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阿拉伯古诗100首》,如书名所示,选译了阿拉伯古代诗歌100首。所选的诗人是97位,其中乌姆鲁勒·盖斯、穆太奈比、麦阿里是每人两首,余者则是每人一首。

选编本书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学习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学的读者;二是喜爱阿拉伯文学的读者。故而选编的原则,除了所选诗歌的作者都是阿拉伯古代(5世纪至18世纪末)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外,所选诗歌的内容要求有益、有趣;篇幅精炼,便于学习阿拉伯语言、文学的读者对原诗学习、记忆、背诵。所选的每首诗采用中阿文对照的形式,首先对所选诗人做一简要的介绍,继而展示所选诗歌的阿拉伯原文,然后附上不才的译诗。这样一来,通过本书所选的100首短诗的译文及对诗人的简介,不懂阿拉伯语的读者至少亦可以对阿拉伯古代诗坛有个初步的印象、初步的了解,起到管中窥豹、尝鼎一脔的作用,进而引起他们想更深入了解的兴趣,这就足矣。

阿拉伯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歌始终是阿拉伯文学,特别是阿拉伯古代文学的骄子:佳作珠联,美不胜收;诗人辈出,灿若星汉。其诗人、诗篇的数量、质量似乎都不比同期的中国逊色。诗歌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史册与文献。它像一面镜子,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要想了解、认识阿拉伯的历史、社会、文化、文学,学习与研究它的诗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阿古代文学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以诗歌为主;诗歌又多是抒情诗,且遵循严谨的格律。因而我认为学习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学,像学习汉语、中国文学一样,学习、背诵一些古诗非常必要。其理由似乎不必赘述。在我国,一个像样的知识分子,一个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若是不知道《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没读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的诗词,且能随口背诵几首,那简直难以想象,会贻笑大方。我们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古诗占一定的分量,且要求孩子们自幼就背诵一些古诗。我曾先后在苏丹做援外翻译,在埃及进修,在也门任教,各两年,也浏览过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发现他们与我们极为相似,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古诗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阿拉伯有句俗语说“希腊人的头,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意思是希腊人以哲理著称,中国人以手巧闻名,而他们阿拉伯人则自诩擅长“摇唇鼓舌”。在与阿拉伯朋友交往中,我发现他们很多人的确是能说会道,正式讲话中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引述几句古诗。

阿拉伯人珍爱诗歌,把每一“拜特”(联句)诗比喻成一颗“珍珠”,把作诗比喻为“穿珍珠”。一些诗句往往会成为传世的格言、警句。一首短诗就是一篇言简意赅的美文,其中自然由词汇、语法构成;加之进而了解诗人的生平、诗作的背景……故而通过本书,学习、背诵一些短诗,对于学习阿拉伯语言、文学的人是一举数得、事半功倍的事,何乐而不为?!至于那些不懂阿拉伯语的人,如前所述,读一读这些诗歌的译文与诗人的简介,大约也可以打开一片新的视野。但愿如此!

本书既为阿拉伯古诗选译,我也想谈谈自己译诗的一些心得。

译事难,译诗尤难,犹如戴着枷锁跳舞。阿拉伯语与汉语是世人公认的两种最难学的语言,故而,如果我说翻译阿拉伯诗,特别是古诗,是难上加难,这大概不能算是危言耸听,过甚其辞。诗究竟是可译还是不可译,是译界历来有争议的问题。无疑,我认为大部分诗还是可译的,只是觉得不好译,译不好。但对于我来说,这是责无旁贷的事,只能硬着头皮去译,且要本着自己在翻译时的一贯主张——“既要对得起作者,也要对得起读者”,译出的诗句既要基本忠实原意,中国读者读起来又要像诗,有诗的味道。

诗歌讲究三美:意美、音美、形美,古体诗尤甚,中阿诗歌皆然。译出的诗歌既然想要让中国读者读起来也像诗,那就得也按这个标准去努力,去衡量。意美,是原诗的事,译诗只要把原诗的意思、意味表达出来就算完成任务。音美,就是译诗也要设法合乎诗歌的格律,虽不一定要求那么严谨,但至少让人读起来要合辙押韵、铿锵和谐、朗朗上口。至于形美,阿拉伯一首古典诗歌,每行(拜特)诗的上半联与下半联排起来整整齐齐,如同两根柱子,故而也称柱形体诗004-1。其形如下: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我们在本书中将其略加变动,改排为: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译诗亦多照这一形式,即每行(拜特)原诗译成两行(一联句),且尽量整齐,如:

005-1

不必开口用眼睛

不必开口用眼睛,
  表尽心中几多情;

人前假装不相识,
  背后常问旧誓盟。

(白沙尔·本·布尔德714—784)

亦有个别情况是将原诗的一行(拜特)汉译为两联句,如:

006-1

你使我受尽折磨

对莱伊拉的爱呀!
  你使我受尽折磨。
你要么让我死,
  要么让我活。

身虽各自东西,
  心却难分难舍。
照这样活下去,
  真比死还难过。

(盖斯·本·穆劳瓦哈?—688)

翻译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译诗更是这样。所以,我选译的每首诗的译文仅供参考。错译、误译的事,恐怕也在所难免,故而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仲跻昆
2019年6月8日 于马甸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