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学情的技能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从教学层面来看,学生是主体,这不仅仅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回答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语文相关教学资源,以学论教,教服务于学。语文从课程资源角度来看,学生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要拓展自己的认知领域,不仅关注教学内容,而且关注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这是教师能否实现对教材文本个性化和创造性占有的关键一步,也是教师能否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转换的关键一步[24]

一、研究学情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25]所以,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就应该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在选择、利用和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又要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在选择相关教学资源时,靠近教学目标与内容,远离教师的“想当然”与“经验”,使语文教学从源头上就向着有效方向靠近。

(二)为学生“预设”学习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强调“多重对话”,强调“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在研究语文教科书及相关的教学资源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预设”一定的空间与时间。所以,在教学的准备阶段,一是要预判学生学习这一篇课文时可能存在的难点与困惑,并为学生的学习思考留下时间,让学生在原初的资源中进行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二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预测,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三是作积极的动态资源生成的策略性预设。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情,把学生看做是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学生中蕴藏着丰富而鲜活的课程资源,随时可能被激活。教师要做好多种预设,以应对学生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从而促进动态资源生成。

(三)研究学生的潜在状态

学生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情感储备进入语文课的学习的,读解教学文本时也会有着自己的种种感受、体验、疑惑。对此,教师在研究教学资源时要充分重视。课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对学生读解文本可能有的理解做多种设想;课上,要通过启发、讨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与文本、同伴、教师进行积极而深入的对话,从而开启学生的读解智慧;课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进行梳理,不断积累语文教学资源。

二、研究学情的案例

案例研讨1

下面的案例节选自张琳老师的《以问导学:〈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文中。请认真阅读,特别要关注张老师对学情的研究。

(一)准备阶段

1.提出预习要求

预习《老王》,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作者杨绛生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借助工具书认真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问题,扫清阅读障碍;(3)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2.教师整理学生提交的问题

在课前,课代表收集了学生们的“问题条”,全班总计提出86个问题,其中有不少题目是好几个学生共同的问题,现集中归纳如下:“老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一家为什么要对他那么关心?”“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在这句话里作者为什么要用‘镶嵌’这个词?”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结尾处写‘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全班共有39位同学问到了这个问题。依据这些问题,课前编制学案。

(二)问题导学阶段(过程略,只列所提出的问题)

1.速读课文1~4段,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

2.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

3.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老王的忠厚善良?

4.同学们认为作者及其一家是怎样的人,文中具体写到了哪些事情?

5.在这里到底不幸者是谁,不幸在哪里,幸运者是谁,幸运在哪里?

6.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需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7.除了人道主义精神之外,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学们再想一想。

8.那为什么作者会感到愧怍呢?

9.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三)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对文眼“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的把握,学生自读是很难准确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虽然课前学生预习也能了解一些作者的写作背景,但是很难与文章结束部分的这句话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讲授这一课时,我通过对文本研读,结合学生的预习提问,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层层剥茧,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深意,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后,还适时追问,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也可以不断补充、丰富学生的答案。[26]

案例中,张老师以预习、写“问题条”的方式进行了教学前测,并“依据这些问题课,编制学案”。可以看出张老师具有较强的学生意识,把学生的初读之感作为教学的起点。而且张老师阅读文本,结合学生所提问题,对学生学习课文的困难作出了预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又为学生理解难点设计了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层层剥茧,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深意。”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力的同时,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行了教育,践行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案例研讨2

下面的案例节选自太原市“作文素材的积累”教研活动展播之一“领着学生去找‘米’”中的一个议题“谈如何解决学生缺少写作素材的问题”。案例中的教师研究了学生写作中“无米下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以写作理论作指导,拓展学生现有的写作思路,并非是远离学生的高、大、上的方案。请认真研读,并进行讨论。

“无米下锅”是学生写作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老师们反复强调学生要走进生活,要学会我手写我心,要善于拓展写作思路,但这些空洞的理论堆砌到学生身上,收效甚微。学生的文章或者内容老套,或者编造情节,或者虚情假意,或者空泛议论,甚至有人抄袭套作。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方案一:写作文体、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学生写作内容的欠缺,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拓展开写作的思路。若按生活内容分类,写作角度大致包含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我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如果按文体分类,学生可以写叙事类作文、议论类作文、想象类作文等,这些内容叠加起来,是很丰富的。但客观事实是学生的写作切入点往往非常狭窄,通常会集中于家庭里得到的关爱,集中于朋友间的一段友谊,集中于自己的某个奋斗过程……因为写作切入点狭窄局促,所以就会无话可说,所以就会厌烦写作,这样自然就出现了诸多虚情矫饰、雷同撞车的作文,甚至是抄袭之作了。

再以“自我生活”为例,从全国中考作文题看,从这个角度考查学生的试题很多,但遗憾的是学生依旧思路局促,素材缺乏。其实,这一角度可以写如梦如幻的童年,如诗如画的自然;可以写运动中感受健康的快乐,电影中体味别样的人生;可以写成长是人生的风景,梦想给灵魂以翅膀;还可以写在阅读中行走,在自我思绪里徜徉……这些丰富的切入角度,需要教师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最个性的素材,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方案二:写作着眼点的细微化

学生的作文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把记叙文写作的目的简单地理解为叙事,我们的作文教学多年来也一直习惯于引导学生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写作要求,必然会造成学生写作素材的缺失,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生活中可写的“事件”确实是不多的,面对作文题目时,搜索枯肠而不得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了。

如果学生写作时,不再把着眼点放在事件本身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事件过程中那些动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那么,文章写作的天地将会大大扩展。因为事件往往是大同小异的,每一个父亲都曾经给儿女买过东西,每一个母亲都曾经为儿女落泪,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每一个父母,或者说每一个人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其具体的言行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粗犷豪迈,有的人温柔细腻,有的人活泼外向,有的人深沉内敛。抓住人物具体而微的细节,不仅仅是拓展了写作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引导了一种写作的理念——作文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的,抒发情感才是写作的核心。那些能够打动我们的细节才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叙事只是描写的必要铺垫而已。[27]

课堂讨论

1.你认为宋老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现象分析是否准确?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2.在“方案一”中老师提出“这些丰富的切入角度,需要教师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3.在“方案二”中老师提出“抓住人物具体而微的细节,是引导了一种写作的理念——作文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的,抒发情感才是写作的核心”。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说明理由。

三、研究学情技能的评价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的教学效果要从学生身上体现。所以,研究学情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应该是某班级“具体的”“有个性的”,而不是头脑中“抽象的”“普遍性的”。

表1-4 研究学情技能的评价表

注:总分在9~10之间为优秀,在7~8之间为良好,在6~7之间为中等,在0~5之间为不合格。

讨论与练习

一、思考·理解

1.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理解。

2.下面的4段话摘自叶圣陶的文章,认真阅读,梳理叶圣陶关于语文教科书的观点,并谈谈你的理解。

A.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略谈国文学习》)

B.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未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谈语文教材》)

C.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关于国文百八课》)

D.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略谈国文学习》)

二、研究·讨论

1.从语文教科书中任选一篇课文,解读教学文本,研究与此选文相关的教科书内容,初步确定教学内容,并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利用相关教学资源。

2.从语文教科书中任选一个单元,按照本章讲述的方法做单元的整体研究,包括教学文本解读、教科书研究、相关教学资源研究和学情研究四部分。

3.下面是罗琼老师《邓稼先》一文的研究。认真阅读并展开讨论,并作出评价。

小数字,大学问[28]

——解读《邓稼先》的另一条途径

罗琼

(一)背景解读

《邓稼先》安排在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名人单元,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具体到该课,就是要带领学生从杨振宁饱含深情又用笔平实的语言中感受邓稼先高尚的灵魂。可是笔者曾经在任教班级做过一个课前统计,全班42个学生,仅有3个同学在读完文章后,被邓稼先所感动。不为所动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三点。

原因一:时代距离。90后学生从出生开始,就面对一个信息高速化的年代,最新的科技话题比比皆是,先进科学工作者的报道也层出不穷。所以对于邓稼先在那个时代的成就之惊人,精神之伟大,他们无从感知。

原因二:价值距离。90后的学生个性鲜明,喜欢新奇,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缺失真正的偶像,对有价值的人物缺乏应有的感恩和敬畏之心。

原因三:文本距离。这是一篇人物传记,非一般写人的记叙文,没有系统的事迹介绍,又插入了古文、电报、诗歌等内容,结构比较松散,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才能拨动孩子心灵中的感动之弦,唤起孩子久违的崇敬之情,是我在备课时深感困惑的。

(二)理据阐释

在反复研读文章之后,我发现大多数读者都极易忽略文章的第二部分。《教师教学用书》上分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既然所有的指向都与第二部分密切相关,那么能不能以第二部分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呢?

(三)解读呈现

第二部分 主要是以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透过这些数字,我们感悟到的是一个卓越的、非凡的邓稼先;

1924—1945,21岁大学毕业,受聘北大物理系,邓稼先年轻有为的形象赫然眼前;

1948—1950,不足2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邓稼先的聪明勤奋不言而喻;

1950年8月,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邓稼先心系祖国,毅然抛弃优越的条件,选择回国投身科学研究,这是一个多么坚定的选择。

1958年8月,带领几十个大学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四)补充背景

当时的苏联拒绝了对我国的帮助,于是制造原子弹的艰巨任务就落在了邓稼先和一群年轻的大学生身上。他们中谁也没有见过原子弹是什么样子,多数人还没听说过原子弹。他们刚开始用的甚至是中国古老的盘算。可正是这样一群人,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靠着他们不怕艰苦的精神,完成了光荣的使命。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弹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28年对于一个世纪而言,显得那么渺小,而对于邓稼先而言,从他从事工作开始到他去世只有36年,28年则意味着九分之七的光阴都站在了荒凉戈壁滩上风沙呼啸的第一线。

1960—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尖端领域科研人员虽然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辘辘。

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中国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制成了氢弹并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8月—1986年3月:邓稼先被诊断出癌症,开过刀都不肯好好休息,8个月内,还与同事一起写了相关建议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五)教学反思

就在这一连串貌似枯燥数字的背后,还原出的却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英勇形象。此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不再是标签式的概括,学生都深深沉浸于对人物的崇敬之中。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唤醒”的艺术,研读文本,选好视角,努力把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吸引到文本中去,体味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看到语文的春天。

三、实践·反思

1.从语文教科书中选择一篇选文,先做教学文本解读、教科书、相关教学资源及学情研究;之后去学校听教师对这篇选文的教学,记录教学过程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必要时可对学生进行访谈。

2.结合对选文教学的考察,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