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

视听语言是作为沟通交流的符号系统而存在的。因而,不管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带有着创作者个性化的成分,对于观众而言却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也就是说,观众的观看行为不是完全被动的。明斯特伯格等电影研究者一致认为:“电影银幕上运动着的影像不完全是在银幕上完成的,而是在观众主动的心理参与下,在观众的脑海中完成的。”[32]

的确,观众并非被动地接受创作者提供的内容,而是带着自身的经验与情感来接受。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只有在观众那里、为观众所接受才算最终完成,否则只能是创作者的一种自娱自乐行为。也就是说,视听语言虽然是创作者的一种个性化表达,但如果不能建立在观众的心理接受的基础上,它便也达不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因此,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心理,不仅有效地参与着视听语言的生成过程,也对创作者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主要是在传播的意义上,指观众个体和群体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达成心理认同的过程,包括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积极态度的形成、观看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意义建构等,从而表现为观影行为的重复发生(从开始被动或主动的观看到主动观看、从观看创作者的一种作品到观看其大部或全部作品等)。这种不断重复的行为形成了对创作者的正向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完善。

一、正向态度的形成

尽管也存在着喜欢与否的问题,但观众对单个状态的视听元素很难说是否有接受与否的情况。只有对于创作者有意识、成系统创作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观众接受与否才是其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否得以实现的主要标准之一。当然,影响观众是否接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及其创作者积极态度的形成,是其心理接受和认同的开始。

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人的态度出发,向内可以探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在不同程度上预测其行为表现。而且,人通过价值观赋予态度对象以主观价值,直接影响态度,并最终影响人的行为。同样,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持有积极而正向的态度,也是决定其接受视听语言和实施观看行为的主要因素。根据美国学者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正向态度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一)表现出参与行为

凯尔曼认为,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作为一种印象管理策略,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也就是说,此时的行为参与有被动的成分,还谈不上态度积极与否。但只要有了行为,尽管不是由积极的态度推动的,却有可能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出于什么目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只要观众参与了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创作相关的活动,就有可能形成对该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积极的态度。如果说当前影视市场上制作方和发行方、院线等组织的选秀、试映、试评等活动还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态度,那么,所谓的粉丝电影的成功就更是建立在粉丝们的行为参与基础之上了。

(二)产生情感认同

情感因素对态度至关重要。态度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一般来说这三种成分是统一的。当它们出现冲突和矛盾时,情感成分往往起主导作用,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可见,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态度的形成。凯尔曼也认为,认同是态度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在认同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个体因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此时,个体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

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对观众而言,无论是创作者本人具备足够的个人魅力,还是其创作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本身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都会唤起观众的积极情感,从而产生心理认同。

(三)实现理性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个体原有的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在这一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理性内化,可能更多的是对其创作者个性化表达内容的接受。而这种理性内化必然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参与和观照。

从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来看,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正向态度的形成,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是一个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趋向的过程。而且,形成了的正向态度,又会促使观众产生进一步的观看行为,从而不断巩固和加深观众的正向态度。

二、审美情感的达成

视听语言的特性决定了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首先必须具有自身纯粹的美。这些色彩、形式、韵律,以及作为整体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美的感受,即审美情感或者说美感的达成,是决定观众接受心理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尽管在不同观众那里,审美情感可能千差万别,但就像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却并不影响观众对《哈姆雷特》悲剧美的接受。

作为人的一种高级情感,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示感情反映过程即脑的活动过程的情绪不同,情感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但二者都属于人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就是说,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或内心体验。当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感受和体验;当外界事物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消极的感受和体验。

视听语言的审美情感就是指人在欣赏符合其审美标准和需要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某种程度上,视听语言正向态度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即情感认同,更多的是指积极情绪的唤起,是人对视听语言产生喜爱、愉悦感情的心理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和易变性。而审美情感则反映的是对视听语言产生喜爱、愉悦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一)经由审美标准的丰富来达成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视听作品能否使观众产生审美情感主要取决于观众的审美标准。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就是说,观众对视听语言的审美既有共性的一面,即由人的感觉、知觉、联觉等对色彩、形式、音韵等视听语言元素的认知心理反应;更主要的还是其个性的一面,即由个体的记忆、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自我等人格要素决定的心理映象。这种因不同个体持有不同审美标准的多元化状态,即是审美标准丰富性的一个方面。可以说,这是一种审美标准的社会性丰富。它使得尽管在观众面前呈现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是同一的,但每个人、每个群体对它的主观感受、体验与评价却可能千差万别。却也正是如此,使得不同种类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都能获得具有相应审美标准的观众的认同。观众的这种接受心理的差异,使得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能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审美标准的丰富还包括个体自身审美标准的多元性。这种审美标准的丰富不是指个体审美标准的杂乱无章,而是以一个主要的标准和要求为核心,容纳其他与之没有本质冲突或对立的审美标准。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个体审美标准的这种多元性视为社会层面审美标准多元化状态在个体身上的一种微缩。这种审美标准的丰富,使得个体的审美体验也更加丰富多彩。

(二)经由审美能力的提升来达成

审美标准的丰富并不意味着降低审美标准来达成审美情感,尽管审美标准与审美情感的达成之间具有某种负相关(反比例)关系。美感体验的强度受人的审美能力和知识与经验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审美能力来使自己获得更为强烈的审美体验。其实,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就包含着审美标准建立的过程,或者说审美能力的提升是以一定的审美标准为基础的。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从这个定义出发,所谓审美能力就是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审美的心理条件。具体到对视听语言的审美来说,主要包括敏锐的视觉辨别能力、观察力、良好的形象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灵敏的听觉分辨能力、节奏感、旋律的记忆力、想象力、感染力,以及对视听语言整体的感知能力等心理条件。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因此,尽管审美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先天因素,但通过增加关于视听语言的知识和增强生产视听语言的技能,可以大大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此外,不断增强自身的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也可以大大提升审美能力。

(三)经由审美经验的积累来达成

审美经验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指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这种审美经验就是一种审美情感(美感)。但审美经验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心理要素,又经历初始阶段(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高潮阶段(审美知觉与感性愉快、审美认识与审美快乐)、效果延续阶段(审美判断与审美欲望、审美趣味与鉴赏力的提高)等三个阶段。[33]所以,我们说这种能够由形式与符号、艺术再现和表现等引起的审美经验,不仅可以达成审美情感,还是使美感不断丰富与深化的途径。

三、意义建构的完成

视听语言是创作者情感与思想的个性化表达,而这种表达又是隐藏在视听语言的影像、画面、声音以及视听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中。这种视听语言的感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在给观众以观赏形象化和直观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但也正是这种种的不确定性,满足了观众渴望参与解读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心理。影视受众研究的文化研究学派和接受美学理论都证明了这一点,前者“强调了作为文化的接受者的受众的主动性”,后者“解决了很多在大众传播中由于视觉要素的感性而给读者带来的意义不确定的尴尬”。[34]

如果说观众审美情感的达成是从感性角度实现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那么,从理性角度的接受就是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之于自身意义建构的完成。正如影视受众的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所言:“电视文本是开放的,是生产者性文本的概念,这种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建构。”[35]

从学习的角度看,观众观看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即在自身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视听语言及其蕴含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构建视听语言的意义(或视觉表征)的过程。这种意义,既可能是对创作者所传达的内容的接受与改编,也可能是拒纳与解构。即如影视受众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所说:信息的传播效果有赖于受众的解读,虽然意识形态对受众也存在影响,但是受众仍然可以按照协商或者对抗的模式对意义进行解读,不一定完全屈从于霸权。[36]无论“协商”还是“对抗”,都是受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一种接受。

(一)对视听语言的认知选择

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意义建构从选择性注意开始。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人的心理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感知器官对外界刺激必然有所选择。意识的指向性即是指心理活动选择某些对象,同时舍弃另一些对象。意识的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聚集于所选择的对象上。同样,在一次具体的观看行为中,观众对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也不是全部进行加工,而是有所选择的。

从视听语言自身的特性而言,观众的注意首先所选择的是具有视听奇观性的视听要素,即让观众接触影像的瞬间,就在感官和情绪上深受刺激。这就是确定注意焦点的刺激驱动捕获理论,它“发生在刺激的特征——环境中的物体——自动抓住你的注意时,它不依赖于知觉者的目的”。[37]此外,能够引起观众产生幻觉、带有暗示性的视听要素,也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比如蒙太奇剪辑就是最能引发观众注意的视听语言。

从观众接受的角度来说,能够引起观众注意的主要是观众想要探究的和与观众的经验相吻合的视听要素。这就是确定注意焦点的目的指向选择理论,即你所关注的是你“对将要注意的物体做出的选择,是你自己的目标的功能”。[38]观众想要探究的视听语言要素自然是由其目标指向的选择,而观众所熟悉的、能够引发其记忆的视听语言要素,也可以理解为是观众已经探究过的目标。

(二)对视听语言的认知加工

尽管观众通过选择性注意对某些视听语言要素进行了聚焦,但却不是仅仅依据所关注的视听语言进行意义建构。“受众对影视信息的认知能力,重点不是对单一画面的理解,而是对画面与画面连接起来所表示的一个整体意思的理解,也就是对画面编辑意义的理解。”[39]这不仅是因为接受心理所要建构的意义是针对视听语言系统和整个视听作品的意义,更是由人的认知加工机制所决定的。对此,格式塔心理学做了较好的解释。

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型心理学,认为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倾向。因而,观众对视听语言的理解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参与进来,通过感知活动对感觉器官提供的素材进行创造性的组织与处理,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与意义。

(三)对视听语言的认知建构

“视觉观看是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而不是对其进行复制,从对信息有选择地接收,到对信息的主观诠释,视觉观看的这种主动性最终和观看者的文化、知识背景紧密联系到一起。”[40]同样,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也是这样一个将“自己”代入的过程。恰如建构性知觉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人们是在记忆的支持下通过主动选择刺激及合并感觉来建构对事物的知觉”。[41]

此外,人的心理补偿功能也有助于建构的实现。所谓心理补偿,是指人的知觉可以根据生活的积累和视听感知经验,将缺失的部分补偿完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作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了对电影、电视的观赏。”[42]

四、接受心理的群体效应

我们知道,在影视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片,如青春片、爱情片、科幻片、战争片等。每一种类型片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个规模或大或小、联系或紧或松的观影群体。如果说态度形成、美感达成和意义建构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来描述观众对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那么,这种以群体形态存在的观众的接受心理又是如何呢?

应该说,由一个个审美标准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心理也会经历态度形成、美感达成、意义建构等过程,而且表现出某种相似性。但群体心理毕竟属于社会心理层面,也有其特殊的特点与规律。实际上,按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观点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心理现象都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群体心理是指在群体大多数成员头脑中普遍存在的,反映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群体共同的或占主导的心理现象。特定群体的群体心理对其成员的心理与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制约作用。表现在对某类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心理与行为上,就是接受心理的群体效应。由群体效应所影响的接受心理,并不一定保证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是发自内心的,却也会使观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同的心理与行为。

(一)从众与众从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或群体中的少数人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即所谓的“随大流”“羊群效应”。众从是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无论是表面的顺从(社会化存在的权宜之计),还是内心中真正的接受,对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而言,少数人的从众和多数人的众从都是较为普遍的群体现象。

在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和粉丝文化群体中,这种群体效应更为常见。一方面,是由于这种群体的凝聚力较强、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较高,故而对成员的群体压力和吸引力都较大;另一方面,青少年和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群体成员,寻求团队认同和行为参照的心理需求更为强大。所以,我们才看到尽管主流舆论对《小时代》系列电影和《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电影持批评态度,却并不影响其粉丝的真心追捧。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松散的从众或众从现象,即流行或时尚。严格来说,流行或时尚并不属于群体心理,因为它是发生在社会大众层面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群体层面的。它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人们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比如,电影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热追、电视观众对《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的狂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由流行或时尚所导致的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心理与行为,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周期性,所以它不如亚文化群体的从众持久和稳定。

(二)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由于群体的共同目标、相同的成员身份、共同的信息来源、相互之间便利的信息沟通等原因,使得同一群体中的人们持有的刻板印象具有一致性。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认知图式(对信息的复杂组合进行加工的方式),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简化社会认知过程,由此便也成为影响观众接受某类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一种群体效应。

与由文本等途径形成的刻板印象相比,经由视听语言形成的刻板印象对观众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视觉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导致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多依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人们被视觉文化包围、建构,而刻板印象的各种表征也因此朝向视觉化发展。男人的形象、女人的形象等各种从前是通过文字描述表现出来的刻板印象,如今已经变成赤裸裸的、具体化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广告以及各色大众传播中。而这种现象最终导致刻板印象以一种具体形象的符号化模式广为传播和泛滥。”[43]

(三)偏见

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是易使某些群体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偏见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包括的认知成分较少,情感成分较多,因而可能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也可能是负面的偏恶。对某类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偏爱,就会导致观众表现出接受的心理与行为。对某类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偏恶,就会导致观众表现出拒绝的心理与行为,但也从而提供了使其接受其他类型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偏见也是影响观众接受心理的一种群体效应。

作为某个群体成员的观众所持有的偏见,既可以指向视听语言要素,也可以以视听作品为对象,但更可能是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创作者。可以说,正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创作者表达其个性的一种工具,才使其更容易成为偏见的对象。

本章小结

本章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视听语言生成的心理机制作初步探讨,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从认知心理过程的角度,介绍视听语言赖以生成的心理基础。其中,运动感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感觉过程的视觉后像现象和运动知觉过程的似动现象。纵深感的形成有赖于外界物理条件、单眼和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等。表意功能的形成主要是在视觉暂留和双眼视差等感知心理特性基础上,视听思维借助视听表象(意象)等认知心理过程而达成。二是从创作者个性化表达的角度,探讨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在视听语言的创作过程中,包括感受、思维、情感等与创作有关的种种心理活动,无不受创作者人格的影响与制约。个性化表达的内容,主要是创作者人格结构的具体内容,包括自我与价值观、性格、需要与动机、潜意识等。个性化表达的方式,由创作者的偏好选择、气质外化、习惯化、能力强化所决定。三是从接受者心理加工的角度,探讨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其中,观众正向态度的形成包含三个阶段,即表现出参与行为、产生情感认同和实现理性内化。审美情感的达成主要是经由审美标准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意义建构的完成包括对视听语言的认知选择、认知加工和认知建构三个部分。接受心理中的一些群体效应,如从众与众从、刻板印象、偏见等,都会对审美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1.视听语言赖以生成的心理基础包括哪些?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创作者个性化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3.观众正向态度的形成包括哪几个阶段?审美情感的达成需要经由哪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