 知觉整体性

(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复合刺激物所起的作用,但是,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例如,人的面部特征是我们感知人体外貌的强刺激部分。只要认得人的面部特征,不管他的发型、服饰等如何变化,只要面部没有变化,就不会认错人。

(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同样一些部分,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会成为不同的知觉整体。例如,把相同的音符置于不同的排列顺序、不同的节拍和旋律之中就构成不同的曲调;如果曲调的各成分关系不变,只是刺激发生变化,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或不同人来演唱,就不会改变我们对其歌曲整体性的知觉。

(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例如,给动物学家一块动物身上的骨头,他就可以塑造出完整的动物形象来。这对于缺乏动物解剖学知识的人来说,是不能办到的。一个不熟悉英语单词的人,他对单词的知觉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进行,而一个熟练掌握英语的人,他可以把单词甚至一句话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例如,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由于对整个文句的感知,有时难以发现句中个别漏字或误字,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样对事物的知觉就变得比较稳固了,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在目前心理学研究中,知觉的这一过程,一般被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用某些隐匿图形能够说明。例如,图3-12,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片时,他们并不是消极地观看图上的这些黑白斑点,而是力求理解这些斑点的关系,提出种种假设,对它做出合理的解释:猜测“这是什么?”如果告诉你这是一只狗,狗的图形就会立即成为你的知觉对象,你会觉得这确实像一只狗。

图3-12 知觉理解性

1.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的作用

在对象较为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很明显的情况下,言语的指导作用,能唤起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例如,图3-12,初看时只觉得是一些黑色的斑点,很难知觉出是什么,但有人告诉你“这是一只狗”时,言语的指导就会唤起你过去的经验,补充了当前知觉的内容,会立刻看出图中的狗。

2.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

比如,一首歌,如果是人们熟悉的,只要听一个片段就知道是哪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情、行为方式、语言、文章、绘画作品等,推断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3.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如图3-13,如果遮住左右的12、14,我们会把中间的看成是英文字母B,如果遮住上下的A、C,我们会把中间的看成是数字13。这个符号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理解也就不同。

图3-13 知觉受环境影响

此外,知觉的理解性还受人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是一轮明月,既会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情怀,也会有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凉。

(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图3-14 形状恒常性

如图3-14,观察一扇门时,当门从全闭到全开时,它的形状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投射位置发生着多种变化,全闭时是长方形,全开时是垂直条形,半开时则变为近长远短的梯形。但是,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开关门都是长方形的。这种现象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一般视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即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时,物体在我们眼中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会改变。例如,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像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但我们始终觉得它是圆形。

2.大小恒常性

是指物体离我们近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大于物体离我们远时的成像,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会因此而改变。

图3-15 大小恒常性原理

例如,当我们在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时,他在我们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的大小是不同的,但我们并不会因为这个人离我们远了而觉得他变矮了,他离我们远近,我们都把他视为同样高。如图3-16,远处的石像看起来小,近处的石像大,但我们知道其实它们一样大。

图3-16 生活中的视觉恒常性

3.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亮度保持不变。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光下看,它都是白墙的而不是灰墙;而煤块在阳光和月光下,看上去都是黑色的。

4.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例如,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开联欢会或在歌厅,如果有人穿白色的衣服会在灯光下变成亮紫色或其他颜色,但我们仍然知道她穿的是白色衣服,这就是颜色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怎样产生的呢?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经验。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经过我们的感知后,其关键特征会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当它们再次出现时,虽然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无数次的经验矫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大脑会将当前事物与大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匹配,从而确认为感知过的事物。

最新研究发现,知觉恒常性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超出这种条件的限度,恒常性也就不存在了。例如,80米以外就超出了人们用视觉判断距离的限度,因为对远距离没有可以参照的物体,大小的知觉就不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