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
- 蔡芳钿
- 1623字
- 2019-11-15 18:39:02
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剧坛涌现出一批崭新的面孔,这些人凭着新奇的思想、独特的风格在英国舞台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有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爱德华·庞德(Edward Bond)、哈罗德·品特等。这些新生代剧作家大都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急剧的社会动荡与变化,目睹了人类行为的荒谬与残酷。在思想上,他们大都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各种新思潮的影响,这些都在他们的戏剧创作中得到体现。他们怀疑传统,希望人类有新的处境,剧场给他们提供了张扬思想的机会。确实,他们的作品给英国剧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这些人用一种冷峻而敏锐的眼光观察着自己身处的时代,审视着经过了“二战”洗礼后的社会现状以及人类的生存状况。这些剧作家在舞台上发出了时代的声音,例如奥斯本在《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中便创造出了吉米这位愤怒的英国青年代表,他愤世嫉俗,憎恨冷酷的社会,厌倦毫无意义又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却又缺乏改变现实的行动力。
奥斯本用敏锐、富有激情的笔触,对社会进行批判,成为50年代“愤怒青年”(Angry Young Men)的领跑者;而庞德在《被拯救》(Saved)中更是直接将血淋淋的暴力搬上了舞台,用极端的手法批判了当时英国的社会制度,在明显的政治背景板上投下了自己的身影。相比起这两位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则显得像一位冷静的“旁观者”,他总是冷冷地与当时的社会政治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的第一部戏剧《房间》(The Room)看起来完全没有上述作品那样富有针对性,而是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缺乏时空背景的简单故事。随后的许多其他作品也同样让人感觉晦涩难懂,在品特的舞台上,人物总是用最日常的语言说着波澜不惊的话,但是其话语的背后含义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在理解作家意图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近在咫尺,远在天边”的无力感。对此,习惯于给剧作家贴上不同标签的评论家也未能免俗。几十年来,品特总是与各个不同的流派擦边而过,而不会在一种定位上驻留。
现实主义也好,荒诞主义也好,先锋戏剧也好,50年过去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年许多剧作家的作品已不再活跃于舞台,而品特作品的热度却有增无减,伦敦的大小剧院每年总是时不时地穿插演出一两部品特的作品。品特更是成为当代具有独特风格的伟大剧作家。他甚至为戏剧艺术增添了新的术语,牛津英语词典上有一个词条叫“品特式的”(Pinteresque),其解释是“属于或者与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及其作品有关的”【1】。换言之,“品特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标签,后来者只要在风格上与品特类似,就都会被收纳其中。虽然词典上的解释不是十分清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后品特以其独一无二的风格在英国舞台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成为“自萧伯纳以来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2】以及当代英国戏剧的旗帜性人物。
不仅在英国本土,品特在世界剧坛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00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给这位杰出的剧作家时,称品特“使戏剧回归本质”。在他们看来,品特的作品还原了戏剧的本体,使戏剧艺术得以彰显。品特的戏剧,除了作为“文学”的戏剧,更是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这一点与他长期的舞台演出与实践经验密不可分。事实上,在戏剧创作之前,品特一直以演员的身份从事舞台表演,多年来在剧场的摸爬滚打让品特对戏剧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戏剧到底是什么?戏剧的作用又是什么?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会对台下观众的喜怒哀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多年来积累的舞台经验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也正是这种深厚的功力,使品特可以在创作中肆无忌惮,天马行空,而又不偏离戏剧的本质。不同的观众从他的戏剧中看到了不同的内涵,在这一点上,他的作品具备了流传后世的品质。本书将从戏剧本体论出发,以文本细读为辅,解读品特作品中的缩微世界及其核心的内在精神,亦即是品特深挚的人文关怀和剧作家宏大的历史使命感。
注释:
【1】Michael Billington,The Life and Work of Harold Pinter,London:Faber,1996,1
【2】何其莘,《英国戏剧史》,译林出版社,1999年,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