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近代以来,天文学、力学等领域实现的一系列科学创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独立地位和快速的进步。在以科技革命为龙头的一系列创新实践的强大驱动下,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凯歌高奏,捷报频传,新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了旧的农业生产方式,新的自由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扼杀个人自由和社会生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变化的脚步也渐行渐快,以至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了如下的赞叹:“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1]随着各种创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日益增强。在人的本质能力的全面绽放过程之中,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成分越来越多,实践正在从以常规的重复性实践为主导形式向以超常规的创新性实践(创新实践)为主导形式的跃迁。当代人类实践在内容、方式、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创新实践已经日益成为当代人类的主要实践形式。

创新实践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如果说在以前的经济时代,由于创新实践还较少,而且常常和常规实践混在一起,因此,人们对创新实践还缺乏切身的感受,对创新实践的巨大社会推动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在当今时代,创新实践已经上升为主导的实践形态,它也由此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革命性变革的主导力量,离开创新实践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更谈不上飞跃式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了。

当代社会发展已经把创新实践的重要作用彰显了出来,但也历史地向人们提出了从理论上认识创新实践的时代课题。如果说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创新还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创新实践还不是实践迫切要求回答的历史课题,那么,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重要现象的当代,研究创新实践就已经成为迫切的理论需要和实践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基本方法进行大胆创新,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于是,创新实践问题就理所当然地进入了理论研究的视野,本书的选题也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一)创新实践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创新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它不仅可以推动劳动理论本身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

首先,研究创新实践问题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正像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确立了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从而为新的历史观的建立找到了“立脚点”,打下了理论基础一样,创新实践理论的研究也必须自觉地贯彻和运用到社会历史发展领域的研究中。这种运用必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转换。创新实践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历史主体论、价值论、社会发展动力论、社会发展理论等。如果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那么创新实践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更本质的特征。如果说常规实践可以加深人们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创新实践才真正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提供了新材料、新工具,对已有理论进行创新性检验,从而拓宽了认识的领域、加深了认识的层次。既然劳动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锁钥,那么标志着人类劳动本质属性的创新实践更应该是理解历史的锁钥。如果说常规实践可以对既有实践创造的产品进行量的积累,这只是在维持着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社会的存在状况,那么创新实践可以不断满足人们发展着的需要,同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经验与理念、实有和应有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多重矛盾关系,蕴含了一切当代哲学问题由之产生的胚芽,又是当代人类解决多重矛盾的根本途径。所以,创新实践是一个能够全面融通和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性范畴,引进创新实践观点必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创新。

其次,研究创新实践可以促进经济学的发展。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个理论由于和主流经济学不协调而被长期忽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发展得相当快,已不能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因素来解释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到了20世纪下半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和市场改革取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从而掀起了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浪潮,创新理论才被人们重视起来,并逐渐被世人所接受。随着人们对创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创新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但是,在这一领域中,尚有许多有待开发的空间。例如,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创新实践问题,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解释创新实践的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构成、激励和制约机制等问题。

(二)创新实践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研究创新实践问题对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破解各种经济难题,解答我们社会主义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洞悉新经济形态的创新本质,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应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从而牢牢抓住和正确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赶超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

首先,创新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历史进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4]正是在科学技术和创新实践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两个必然”才成为一个必然的逻辑结论。

其次,创新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解释其他国家社会发展实践的成败得失、我国改革开放前所遇到的挫折以及4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从而正确认识创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以创新实践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最终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次,创新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解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例如,分配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所有制经济形式改革等,这对于正确认识工人、科技生产者、管理生产者在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所做的贡献,以及确定他们相应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在全民族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创新、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创新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企业发展的动力,以及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企业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创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潜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创新实践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构想,也不是学术界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理论研究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