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习艺术史有什么用?这种“无用之用”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从美学教育来说,了解艺术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判断力或鉴赏力,即品味(Geschmack)。品味的培养与熏陶不仅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审美感受,而且与伦理建构密不可分。遵照席勒在《美育书简》(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1801)里提出的主张,美育并非只是提供机械的知识积累,而是旨在培养反思型的感知和情感能力,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第二,艺术品以美学形式展现出看世界的新维度,正如伯格所言:“每幅画均代表着某种看的方式。”[16]尼采认为,存在和世界只有作为美学现象才可被接受。德国社会学家卢曼(Niklas Luhmann)指出,艺术的任务在于让大家司空见惯的现实与其另一版本相碰撞,促使人们修正对现实的看法:“这指出,对现实的寻常看法纯属偶然,表明,现实完全可能是另一番模样的。比如更美,或是不那么充满偶然性,或是尚且蕴含着藏而不露的内涵。”[17]这意味着,艺术可以启发我们反思现实,有距离地观察和审视它,冷静评判它,甚或对之持否定和反叛态度,而不是顺从和无奈地接受现有的既成情形。

第三,艺术品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可以在我们内心与粗糙现实之间确立弹性空间,有助于我们的精神世界超越对现实利益的谋求,以免我们的心灵被现实世界吞噬,陷入沉沦。英国作家乔治·吉辛将艺术定义为“人生妙趣的满意而且持久的体现”。歌德的长篇小说《亲和力》里有句箴言:“要逃离世界,没有比艺术更稳当的途径,要与世界相连,也没有比艺术更稳当的途径。”借助艺术的心灵逃遁是为了保持精神的跃动和感知的敏感,通过美育与反思达至心灵自由,在感悟美的瞬间同时体验生命的充盈—这种充盈可能是现实生活和历史世界所匮乏的。敏感意味着感受到常人不易觉察或习焉不察的现象。只要以此为精神依归,我们就不会安于现状,不会对现实的合理性原则俯首称臣,生活可能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艺术]可以让我们每天的生活变得更加开阔,并且能教会我们更敏锐地感受生活。艺术并非全然地无所秉持或无所顾忌。好的艺术能使我们的境界得到提升。”[18]

艺术并非封闭的自说自话,而是应该回到生命中来,对艺术的欣赏也是如此。是否“懂得”艺术品或怎么去“懂”,对此并没有一致标准或权威学说。不是被动接受或人云亦云艺术史中的观点,而是敞开自己的感知去“感”,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悟”,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在视与思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积累艺术史的知识,渐渐培养出独立的审美判断力,增强对艺术与生命之美的敏感度,扩展出观照世界的另一维度,从而在生活中参与创造更多的美。“敢看,敢于在眼见之事中获取灵感开拓创新,避免重复僵化……新的眼光,振聋发聩,它们帮助我们转换视角,怀疑但不绝望,梦想但不逃逸,通过感悟来理解人生。”[19]

本书的叙述从对艺术品的欣赏入手,不灌输一套关于画家生平、艺术流派的信息,以免大家在欣赏艺术之前已有许多先入之见,一见到作品就按所知信息贴标签,妨碍大家对艺术的直接观照和个人感受。每章的内容以作品描述和分析为重点,辅以关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以便丰富和加深对作品的领悟,形成艺术接受过程中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促进两者的互为补充和启发。我赞同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前言里阐明的宗旨:

也许最重要的是,我们想欣赏那些作品,就必须具有一颗赤子之心,以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每一种内在的和谐;特别是要排除冗长的浮夸辞令和现成套语的干扰。由于一知半解而引起的自命不凡,那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我想帮助读者打开眼睛,不想帮助读者解放唇舌。[20]

这也是我对此书的期许,希望借此激发大家观看艺术的兴趣和热忱,消除大家对艺术的畏惧或排斥心理。书中涉及的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刻(雕塑)和建筑,还有当代艺术中的实物、装置和视像作品。针对德国造型艺术的特点及其代表性流派,印象派或巴洛克时期的绘画所占篇幅较少,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这两章以建筑为主。


[1] 李朴园:《中国艺术史概论》出版说明,1页,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2] 陈丹青:《退步集》,99~100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Georg Simmel: Über den Rahmen. Ein ästhetischer Versuch. In: Ders.: Gesamtausgabe. Hg. v. Otthein Rammstedt. Bd.1. Frankfurt/Main,1995. S. 253f.

[4] José Ortega Y Gasset: Über die Liebe. Meditationen von José Ortega Y Gasset. Stuttgart,1950. S. 76f.

[5] Heinz Berggruen: Hauptweg und Nebenwege. Erinnerungen eines Kunstsammlers. Frankfurt/Main,1996.S.86.

[6] [美]迈克尔·基默尔曼:《碰巧的杰作—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李灵译,191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Alfred Lichtwark: Ein Museumsmann fordert Seitenlicht. In: Besuche im Städel: Betrachtungen zu Bildern. Hg. v. Klaus Gallwitz. Frankfurt/main,1989. S. 72ff.

[8] [美]汤姆·沃尔夫:《画出来的箴言—艺术理论的现代臆造》,潘泓译,36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9] [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2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0] [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2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1] 李飒:《冷眼看世界—艺术德国》,1页,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5。

[12] 唐克扬:《美术馆十讲》,20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3] [日]安藤忠雄:《建筑讲座:建筑与我的梦》,白林译,142~143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4] [法]让-路易·普拉岱尔:《当代艺术》,董强、姜丹丹译,11页,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15] Werner Schmalenbach: Über die Liebe zur Kunst und die Wahrheit der Bilder. Gespräche mit Susanne Henle. Ostfildern-Ruit,2004. S.15.

[16] John Berger: Sehen. Das Bild der Welt in der Bilderwelt. Hamburg,2002. S. 10.

[17] Niklas Luhmann: Gesellschaftsstruktur und Semantik. Studien zur Wissenssoziologie der modernen Gesellschaft. Bd.1. Frankfurt/Main,1980. S. 624.

[18] [美]迈克尔·基默尔曼:《碰巧的杰作—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李灵译,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 [法]佳玥:《看是一种艺术—启迪创新灵感的十幅名画》,吴泓缈、冯学俊译,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0] E. H. Gombrich: Die Geschichte der Kunst. Frankfurt/Main,2005. S.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