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 张学凯 刘丽丽
- 6687字
- 2020-07-09 17:55:55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技能
我国基础教育的教科书是遵循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编制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则体现编写者的编写理念与智慧。一方面,要尽可能满足全国学生学习的需求,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任何一套教科书都有可能无法顾及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情况。因此,从教科书编制的角度来讲,编写者面对的是具有某一学段学生共性的、抽象的学生;从教科书的使用角度来说,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有着特定文化背景、地域特点的具体的学生。教科书的编制与使用之间的差距,使得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教科书,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与教科书的编辑者对话,汲取其编辑智慧,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生成适合某校某班的特定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一、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技能概述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资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规定着学什么和怎么学。研究教科书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也是教师职业技能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技能之一。就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教科书的宏观研究大体包括对教科书的设计理念、编写历史等的研究;对一套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内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做整体的分析与研究;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整体的对比研究。中观研究是指对某一个学段的教科书所做的整体研究。微观研究则是指对一册教科书的体例、内容进行的研究。本节所讨论的是教科书的微观研究。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对语文教科书单元编排及其内部课文的编排、教学文本、助学系统等进行研究,进而生成切合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
1.研究一册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这册教科书有哪些系列内容?每一系列中又由什么组成?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研究以下问题:共有几个单元,单元组元的方式,单元之间有无联系;就一个单元而言,共有几篇选文,选文之间的关系,单元助学系统(编写者话语、思考与练习、插图、注释、补白等)与选文的关系,单元助学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关系等等。研究一册语文教科书,教师就会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有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做整体安排。
2.研究一个单元
一是浏览单元选文,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组元方式,提炼编写者对本单元教与学的意图,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二是思考每一选文的文体共性与该选文的个性特点;三是思考每篇选文的教学内容,使每篇选文的内容相互依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四是思考并确定哪篇文章详讲,哪篇文章略讲,等等。
下面呈现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与单元篇目。请按照上面对单元教科书的研究内容与策略,研究并进行讨论。
课堂讨论
3.研究一篇课文
一是解读课文,即解读教学文本,关于这一内容,在下节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二是研究助学系统及其与文本的关系;三是研究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它与单元教学主旨之间的关系;四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下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社戏》为例来研究一篇课文。
案例研讨
《社戏》的助学系统
《社戏》的助学系统有“文前导语”“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三部分,无插图、无补白。有注释,但此处不做研究。
阅读“文前导语”可知,编辑者意在使学生“感受”小说表现出的盎然情趣;“回想”自己童年生活的片段。
“研讨与练习”共有四题。第一题,“理解”小说的结尾,“联想”自己的体会。第二题,两问:一问“通过哪些所见所闻来烘托‘我’的急迫心情”,属于写作方法;二问“月下归航中‘我’的心情与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可属于理解范畴。第三题,共4个小题,皆为揣摩词语,属于理解范畴。第四题是开放性题目,讨论内容与小说标题的关系,属于读写结合题目,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读一读,写一写”是识字练习,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类题目。
综上,《社戏》助学系统各部分的设计理念一致,“文前导语”提出教与学的主旨,“研讨与练习”主要围绕主旨来设计。
我们再来阅读“单元导语”,可以梳理出编写者对本单元的教学主旨的划分:“理解课文”“发挥创造力”“发表己见”。《社戏》的助学系统,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者来设计的。
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这个单元是以文化来组元的,除在“单元导语”的第一段落传达这一信息之外,却未在“单元导语”“文前导语”“研讨与练习”中设计相关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文化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缺失。这需要语文教师加强文化教育的自觉,从教科书中挖掘文化教育因素,并生成教学内容。第二,《社戏》是小说,其助学系统并未涉及文体,教学中怎样处理这一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课堂讨论
二、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原则
研究语文教科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即为了更好地使用语文教科书,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而言,研究语文教科书时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角度入手,结合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将“知识—方法—思维”与“文化—审美—人格”融为一体,充分开掘语文教科书的育智、育人功能。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突出语文基础知识和言语基本技能。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都是典范文本,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言语素材,教师首先要对这些知识和言语素材进行分析与整合,择其精要者作为教学内容;其次要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教科书,学习语文知识,品味选文的言语,在大量的言语接触中积累语文知识和言语素材,夯实语文基础。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与生活联系密切。语言实践是语文实践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知识、历练言语表达技能、发展能力、健全人格的过程。任何语言实践都需要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课堂内外所得。为此,教师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挖掘语文教科书中适合于语言实践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综合应用语文。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突出学术性。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文学、艺术、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因而教师要经常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关注应用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与语文密切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成果,并自觉运用这些相关成果来研究教科书内容;同时也要关注与教科书内容有关的生活、社会、自然中的问题与知识,因为,虽然语文并不教学这些知识本身,但是却要用语言来表述这些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科书才能成为引领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实践园地。
研究语文教科书,要有创造性。教师首先要摒弃教教材的观念,不盲从教科书和教师用书,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认真钻研教科书,对教科书进行分析与整合,不守成,勇于创新,使教科书为我所用。
三、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案例
案例研讨1
新的理念点燃《死水》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范老师认为第一次教学《死水》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死”的教师用“死”的教材去教“死”的学生,以致产生“死”的课堂。第二次之所以让《死水》燃烧,关键在于教师下了很大工夫研究《死水》这一教学文本及相关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转变了教科书的使用观念,不再刻板地按照教科书固有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整体处理教科书中课文的顺序,“从整体着眼,使教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而不是教教材。把《再别康桥》《死水》《赞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其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
第二,教师根据《死水》的特点,调整了教学次序,让先上的课文为后上的课文作铺垫,“‘三美’的诗歌理论安排在《再别康桥》里学,结合《赞美》学习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只有闻一多式的爱国主义才是《死水》所独有的。于是先学习《再别康桥》《赞美》,让它们为学生学习《死水》奠定基础。”
第三,教师在深入研究《死水》的基础上,寻找与之相关的资源,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死水》搭建平台,“我布置的《死水》课后作业是阅读贾平凹的《丑石》,然后模仿《死水》,将之改编成诗,让学生亲自实践‘三美’的诗歌理论,学习‘反讽’的艺术手法。表面上看这是技能训练,实际上仍然是在对学生进行语文人文性教育;表面上看是模仿,但是在模仿中将散文改编成一首诗,也就包含了自主、探究、创新精神的实现。”
案例研讨2
选修教材的整合与教学策略(节选)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为例梁焕敏
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学有所用的角度出发,依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其他同类诗歌选修教材,对现行的高中选修课教材进行了整合、拓展,既尊重了诗歌教学的规律,又利于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考有所依。
上述两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其一是认真研究教科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整合教科书,是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基础;其二是对教科书的研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多方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趋于合理,臻于完美。
四、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的评价
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是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必备的技能,也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心智技能,是教师日积月累的专业功底。可以依据下表对这一技能进行评价。
表1-1 语文教科书研究技能评价表
注:总分在9~10之间为优秀,在7~8之间为良好,在6~7之间为中等,在0~5之间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