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技能

我国基础教育的教科书是遵循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编制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则体现编写者的编写理念与智慧。一方面,要尽可能满足全国学生学习的需求,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任何一套教科书都有可能无法顾及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情况。因此,从教科书编制的角度来讲,编写者面对的是具有某一学段学生共性的、抽象的学生;从教科书的使用角度来说,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有着特定文化背景、地域特点的具体的学生。教科书的编制与使用之间的差距,使得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教科书,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与教科书的编辑者对话,汲取其编辑智慧,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生成适合某校某班的特定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一、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技能概述

(一)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的含义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资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规定着学什么和怎么学。研究教科书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也是教师职业技能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技能之一。就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教科书的宏观研究大体包括对教科书的设计理念、编写历史等的研究;对一套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内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做整体的分析与研究;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整体的对比研究。中观研究是指对某一个学段的教科书所做的整体研究。微观研究则是指对一册教科书的体例、内容进行的研究。本节所讨论的是教科书的微观研究。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对语文教科书单元编排及其内部课文的编排、教学文本、助学系统等进行研究,进而生成切合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

(二)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内容与策略

1.研究一册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这册教科书有哪些系列内容?每一系列中又由什么组成?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研究以下问题:共有几个单元,单元组元的方式,单元之间有无联系;就一个单元而言,共有几篇选文,选文之间的关系,单元助学系统(编写者话语、思考与练习、插图、注释、补白等)与选文的关系,单元助学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关系等等。研究一册语文教科书,教师就会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有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做整体安排。

2.研究一个单元

一是浏览单元选文,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组元方式,提炼编写者对本单元教与学的意图,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二是思考每一选文的文体共性与该选文的个性特点;三是思考每篇选文的教学内容,使每篇选文的内容相互依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四是思考并确定哪篇文章详讲,哪篇文章略讲,等等。

下面呈现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与单元篇目。请按照上面对单元教科书的研究内容与策略,研究并进行讨论。

课堂讨论

(一)单元导语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与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单元选文

16社戏(鲁迅)17安塞腰鼓(刘成章)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20口技(林嗣环)

3.研究一篇课文

一是解读课文,即解读教学文本,关于这一内容,在下节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二是研究助学系统及其与文本的关系;三是研究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它与单元教学主旨之间的关系;四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下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社戏》为例来研究一篇课文。

案例研讨

《社戏》的助学系统

(一)文前导语

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铭记在作者的心里,也会给每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这篇文章,你是否感受到其中表现出的盎然情趣?是否回想起你童年生活的某些片段?

(二)研讨与练习

1.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2.夏夜行船、月下归航在写景叙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过哪些所见所闻来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下归航中“我”的心情与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为什么说“山踊跃”?)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4.△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写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因此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如果大家对此有兴趣,不妨开一次小组会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三)读一读,写一写

惮 踱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社戏》的助学系统有“文前导语”“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三部分,无插图、无补白。有注释,但此处不做研究。

阅读“文前导语”可知,编辑者意在使学生“感受”小说表现出的盎然情趣;“回想”自己童年生活的片段。

“研讨与练习”共有四题。第一题,“理解”小说的结尾,“联想”自己的体会。第二题,两问:一问“通过哪些所见所闻来烘托‘我’的急迫心情”,属于写作方法;二问“月下归航中‘我’的心情与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可属于理解范畴。第三题,共4个小题,皆为揣摩词语,属于理解范畴。第四题是开放性题目,讨论内容与小说标题的关系,属于读写结合题目,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读一读,写一写”是识字练习,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类题目。

综上,《社戏》助学系统各部分的设计理念一致,“文前导语”提出教与学的主旨,“研讨与练习”主要围绕主旨来设计。

我们再来阅读“单元导语”,可以梳理出编写者对本单元的教学主旨的划分:“理解课文”“发挥创造力”“发表己见”。《社戏》的助学系统,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者来设计的。

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这个单元是以文化来组元的,除在“单元导语”的第一段落传达这一信息之外,却未在“单元导语”“文前导语”“研讨与练习”中设计相关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文化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缺失。这需要语文教师加强文化教育的自觉,从教科书中挖掘文化教育因素,并生成教学内容。第二,《社戏》是小说,其助学系统并未涉及文体,教学中怎样处理这一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课堂讨论

1.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5篇课文中,蕴含着哪些文化因素?

2.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哪些内容进入教学?

二、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原则

(一)目标性

研究语文教科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即为了更好地使用语文教科书,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而言,研究语文教科书时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角度入手,结合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将“知识—方法—思维”与“文化—审美—人格”融为一体,充分开掘语文教科书的育智、育人功能。

(二)基础性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突出语文基础知识和言语基本技能。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都是典范文本,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言语素材,教师首先要对这些知识和言语素材进行分析与整合,择其精要者作为教学内容;其次要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教科书,学习语文知识,品味选文的言语,在大量的言语接触中积累语文知识和言语素材,夯实语文基础。

(三)综合性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与生活联系密切。语言实践是语文实践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知识、历练言语表达技能、发展能力、健全人格的过程。任何语言实践都需要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课堂内外所得。为此,教师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挖掘语文教科书中适合于语言实践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综合应用语文。

(四)引领性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突出学术性。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文学、艺术、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因而教师要经常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关注应用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与语文密切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成果,并自觉运用这些相关成果来研究教科书内容;同时也要关注与教科书内容有关的生活、社会、自然中的问题与知识,因为,虽然语文并不教学这些知识本身,但是却要用语言来表述这些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科书才能成为引领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实践园地。

(五)创新性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有创造性。教师首先要摒弃教教材的观念,不盲从教科书和教师用书,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认真钻研教科书,对教科书进行分析与整合,不守成,勇于创新,使教科书为我所用。

三、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案例

案例研讨1

新的理念点燃《死水》

第一次教学《死水》,我只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亦步亦趋地教教材。首先是介绍闻一多的生平事迹,接着介绍他的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介绍什么是“三美”;而后就分析说明《死水》是作者实现他的“三美”理论最完美的诗歌。学生冷清、孤立地学习《死水》,课堂死气沉沉。课后作业就是背诵《死水》。可以说是“死”的教师,用死的教材,教“死”了学生,呈现出“死”的课堂。

如何拯救《死水》,让《死水》燃烧?关键是教师,是教师的理念。

从整体着眼教材单元,使教材为我所用。从《再别康桥》中学习诗歌“三美”理论;在《赞美》一诗中学习象征主义创作方法。让它们为学生学习《死水》先奠定基础。

但就《死水》学《死水》,显得单薄,难以深入。为了充实《死水》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先生一生的红线,也是他诗歌的主旋律。

《死水》只是其中很独特的一篇,因为这首诗歌以极度冷漠与憎恨来折射诗人极度强烈的爱国之情。于是,我就想在闻一多先生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教《死水》。我以《死水》为主,选取《死水》创作前后闻一多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诗歌为宾,形成前呼后拥之势,布成众星拱月之态,然后用爱国主义这条红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于是,我就用《红烛》《太阳吟》《忆菊》和《七子之歌》这四首诗为《死水》的出场渲染和铺垫;用《发现》点明《死水》的背景;用《静夜》和《一句话》,来引证、延伸《死水》的意义。这样,由《死水》一首诗带出了七首相关的辅助材料,课堂容量大大丰富了,但又多而不乱,繁而有序。学生始终浸泡在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之中;对于理解闻一多和《死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布置的《死水》课后作业是阅读贾平凹的《丑石》,然后模仿《死水》,把它改写成诗歌;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实践“三美”诗歌理论,学习“反讽”的艺术手法。从表面上看是技能训练,实际上是人文教育的继续;从表面上看是模仿,实际上也是体现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精神。[1]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范老师认为第一次教学《死水》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死”的教师用“死”的教材去教“死”的学生,以致产生“死”的课堂。第二次之所以让《死水》燃烧,关键在于教师下了很大工夫研究《死水》这一教学文本及相关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转变了教科书的使用观念,不再刻板地按照教科书固有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整体处理教科书中课文的顺序,“从整体着眼,使教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而不是教教材。把《再别康桥》《死水》《赞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其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

第二,教师根据《死水》的特点,调整了教学次序,让先上的课文为后上的课文作铺垫,“‘三美’的诗歌理论安排在《再别康桥》里学,结合《赞美》学习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只有闻一多式的爱国主义才是《死水》所独有的。于是先学习《再别康桥》《赞美》,让它们为学生学习《死水》奠定基础。”

第三,教师在深入研究《死水》的基础上,寻找与之相关的资源,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死水》搭建平台,“我布置的《死水》课后作业是阅读贾平凹的《丑石》,然后模仿《死水》,将之改编成诗,让学生亲自实践‘三美’的诗歌理论,学习‘反讽’的艺术手法。表面上看这是技能训练,实际上仍然是在对学生进行语文人文性教育;表面上看是模仿,但是在模仿中将散文改编成一首诗,也就包含了自主、探究、创新精神的实现。”

案例研讨2

选修教材的整合与教学策略(节选)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为例梁焕敏

选修课的开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是对必修课内容的延伸、补充和拓展。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选修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写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从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这种编排体现了编者的智慧和匠心,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感到此种编排也有欠缺。以第三单元的选篇为例,“赏析示例”是《将进酒》,“自主赏析”四篇分别是《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这种按照“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主题编排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安排的,选文自然也要从主题需要考虑,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于照顾了”(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以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出处同上)这样编排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再从考试角度看,教材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不明显。现在的教学应该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样也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诗歌选篇偏少,尤其缺少名家名作;诗歌散文合编,篇目多、范围广,面对有限的课时安排(一般中学教学安排两个多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有所得,而且具备应对高考的能力。这似乎不太现实。

如此,我们的古代诗歌教学为何不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整合,使教学效果更科学、更有效?为何不参考诗歌高考题型与方向或分值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所以,我们应该以“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类选修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以及诗歌的一些基本特质对选修教材进行整合,同时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

……

如此,依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教材整合,并设计教学策略,既整合、拓展了教材,尊重了诗歌教学的规律,利于学生的认知与接受;又会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考有所依。

……

我们可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为依托,将诗歌类选修课的内容确定为以下几个层次:[2]

1.整合教材,对接高考

即按照诗歌题材和高考诗歌考查方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我参考手头已有其他同类诗歌选修教材,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三个单元的15首诗歌和9篇推荐作品进行整合。具体做法是在教师引领下,师生共同按常见、常考内容把诗歌分为:“人生遭际之人生感慨篇”(此为诗歌中的重头戏,所以,又细分为“人生遭际之感时伤事篇”和“人生遭际之咏怀抒志篇”)、“写景抒情篇”“咏物抒怀篇”“羁旅乡思篇”“咏史怀古篇”“两情相悦篇”六个专题。如“人生遭际之咏怀抒志篇”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春江花月夜》等;“写景抒情篇”有《赠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归嵩山作》等。

……

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学有所用的角度出发,依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其他同类诗歌选修教材,对现行的高中选修课教材进行了整合、拓展,既尊重了诗歌教学的规律,又利于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考有所依。

上述两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其一是认真研究教科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整合教科书,是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基础;其二是对教科书的研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多方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趋于合理,臻于完美。

四、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的评价

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是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必备的技能,也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心智技能,是教师日积月累的专业功底。可以依据下表对这一技能进行评价。

表1-1 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评价表

注:总分在9~10之间为优秀,在7~8之间为良好,在6~7之间为中等,在0~5之间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