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瑜《心理测量》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5字
- 2024-12-21 08:38:40
第一篇 绪 论
第1章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历史回顾
1.1 复习笔记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一)心理测量的完整实践的三个前提
1.要肯定心理的可测性;
2.要确定测量的内容;
3.要在对心理内容的特性或差异性阐述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测量方法。
(二)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卓越贡献
1.中国先哲们对心理的差异性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如儒学创始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
2.中国古代先贤们明确论述了这些差异的可测量性。如孟子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之说。
3.中国古代还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量的实践活动。它集中地表现在对人才的评定和选拔上。
(1)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可以认为是一部研究能力的专门著作。对于人的形质、人性、才具以及志业等,均有独到的阐述分析。
(2)中国古代最值得称道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实践活动是初萌于商周,兴盛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如商周时代的教育考试内容为礼、乐、射、御、书等服务于祭祀与作战之需的六艺;汉代则笔试法律、军事、农业、税收和地理等五经内容;隋唐时代,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并且制度完善。
(3)中国民间自发的测量活动也形式多样、传统深远。如南北朝时代在中国许多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周岁试儿”活动以及七巧板益智图、九连环游戏等形式。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先生认为它是近代西方学者格塞尔的婴儿发展量表和彪勒的婴儿发展测验(程序表)的先导。
二、近代心理测量的早期尝试与先驱者的探索
(一)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兴趣
1.法国医生艾斯克罗
法国医生艾斯克罗是第一位正式在文献中区分智力落后与精神异常的先驱。在1839年出版的著作中,认为智力落后有程度上的不同,从正常人到最严重的白痴者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向度分布。为了区别不同程度智力落后者并把他们加以分类,艾斯克罗还发现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他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指标。现今使用的鉴别智力落后的标准大多均属于语言范畴,众多智力测验均包含言语测验的内容。如著名的智力测验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第四版的测验首先是从词汇测验开始的。
2.法国医生沈干
法国医生沈干也有特殊而重大的贡献,他是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认为智力落后并非如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可治疗的,他花了多年时间来实验他的“心理训练法”。1837年,他还创建了第一座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现在许多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的机构里所采用的方法,如感官训练、肌肉训练等都是由他首创的,这些方法至今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智力落后儿童教育机构中应用。
(二)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1.对研究内容的影响
冯特时代的实验心理学家选择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都深受生理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因此所研究的问题多为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所测量的也多为简单的反应时。这种对感觉现象的强调清楚地反映在早期心理测验的内容中。
2.对测量情景的控制
早期的心理学实验十分强调观察时必须严格地控制实验情境,实验控制的思想在测验中就演变为测量的标准化问题。
(三)高尔顿的理想和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在其1893年出版的《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测验”和“心理测量”这两个术语。高尔顿堪称直接推动测验运动发展的第一人,也是最早实际从事测验活动的学者。
高尔顿对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的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尔顿对人类遗传的的研究促使许多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体各方面的测量。
2.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中专门设立了一个“人体测量学实验室”。虽然效度有缺陷,但它是第一个以简单的心理特点为主的探讨个别差异的大规模数据库。
3.高尔顿的人体测量学实验室中使用的测验仪器和方法大多是自己发明和设计的。例如测量视觉对长度之辨别力的高尔顿棒、决定听觉上能听到的最高频音之高尔顿哨等。
4.高尔顿也是采用评定量表、问卷法与自由联想技术的先驱。他发展出分析个别差异资料的统计方法,大大地拓展了资料分析统计方法的应用范围。他提出的相关概念,在心理统计和测量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后来由他的学生皮尔逊完成的相关计算方法所形成的矩阵相关的理论成了心理测量的重要工具,为日后心理测量的研究工作铺平了道路。
(四)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
1.卡特尔
(1)1888年,卡特尔在剑桥大学担任讲师时与高尔顿有接触,激发了他对个别差异研究的更大兴趣。回到美国之后,他便致力于推动实验心理学和测验的发展。
(2)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这篇重要文章,“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卡特尔在此文中还提及了他为了评量学生的智力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测验。
(3)在测验内容的选择上,他认为唯有通过对感觉器官的辨别力与反应时的测量才可测得智力之功能。
2.克雷丕林
1894年,克雷丕林建议在精神病理学上使用测验,并用心理测验的方法研究智力正常和异常者。这些测验的内容主要是简单的算术运算,目的在于测量练习效果、记忆和对疲劳与精神涣散的易感性。他的学生厄恩曾编制一套测验,包括知觉、记忆、联想和运动机能的测量。
3.艾宾浩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智力的高低在于综合能力的差异。他在对学龄儿童施以算数计算、记忆广度测验的同时,又于1896年首创最复杂的语句完成测验,这种测验与儿童的学业成就有显著的相关。艾宾浩斯在该测验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填充法。填充法目前已是一种最常用的测题格式,虽然很简单,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创举。
4.费雷尔
意大利心理学家费雷尔及其学生也对病理学研究中的测验很感兴趣。1896年,他们发表了从生理测量到理解广度和图片解释的一系列测验。
5.比奈与亨利
在法国,比奈与亨利曾发表文章批评这些测验太过于强调感觉,它们测量的仅是一些简单而特别的能力。他们认为在测量复杂的功能时,不必要求太多的精确性。而且他们定义了一长串进一步的测验目录,所测之功能包括了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受暗示性、道德情感、意志力和运动技能、对美的统觉能力等。
三、社会需要是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的动力
(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比奈是心理测验的鼻祖,1903年,比奈的《智力的实验研究》问世。在此书中他认为智力是广义的,它包含一切高级心理过程,表现在推理、判断以及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上。
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托比奈研究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方法,比奈与另一志同道合者西蒙合作,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1905年他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的《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一文中详细介绍此量表,故也称此量表为1905年量表。在1908年和1911年,他又连续两次对此量表加以修正,史称为1908年量表和1911年量表。比西量表的问世,吸引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时期内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其中在美国最著名的首推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在1916年指导修订的量表,即著名的S-B量表。
(二)团体测验的产生
1.个别测验
个别测验类型是指每次仅能施测一位受测者,量表中许多题目的施测都需要受测者做出口头反应或必须操作一些测验材料,如比西量表及其各种修订版本。这种测验还要求主试需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它本质上属于临床测验范畴,更适合用来对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团体测验产生的历史背景
1917年美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方,美国心理学会受命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目的在于寻求为战争服务的一些心理学的方法。这个委员会在伊尔克斯的指导下,根据士兵的一般智力水平,将他们迅速地分类、安置和补充,进而为决定某人是否被解职,不同人员指派至不同的职务,或筛选出合适人员到军官训练营进行训练等提供依据。
3.团体测验的种类
“陆军A式量表”,又称陆军甲种测验;“陆军B式量表”,又称陆军乙种测验。前者为文字测验,后者为非文字测验,适用于文盲和不懂英语的外国新兵。两个测验都适合在团体中大规模施测。
4.对团体测验的评价
(1)可在大团体中同时施测许多人;
(2)一般都不同程度地简化了测验的指导语和施测程序,大大降低了主试的训练要求。
四、心理测量和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一)旧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和停滞
1.西方心理测验的引入及其迅猛发展
(1)20世纪初,科学心理测验即已传入中国,其中较有影响的事件有:
①1915年,克雷顿在广州曾对500名儿童试用过心理测验,所施测的项目有机械记忆、条理记忆、交替、比喻等。
②1918年,瓦尔科特在北京的清华学校使用推孟的修正量表测验该校学生,这是西方学者在中国应用西方成熟规范的量表的最早尝试。
③1916年,樊炳清对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引入和评述,是中国学者首次正式系统介绍西方测验。
④1922年4月,比奈—西蒙量表由贾培杰译成中文,命名为“儿童心智发达测量法”。
(2)中国早期心理测量运动的发展的原因
①教育部门的倡导以及实施新法考试的要求。
②心理学者热心于在推行心理测验的过程中展开对心理测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中国测验史上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他们的首创性工作。
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先开设测验课程,并用心理测验测试报考该校的学生;1921年两人又合作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次年,张耀翔在《教育丛刊》上发表心理测量和新法考试的论文,也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率先正式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柯尔来华讲学并主持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至1925年期间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实施普通的智力与教育测验;1928年江西成立了儿童智力测验局。
③大量的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相继编制出版。如1924年陆志韦的修订版的比奈—西蒙量表,廖世承的“团体智力测验”,陈鹤琴的“图形智力测验”,刘湛恩的“非文字智力测验”等。
2.中国测验学会成立、测验工作有组织地继续发展并走向繁荣
(1)1931年6月,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肖孝嵘等倡议组织的中国测验学会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第一次年会通过了《中国测验学会简章》,产生了理事会。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心理和教育测验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1932年学会会刊《测验》杂志创刊,1937年1月因时局变化而停办,共出版九期;测验学会还举行过另外两次年会。
(3)1933年12月在南京举行第二次年会,交流论文19篇,进行会章修改和论文选举。1936年5月在无锡举行了讲座和论文交流。中国测验学会发展至30年代末期抗日战争开始时已有基本会员160人,各类测验数十种,形成中国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心理测验工作处于较长时期的停滞状态。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
1.停止发展的时期
1949年至1978年近三十年间,心理测验在我国长期被视为禁区。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打成伪科学,停止活动十年,心理测验更是心理学中受到摧残最重和停止活动最长的一个分支。我国各级师范院校停开了心理和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也停止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
2.重新蓬勃发展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心理测验在我国开始逐步恢复其地位并获得重新发展。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于天津召开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1979年春,心理学家林传鼎、吴天敏和张厚粲教授在武汉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心理测验培训班,这是测验工作恢复的开始。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心理学家开始自己编制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测验工具。到90年代,我国心理测验工具逐渐实现“中国本土化”。近年来,随着研究者的重视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扩大,编制和使用量表的热潮再次兴起。现在,心理测验已逐渐渗入我国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企业界、组织人事部门、司法部门等许多应用领域,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近二十年来我国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概况评述
(一)近二十年来心理测验量表发展概况评述
根据功能,大致可将现有各量表分成4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
1.目前国内修订的智力量表主要集中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和瑞文测验上。已修订完成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主要有: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6~16岁)、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3~6岁)。瑞文测验主要是瑞文测验联合型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这两个测验现已有农村版、城市版、全国常模、上海等地区常模等。
2.在各种功能的量表中,以智力、人格测验量表发展得较为完善。智力量表出现了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被试群体的许多形式。
3.收集到的能力测验量表,包括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各种特殊能力测验。其中,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占的比重较大。
4.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用于心理发展和心理治疗效果诊断的临床医学量表日渐增多。这些神经心理测验有日渐分化、细化的趋势,它们与医学结合,考察人们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因而它们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近年来量表编制的热点之一。
5.近年来儿童心理量表发展很快。通过收集资料,到1997年为止,各类专门为儿童修订与编制的心理测验量表总计已达60余种,在整个心理测验量表中占了很大比重。我国现有儿童心理测验量表涵盖的面比较广,涉及人格、神经心理、智力、一般能力倾向、特殊能力倾向等诸多心理品质和过程。
6.根据公开资料,1998年以前国内自编测验的形式绝大部分是问卷和文字形式。
(二)两点思考
1.三个层次的心理量表
根据各种量表的不同深度,心理量表可分为三个层次:
(1)测量较抽象的、整合性较强的心理特质的量表,这些量表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所测心理已有广泛的研究、透彻的了解和完备的理论基础之上,如智力量表、人格量表。
(2)对较具体的心理特质进行测量的心理测量量表,如自尊测验、学业成就动机量表、阅读测验等。它们适合于心理学具体领域的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
(3)相当数量的心理评定量表。近年来,随着心理测验工作向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拓展,修订编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评定量表逐渐增多。与成套心理测验比较,它的使用相对简单方便,但是它的标准化程度一般不如心理测验。
2.修订与编制量表的问题
国内现在使用的量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修订量表与自编量表。
(1)修订量表
修订量表主要涉及跨文化修订、构造与翻译问题。跨文化改造心理测量工具需要修订已有项目、构造新项目,这实质上是构造一种既有跨文化普遍性,又有特定文化具体内容的测量工具的过程。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西方心理测验在中国的应用势必会存在一些问题。
(2)自编量表
编制中国自己的心理测验是必不可少的。自编量表的优点在于它完全在中国文化情景下设定,因此有可能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性。国内自编心理测验量表最重要的问题是规范编制,不能背离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并且心理测验量表的编制必须规范化、标准化。现在自编量表的测量理论基础主要有经典测验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概化理论(GT)三大理论,这三大理论是当今测量理论的主流。